从保尔·艾吕雅诗歌出发看中法同期诗作中的“和平”的表达
Exploring the Expression of “Peace” in the Poetry of China and France during the Same Perio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aul éluard’s Poetry
DOI: 10.12677/ML.2023.115262, PDF, HTML, XML, 下载: 263  浏览: 336 
作者: 张潇艺, 张芷瑜:大连外国语大学法语学院,辽宁 大连
关键词: 保尔·艾吕雅和平反战Paul éluard Peace Anti-War
摘要: 法国诗人保尔·艾吕雅(1895~1952)是超现实主义运动的发起人之一,在他的诗歌中大都表达着其对战争的厌弃以及对和平的礼赞,他的诗集《诗与真理》更是作为其追求和平与光明理念的代表。本文将选取《诗与真理》中的诗篇与同时期的中国诗人中反映反战与和平的诗作进行分析与比较,进而对其中表达“和平”、“反战”的观点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探讨。
Abstract: The French poet Paul Éluard (1895~1952) was one of the initiators of the surrealist movement, and his poems mostly express his disgust for war and his praise for peace. His poetry collection “Poetry and Truth” is even more representative of his pursuit of peace and enlightenment. This article will select poems from “Poetry and Truth” and compare them with the works of Chinese poets during the same period that reflect anti-war and peace themes, in order to deeply analyze and discuss the viewpoints expressed in them regarding “peace” and “anti-war”.
文章引用:张潇艺, 张芷瑜. 从保尔·艾吕雅诗歌出发看中法同期诗作中的“和平”的表达[J]. 现代语言学, 2023, 11(5): 1934-1942. https://doi.org/10.12677/ML.2023.115262

1. 诗人艾吕雅的创作背景及过程

1.1. 艾吕雅的创作背景

谈及二十世纪以来,法国文学史上记录在册的诗人,我们或许并不会首要提及保尔·艾吕雅,但不可否认的是,艾吕雅本人是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知名度最广、影响最深刻的诗人之一。一首名为《自由》的诗作使整个法国都记住了他这个响亮的名字,他以自然质朴、平易近人的笔触流露出对自由的呐喊与渴望,也以真情打动了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艾吕雅化笔杆为武器,将生命完全奉献给诗歌,将自己的心毫无保留地交给人民,他对战争的痛斥、对和平的礼赞,不仅在当时鼓舞着于黑暗笼罩下的法国人民奋起反抗,更是呼吁了全世界爱好与追求和平的人们为了这个共同的理想而不懈奋斗。他将诗与信念融合在一起,以诗为生活,终生不减热情。

1.2. 艾吕雅的创作过程及作品

作为诗人的艾吕雅,他的一生始终笔耕不息。他成长在二十世纪的初期,他的少年时期不仅见识了底层人民的辛劳忙碌,也为他之后的创作生涯汲取了大量养分。动荡的时代迫使艾吕雅两次走向战争的前线,然而青年饱含热情的心在面对战争的残酷无情时显得不堪重击,只能拿起他最熟悉的“武器”,借由纸笔来抒发心中对和平自由最本能的呼唤。艾吕雅创作的早期投身于超现实主义,他同布勒东、阿拉贡共同发起超现实主义运动并成为其代表诗人。当时的艾吕雅受形式主义的束缚,构建了一个自我的小圈子,而现实是客观存在的,每一个诗人都不可能脱离它完成诗作的创作,艾吕雅同样遵循内心深处的选择,同人民站在一起,诉说大众的心声。诗人自评在1936年以后走到了“大众的地平线” [1] 。这一自我的超越,也将艾吕雅的创作带到顶峰时期,随后,他陆续发表了《诗与真理》《和德国人会面》《政治诗集》《礼赞集》《畅言集》等一系列表达爱国主义的诗篇,也逐渐发展成为世界人民为争取和平而积极斗争的参与者与歌颂者。

