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视角下湖湘非遗文化翻译与传播研究——以纪录片《长沙客•风物》为例
The Study of Transla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Huxia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ulti-Modality—A Case Study of the Documentary Chang Sha Ke • Feng Wu
DOI: 10.12677/ML.2023.117399, PDF, HTML, XML, 下载: 223  浏览: 1,147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阎 瑾, 龙曼迪: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关键词: 多模态话语分析字幕翻译《长沙客•风物》湖湘非遗文化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 Subtitle Translation Chang Sha Ke • Feng Wu Huxia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摘要: 湖湘非遗文化作为湖湘文化中一块活字招牌,是中国也是世界的瑰宝。随着新时代网络技术以及多媒体的发展,仅使用文字这类单一模态传递信息显然已不能够满足湖湘非遗文化的传播需求。通过将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与应用翻译相结合,笔者从文化、语境、内容、表达四个层面对湖湘非遗纪录片《长沙客•风物》进行分析,并对其中产生的问题提出解决方式,有益于拓展多模态视角下湖湘非遗文化翻译研究的思路。
Abstract: As an influential presence in Huxiang culture, Huxia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a treasure of China as well as the worl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ique and multimedia in the new era, it is no longer able to satisfy the demand of Huxia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for disseminating information only through a single mode such as text. Combining 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 theory with applied translation, the writer is intended to analyze the documentary Chang Sha Ke ∙ Feng Wu of Huxia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from four levels: culture, context of situation, semantic level and formal level. Giving solutions to the existing problem is useful to broaden minds about translation of Huxia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n multi-modal perspective.
文章引用:阎瑾, 龙曼迪. 多模态视角下湖湘非遗文化翻译与传播研究——以纪录片《长沙客•风物》为例[J]. 现代语言学, 2023, 11(7): 2935-2941. https://doi.org/10.12677/ML.2023.117399

1. 引言

湖湘大地是我国民族最多的地域之一,此地不仅孕育出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还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依托着极具特色的传统习俗与民族风情,湖湘文化为中国悠久历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给世界带来宝贵的物质与精神财富。凭借着浓厚的地域特性,湖湘文化的传播既要兼顾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又要体现时代特性和文化创新性 [1] 。湖湘非遗文化作为湖湘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湖湘悠久历史的珍贵结晶,彰显出湖湘璀璨的历史文化成就。2016年湖南出台的《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办法》中也提出,报纸、刊物、网络、电视等新闻媒体应当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益宣传。网络技术及多媒体的发展为一直依赖“口口相传”的非遗传承带来了更便捷的传播渠道与更多可能性,湖湘非遗文化作为湖湘大地的一张名片,在新时代发展之际也要抓紧全球化潮流趋势,通过各种媒介传播出去,走向世界。而以文字为单一模态的传统媒介无法满足新时代信息交流需要,由文字、声音及图像等多种模态进行网络宣传的新形式正逐渐替代传统媒介,成为一种全面、快捷的主流传播方式。多媒介性成为社会文化实践的基本模式,多模态化也相应成为意义构建与互动的普遍特征 [2] 。朱永生认为,模态指向交流的渠道和媒介,包括语言、技术、图像、颜色、音乐等符号系统 [3] 。湖湘非遗文化本身具有多种模态特征,而以其为内容的记录类短视频能更加便捷、直观、全面地展现湖湘地区的风土人情以及历史悠久的非遗文化,利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对湖湘非遗文化翻译进行分析研究,对湖湘非遗文化的翻译与对外传播有很大助力,很大程度上能够将湖湘文化、湖湘精神更多元地展示出来,从而达到让湖湘非遗文化走出去的目的。

