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质观视角下创业行为研究的整合与展望
Integration and Prospects of Entrepreneurial Behavior Research from Trait Perspective
DOI: 10.12677/AP.2023.136274, PDF, HTML, XML, 下载: 180  浏览: 1,608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李大为:南开大学滨海学院,法政学系,天津
关键词: 创业特质创业行为整合与展望Entrepreneurial Traits Entrepreneurial Behavior Integration and Perspective
摘要: 创业特质研究是创业行为研究的热点之一,创业特质包括内部控制、成就需求、风险承担等且对创业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创业特质也存在不足,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通过社会认知理论对创业特质研究进行整合,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Abstract: Entrepreneurial trai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in entrepreneurial process. Entrepreneurial traits including internal control, need for achievement and risk-taking have significant effects on entrepreneurial behavior, and entrepreneurial traits research is still deficient. This paper proposes to integrate the entrepreneurial trait with the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and provides perspectives on future research.
文章引用:李大为 (2023). 特质观视角下创业行为研究的整合与展望. 心理学进展, 13(6), 2217-2223. https://doi.org/10.12677/AP.2023.136274

1. 前言

“为什么有些人会选择创业”,这是进行创业研究的学者非常感兴趣的问题,也是创业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新创企业对社会经济的活力是如此重要,因此从个人角度对创业行为进行分析就显得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而对创业者进行创业的动力进行研究的起点,是从创业者特质开始的,研究者们希望能找到某些“品质”或“素质”用以区分创业者和非创业者,从而打开对创业行为研究的大门。

2. 特质及理论背景

2.1. 特质

奥尔波特最早提出了特质的概念,认为特质是人格的基本构成单元。Allport (1936)认为,特质是一种个体独有的神经生理系统,具有众多刺激在技能上等值的能力,能诱发和引导相等形式的适应性和表现性行为。卡特尔也对特质概念有所论述,认为特质是形成人格结构的要素,是由行为推论而来的心智结构,使个体在不同的情境表现出一致的行为。Eysenck (1992)则强调特质具有一定的生物学属性,其差异性使得个体在面对外界刺激时表现出特定的反应。

同时,特质受生物因素的影响,但并非一成不变。艾森克认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个体特质会因为适应而发生某些程度上的改变,因此特质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是外部环境与遗传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综合来看,我们可以将特质定义为由先天遗传因素和外部环境共同影响下,个体形成的独特而稳定的心理行为模式,是人格的基本构成要素。

2.2. 理论背景

首先,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强调无意识对人的影响以及幼年经验对人格的影响,同时其理论建立在对病态人格研究的基础之上。行为主义理论将人的行为理解为被动的、无意义的类似机器的反应,这些都引发了许多争议。特质理论就是在对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的批判基础之上,提出了特质的独特性、适应性、积极性等观点。

其次,人本主义。奥尔波特指出在了解个体时,外人很难得出可靠的结论,因此,了解个体最有效的信息只能来自个体本身(郑雪,2007)。在此基础上,特质研究关注自我、关注意识。同时,特质理论也受到早期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人本主义强调人的潜能、发展和独特性,这些都与特质理论相契合。

再次,结构主义。结构主义心理学主张通过实验的方法探索心理结构,将心理分解为心理元素,提取意识的组成成分。这种还原主义的观点,对特质理论早期研究者具有深刻的影响,并产生了最早的特质结构或分类的研究。

最后,因素分析。在特质理论的发展过程中,统计学的方法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通过斯皮尔曼的因素分析的方法,特质研究才能通过实证的方法,真正的检验其理论,探索特质的结构及构成要素。

3. 特质与创业行为

3.1. 创业特质

由于特质是一种内部能力,与外部能力相比具有难于测量的特征,且对个体行为有重要的影响力。心理学和管理学领域的许多学者对创业者与非创业者之间的人格特质差异进行了研究,以期找出创业人格或者创业品质。

研究发现,高成就需求会使个体更愿意挑战困难的任务或目标,会对个人的表现更加负责,能够从工作中吸取经验并不断探索新的方法来改进自己的工作(McClelland, 1967)。这一研究结果对很多学者产生了影响,使研究趋向于集中在创业者的人格特质上。一些研究结果证实了创业者与非创业者之间的差异,即创业者和普通管理者、公司创办人和非创办人,公司所有者和经理人员之间在创业意向上的差异(Cromie & Johns, 1983; Bonnett & Furnham, 1991)。这些创业者独有的人格特质主要的是内部控制、成就需求、风险承担。