让艾吕雅“一炮而红”的诗作《自由》一诗就是出自于诗集《诗与真理》。这部诗集发表于1942年,彼时巴黎沦陷,纳粹军队开始对法国的占领,地下抗战活动还处于萌芽阶段,更多的是黑暗蒙蔽着光明的艰难时期。艾吕雅在反映周遭的凄苦时,也用一首《自由》振臂高呼。诗歌的研究需要探讨诗人的生平、创作手法和语言技巧,这些往往能折射出诗人的情感偏好、人生态度,和诗人对自身与世界关系的哲学思考也是分不开的。在对这部诗集进行研究时,本文将转换一种视角来看,首先从诗篇本身、诗作之间的语言、表达的情感出发,揣摩诗人所言之意;再去联通诗作背后、创作的背景条件以及与超现实主义之间的关系,进而体会诗人是如何追求“和平”,表达爱国之情。

2. 以《自由》一诗分析艾吕雅诗歌主题——反战与和平

2.1. 诗歌原文抄录(笔者自译)

自由

在我的练习簿上

在我的课桌和树上

在沙与雪之上

我写下你的名字

在所有翻过的书页上

在所有空白的书页上

在石、鲜血、纸与灰烬中

我写下你的名字

在烫金的圣像上

在战士们的兵器上

在国王们的花冠上

我写下你的名字

在丛林,在沙漠

在鸟巢与金雀花间

在童年的回响里

我写下你的名字

在夜间的奇迹里

在白日的生计中

在订婚的季节里

我写下你的名字

在我可见如碎布般的蓝天上

在映着日光霉绿的池塘上

在闪着月光颤动的湖泊上

我写下你的名字

在田野的边际

在鸟儿的翅膀上

在石磨的投影下

我写下你的名字

在每一抹曦光中

在海上,在船里

在癫狂的山峰上

我写下你的名字

在云彩的泡沫上

在暴风雨的汗珠中

在稠密而暗淡的雨里

我写下你的名字

在闪耀的外表下

在五彩的钟楼上

在自然的真理间

我写下你的名字

在生机勃勃的小径上

在平铺伸展的大路上

在人声鼎沸的广场上

我写下你的名字

在燃起的灯上

在熄灭的灯上

在汇聚的房屋上

我写下你的名字

在所切半的果子上

在镜子映出的幻像与我的房间

在我空如贝壳的床上

我写下你的名字

在我贪吃而温柔的狗上

在它竖起的耳朵上

在它笨拙的脚掌上

我写下你的名字

在跳板似的门上

在熟悉的物品上

在漂浮的圣火上

我写下你的名字

在协调的的肌肤上

在朋友的前额上

在每支探出的手上

我写下你的名字

在惊异的眼眸中

在充满怜悯的嘴唇上

在暗涌的沉寂里

我写下你的名字

在遭人摧毁的避难所里

在倒塌的灯塔上

在惹人厌倦的墙上

我写下你的名字

在失却了欲望的缺席上

在裸露的孤寂上

在死亡的台阶上

我写下你的名字

在失而复得的健康上

在消逝的危机上

在了无回忆的希望里

我写下你的名字

就是因为这个名字

我才能够重新活过来

我生来就是为了认识你

为了讲出你的名字

自由

2.2. 诗作主题及意象分析

