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介入文化保育的多元化发展路径探索
Exploring the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Path of Social Work Involved in Cultural Conservation
DOI: 10.12677/ASS.2023.125359, PDF, HTML, XML, 下载: 139  浏览: 257 
作者: 张旭东: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国防教育学院,山东 济南
关键词: 文化保育文化传承志愿组织社会工作Cultural Conservation Cultural Inheritance Voluntary Organizations Social Work
摘要: 文章在总结文化保育现有模式优势和不足的基础之上,探讨社会工作介入文化保育项目的途径,结合个案、社区等专业方法,以社区为基点打造文化保育志愿团体,通过多种培育方式,推动其由社区辐射街道乃至更大范围,成为跨区域性且极具品牌效应的成功范式,探索出自下而上渐进式文化辐射的新发展模式,吸引更多的民间文化保育人,弘扬优秀传统历史文化,推广更多有利于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进企业、进学校,助力社会各群体特别是年轻一代主动传承文化,推动文化自信真正在国人心中生根。
Abstract: Based on summarizing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existing cultural conservation models,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ways for social work to engage in cultural conservation projects. Combining professional methods such as case studies and communities, this article aims to create cultural conservation volunteer groups based on communities, and through various cultivation methods, promote them to radiate from communities to streets and even wider areas, becoming a successful paradigm with cross regional and strong brand effects, explore a new development model of gradual cultural radiation from the bottom up, attract more folk cultural protectors, promote excellent traditional historical culture, promote more cultures that are conducive to core values in enterprises and schools and assist various groups of society, especially the younger generation, to actively inherit culture, and promote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to truly take root in the hearts of Chinese people.
文章引用:张旭东. 社会工作介入文化保育的多元化发展路径探索[J]. 社会科学前沿, 2023, 12(5): 2644-2648.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3.125359

1. 引言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传承历史文脉的重要力量,彰显着特有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思想风貌,传承着国家历史、风土人情、民俗传统等特色文化印记。我国在早期建设过程中,伴随工业化进程加快,经济发展成为压倒一切的第一指标,在一段时期以内,文化保护被迫让位于经济发展,多地建设忽视文化资源管理,从而导致各地文化遗迹受损,历史文脉断层,富有城市特色的人文轶事也在不断消失,先破坏后保护的默认契约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盛行。针对于此,在不同地区,由不同层面采取不同措施的文化保育活动开始兴起。开展文化保育活动,正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补救,通过保育活动引导社会重视文化传承,保存历史文化成果,实现提高国家整体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目标。

2. 文化保育活动的发展历程

文化保育在早期是为了保护历史建筑和其长久存在,这一概念早期在西方国家以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主,针对重要历史遗迹和珍贵文物开展特殊保护、修缮及翻新,注重全民文化保护意识的建立及法律制度体系保障 [1] 。在我国,文化保育的理念首先在香港及台湾地区逐步萌芽,20世纪90年代初,香港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自发的保育组织,开展针对性的历史古迹保护,呼吁社会重视文化遗产保护。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加快,保育活动逐步出现新的范式,民间集体或个人开始以不同渠道运用记叙、查找、传播等方法,针对地方性文化开展保育活动,文化保育由单一文物保护逐渐向多领域延伸,逐渐形成了一定规模且具有影响力的文化保育案例。进入21世纪以后,文化保育开始在广东等地区逐渐萌芽,最初开端于地方政府对文化的忽视及经济发展中无视历史建筑的保护,受到了社会中热爱本地文化的原住民及民间团体的关注,并以联合倡议的方式,建议政府对不利于历史文化保护的开发行为与决策制定重新考量,在这其中以广州恩宁路改造、汕头老建筑桂园保护活动等为重要标志 [2] 。在此之后,传统戏剧、地方美食、宗祠文化、古村街巷等各类文化保育活动开始在其他地区不断铺开,特别是从乡村特色文化保育项目到城市自发性古建筑保护兴起了阵阵热潮。乡村主要以地貌特色、地方古村落的保留及村居民俗为主,重点保留村落原貌,由政府、专家研讨,吸引第三方投资改建为主要模式,如“仓东计划”乡村实践项目、缸瓦窑村传统村落文化保护建设 [3]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以城市社区为主阵地的文化保育更具丰富性和复杂性,由本地文化爱好者自发建设保育团队,具有代表性的有“广州街坊情”团队、虎门疍家文化保育活动等民间文化保育团队 [4] 。另一方面,政府也通过制定法律来约束和保护文化资产不受损坏,保障了政府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管理,明确了文化保护的法律地位。

