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化肥、农药的大量施用,造成了土壤结构、理化性质的恶化,降低了土壤的生产力。土壤生产力的降低影响着人类粮食安全 [1] 。应用合理的栽培管理方式是改良土壤的有效方法,此外,施用土壤改良剂也是修复退化土壤的重要措施 [2] 。生物炭是指生物有机材料,在相对较低的温度(<700℃)和无氧或者低氧的条件下热解而得到的一种炭化物质,大多为粉状颗粒。生物炭的主要元素组成包括碳、氢、氧和灰分(包括钾、钙、钠、镁、硅等),含碳量在50%以上。生物炭具有多孔性、比表面积大、容重小、吸水和吸气能力强、带负电荷多、阳离子交换量(CEC)大的特点。研究表明,生物炭的施用可提高土壤pH、EC值,提高土壤含水率,促进微生物活性 [3] [4] [5] [6] 。
菌根真菌是指能与植物根系形成互利共生体的真菌类群,其中一类能在根系表层形成“丛枝”结构的为丛枝菌根真菌。菌根真菌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能与约80%的陆生植物形成共生体 [7] 。在这个共生体系中,植物为真菌提供有机营养,真菌帮助植物吸收土壤中的矿质元素 [8] 。AM真菌可为植物提供矿质营养,尤其是P元素 [9] ,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 [10] ,提高植物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抵抗能力 [11] [12] 。
番茄是世界上除马铃薯外最主要的蔬菜种类,属全球产量最高的30种农作物之一,在我国各地均有种植 [13] 。有研究者已经将菌根和生物炭运用于番茄的生产,并发现两者对番茄的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 [14] [15] 。勾芒芒等发现,施加生物炭促进了番茄根系的发育和产量的提高,每千克干土加40 g生物炭处理的主根长、主根直径、总根系鲜质量和产量分别是对照的1.20、1.24、1.21和2.67倍 [16] 。饶霜发现,生物炭处理降低青枯病病情指数61.11%;植株鲜重和干重分别增加39.04%和22.26%;植株全碳(全C)含量增加15.92% [17] ;而且生物炭能提高菌根的侵染率 [18] [19] 。因此,本研究假设同时向土壤中施加菌根和生物炭能产生互作,共同促进番茄的生长和养分吸收。试验设计将菌根和生物炭单独以及共同应用番茄苗期栽培,通过测定番茄生物量、营养元素含量来探究两者对番茄的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1.1. 供试植物
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品种为中杂9号。
2.1.2. 供试菌种
丛枝菌根真菌为摩西球囊菌(Glomus mosseae),由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蔬菜系提供。接种剂为含有寄主植物根段及AM真菌孢子及菌丝体。
2.1.3. 生物碳及栽培基质
试验所用生物炭(biochar)原料为玉米秸秆。其理化性质如下:密度为0.297 g/m3,pH (H2O)为7.78,EC值为847 us/cm,速效氮、磷、钾含量分别为4.6 mg/kg,162.0 mg/kg,9.6 g/kg,有机质含量为52.1 g/kg。
试验所用基质为草炭和蛭石混合物(v:v = 2:1)。
2.2. 试验设计
以丛枝菌根真菌(AMF)和生物炭(biochar)为土壤添加物质,试验处理设置如下表:共设置4种处理:对照(CK)、AM真菌(AM)、生物炭(BIO)、AM真菌和生物炭(AB),每种处理重复8次。
2.3. 试验实施
试验于2015年3月12日至2015年4月28日在北京市首农集团日光温室中进行。在塑料盆中垫上塑料袋,以防营养流失和微生物的相互污染。按草炭:蛭石 = 2:1的比例和好基质,装入2.5 L塑料盆中。接种AM量为每盆70克带菌沙土;对于不接种的处理,每盆加入等量高压蒸汽灭菌30 min的菌剂。生物炭按每盆100 mL的量加入(重量为42 g)。
首先对番茄种子进行催芽,选取出芽一致的种子播种到盆中,每盆播种4株,出苗后每盆留下长得最好的间苗成单株。根据番茄的长势,分三次向土壤中加入营养液,每盆加入3600 mL,包括1.65 g KNO3、1.17 g Ca(NO3)2、0.36 g MgSO4、0.28 g K2SO4、0.87 g NH4H2PO4、23.25 mg C10H12FeN2NaO8、4.47 mg H3BO4、6.09 mg MnSO4∙H2O、4.14 mg ZnSO4∙7H2O、0.648 mg CuSO4∙5H2O,0.432 mg (NH4)6Mo7O24∙4H2O。
试验主控因素是环境对番茄生长的影响,因此要尽量保持番茄生长条件一致。对32盆番茄随机摆放。在其生长期间,根据番茄生长情况调节浇水重量,保持土壤含水率在25%左右,根据失水量每天称重浇水1~2次,补充水分。并且每天轮换盆的位置,以减少环境误差。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2.4.1. 生物量的测定
番茄生长47天后收获。番茄收获时,用剪刀将地上部和根分割开来。地上部清洗干净,用纸擦尽表面的水,再用电子天平称量鲜重,之后放置于70℃的烘箱中48 h后烘干测量干重。根清洗干净后,用吸水纸吸干表面多余的水分后测量鲜重,之后取一小部分根测量菌根侵染率,剩余部分的根放在70℃的烘箱中48 h后烘干测量干重,按比例计算根系生物量。
2.4.2. 营养元素的测定
将地上部分样品用粉碎机粉碎。N元素用海能全自动凯氏定氮仪测定,P元素采用钼锑抗分光光度法用分光光度计测定,K、Ca、Mg、Fe、Mn、Cu、Zn、Mo元素采用ICP-6300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分析。
2.4.3. 菌根侵染率的测定
采用5 mL 1%的HCl溶液酸化后采用10%的KOH溶液中和,后采用0.05%的台盼蓝溶液染色 [20] 。
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试验数据全部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0进行记录和处理,利用IBM SPSS Statistics (Version 22.0)进行方差分析,随后采用LSD法比较多重及主成分因素分析(P < 0.05)。
3. 结果与分析
3.1. AM真菌、生物炭对番茄幼苗生物量的影响
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AM真菌和biochar均显著提高了番茄地上部干重,和CK比较,增长率分别为14.1%和6.7% (表1)。对各处理进行多重比较,可得AM和AB分别比CK增加15.4%和21.9% (图1(A))。AM真菌显著提高番茄根干重,增长量为12.78% (表1);AM和AB分别比CK增加19.4%和19.3% (图1(B))。
AM真菌显著提高番茄生物量,增长量为12.73% (表1)。AM和AB分别增加14.9%和20.9% (图1(C))。