在诗篇《自由》中,艾吕雅运用大量的意象堆积来写诗,在本诗中,大多的意象是取材于人们生活中熟知的、具象的物体,如练习簿、课桌、树、沙、雪、石、丛林、鸟巢等等,但也不乏抽象、梦幻的意象,诸如童年的回响、夜间的奇迹,以及后文中死亡的台阶、失而复得的健康、了无回忆的希望。具体与抽象交相辉映,纷至沓来,但它们并非是毫无关联的堆砌,而是作为一幅生动的、完整的画面所呈现在每一个读者的眼前。例如诗作第四小节中,丛林、沙漠、鸟巢、金雀花可以说是粗略地概括了童年记忆中美好的事物,而这些都是因为当时拥有的和平与自由才得以创造美好,虽童年已邈,但记忆的回声仍在,对自由的渴望便难以掩藏地涌现出来。放眼全诗,字句之间所形成的画面大多同第四小节一般,更多流露的是美好亮丽的情感与主题,紧贴着生活与人心,直到最后几小节中才充斥了战争阴暗的氛围,以此形成与诗作创作时期残酷战争背景的强烈反差。诗作的另一细节是每一小节都由“我写下你的名字”结束,这样不厌其烦的重复,直到诗篇的末尾才揭晓这名字背后真正的主人,反复呼告的形式,是为最后一声储藏气力,同样帮助诗人将这种对自由固执的热情层层递进,引向一个又一个的高潮。也正是如上所述,读者跟随诗人的脚步“遍观百态”,最后抬头而观,“自由”赫然入目,再此回味起全诗便可将所有的意象联系为一个整体,深刻体会这令诗人肃穆和激奋的“自由”。这首85行的长诗在彼时更是一份传单,在纳粹占领下的法国抵抗战士中广为传播,更是传到热爱和平与自由的法兰西人民手中,士兵们把它当作进军的号角,人们将它不仅仅刻在自己的记忆里,更是刻在自己的血肉之躯上 [2] 。

2.3. 诗人其他相关作品分析

在《诗与真理》中也存在着另外几首富有意蕴的短诗,首先是《最后一夜》中所描绘的种种意象,它们构成了一个情绪饱满、充满感性的世界。《最后一夜》全诗以视觉和听觉线索贯穿始终。诗歌开头“将刀锋逼向无罪的人”、“抢走面包”、“把房子一把火烧掉”展现了剧烈的运动(逼、烧、抢、掳),接下来“洁白了污泥”、“血淋淋的身体和漆黑的天”则描绘了浓重的色彩(洁白、血、漆黑),而后骤然引入声音(呢喃、枪),展示了这一小小世界的充塞、窒闷。二、三小节中“推翻墙”与“剥皮、挖洞”类的动作则几乎明示了革命者在敌人残酷统治下的悲惨命运。然而,这种命运并不是不可避免的,这实际指向了诗歌更为根本性的抗争与希望的主题。由此,作者在第五小节中肯定“黑夜里,他们不再惊惧”,意为相信人民的抗争会得到回报,即六小节的“太阳”(流泪以后,纯朴地、晶莹地发光的太阳)。这并非异想天开,恰恰是那个年代每个人的呼喊,在残酷的命运驱使下,打碎这个阴郁而衰颓的旧世界几乎已成了必然。那么此时,结尾重新体现的视觉线索:“将黑暗束成柴掷向火焰”、“打碎邪恶的铁锁”、“敌人消逝”,这种种色彩(黑暗、火)与动作(打碎、消逝)所揭示的渴望和平的含义则十分清晰明了。