内部控制。一般认为,个体对自身控制能力的感知将影响其对事物的理解、基本的态度和行为的选择。由Rotter (1966)的社会学习理论中提出的内部控制这一概念被认为是创业者的特质之一。与那些不具有内部控制特质的个体相比,内部控制特质高的个体相信自己的能力可以掌控自身的命运。在诸多研究结论中,虽然也有一些相反的声音,认为内部控制与创业意愿之间呈负相关(Green, David, & Dent, 1996),但大多数的研究结论证实了这一点,虽然内部控制和创业意愿之间只存在微弱的相关,但它的确对个体是否愿意成为一个创业者起正面的影响。

成就需求。成就需求被认为与创业成功有关。对成功的渴望会导致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让公司收获更好的发展和成长。尤其是对于小微企业来说,创业者的成就需求对企业生存有重要影响(Cooper & Gimeno-Gascon, 1992)。值得关注的是,成就需求似乎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动机,对于那些成就动机较低的个体,可以通过培训提高他们的成就动机,这就为创业成功提高了几率。

风险承担。风险承担是指创业者在复杂的创业环境中,虽然知道成功的可能性较低但还是会坚持某些商业行为或商业冒险的倾向。个体越愿意冒险意味着其越具有创业的倾向。但是对于创业的结果来说,似乎风险承担和创业成功之间并无太大的关联(Singh, 1988)。究其原因,具有高风险承担特质的个体,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力,喜欢更大的挑战因而更倾向于创业而不是被别人雇佣。需要指出,创业过程中大量不确定性因素使得喜欢冒险的人失败的可能性增加。也就是说,喜欢冒险的人热爱创业,但是如果用冒险的方式去经营企业就会非常危险了。

除了上述主要的创业者特质之外,创业者特质还包含其他要素。诸如自我效能感、创造性、创新能力;管理能力、领导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识别机会的能力;自我评估能力等(Baron & Markman, 2003)。

3.2. 特质与创业行为

在对创业行为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中,特质是众多影响因素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在对大学生和科研人员的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商业感知、创新性、冒险性等诸多特质对大学生创业意愿有显著影响(李文娟,朱春奎,2022;唐锦玥等,2020;陈万明等,2017)。在对农民和农民工的研究中发现,自我效能感在政策感知和创业意愿间起中介作用,企业家精神等个体特质与创业行为存在显著相关(吴小立,于伟,2016;江洁等,2018)。

总之,通过创业特质研究的结果和学者们的努力,为创业行为研究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发现了创业行为与特质之间的关系,得出了一些规律性的结果,为后续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 对创业特质观的批评

虽然创业特质观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对这一研究范式也存在一些批评。

首先,创业特质观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创业者与非创业者的人格差异上,试图找出创业者所独有的人格品质,这样一来便形成一个逻辑,之所以某一个体从事了创业活动,是因为他身上具有某些独有的特质,如前文说的控制能力、成就需求、风险承担等。进一步的推导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个个体是否会从事创业活动,不需要考量外部环境、主观认知、社会网络等诸多因素,单只从其人格特质就能够对创业行为进行预测。但众所周知,对处于复杂社会情境当中的个体行为进行分析,如果不考虑环境、认知、行为等诸多因素的话,那么得出的结论似乎难以具有很高的可信度和解释力(李海垒等,2012)。

其次,既然创业行为的预测因素是人格特质而不包括其他因素,那么创业行为研究似乎就变得非常简单了。例如要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创业的动机或者创业的可能性,那么进行简单的人格特质测量就能够得出明确的答案。更进一步,这种简单化的规律,看似解释能力很强,可以应对一切可能性,但物极必反,规律一旦强大到可以说明一切的时候,恰恰就是需要对规律进行反思的时候。简单化的规律带来的最严重的问题就是没有规律,即在人格特质可以做出很好的预测的同时,也意味着这一规律已经陷入了僵化的窠臼。一个人能否成为创业者是由他的人格特质所决定的,一方面使得对创业意愿的预测变得简单粗暴,使得到的结论和规律形同虚设。另一方面也使得对创业的研究无法得到深入的展开。诸如对创业绩效或创业结果的研究就陷入了困境,因为创业意愿是人格特质决定的,每一种人格特质都不是完美的,不能进行绝对的判断,既具有长处也具有不足,那么创业成功与否就具有很大的偶然性,我们无法通过一个人的人格特质去预测他做一件事情是否会成功,同样我们也无法根据一个人的人格特质去预测他创业的可能性。