3. 现阶段文化保育的主要模式

3.1. 以政府为主导

该模式主要指以政府通过政策形式对文物古迹进行修复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近年来,国家不断重视文物遗产的保护,大型景点保护修缮工作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人们对于传统、历史、风土人情开始展现出一定的兴趣,一些文化热词也开始在人群中传播,并通过影视和文学结合的形式,以实地建筑和特色旅游相结合,开展文化样板打造,复兴历史名城,打造特色民俗街,西安大唐不夜城、济南宽厚里商圈等网红景点应时而生,同时伴随而来的还有传统媒介对于文化保护的重新定位和量身打造,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吸引了众多青少年群体观看,武亦姝等文化名人已成为新时代文化名片。

3.2. 以学术研究为主导

该模式主要由部分学者和热衷于某一文化且具有较强资本的人所发起,致力于特色文化研究。其中,前者在研究过程中需要国家专项支持,在一定意义上与国家主导模式相重合,如国家社科基金支持的传统文化项目、特色研究院的文化项目。后者,由社会知名人士设立的基金会,开展特色文化项目研讨及各类活动举办,达到以文化促宣传,以文化创收益的效果。

3.3. 以民间文化组织为主导

近年来,以地方文化遗产保护和传统文化抢救为主题的民间文化保护组织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从整体来看,文化组织分为不同形式,自发开展文化保育活动,在文化重塑、理论研究、宣传活动开展等方面独具特色 [5] 。民间组织自身发展的动力来自于地方社区文化意识,组织构成来自社会成员的自觉参与,运转形式相对不固定,部分表现为形式上的组织,共同开展自发性的文化活动,在对本地文化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挖掘可用文化素材;组织成员在领域内有着独有的优势,以便捷不受行政约束的方式开展保育活动 [6] 。

4. 社会工作参与文化保育的路径分析

随着社会工作行业的发展,社工作为社区一线力量的重要补充,在提升社区治理,联系社区群众,畅通交流渠道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社会工作参与文化保育,培育社区社会组织,挖掘社区文化资源,成为社工参与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年来,各地政府加大社会工作专业机构购买服务力度,各类社工项目在特定区域落地,涵盖乡村及城市社区 [7] 。在乡间村落,社工以周期性协助为主,致力于调动村民参与文化建筑修缮与改建,协助政府收集民意,发掘村落文化守望者,以打造特色村落习俗及建筑区域;社区相较村落更加复杂,社工在项目中普遍以孵化社区社会组织为主,注重发掘当地特有且能够激发部分居民兴趣的资源,尝试以本地区独特文化为抓手,培育建立坊间民众文化社会组织,并在做好本地文化找寻与展示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社工优势,探求组织多元化发展,发掘更多的文化核心志愿者,形成“文化核心 + 志愿者”的固定群体,逐渐形成富有当地特色且极具推广性、教育性的文化宣教品牌,进一步的扩大区域影响力,从带动地方文化向传扬多种文化融合发展,促进文化跨区域流动 [8] 。