2. 湖湘非遗纪录片多模态英译分析

湖湘非遗文化要打出“湘”字招牌,走向世界,必须依靠多种媒介的传播,而湖湘非遗纪录片能够最大程度将湖湘非遗文化全面展示出来,向世界呈现其最真实的一面。《长沙客•风物》是腾讯•大湘网联合湖南美术出版社推出的一档深度挖掘本地文化的纪录视频栏目,每集短小精悍,内容充实,还原了一个富有魅力的湖湘大地,呈现了多姿多彩的湖湘非遗文化。非遗对外传播需要首先经由译者的译介实现文化符号的跨语言、跨文化转换,而后才能在非母语受众中得到更好的认知、认同和接受 [4] 。《长沙客•风物》纪录片展现了湖湘地区独特的风土人情,而如何让外语读者认识并了解湖湘文化,从而实现高效的跨文化交流与传播并非易事。字幕作为纪录片中一种直观的表达与交流形式,如何在有限的展示空间和对话时长里准确传达信息,图像与声音等其他模态又如何辅助文字共同阐释与构建整体意义。带着这些问题,本文尝试以多模态话语综合框架当中的文化、语境、内容、表达四个层面对《长沙客•风物》进行英译分析,力图使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外受众都能从中感受到湖湘非遗文化的魅力,增强湖湘非遗文化向外传播效果。

2.1. 文化层面

文化层面是多模态交际中的重要层面,包括人的处事态度、思维习惯、生活习俗以及一切社会潜规则所组成的意识形态 [5] 。文化的差异与意识形态的不同都会阻碍信息的传播,而字幕作为主要传递信息的文字模态,除了要遵循相关的翻译原则,译者在英译中还要特别重视其中的文化现象,采取恰当的翻译策略,并配合其他模态,使翻译易于理解并达到有效传播湖湘非遗文化的目的。

许多文化现象都与背后的历史背景相关,如《梅山剪纸》中独特的“鸡蛋花”剪纸艺术:

例1

源语字幕:有一次我妈妈要剪几百个鸡蛋花——《梅山剪纸》

英译字幕:Once time, my mother needed hundreds of scissor-cut flowers to paste on eggs.

鸡蛋花是将彩纸剪成的图案贴在鸡蛋上,用来祝贺生育,是一种具有湖湘文化特色的剪纸艺术。彩纸中又多以红纸为主,是因为红色在湖湘文化当中蕴含吉祥、喜气之意。译者没有将其直译为egg flowers,而是将这一剪纸活动具体解释出来,原文中体现的动词是“剪”,译文却处理成为名词定语,修饰“flowers (花)”,突出主要动词“paste (贴)”,译者将这一行为清晰表达出来,避免了歧义产生。而画面也由正在剪红纸的手艺人转向已经贴好剪纸的一盘鸡蛋,观众通过画面呈现补全信息,了解到花样大小和黏贴位置,从而加深“鸡蛋花”这一剪纸活动。

在《踏虎凿花》当中,展现的一幅《湘西碾米》作品,也包含了当时劳动人民的精神风貌:

例2

源语字幕:这幅作品啊(描述的)是我们湘西碾米——《踏虎凿花》

英译字幕:This picture is describe the rice milling in Xiangxi

视频中手艺人正在向自己的徒弟介绍一幅踏虎凿花作品。作品展示了一家人正在碾米的场景,十分生动形象,在湖湘历史里,百姓需要先用石盘制作的碾米机将稻谷不断磨碾去壳,才能吃上香软的白米饭,湘西碾米体现了湖湘人民的智慧以及背后的辛勤劳作。以这副踏虎凿花作品为载体,观众可以观察过去湖湘人民的生活,并直观感受到踏虎凿花这项非遗文化的魅力所在。然而遗憾的是,此句英译字幕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出现了is后面跟随动词原形这样简单的语法错误,以及“碾米”的翻译不当。在作“碾”的含义时,mill常常指将谷物碾成粉末,但碾米这一工序仅仅是将稻谷去壳,而保留米粒形状,采用mill可能会造成误解,笔者认为,此处用“polishing”更为恰当,polish指将某物抛光,打磨光滑,与碾米去壳的原意更加贴切。

