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众心理视阈下高校思政课认可度提增路径研究
Research on the Path to Increase the Recogni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formity Psychology
DOI: 10.12677/AP.2023.136272, PDF, HTML, XML, 下载: 213  浏览: 358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徐志鹏, 徐 芸怡: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关键词: 从众心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Conformity Psychology College Stud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摘要: 从众心理是社会心理学中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紧密联系的心理现象,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高校大学生由于其自身个性特征和成长阶段的复杂特殊性,从众心理在高校中表现得尤为明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培养“立德树人”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而从众心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也同时带来了一定的消极作用。基于高校思政课从众心理的现实表现:受教育者“注意力分散”滋生的课堂沉默、“群体效应”产生的群体惯性思维以及“任务感分散”带来的随波逐流性学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学会探索从众心理的内涵机理,运用从众心理来有效提升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认可、认知认可和行为认可,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实践于新时代的纵深拓展。
Abstract: The conformity psychology is a psychological phenomenon closely related to people’s daily life in social psychology. It can be seen everywhere around us. Because of the complexity and particularity of their own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and growth stages, the herd mentality is particularly obviou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cultivation of new people in the era of “morality and talent”. The herd mentality has a certain positive impact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but it also brings a certain negative effect. Based on the practical manifestations of conformity psychology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universities: classroom silence caused by the “dispersed attention” of learners, group inertia thinking caused by the “group effect”, and drift learning caused by the “dispersed sense of tas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ors in universities should learn to explore the connotation and mechanism of conformity psychology, and use conformity psychology to effectively enhance college students’ emotional, cognitive, and behavioral recogni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promoting the deep expans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文章引用:徐志鹏, 徐芸怡 (2023). 从众心理视阈下高校思政课认可度提增路径研究. 心理学进展, 13(6), 2204-2210. https://doi.org/10.12677/AP.2023.136272

1. 引言

马克思曾言,“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没有一个人能脱离社会单独存在,人是具有社会属性的,由此,人的生活学习、生产实践势必要与他人和集体打交道,只有融入到群体生活之中的人才是一个完整的个体,进而才能不断提升个人的实践能力与道德素养水平。社会群体对个人的发展具有关键矢量效用,高校是大学生密不可分的生活场域和学习场域,大学生在高校中过着群体的生活,周围同学会对大学生自身带来潜移默化的效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立德树人为导向,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和价值判断,必须高度重视从众心理对大学生的影响。

2. 概念阐释

2.1. 何为大学生的从众心理

关于从众心理的内涵界定,在学界尚未达成一致的观点,不同的学者从各个角度分别对从众心理的定义进行阐述。沙莲香认为,个体在群体中常常会不自觉地受到群体压力,而在知觉、判断、信仰以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多数人一致的行为倾向,这就是从众现象(沙莲香,2002)。简言之,从众心理的表现就是在群体环境中个体的跟风现象。大学生的从众心理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如群体生活的影响,传统观念文化的洗礼和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局限性。

人自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存在,在同样复杂的外界环境中形成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判断,截然交织在一起便形成了人的思考、思维甚至思想。从众心理产生的内在机理同样是复杂的,当代大学生存在特有的心理特征,个性鲜明、张扬自我的同时又有着意志不坚定、抗压能力弱的特点,心理尚未完全成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仍在不停形塑的过程中,由此可见大学生受从众心理影响较大。那从众心理又是如何在大学生群体中发挥其效用的呢?作为高校有机体中的一分子,大学生以班级、社团、寝室等为单位形成了不同的非正式群体。在群体生活中,人作为社会性的动物,每个人都不可能将自己置身事外、离群索居,在群体中往往能够得到较大的慰藉和安全感,而离开群体,不与他人打交道,在社会认知层面大众会将对该行为做出孤僻、难相处等消极的评价,为了显示自身的社会属性和远离被孤立带来的孤独恐惧感,大学生往往会主动融入群体,迎合群体的意识和决定。其次,大学生在新的环境中面对选择往往会有迷茫和困顿的时刻,当有人首当其冲做出某种反应时,会带动一大部分人纷纷消效仿并做出相同的决定,披上“群体”的外衣生活,会让人产生集体的归属感,即便选择出错,也是规避风险和责难的一种选择,“枪打出头鸟”一词便十分生动地刻画描摹了从众者在跟风时存在的心理活动。最后,每个人都渴望获得他人的认可,大学生群体尤甚,在群体中和他人会有更频繁和密切的交流,可以较大程度展现个人的想法态度和观点,也有更大几率获得他人的赞同,由此,融入群体的生活,在步调上保持和群体的频率一致,追随群体的意志而不违背大多数人的观念,会让大学生的心理得到最大化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这种顺势而为、顺流而下的体验会让人感到轻松愉悦,反观标新立异、特立独行的人,脱离群体的意志而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群体的非议和不认可的看法,对个人而言在心理层面需要有更强大的力量支撑。