最后,由于人格特质是个体心理因素中相对稳定的部分,人格特质的形成和发展受到遗传因素和早期经验的影响。虽然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个体的人格特质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但是对创业行为而言,创业行为发生的时间一般在成年期之后,个体发生重大改变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因此,创业特质的视角就会带有隐藏的宿命论式观点,而忽视了外部因素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对创业带来的经济活力非常重视,出台了很多政策鼓励创业,如进行创业教育和相关政策支持。因此,忽略外部环境因素会使单一特质论的观点陷入解释力不足的困境。

5. 创业行为研究的整合

社会认知理论的基本构架是著名的三元交互理论,认为探寻人的行为原因需要通过环境因素、人的认知因素和行为因素这三方面的互动来进行考量(Bandura,1989)。一方面人具有能动性,可以自我管理、自我分析和自我调整,再加上个体的内在需要和动机,这使得个体的行为表现出主观、自动的特点;另一方面外部环境对人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三元交互理论在分析心理和行为时具有很强的解释力,一经提出就被迅速的应用在心理学的各个研究领域。在创业领域中也为探索创业行为指出了一个方向,即将创业特质研究整合为更具解释力的社会认知视角,从而更深入的探讨创业行为。

需要指出的是,特质理论强调个体特质的稳定性和差异性,在强调生物学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遗传因素与外部环境的交互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特质论和社会认知理论是难以调和的矛盾关系。相反,特质论和社会认知理论都关注个体的因素对行为的影响,且社会认知理论在特质论的基础上,丰富了对创业行为的解释维度,可以认为社会认知理论是特质论的进化和发展。

5.1. 认知过程与创业行为

Krueger (2007)认为,创业活动不是静态的过程。因此对创业行为的分析,不能以静态思维进行分析,创业是由一系列步骤和环节组成的,是创业者主动规划的计划和流程,所以说,对创业行为的分析应当将其视为一个认知过程。正如前文三元交互理论所述,行为受到环境与认知的影响,那么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的行为和决策也会受到环境与认知的影响。在这里所说的认知是一种认知的过程,认知过程这个概念在这里包含很多内涵。认知过程可以是一种对创业事件的流程式的分析,如可以将认知过程分解为对创业事件进行探索、分析、决策三个阶段。

认知过程可以看成一种认知风格。如自我效能感,一经提出迅速引起研究制定重视,无论是心理学和管理学领域,对通过自我效能而展开的对创业动机、创业绩效、创业教育层出不穷,试图解释个体的创业行为。同时,自我效能感与创业动机和创业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关系(钟卫东,黄兆信,2012),可以说自我效能感是一个预测和分析创业行为的重要便利,既可以预测个体在创业问题上的选择,也可以对创业结果进行大致的判断和分析。

认知过程也可以看成一种认知结构,即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必须掌握的某些创业技能和知识,这种结构是动态的,随着创业的不同阶段或外部环境的不同要求而进行变化,这就需要创业者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和结构。另外,认知过程也可以是一种认知风格。不同的个体其经历、知识结构、受教育程度等各个方面的差异,会导致他们在对待相同的创业事件时产生不同的反应,也就是说具有各不相同的信息加工模式,这会同样会影响个体对创业的选择和创业的结果。

无论是创业认知过程、认知结构还是认知风格,都强调的是一种对创业行为动态分析的倾向。并且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的成长和发展也会导致个体的认知发展,这种认知发展的根源是创业学习,通过创业学习个体能够丰富自身的创业知识,完善管理和评估的技巧,并且能够将这些用于创业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创新上。如此一来,以认知过程、认知结构、认知风格为核心的创业认知过程研究,就能够通过个体外在的表现因素去探究创业者的创业行为,学习的过程又使得创业者能够不断适应外在环境,同时强化自身的偏好的决策风格,是创业行为研究的解释力大大增强。

总之,创业研究中的认知视角为创业行为研究提供了一条崭新的路径,解决了先前研究所无法解决的困难,为从微观层面动态的探讨创业行为这一复杂社会现象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找到了一系列创业行为的原因和规律,发现了一些差异,这对理解创业行为有重要的意义。