5. 社会工作介入文化保育的实践探索

社工作为各方资源的中间人,以社区、社会组织、社工、志愿者四社联动模式,在各个方面为文化组织的发展壮大提供充足支援,并以此为基础,在更广泛层面争取更多社会行业了解合作,配合记忆挖掘、赋能提升等内部支持手段,在多种文化传播层面以不同的表现形式发挥作用。

5.1. 社工充当政府与组织的中间人,完成前期规划

社工作为政府与组织之间的桥梁,政府在文化保育中不再靠上指挥,而是通过第三方机构竞标,为专业社工机构提供运作资金,政府只负责项目评估和考核 [9] ;其次,充分发挥社区的桥梁纽带作用,为专业社工提供场地和常用品支撑,给予社工在社区调研提供帮助。社工以项目资金为基础,在社区开展专业调研,根据调研结果制定项目计划,发起团队成员招募活动,组建专门志愿服务团队,形成政府赋权、社工联动、社会组织出力的三方联动机制。

5.2. 社工利用个案、小组、社区等专业技巧,挖掘核心人才

社工有着特有的专业优势,不应只局限于定向的人物探访,可以通过个案访问和小组活动,扩展社区交流范围,发掘对社区有深厚情怀且热心服务于社区的优秀居民,并有针对性的组织社区活动,从中了解社区中的文化骨干,与他们建立初步联系,就活动设想开展沟通,取得他们的认同,再由社区骨干配合挖掘潜在文化核心力量,进而发现志同道合的居民,共同组建文化组织,并随时扩展核心团队成员和文化资料获取范围,逐步挖掘更多历史脉络 [10] 。

5.3. 文化保育人与社工划分职责,将足够精力投入到保育活动中

文化团体中的成员基本都是为了同一兴趣而来,对其他管理事物不甚熟悉,只有保障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自身项目之中,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社工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应较大程度地承担与外界的沟通交流任务,参与内部人员的关系协调和重要事情的参与研讨,随时了解团队的想法,协调场地,联络志愿者,在活动过程中做好后勤保障,让专业人做专业事,不为其他琐事困扰,在较大程度上保持组员的积极性,使其更加专心致力于文化研究,为民间团体提供正式组织般的运作模式服务,有利于文化团队的长久发展,不断创出新的亮点品牌。

5.4. 社工开展赋能培训,保证文化保育核心人员稳定性

民间文化组织的发展较易遇到瓶颈期,组织遭遇到内部人员变动或外部困难时,常常面临部分或整体运转停滞。社工定期邀请专业人士开展赋能培训,组织会议讨论,补充团队成员的知识库,完善志愿者内部支持网络构建,根据小区组员实际情况培养1~3名核心领袖,保证组织生命力及内部活力;定期为志愿者开展文化知识充电服务,让社区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社工注重以多种活动形式增进内部成员之间感情,及时消除团队内部矛盾,保持核心团队稳定性和整体运转连贯性。

5.5. 链接有效资源,开展多方位合作,逐步扩大活动范围

社工可以与多种文化保育团队合作,通过资源挖掘,发挥团队特有优势,多途径开展多种文化项目。

记忆找寻:开展历史资料收集,在社区开展口述史计划,访谈社区老居民和新居民对社区的记忆,寻找本地三代以上的老城居民进行“抢救记忆”的口述记录及挖掘和保护“民间记忆”宝藏;对于部分存在抵触情绪的老人,适时运用个案专业技巧,打开他们的心扉,并由口口相传到文字记录,填补社区记忆空白,形成专题文稿。

文化导赏:面向本地学生及家长、游客及对社区文化感兴趣的群体开展公益导赏活动,在文化导赏、历史传承、教学相长过程中连结家乡归属感,让更多老年人参与到家乡回忆找寻和志愿讲解中,发挥老人的地方性历史文化专长。

公益课堂:定期开展传统文化、国学经典、文博历史、民俗家风等传统文化讲座或定期举行线上线下文化课程的形式。策划文化博物馆建设,引导老人分享家中历史物件,开展公益观赏,以实物育人,能够更加触动受教育者体会文化的魅力。另一方面,在文化传承中注入历史的变迁及精髓,发挥其深层次的目标,加深年青一代对于历史的记忆理解,不忘历史赋予年青一代的光荣使命。