2.2. 何为高校思政课的认可度

认可度是心理学学科中的一个基本但又十分关键的概念。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最早对认可度的概念做了较为深层次的研究,在他的叙述语境中,认可度是取代普通心理学中借用的含糊不清的术语,是社会心理学可能最清晰和不可替代的,认可度的概念是指一个人对某些事物长期持有的好与坏的认知评价想法、情感感受和行动倾向,认可度是一个人对在所处环境中的事物的感情、直觉和认识的全面持久的解释体系(夏宁宁,2012)。

关于认可度的本质,不同的学者对认可度有着不同的解释。我国心理学家周晓虹大致将这些代表性定义归为四个维度,具体如表1

Table 1.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recognition

表1. 认可度的定义分类

总体而言这种概括总结是按照对认可度这一概念认识的单维度说和多维度说来勾勒的,而事实上目前学界基本上倾向于将认可度看作是一个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所构成的系统。据此而定,可将高校思政课认可度定义为高校受教育者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所持有的正面或反面的认识上的评价,情感上的感受和行动上的倾向。笔者认为这一定义是与认可度的三维系统概念认识上相一致的,反映了认可度的本质,也有利于对高校思政课认可度这进行系统认识和研究。

3. 从众心理对高校思政课认可度的影响

在现阶段,高校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认可度普遍不高,呈现着逆反的情绪态度,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的实效性普遍较弱。从众心理是群体中最常见的一种心理,大学生的从众心理特点分明且对学生的成长过程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大学生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锤炼品格,锻造意志,提升道德水平和价值观念,需要在高校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张耀灿,2001)。自从众心理层面分析,大学生群体中的从众心理的存在,对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实效性具有着较大的影响,具体分为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3.1. 从众心理对高校思政课认可度的积极影响

高校中学生的性格特征各不相同,以独生子女群体为主的大学生相对而言更在乎自身感受,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和同龄人的有效沟通交流,同时集体主义的意识相对较为淡薄。从众心理能让大学生从心理层面更加融入集体生活,对群体产生一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由此可见,良好的从众心理可以帮助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能让学生在群体的氛围中更好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价值观念的内化。除了塑造适合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开展的外部环境外,大学生也容易对群体中的“榜样”进行模仿和跟随,因此,加强对“榜样”事迹的弘扬和“榜样”力量的推行,用积极的从众心理引导大学生来建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增加自我提升的动力,实现个人的自我成长,自觉抵制不良的风气和行为对其的消极影响,在“润物细无声”中树立正确的观念,得到主流价值观念的熏陶,从而规制形成个人良好生活学习的习惯。

3.2. 从众心理对高校思政课认可度的消极影响

处于快速成长阶段的大学生接收着各异的信息观念和社会思潮的冲击,是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其从众的倾向相较有社会经验的成年人而言更突出。一旦出现消极的从众心理,将不利于其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的认可度。首先,大学生若不经过个人的独立思考而直接盲目跟从他人的判断,久而久之便会削弱其深度思考和判断应变的能力。大学生对社会对世界对规则和理念的考量理解尚未成型,换言之是充满创造性的一段过程。如若直接服从于普遍存在的观点,而丧失了个性与自我,便会挫伤创新精神和锐意进取的勇气,不利于大学生自身发展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开展。其次盲目从众还容易助长大学生漠视责任的意识。在群体生活中,往往会选择“随大流”的方式来躲避一些潜在风险。例如网络上兴盛而起的“键盘侠”便是利用了网络的隐匿性的特点,使其可能需要承担的风险大大降低,从而在互联网上大放厥词而消解了其责任意识和观念,这种心理也不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展开。最后,大学生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同时结合大学生在青年成长的交接点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叛逆情绪,在情感取向上更容易被负面的信息所吸引和左右,而忽视了积极和正能量的观点,以及过度关注了自身的体验和感受,反而忽略了和他人的情感交流和联系,致使自身的社会交往能力弱化,一味赞同而无思想的碰撞,不利于大学生个人的身心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开展也营造了一种消极的氛围。

4. 高校思政课从众心理的现实表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从众心理不仅是一种心理状态,从众心理影响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学形式和结果都是贯穿于思政课教学全过程的客观存在,只有真正把握高校思政课从众心理的现实表现,才能据此探究从众心理视阈下思政课认可度的提增路径,这一现实表现可概括为受教育者“注意力分散”滋生的课堂沉默、“群体效应”产生的群体惯性思维以及“任务感分散”带来的随波逐流性学习。