Table 1. Effect of AMF and biochar on shoot dry weight, root dry weight and biomass of tomato plants
表1. 菌根和生物炭对番茄地上部干重、根干重、生物量的影响
注:生物量的结果用平均值 ± 标准误表示(mean ± SE),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 < 0.05);M0表示不接种AM真菌,M1表示接种AM真菌;B0表示不加入biochar,B1表示加入Biochar;***、**、*分别表示在0.001、0.01、0.05水平上显著,未标*表示差异不显著。下表同。
注:不同字母表示在P < 0.05水平上的显著差异(n = 8)。图中误差线为标准误。CK (未处理)、AM (仅AM真菌)、BIO (仅生物炭)、AB (AM真菌 + 生物炭)。下图同。
Figure 1. Effect of AMF and biochar on shoot dry weight (A), root dry weight (B) and biomass (C) of tomato plants
图1. 菌根和生物炭对番茄地上部干重(A)、根干重的影响(B)、生物量(C)的影响
3.2. AM真菌、生物炭对番茄N、P、K吸收的影响
AM真菌和biochar降低了番茄氮含量(表2)。AM、BIO、AB分别降低10.5%、10.5%和14.8% (图2(A)),但对番茄氮吸收量均无显著影响(图2(B))。
各处理对番茄含磷量无显著影响。AM真菌能将番茄磷吸收量提高12.7% (表2)。AM、AB的磷吸收量分别为177.8 mg/株和187.8 mg/株,较CK的158.0 mg/株分别增加了12.5%和18.8% (图3(B))。
Biochar能将钾含量显著提高5.7%,其余三个处理与CK均无显著差异(表2)。biochar和AM真菌分别将钾吸收量提高12.3%和12.5% (表2)。AM、BIO、AB的钾吸收量分别为每株1046、1047和1192 mg,较CK的945 mg分别增加10.7%、10.8%和26.1% (图4(B))。