2.2. 语境层面

在具体的语境中,交际要受到语境因素的制约,包括话语范围、话语基调、话语方式所决定的语境因素 [5] 。湖湘非遗纪录片的翻译不仅依赖视频中的具体语境,还要考虑现实生活中的文化背景,并结合除语言外其他模态的作用共同体现交际意义。

由于纪录片中讲述人独特的口语习惯会导致观众的观赏阻碍,因此翻译在其中必须起到顾及上下文,补充原文信息的作用,如《湘西木雕》中,讲述人在描述一个人像站立时的情景:

例3

源语字幕:这个人站着的,脑壳算一股——《湘西木雕》

英译字幕:When the human stand, the head is one part

“脑壳”一词为湖湘地区的方言词汇,意为人物头部,因而英译为head无误。根据片中提到的信息可知,木工匠人有一套严格的人物雕刻标准,即“形七坐五盘三半”,即将要雕刻的人物身长分为七寸高度,坐着的姿态为五寸,盘腿的姿势则需三寸半。木工匠人需要根据所要雕刻人物的不同姿态来判断高度及比例,以此保证人物及其动作的真实感与合理性。原文中所说的“一股”,意为在雕刻这个站着的人物时,头部需占全身的七分之一。同时,为了更好理解人物雕刻的要求,画面展示了一个雕刻在木料上的武将,镜头随着话语由上至下,从头部缓缓移向脚部,加深了观众对“形七坐五盘三半”的概念。英译部分将“一股”译为“one part”,充分表达出原意。需要注意的是,根据语法规则,前半句的“stand”应改为其三单形式,即“stands”。

在《湘西木雕》的另一片段中,讲述人回忆前半生的木雕工作,不禁感慨万分,翻译在此处不仅要充分传达出讲述人的内心情感,也必须保持其合理性:

例4

源语字幕:雕了六年整后呢,眼睛看不到了——《湘西木雕》

英译字幕:And my eyes nearly blind

由于片中前文已经提到木工匠人为这座房子做雕刻装饰花了六年,因而译者没有再翻译前半句,而将翻译重点放在了后半句上。木工匠人表示自己眼睛看不到了,但实际并非如此,在视频画面中,木工匠人戴上了厚厚的眼镜,由此得知他并非眼盲,而是视力变差,手艺人只是通过夸张的语言描述来体现雕刻工作的辛苦。因此英译字幕没有按照原文翻译,而是增添了副词“nearly”,使句子更加贴切与合理。笔者认为,尽管后半句翻译得当,但原文的前半句也不可忽视,从整个情境来看,此处讲述人说的前半句话并不是单纯的重复,而是一种强调,译者若在此增添这部分内容,不仅保留了原文全部信息,也能加深情感的表达。从画面中木工匠人厚厚的眼镜里可以观察出木雕工作的艰辛,以及这副眼镜后老人的坚持与热爱,画面传达了许多无法用文字传递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却更能加深观众了解与关注湘西木雕这一传统非遗技术。

2.3. 内容层面

内容层面可分为话语意义层面和形式层面。话语意义可分为概念意义、人际意义以及谋篇意义,而形式层面主要表现由影片中的语言、图觉、声觉、感觉等各个模态展现的不同形式特征以及模态间的关系 [5] 。纪录片依赖字幕传递准确信息,从字幕翻译角度来说,因字幕受画面和时长限制,需要译文简洁达意,以概念意义为主,其他模态则辅助字幕共同表现源语内容及意义。

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依赖于手艺人长期刻苦的技艺,而这些专业的手艺无形之中给翻译带来了困难,这就需要译者能够灵活运用中英词汇,并通过视频的信息补充进行准确的翻译,如在《梅山剪纸》中提到的“剪花”与“挫花”:

例5:

源语字幕:梅山剪纸分为剪花和挫花两部分——《梅山剪纸》

英译字幕:MeiShan scissor-cut has two different methods: cut and file

“剪花”与“挫花”是梅山剪纸的两种类型,剪花作品多用剪刀与多层红纸剪出鸡蛋花、窗花、盖碗花等日用装饰品,挫花则采用木垫、锉刀与各色花纸挫成10多层乃至20层的挫花作品。而其中“剪”与“挫”是梅山剪纸中两种不同的剪纸技巧,因此译者将重点放在了方法技巧“剪”与“挫”的翻译上,译为“cut and file”。说到“梅山剪纸”时,画面向观众展示了一本名为《梅山剪纸》的书籍,而与剪纸有关的工具如剪刀、锉刀和垫板也都整齐摆放在一边,众多精细的工具体现出梅山剪纸的复杂与精妙。在后面呈现的画面中,“剪”与“cut”相对应,并且剪纸要求纸张不能太厚,如需一次性剪上几十层,那么就需要用到挫花这一技艺,“挫”表现的是用锉刀在几十层纸张上刻或凿就图案,而“file”则为使用工具使物体表面更加光滑,与原文所要表达的含义有较大出入,但好在观众可以通过视频中手艺人的挫花过程展示来了解挫花这一技巧,从而减少误解。

在《踏虎凿花》当中,也有对相关技巧的翻译表述:

例6:

源语字幕:(看)这个刀法,正刀,转刀——《踏虎凿花》

英译字幕:Look this way of digging, inner digger, turn the knife

踏虎凿花工艺主要依靠刀法的运用,此句中所提到的“正刀”和“转刀”的刀法,是凿花最重要的技术刀法,使用正刀,刀刃向内,使用转刀,刀刃向外。对普通观众而言,理解这两个词汇有一定困难,需要结合视频中呈现的刀法画面来加以感受,画面里手艺人右手执刻刀,轻松转动笔杆在宣纸图案上进行正刀及转刀的凿刻,向观众清楚展示了两种刀法的运用,而视频一角里手艺人手腕处的伤痕十分醒目,处处彰显着手艺人的坚持与不易。根据画面内容译者采用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方式来翻译,将抽象的“刀法”翻译为“way of digging (凿洞的技巧)”,正刀译为“inner digging (向内凿洞)”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外语观众的理解困难,而字幕无法传达出的匠人精神,也从画面中展示出来。

2.4. 表达层面

表达层面,即媒体层面,包括两类:语言与非语言。其中语言又分为纯语言与伴语言,纯语言依赖声波传导的声音符号与笔生成的书写符号实现意义的传播,伴语言则对语言意义的传递起到辅助、补充、强化的作用,包括音响、音调、字体形状及大小等。非语言主要强调身体动作、工具以及环境对意义表达产生的影响 [5] 。纪录片字幕在表达层面上属于书写符号,但译者在对源语字幕进行翻译的过程中,要仔细考虑片中伴语言和非语言因素,充分利用两者在纪录片中的呈现效果,共同完成意义整体的表达。

在《傩戏面具》以及《南岳大庙》视频中,画面人物都表现出了十分丰富的肢体动作,或表示欢乐,或表达虔诚,如例3里手艺人独特的湖湘口音也给视频增添了不少风味。除此之外,不同的字幕表现形式也有不同的表达效果,譬如在《古法抄纸》当中,没有配音,只有部分文字,有关介绍的中英文字会闪现于画面中央,并伴有文字动画效果,这部分文字信息则是制作组希望观众注意并了解的。

在大部分《长沙客•风物》系列视频中,前半分钟只有画面与背景音,这短短30秒钟会快速呈现非遗物品的制作场景以及非遗活动的开展过程,配上时而振奋时而悠扬的音乐,一种神秘感油然而生,而受众也被吸引其中。如在《衡山皮影》中,视频一开始仅用皮影人物丰富的动作和高低起伏的人物配音就向观众清楚展示了皮影戏表演的文化活动;在《谭溪数纱》中,一段悠扬的山歌先行,歌声与美景相配,引人入胜、回味绵长,半分钟后,中英文标题缓缓出现,这种表现方式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美中不足的是,英文标题展示的空间有限,在画面中并不能十分清楚地看到,除了大小及字母间距,竖排形式也给观众带来一定观看阻碍。