4.1. 受教育者“注意力分散”滋生的课堂沉默

注意力分散是指受教育者的注意力脱离了当前学习任务,出现了短暂的注意力流失,包括主动性的注意力分散和被动性的注意力分散。其中,主动的注意力分散经常存在于以教育者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中,被动性的注意分散则发生于连续性的课堂教学任务中,即所谓的“分神”。不管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分神”,淡目标化、去控制化的跟随学习和依赖学习状态都“如影随行”。当受教育者的学习行为缺乏自己的控制机制或未能执行自我学习控制时,会大幅度的加深他们的习得性无助,并导致课堂沉默。大多数思政课老师都经历过课堂沉默,比如在思政课提问环节,一些受教育者不敢与思政课教师进行目光交流,以避免思政课教师的关注,等待其他受教育者对思政课相关问题做出回应,而自己则成为追随者和模仿者;在严重的情况下,思政课教师在课堂上“唱独白”,思政课气氛变得漫长而沉闷。这种受教育者的从众行为,实际上是受教育者利用“沉默”来缓解学习压力、转移学习控制、恢复学习疲劳的心理需求。其背后是受教育者真正的窘迫,如无法集中注意力、反应迟钝、无法执行控制。值得关注的是,受教育者思政课沉默中的“沉默”不能简单地在静态维度上理把握,受教育者还可能表现出身体动作不安、学习反应弱规律性、被动地等待其他受教育者或思政课教师“解放”自己的行为和心理倾向。因此,“沉默”可以理解为受教育者认知思维能力的自我抑制和认知心理的消极回避,为此,理应把握正确从众心理,增强大学生心理素质。

4.2. 受教者“群体效应”产生的群体惯性思维

思想政治教育课中的“群体效应”,也称为“同伴效应”、“同群”,是指受教育者在思政课互动学习、交流沟通中的思维和行为的持续性、连续性效应。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课上的“群体效应”通常发生在受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协作学习和群体互助的协作学习形式中。一般来说,受教育者有大致一致的学习目标、较为相似的思维方式。受教育者倾向于在学习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方面保持高度统一,从而将受教育者群体的惯性思维和表现带到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一方面,思政课上的群体惯性思维不是受教育者的主观性个体自我意识思维活动,而是被动和跟随的心理参与。受教育者的惯性思维和个体主动思维的区别在于,个体主动思维寻求探索性求知成果,而群体惯性思维旨在实现群体一致性和从众心理归属感。因此,群体惯性思维是受教育者思维的惰性外显,受思政课堂受教育者从众心理的影响,受制于思想政治教育施教者思维逻辑和教学组织过程控制的历史惯性束缚。另一方面,在“群体效应”的影响下,思政课上受教育者群体心理的惯性思维呈现出集体思维的特征。集体思维只能有效地识别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的基础和理论知识,当要求满足复杂多样的知识探索需求时,集体思维会变得非常单薄。思政课施教者应关注到,“群体效应”是学习惰性的根源,无论是思政课教师使用集体思维来建构思想政治教育认同,还是学生被“群体效应”协迫而生成“群体思想政治教育认同”,这最终都可能导致以惯性思维为外在特征的群体性学习、从中性学习,为此,理应提升课程环境建设,营造合适的教学氛围,以正确的价值观念变革受教育者的“惯性思维”,进而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锻造优秀的品格品质。

4.3. “任务感分散”带来的随波逐流性学习

“任务感分散”可称为“学习任务感规避”。在布置思政课学习任务时,如果要求某位具体的受教育者独自完成某项学习任务,该受教育者就会意识到自己的求知需要,学习任务感也会相应加强;相反,当受教育者处于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群体中时,他们认为学习任务需要每个个体分担,他们对完成学习任务的积极反应、主动性相应减少,思想政治教育课对受教育者的学习规制和受教育者群体的教学引导力、学习凝聚力便会减弱,从而导致受教育者在思政课上的“随波逐流性学习”。思政课中的“随波逐流性学习”现象非常普遍,这意味着受教育者的学习热情偏低、思政课的实际教学效度显著不足。但是,受教育者并不是处于“懵懂无知”或“知识混乱”的状态。对他们来说,“随波逐流性学习”反而成为一种省时省力的学习程序,可使受教育者脱缚参与过程,“直奔”思政课教学目标。在这种从众性、群体性学习中,学生呈现出的不是“无知”,而是程序化、机械化、功利化的学习动机(张博,2022)。思政课教师应知晓,受教育者随波逐流性学习现象的背后,是“任务感分散”造成的“学习推诿、学习惰性”。受教育者希望思政课教师秉持“法不责众”的教学态度,自甘“堕落为”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旁观者。在正常有序的思政课教学工作中,思政课教学要求必须面向全体受教育者学,学习任务的精细化、分散化并不意味着“降临”到每一个受教育者身上的学习任务减少了,而应该看作为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群体性学习任务具体化、精准化,为此,理应发挥积极榜样力量,以榜眼的力量破除随波逐流性现象,进而以点带面全方育人。