5.2. 外部环境与创业行为

认知活动的复杂性还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在复杂的环境面前任何单一因素都不具备良好的解释力。如外部环境因素中社会支持这一要素,大学生群体对于政府部门发布的鼓励创业的政策并不熟,也不了解获取相关支持途径。研究发现,大学生创业者的最大创业困难来自于创业启动资金的缺乏(严建雯,2012)。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不高,创业风险极大,大学生的融资渠道有限,往往只能通过家人、朋友和个人储蓄。调查表明,创业大学生的家庭月收入大多相对宽裕(郭欣欣,2009),这给了他们创业上的资金支持,但也限制了更多的大学生走上创业的道路。

因此,在关注创业者内在因素对创业行为进行研究的同时,不可忽略外部因素对创业行为的影响,只有将内外因素进行整合,才能构建环境因素、认知因素、行为因素三者互动的解释模型,从而对创业行为实现整合研究的目的。

6. 创业行为研究展望

首先,对创业行为的动态理解。特质这一概念来自于对国外学者相关表述的翻译,是对trait,personality,character等表述的概括和统称,包含了人格、性格、个性等多层涵义。这种定义的模糊不清造成了研究结果的解释上出现了很大的问题,这可以在早期领导力研究中发现类似的情况。早期的领导力研究将焦点集中在领导者身上的人格特质上,与创业特质观一样饱受批评,但通过对领导者人格特质的明确界定,领导力研究才重新发展。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创业特质的内涵进行澄清,对创业特质更准确的表述应当是创业精神或企业家精神,是一种动态的能力或品质,而不应当理解为固化的人格或特质(Davidsson, 2007)。在这样的清晰的界定下,去研究和发现创业特质在社会认知和创业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或者将特质视为一种调节变量,研究其在创业过程中的影响,势必更具有说服力。

其次,对创业特质影响力的重新评估。不可否认,创业特质是创业过程中的一个核心的概念。如果能够将创业特质的影响力进行准确的定位,那么创业特质对创业者的创业行为进行解释是值得关注和借鉴的。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够将创业者的特质因素看作是创业过程中影响创业行为的诸多因素之一,不把创业特质与创业意向和创业成功看作一种简单的因果关系,而是去探讨创业特质在创业过程中对创业选择的影响,进而能够将创业者个体放到一个综合的框架之中进行分析,将个人特质放到新创企业的复杂环境中进行考量,那么我们就能重新审视创业特质观的意义,并对创业行为研究找到正面的启迪。

再次,研究精细化。班杜拉(2003)提出某一具体的人格特质对创业行为的影响更加显著,也就是说,与用一般性人格特质去预测创业意向和创业成功的可能性相比,某一具体的人格特质在预测的准确性方面更加突出。因此在创业特质研究中,如果能够从一般特质中筛选出恰当的人格特质来进行创业研究,那么就越能够发现人格特质与创业行为之间的关系。此外,我们不能孤立的看待创业特质在创业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方式,单一的使用人格特质来预测创业行为或单一的使用情境因素进行预测都不能得到满意的答案,而通过人格特质与情境因素的互动来预测创业行为则能够收到更好的效果。例如,只有考虑到创业者社会网络的现状,创业活动才有可能开展,否则没有社会资源创业活动根本无从谈起,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讨论人格体质因素在创业者的当下情境中如何发挥影响(王雨,王建中,2013)。

最后,创业教育的影响。对家族企业研究的一些结果发现,创业能力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学习和经验的传授(陈文婷,2010)。这个研究结果给我们两个启示,一是创业成功除了外部环境、认知方式、个人特质的影响之外还需要一定的创业相关知识,二是创业知识是可以通过教育或培训获得的。也就是说创业知识在创业活动中居于重要的位置,对创业能力的提升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结合创业特质精细化研究的成果,创业教育就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可以有针对性的研究训练和学习的方法,通过相关的创业知识储备,能够让潜在的创业者能够在未来的创业活动中适应复杂的环境、正确应对所面临风险,以出色的创新精神和优秀的管理能力和对目标的积极追求去赢得创业的良好结果,与发现创业过程中的变量之间的关系相比,创业特质对创业教育的积极贡献和现实意义更值得研究者们去关注和探索。

7. 总结

创业特质与创业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影响,是可以预测创业意愿和创业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通过对创业特质研究进行梳理并指出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创业特质研究进行整合的方法,并对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本文也存在不足之处,主要集中在应用性上,如果能将本文提出的整合方法应用到实际研究,社会认知和特质论的整合视角对影响创业行为的相关因素进行探索,将会具有更强的现实意义。