再看《狼》和《谁信有这样的罪行》:将这两首诗放在一起探讨原因有三:一是这两首诗虽格律不同,但同为短小精悍的诗篇,诗虽短,但写作手法异曲同工。诗歌均分为了两个小节,都是在第一小节偏重于写实,第二小节由一个意蕴较深的意象来表达情感:原因之二在于这两首诗第二小节诗人选择表达全诗情感高潮的意象均为一种动物,选择的动物虽不同,但艾吕雅通过其想表达的意思却十分相近。在《狼》中,诗作中提到的野兽无疑就是本诗的题目——狼。“野兽放下爪子;在沙上,在污泥里”、“来自比我的脚步更远的地方”,受到敌人侵犯的地区面积之广,时间之长。野兽过境,留下的痕迹是“死亡留着生命的痕迹”,是在痛斥敌人的血腥无情,赶尽杀绝;《谁信有这样的罪行》中,“温驯的母猫”通常是令人觉得安心、喜爱的宠物,就像“明珠在蚌壳里安顿”。但它在诗篇中却一反常态,做出了意想不到举动——“吞噬它的小猫”,这样残忍的画面任谁听闻都会疾首蹙额。诗人这般描写,旨在揭露残暴的敌人,披着伪善的外貌,实则是为隐藏狠毒的心;原因之三则为,在用动物行为联想人的行为下,作者在这两首诗中所表达的主题亦是不谋而合的,都是对敌人残酷行为的痛斥与讽刺,对法西斯蹂躏下的法国人民深表同情和痛心,更是从侧面抒发了渴望自由、渴望和平的心愿。再次回看这两首诗歌的不同之处,则是第一小节,《狼》中,诗人站在第一视角叙述,“白昼”、“黑夜”、“夏天”、“寒冬”,无时无刻“我”无不提心吊胆、警惕和遭受着敌人的迫害。诗人仿佛化作事件的亲历者,为受难的人群发声,讲述这样的生活是如此的恐怖,如此的令人难以喘息。第一人称强烈的压迫感,更是将这种情感完整的传递给每一个读者。《谁信有这样的罪行》则是站在了旁观者的角度,这样的旁观也并没有相距的过远,像是站在不远处的墙后窥视。“勒死十个人,焚烧一个村”,艾吕雅实则很少如此直白和鲜明的描写暴行,而且是“只用一根绳,一个火把,一个人”,这种残暴甚至是建立在欺骗之上,是“污辱了整个人民”,以至于诗人在题目中都流露出了“难以置信”的情绪。

回头去看这几首诗,他们与《自由》之间看似无所联系,实则却是对它另一角度的阐释,诗人站在不同而独到的角度讲述战争的恐怖,抒发心中对自由殷切的渴望。故《自由》能作为一纸战斗号召引起一阵轰动,是离不开像诸如此类般诗篇的铺垫。

3. 保尔·艾吕雅与超现实主义

通过以上分析,再次把目光放在艾吕雅身上难以忽视的标签——超现实主义。1942年《诗与真理》发表时,艾吕雅已经退出了当时超现实主义的活动,但是这一流派对艾吕雅的影响伴随了他整个诗歌创作的生涯。不可否认的是,当时在一战中受了挫的艾吕雅,是抱着想和现实与革命靠拢的意愿,加入超现实主义的行列。布勒东给予艾吕雅长时间的幻想,使艾吕雅认为超现实主义是为革命服务的,能与革命结合起来的 [3] 。但战争的阴霾终日不散,法西斯的恐怖笼罩着整个法国,任何一个诗人、作家的文学创作不可能与社会现实脱离。直到西班牙内战的炮声让艾吕雅幡然醒悟,超现实主义与革命追求不能兼得,这才让他毅然断绝之前的幻想,完全地投身于后者。

3.1. 作为诗人成长时期的养料

超现实主义出现在艾吕雅作为诗人成长的恰当时期(一战后他与阿拉贡共同作为超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加入时,是作为从一战战场上回来的青年,“发泄”心中对现状的不满,对社会的懊丧。那一时期的艾吕雅,以奇特的想象、细腻的文笔出名,同样流传下来不少佳作。再者,通过脱离超现实主义,是诗人对自身革命思想和诗歌创作的超越:艾吕雅加入法共,同人民站在一起,以诗呼唤正义,诅咒邪恶。踏过超现实主义这个跳板,在现实生活中锤炼,让艾吕雅的诗风朴素中带有梦幻色彩,细腻且平易近人,流露诗人的真情实感,从而拥有一种更易打动人的力量,这让他的创作突破囿限,超越了超现实主义诗歌“晦涩难懂”的缺陷,他的诗作文字明朗又不失想象,诗作主题正直而热烈、歌唱自由与和平。超现实主义作为艾吕雅发展的助推器,帮助艾吕雅踏上更高层次的水平线。