对于不同非遗文化,《长沙客•风物》明显有其侧重之处。如《傩戏面具》《衡山皮影》等表演色彩强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组采用的是旁白配音、非遗文化传承者口述加演绎的综合形式加以展现,但对于《明油纸伞》《醴陵釉下五彩瓷》等偏展现制作过程而非表演的非遗文化,则采取的是以画面为主,文字与背景音乐为辅,无口述无配音的方式进行,没有人声和文字的干扰,观众更能沉浸在非遗制作技术当中。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形式,是制作组的巧思也是挑战,同时也为湖湘非遗文化多模态传播探索出了更多思路。

3. 多模态翻译的局限性及解决策略

将翻译融入多模态场景当中,意味着译者除了需要关注模态内翻译,更要重视模态间翻译。郭磊等认为多模态翻译传播要额外注重术语翻译的规范性、译文表达的准确性、翻译传播的接受度 [6] 。在字幕翻译准确的情况下,声音和图像等其他模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突出重点、补充信息、扩充意义的互补效果,而反过来,缺失某一模态,信息的传递也会大打折扣。湖湘非遗文化的传播依赖各类模态的协同作用,因此需给予多模态翻译问题更多重视,以及相应的解决策略。笔者在运用张德禄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对《长沙客•风物》进行分析时,总结了片中几类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3.1. 翻译语病

在《长沙客•风物》中,出现了几处字幕翻译错误,其中有简单的语法错误,也有因词汇选择不当而造成的意义不明,如《谭溪数纱》中把“她”译为“he”,《南岳大庙》里将“菩萨”译为“Buddha”等。尽管有画面作为参考,但字幕作为其中重要模态,在文化传播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交际作用,因此需要谨慎翻译,细心检查。为避免此类问题频频出现,笔者认为除了需要设置几道检查工序之外,还要加快湖湘非遗文化术语标准化进程,建立一个湖湘非遗文化多语种语料库,收录有关非遗术语的权威译法,以及术语的来源、定义。尽管有关非遗的网站如湖南非物质文化资源库已经建成,但仍不完善,而相应的英文文献几乎没有,译者在翻译非遗专有名词或文化负载词时,不仅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考究英文出处,名称的不统一也大大减弱传播力度,得不偿失。从长远角度看,充分利用好各类非遗博物馆,建立湖湘非遗语料库不仅方便日后翻译,对外语读者了解湖湘文化也不失为一个方便的渠道。

3.2. 翻译缺失

笔者在对《长沙客•风物》进行深入分析时,发现英译字幕在传达源语信息时有部分信息遗漏。此处的翻译缺失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基础信息的缺失,一类为源语文化的缺失。译者在进行字幕翻译时,由于受到空间与时间的限制,往往只会保留最重要的核心意义,前文提过的信息或者口述者不断重复的话语都有可能被略去,但若缺失了某些承载着特定作用的信息,则会对外语读者的理解造成不便。文化缺省是作者在与其意向读者交流时双方共有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 [7] 。在富含众多湖湘历史文化元素的《长沙客•风物》纪录片当中,源语读者可自发激活相应的文化语境,从而完成意义的连贯表达,而对湖湘历史了解甚少的外国读者而言,他们无法完整地构建意义整体,也不能从中获得文化当中的情感支撑。