基金项目

天津市教委科研计划项目(2019SK117)。

参考文献

[1] 班杜拉, A. (2003). 自我效能: 控制的实施(缪小春,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 陈万明, 安宁, 朱广华(2017). 基于人格特质与创业意愿关系的创业学习方式效用研究. 科技管理研究, 37(20), 167-173.
[3] 陈文婷(2010). 创业学习, 知识获取与创业绩效. 博士学位论文, 沈阳: 东北财经大学.
[4] 郭欣欣(2009). 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及现实途径研究. 科技情报开放与经济, 18, 180-181.
[5] 江洁, 萨日娜, 宋立中(2018). 乡村振兴背景下保险扶贫政策感知对农民创业意愿的影响研究.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315(8), 19-27.
[6] 李海垒, 宫燕明, 张文新(2012). 创业人格研究述评. 心理科学进展, 20(3), 403-411.
[7] 李文娟, 朱春奎(2022). 影响科研人员创业意愿和行为的因素——以上海市科研人员为考察对象的探索性研究. 科技管理研究, 42(15), 156-162.
[8] 唐锦玥, 李琬, 孙斌栋(2020). 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上海市13所高校的调研数据. 现代商业, (6), 148-151.
[9] 王雨, 王建中(2013). 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社会网络关系视角. 经济与管理, 27(3), 64-68.
[10] 吴小立, 于伟(2016). 环境特性、个体特质与农民创业行为研究. 外国经济与管理, 38(3), 19-29.
[11] 严建雯(2012). 大学生创业心理研究. 人民出版社.
[12] 郑雪(2007). 人格心理学. 暨南大学出版社.
[13] 钟卫东, 黄兆信(2012). 创业者的关系强度, 自我效能感与创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中国科技论坛, (1), 131-137.
[14] Allport, W., & Odbert, S. (1936). Trait-Names: A Psycho-Lexical Study. Psychological Monographs, 47, i-171.
https://doi.org/10.1037/h0093360
[15] Bandura, A. (1989). Human Agency in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American Psychologist, 44, 1175-1184.
https://doi.org/10.1037/0003-066X.44.9.1175
[16] Baron, R. A., & Markman, G. D. (2003). Beyond Social Capital: The Role of Entrepreneurs’ Social Competence in Their Financial Success.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18, 41-60.
https://doi.org/10.1016/S0883-9026(00)00069-0
[17] Bonnett, C., & Furnham, A. (1991). Who Wants to Be an Entrepreneur? A Study of Adolescents Interested in a Young Enterprise Scheme. 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 12, 465-478.
https://doi.org/10.1016/0167-4870(91)90027-Q
[18] Cooper, A. C., & Gimeno-Gascon, F. J. (1992). Entrepreneurs, Process of Founding, and New-Firm Performance. In D. L. Sexton, & J. D. Kasarda (Eds.), The State of the Art of Entrepreneurship (pp. 301-340). PWS-Kent Publishing Company.
[19] Cromie, S., & Johns, S. (1983). Irish Entrepreneurs: Some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Behavior, 4, 317-324.
[20] Davidsson, P. (2007). Method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in the Psychological Study of Entrepreneurship. Erlbaum.
[21] Eysenck, H. (1992). Four Ways Five Factors Are Not Basic.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3, 667-673.
https://doi.org/10.1016/0191-8869(92)90237-J
[22] Green, R., David, R. G., & Dent, M. (1996). The Russian Entrepreneur: A Study of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trepreneurial Behavior, 2, 49-58.
https://doi.org/10.1108/13552559610110718
[23] Krueger, N. F. (2007). What Lies beneath? The Experiential Essence of Entrepreneurial Thinking.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31, 123-138.
https://doi.org/10.1111/j.1540-6520.2007.00166.x
[24] McClelland, D. C. (1967). Achieving Society. Simon and Schuster.
[25] Rotter, J. B. (1966). Generalized Expectancies for Internal versus External Control of Reinforcement. Psychological Monographs, 80, 1-28.
https://doi.org/10.1037/h0092976
[26] Singh, S. (1988).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Work Values, and Live Styles of Small-Scale Industrial Entrepreneurs.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9, 801-805.
https://doi.org/10.1080/00224545.1989.9712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