Table 2. Effect of AMF and biochar on the shoot N, P, and K concentration and uptake of tomato plants
表2. 菌根和生物炭对番茄地上部地上部N、P、K含量和吸收量影响

Figure 2. Effect of AMF and biochar on shoot N concentration and uptake of tomato plants
图2. 菌根和生物炭对番茄地上部氮含量(A)和氮吸收量(B)的影响

Figure 3. Effect of AMF and biochar on shoot P concentration and uptake of tomato plants
图3. 菌根和生物炭对番茄地上部磷含量(A)和磷吸收量(B)的影响

Figure 4. Effect of AMF and biochar on shoot K concentration and uptake of tomato plants
图4. 菌根和生物炭对番茄地上部钾含量(A)和钾吸收量(B)的影响
3.3. AM真菌、生物炭对番茄根系侵染率的影响
由表3可知,接种AM真菌的处理的侵染率显著大于未接种真菌的处理,而未接种AM真菌的处理由于基质未灭菌,存在较低的侵染率。

Table 3. Effect of AMF and biochar on root colonization of tomato plants
表3. 菌根和生物炭对番茄根系侵染率的影响
4. 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AM真菌和生物炭都显著地提高了番茄地上部干重。其中,AM真菌能提高14.1%,生物炭能提高6.7%。两者共同加入时,将地上部干重提高了21.9%,其增加幅度几乎等同于AM真菌和生物炭单独加入时的和。说明AM真菌和生物炭加入到土壤中后不会相互干扰,可以各自发挥其促生作用。生物炭未能增加番茄根干重,但是AM真菌将根干重增加了12.8%,对根干重增加最多的依然是两者同时加入,增加了19.3%。各处理对生物量的影响与根干重类似,AM真菌增加了生物量,AB的效果最好。总的来说,AM真菌对生物量的影响更明显,而且同时加入AM真菌和生物炭的增产效果最好。Jeffery等总结了23个关于生物炭作用的试验,发现生物炭在酸性或中性的粗质土壤中的效果最好,以家禽粪便为原料的生物炭,生物炭的施用量为100 t/hm2,均产生了较好的增产效果 [21] 。Nzanza等在酸性的沙壤土中施入5 t/hm2的生物炭,发现生物炭并未提高番茄的生物量和产量。
生物炭和AM真菌均降低了番茄的N含量,但是对番茄的N吸收量未产生显著影响。这可能是AM真菌和生物炭都增加了生长量,由此稀释了N含量。由于
和
在土壤中的移动性较强,在氮素充分的情况下,对N吸收的促进不明显 [9] 。各处理对番茄地上部P含量无显著影响,但是AM真菌能促进P的吸收。生物炭促进了K含量和吸收量。这可能是由于生物炭本身含有的K被植物吸收 [22] 。本试验中所用生物炭K含量为9.6 g/kg。番茄通过直接从生物炭上吸收K,从而提高K的含量。
侵染率反映了AM真菌对寄主植物的亲和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AM真菌对寄主植物的作用。在本试验中,加入了AM处理和AB处理的侵染率分别为26.6%和28.2%,而生物炭未提高菌根侵染率。
5. 结论
1) 对番茄生长而言,AM真菌和生物炭对番茄生长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且两者效果可叠加,不会相互干扰;其中,AM真菌对番茄生长的促进作用更大。AM真菌还能促进番茄根系生长,而生物炭对番茄根系生长无促进作用。
2) 对番茄营养吸收而言,生物炭和AM真菌对番茄的N吸收量未产生显著影响。但是AM真菌能增加P的吸收量,生物炭能提高K的吸收量。
3) 在菌根侵染率方面,生物炭对菌根侵染率无显著影响。
NOTES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