在呈现非遗技术流水化工序的纪录短片如《古法抄纸》中,最重要的文字信息即制作工序介绍没有对应英文,在一定程度上对外语读者理解这一行为带来不便。在《湘西木雕》中,刻画了尉迟恭与秦叔宝等历史人物及“武松打虎”的经典画像,但字幕仅仅做到了基本的直译。湖湘非遗文化承载着湖湘地区几千年的悠久历史,这也就意味着译者无法剥开文化因素去进行翻译,如何在有限的呈现空间与对话时间里有效地输出湖湘文化,是译者需要面临的考验。笔者认为,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有以下两种,对于基础信息缺失部分,译者应意识到信息缺失对构建意义整体造成的不便,因而需要做到应翻尽翻;对于文化缺失部分,译者可根据不同情况做补充内容,或在字幕中体现,或形成文本注释,呈现在画面空白处与结尾部分。在对外输出湖湘非遗文化时,考虑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许多文化信息,字幕便成为主要的交际手段,字幕翻译也就成为信息传递的重要桥梁,任何缺失内容都会给观众带来理解阻碍。

3.3. 多种模态协同效果不佳

这类问题主要出现在信息内容丰富的多模态视频当中,模态之间的互补关系不明确,通常是由于重要字幕与画面匹配不上,或者声音干扰等导致观众接受困难。张德禄把非强化的多模态间的话语关系分为交叠、内包及语境交互三种 [5] ,其中交叠关系中多种模态间的冗余、排斥、抵消会造成多模态视频在建构意义和传递信息上呈现混乱的负面效果,使之不能清晰、有效地输出文化。在设计互动中的多模态符号表达时,要考虑每一个模态如何被用来与其他模态一起产生意义 [8] 。要正确解读多模态话语的意义,需要弄清各个模态的主要作用,确定不同符号之间的语法关系,在非遗文化视频中协调好各类模态,达到强化、补充信息的效果。通过国际网络平台宣传国内非遗文化记录片时,考虑到受众群体大多为不识汉语的国外观众,片中可适当采用外语人声进行解说,与双语字幕协同作用,为外语读者带来便利。

4. 结语

非遗不能只靠政策性保护,应在市场中找到永续发展的动力 [9] 。要推动湖湘非遗文化传播出去,需要将非遗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通过多种媒介、不同平台进行宣传,而多模态视频能够帮助扩大传播。湖湘非遗文化纪录片《长沙客•风物》是含有文字、声音及图像等多种模态为一体的多模态视频,运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对湖湘非遗文化纪录片进行分析,有利于译者在进行字幕翻译中结合其他模态,从而更好地诠释意义整体,而在文字难以达意之处,声音及图像等模态能够让文字内容更加形象、具体化,引起受众共鸣,从而弥补翻译造成的意义缺失。协调多种模态,使之共同体现出湖湘非遗文化的内涵与底蕴,提高非遗纪录片数量与质量,借助数字媒体传播出去,是研究多模态翻译与传播的重要课题,同时也为湖湘文化走出去带来新的启示。

基金项目

2022年长沙理工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与创业能力提升计划”项目“湖湘红色文化多模态翻译传播研究与实践”(CLSJCX22131);湖南省非洲文化研究与交流中心基金资助(21HACREC05)。

参考文献

[1] 彭凤英. 新媒介背景下湖湘文化的多模态传播研究[J]. 出版广角, 2021(4): 80-82.
[2] 吴赟. 媒介转向下的多模态翻译研究[J]. 外国语, 2021, 44(1): 115-123.
[3] 朱永生. 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J]. 外语学刊, 2007(5): 82-86.
[4] 杨荣广, 朱战炜, 黄忠廉. 湖北非遗对外译介传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湖北社会科学,2023(2): 69-75.
[5] 张德禄. 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探索[J]. 中国外语, 2009, 6(1): 24-30.
[6] 郭磊, 吴赟, 牟宜武. 中国红色文化的多模态翻译传播研究[J].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2021,40(3): 116-123.
[7] 王大来. 从翻译的文化功能看翻译中文化缺省补偿的原则[J]. 外语研究, 2004(6): 68-70, 77.
[8] 胡壮麟. 社会符号学研究中的多模态化[J].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7(1): 1-10.
[9] 熊远帆. 看湖湘千年文脉如何传承[N]. 湖南日报, 2021-12-23(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