合作共建:深入挖掘社区各类单位资源,社工认为,社区作为基层服务窗口,辖区内党员具有从业多样性特点,拥有独特的资源优势,社工应协助社区,发展志愿服务团队,并带动更多有生力量,开展符合双方业务需求的文化志愿活动。同时,着眼城市各类文化场馆及文艺单位,采取与其合作或借助场地开展文化宣传活动的方式,传播老城经典历史文化,以多种资源整合推动社区文化组织不断壮大,逐渐扩展自身辐射面。

政策建议:文化保育团体的成立有效搭建起了地方政府与社会民众之间对话的桥梁,实现社会民众自下而上的有效性参与。同时,随着文化保育组织的发展模式渐趋成熟,在社会参与方面,由“倡议式”参与逐渐向“督促式”参与转变,借助其自身力量可以对地方政府的“不作为”及“破坏”历史文化的行为进行监督,使政府关注更多被忽视的历史文化保护项目,实现对城市文化遗产的合理改造和优化发展。

传统体验:大力开发本地区传统特色艺术产业,运用多种方式,挖掘、传承传统民间手艺,例如雕刻、蜡染、布艺、泥人、剪纸等体验课程,通过看、听、做的形式让大众特别是孩子全面了解民间传统手工艺的文化。

外籍人士文化宣传:优秀文化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象征,文化保育中的育,既是传承经典,也是发扬光大。社工应尝试联络社区外籍家庭参加中国文化体验活动,穿上本地特色汉服,学习精致手工,吸引外籍家庭去主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在外籍友人特别是孩子心里种下文化的种子,推动其在互相分享中输出中国优质文化,提升中国文化在外影响力。

5.6. 丰富团队宣传路径,推动优秀文化走出社区

社工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做好团队活动及成果的宣传推广,与相关媒介争取合作,共同开展文化服务活动;扩展宣传平台,与教育、文化等部门对接,争取更加全面细致的合作,不断增强文化活动影响力,推动优秀文化走进城市各个角落,以此带动城市周边文化氛围,形成富有城市脉络的系列文化,做到从保育到丰富再到传承。

参考文献

[1] 潘博成, 陈颀. 地方文化保育团体行动策略——以广州市W协会为例[J]. 晋中学院学报, 2018, 31(1): 31-36.
[2] 邓正恒. 民间组织保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以广东开平市仓东教育基地及香港长春社文化古迹资源中心为例[J]. 文化遗产, 2015(6): 24-32.
[3] 余缅萍, 侯晓琳, 肖芳丽. 社会工作介入民俗文化的探索——以广州市增城区S村街口述历史的行动研究为例[J]. 三峡大学学报, 2017, 39(6): 74-76.
[4] 顾伟, 社区社会工作在社区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应用研究[J]. 文化艺术, 2019(12): 78-79.
[5] 丁智才.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村落特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基于缸瓦窑村的考察[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6): 93-98.
[6] 袁奇峰, 蔡天抒. 以社会参与完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来自广东的实践[J]. 历史文化保护, 2018, 42(1): 92-100.
[7] 黎明辉, 杨明刚. 岭南特色古村落文化保育与活化研究——以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碧江古村落为例[J]. 南方论刊, 2017(1): 55-59.
[8] 谭文勇, 赵云飞. “一带一路”背景下历史街区更新的文化保育策略初探——以伊宁市阿依墩街区为例[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6, 31(1): 30-36.
[9] 王思斌. 社会工作参与社区治理的特点及其贡献——对服务性治理的再理解[J]. 社会治理, 2015(1): 49.
[10] 刘莉. 社会资本、社区文化与城市社区发展[J].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5): 18-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