3.2. 作为诗人的创作灵感

本文所选取的艾吕雅《诗与真理》诗集便是很好的佐证,艾吕雅创作这部诗集中的诗篇时,均不离形式各样的意象堆积,但也不乏激动、亢奋的反战、呼唤和平的情绪,甚至可以说,正因诗中梦幻虚无的联想与描写,将诗作的情感推至顶峰,以达到高潮迭起的效果。艾吕雅将他那一时期参加抵抗运动时的热情投射在这些诗作中,追求和平的感情喷涌而出,让情感的表达通过不断的重复得以加深,这也与超现实主义中所追求的记录闪现的灵感等的创作方式有不谋而合之处。超现实主义运动对诗歌创作语言的革新无法忽视,不仅局限于当时,可以说对后世的诗人创作都产生了或深或浅的积极影响,艾吕雅的后续诗歌创作中也仍旧喜爱各类意象的运用 [4] 。艾吕雅在创作关于和平、反战与爱国相关主题的诗篇上可谓别有一番建树,部分归功于本文之前所分析超现实主义对诗人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诗人自己做到了将超现实主义与革命思想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开辟了一条独特崭新的道路。以丰富的艺术手段表现其中蕴含的力量,也是对思想深度的一次自我挖掘,这使艾吕雅的诗歌比任何时候都饱含感情、引起人们的共鸣,也使艾吕雅成为二十世纪重要的无产阶级诗人和世界追求和平的战士。

4. 艾吕雅诗歌与同期中国诗作之比较

反战与和平历来在西方文艺题材中占有重要地位。二十世纪初,在无产阶级革命大背景影响下,各国进步青年结合了对祖国新生的热切盼望与对旧世界的勇猛反抗,纷纷将作品转向进步的文艺战线,这其中就包括保尔·艾吕雅。如果将视角转向中国,当时先进知识分子们的心中向往着民主与进步,对封建专制带来的束缚深恶痛绝,因此一代爱国青年走上了反抗与革命的道路,进而走向无产阶级革命。在此,笔者试图结合二十世纪初中国新诗,考察和梳理爱国与反战思想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体现,进而对同时期中法两国诗作中表达“和平”的观点展开比较。

4.1. 从诗歌语言与结构

卞之琳《鱼化石》(1936: p. 6)中“我要有你的怀抱的形状”曾借用艾吕雅“她有我的手掌的形状,她有我的眸子的颜色”。(依据卞之琳在《鱼化石后记》中的说明,“形状”和艾吕雅的诗行“她有我的手掌的形状,她有我的眸子的颜色”相关,怀抱的形状和手掌的形状都很容易关联到爱情的外在特征。)而“我往往溶化于水的线条”又让人联想起保尔·瓦雷里的《浴》“从盆水里看雨花石,水纹溶溶,花纹也溶溶”。我们得以窥见中国新诗受西方文学流派影响的一角——即从诗歌语言形式上来讲,韵文向散文化演进,自由诗逐渐取代格律诗,体现出诗歌这种文学形式所特有的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并且,这段时期中国新诗的诗歌结构也更加跳跃——不遵循时空顺序,更不遵循事理的逻辑,而是依照审美主体的情感抒发轨迹而展开。这种个人的微妙情感,这些在诗中被调动的记忆、感受与体验,往往融入了诗人对时代、民族、历史的思考和理解。尤其在五四革命前后,这类情感汇聚成了一股爱国与反战的洪流。

4.2. 艾吕雅与戴望舒

我们这里以戴望舒(1905~1950)为例。戴望舒本人是结合中西方诗学表达爱国反战思想的绝佳例证。他的创作过程有着象征主义到超现实主义的转变,这种转变和戴望舒本人的生活际遇密不可分,不仅是因为他留学期间恰逢超现实主义思潮席卷欧洲,更因为他与艾吕雅都是亲历过两次世界大战的诗人,有着青年人共通的对战争的担忧与反思,这些忧患和苦难促成了他们人生观上的共同追求,在文艺道路上自然也体现出更多的相似性——他们都曾深入研究过爱国这个命题,也共同翻译过西班牙作家洛尔迦的作品,值得一提的是,这位伟大的现代诗人在西班牙内战中被法西斯分子残忍迫害致死。这是戴望舒与艾吕雅两位诗人从个人主义走向大众的契机,先后投身于无产阶级革命。