5. 从众心理视阈下思政课认可度提增的实践路径

由于大学生群体的个性特征使得从众心理在高校中尤为盛行,积极的从众心理将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环境的营造以及对大学生个体的自身发展有推动作用,形成良性循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认可度。然而消极的从众心理容易消解大学生的个性发展,淡化其责任意识和创新能力,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也形成一定的阻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在明晰高校思政课从众心理现实表现的基础上,把握从众心理给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认可度的影响,遵循其规律,对高校学生施加正面有效的影响。

5.1. 把握正确从众心理,增强大学生心理素质

德国的诺尔纽曼最早提出了“沉默螺旋”的理念,他发现了“公众效果”中蕴含着强大的力量,在群体中的人一旦发觉自身观点符合大多数人的想法即处于“优势”地位时,更容易勇敢地表明自身的意见;而察觉自身想法得不到同伴的相应和认可时,便会保持沉默。当观点不同的两方存在着截然不同的反应时,沉默一方便会助长另一方表达的呼声更为强烈,循此机理循环往复,逐渐演变成为一种观点表达者声势愈加浩大然而沉默的人更为沉默的螺旋发展过程(陈力丹,2018)。由此可见,如何正确把握和运用从众心理,基于此对大学生的心理脉络进行分析,展开科学高效地引导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由于大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在群体中缺乏集体的意识,个人色彩鲜明,抗压能力较弱,面对困难容易产生逃避心理。应对大学生心理素质较弱的问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应利用学科的优势和责任,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提升和锻炼,在日常学习中只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和清醒审慎的思考模式,能让大学生在应对问题时迅速形成个人清晰明确的判断,而不会人云亦云,亦步亦趋。

5.2. 培育正确价值观念,提升课程环境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习近平,2017)。高校大学生在校园中应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锻造优秀的品格品质,需要有正确的价值观的指引。利用从众心理对大学生的积极塑造作用,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氛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教育文化论坛,2016)。高尔基说过,个人如果单靠自己而置身于集体的关系之外,就会变成怠惰、保守、与生活发展相敌对的人。首先要积极把握大学生对群体生活的认同感,努力提升集体环境的质量,创造良好的适于大学生生活学习的环境。以此可以从校园整体环境、班级环境和宿舍环境三方面着手。校园整体氛围的建设需要以文化传播的形式,努力打造具有文化积淀和底蕴的校园环境,与此同时,也要加强校园相关硬件配套设施,为群体生活提供优良的支持服务,让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没有后顾之忧;班级环境的建设需要着眼于班风班貌的维护,提升班级的管理能力,将班级打造成井然有序的学习场域,只有良好的班级氛围,才能让身处其中的大学生获得集体的鼓舞支撑,紧跟集体的步伐,感到精神振奋,充满前进的动力,而不会惶惶终日、消极懈怠;宿舍环境的建设以宿舍文化节的方式来打造各具特色的创意装饰,弘扬学生的创新理念,增强其对宿舍整体的归属感。

5.3. 发挥积极榜样力量,以点带面全方育人

积极的从众心理能让群体对个人的成长起到很好的带动引导作用,因此群体内存在着的上述“枪打出头鸟”的“出头”的同学,具有十分强大的力量能够激发群体的共识,从而带领群体往积极向上的方向前行。由此可得榜样力量十分关键。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价值观念仍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榜样的力量对大学生有着很强的影响作用,要充分发挥积极榜样力量,树立明确目标并付诸于实践,激发大学生的动力与热情,按其价值选择、道德认知提供精神引领。由此可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在校园范围内树立值得学习的榜样,来发挥其示范带头作用,引导大学生向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在大学生中树立典型榜样,用身边存在着的积极向上的榜样力量,能有效带动全体学生进行主流思想的引导和传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弱化各种不正之风和不良风气的影响,将高校打造成一个天朗气清的适合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开展的优良环境。

6.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教育文化论坛,2016)。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走上新的征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和新责任,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做好学生工作的基本保障,只有把握好整体发展方向,才有利于高校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社会发展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提升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认可度,是对其思想、行为和价值观的有效培育和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清晰地厘定从众心理对高校学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根据大学生的不同情况,有的放矢、因时制宜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22年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网络拟态环境下人工智能算法和精准思政”(项目编号:KYCX22_0852,主持人:徐志鹏)支持。

参考文献

[1] (2016).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教育文化论坛, 8(6), 144.
[2] 陈力丹(2018). 舆论学: 舆论导向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3] 沙莲香(2002). 社会心理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 习近平(2017-10-28).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人民日报, p. 1.
[5] 夏宁宁(2012). 社会分层和消费心理对我国汽车自主品牌认可度的影响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 复旦大学.
[6] 张博(2022). 学生课堂从众心理的表现及应对. 教育理论与实践, 42(35), 40-43.
[7] 张耀灿(2001).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