文艺评论家施蛰存先生曾在《戴望舒译诗集序》中提到:“望舒译诗的过程,正是他创作诗的过程”。他同样认为戴的《等待》(勇敢的胸膛迎着白刃/耻辱粘着每一颗赤心/在那里/炽烈地燃烧着悲愤)很有些阿拉贡、艾吕雅的影响。正是这样,爱国主义对于戴望舒诗学创作的影响体现在他作品的方方面面。

戴望舒在新诗道路上做了许多有益尝试,最终创作了《我用残损的手掌》这一爱国主义诗歌杰作,也可称他个人创作巅峰。这首短诗完美融合了中国古典诗歌美学与西方现代诗歌理论,无论是意象或写作手法均别具一格,被卞之琳誉为戴诗中最杰出之一。开篇“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到末尾的“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都凝聚了鲜明的意象与厚重的情感,手为静、山河为动,寓动于静之中,彰显出一种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这种奇妙的想象达到了完全写实所不具备的更纯粹的抒情功能,使得诗句温柔的描摹“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也增添了神秘的力量感与冲击感。戴诗中的“手掌”其实已不单是个人的手掌,亦是整个民族的手掌。它受了伤,但却宽广博大,代表着作者以手掌抚摸地图上沦陷区的想象,忧愤而哀伤。当作者碰触到解放区“辽远的一角”那部分时,作者以一种亲切而可爱的语气,将语句情绪渲染的温暖而明朗。那里有太阳与春、爱与希望。这些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祖国的眷恋与热爱之情,因而是一部爱国热情浇灌出的完美杰作。

5. 和平与反战主题之启示

最后,总结一些笔者的感想,通过对诗人艾吕雅及其诗作《诗与真理》的研究,让我们这代年轻人重新审视对战争与和平的看法。因为几乎从未经历过战争和动乱,仅有的认识都是来源于网络与新闻的转播,但要知道,我们出生在一个和平的国家,但并不意味着出生在一个和平的年代。抛却看似离我们甚是遥远而诗人艾吕雅亲身经受的一战、二战,就近期而言,从1991年的伊拉克战争,到2001年的911事件,再到2015年的巴黎恐怖事件,以及2022年的俄罗斯乌克兰局势。战争在别的地点,再次让那些无辜的百姓流离失所,眼中满含着悲伤与无措,等待他们的只有战争带来的无尽痛苦与折磨。我们现在所习以为常的平淡而安宁的生活,对于那些在战火中苦苦挣扎的人,不过是一种奢望。因此,对于当代的年轻人,以史为鉴,在学习了解诸如艾吕雅诗人的背后,有所反思。青年人应珍惜当下,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充实自己的爱国之心,同时也为和平这一崇高的事业尽份微薄的力量,不枉先辈们用热泪和鲜血换来的和平,不负青春热血之年华。

参考文献

[1] 白睿. 超越“地平线”的诗人——从《和平咏》与《和平的面目》看艾吕雅创作态度的转变[J]. 许昌师专学报, 2000(3): 89-91.
[2] 徐真华, 王淑艳. 超现实主义诗人的创作实践[J]. 学术研究, 2002(9): 119-123.
[3] 陈先元. 超现实主义的发展[J]. 外国文学研究, 1981(3): 129-131.
https://doi.org/10.19915/j.cnki.fls.1981.03.030
[4] 程抱一. 法国超现实主义运动[J]. 外国文学研究, 1983(3): 10-16.
https://doi.org/10.19915/j.cnki.fls.1983.03.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