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死”“葬”等字看中国传统丧葬文化
Chinese Traditional Funeral Culture from the Words “Death” and “Burial”
DOI: 10.12677/ML.2023.118459, PDF, HTML, XML, 下载: 170  浏览: 3,132 
作者: 高 攀: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陕西 西安
关键词: “死”“葬”“殓”“吊”丧葬文化“Death” “Burial” “Encoffining” “Hanging” Funeral Culture
摘要: 汉字作为一种表意文字,其形体结构往往能反映出一定的文化内涵。汉字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从最早的甲骨文演变到如今的简体字,其字形、字音、字义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汉字中所蕴藏的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也应该受到人们的重视。“死”“丧”等汉字的出现和演变,展现了中国传统丧葬观念、丧葬方式、丧葬礼仪等文化信息,反映了中国人对生死、亲情、敬意等价值观的理解和表达方式。对“死”“葬”等字进行考释,对理解和研究中国传统丧葬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Abstract: As a kind of ideographic writing, Chinese character’s shape and structure can often reflect certain cultural connota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Chinese characters are constantly changing, from the earliest oracle bone inscriptions to the simplified Chinese characters today, with great changes in the shape, sound and meaning of characters. The rich traditional cultural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Chinese characters should also be paid attention to. The emergence and evolu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 such as “death” and “funeral”, show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funeral concepts, funeral methods, funeral etiquette and other cultural information, and reflect the Chinese people’s understanding and expression of values, such as life and death, family affection and respect.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words “death” and “burial”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understanding and research of Chinese traditional funeral culture.
文章引用:高攀. 从“死”“葬”等字看中国传统丧葬文化[J]. 现代语言学, 2023, 11(8): 3379-3383. https://doi.org/10.12677/ML.2023.118459

1. 引言

生老病死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事情,是自然界不可抗拒的规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云:“死生亦大矣”,生命的出现和消逝对人类来说都是一件大事。漫漫人生路走尽,人类终会奔向死亡。为了祭奠亡者,其家人往往会办一场丧事。举办丧事的流程十分复杂,规矩甚多又事事繁琐。历经时间的沉淀,这些繁琐的礼仪和诸多规矩便形成了中国传统的丧葬文化。

汉字是信息的载体。每一个汉字的创造既可以是古人对现实生活的描摹,也可以是他们对重要情感的寄托。死亡是人类生命必须的经历,也会触动人类产生情感的震撼。无论从哪方面而言,与死亡相关的汉字都会产生。汉字作为表意文字的性质也使汉字如“活化石”一般,把自身蕴藏的浓郁的文化宝藏传至后代。正如陈寅恪学者所言,“依照今日训诂学之标准,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 [1] 。文章通过对“死”“葬”等相关汉字的考察,挖掘有关中国传统的丧葬文化信息。

2. 从“死”字看中国传统丧葬观念

在现代汉字的教学活动中,往往会出现望文生义的现象,比如,一些教师在教“死”这个汉字时,会把“死”字拆分成一个“歹”和一个“匕”,并采用“一个邪恶的歹徒手持匕首杀死了人”的解释来让学生快速记住“死”这个简化字的形体结构。但当我们认真探求“死”字最初的造字意义会发现,现代看似恰当的解释与“死”字最初的造字之义毫不相干。

2.1. “死”字考

“死”的甲骨文字形为等,列举的两个甲骨文字形的构成部件虽位置不同,但形状相似,都由一个“人”和一个“歺”构成,“人”的形状比较容易看出是一个弯腰低头的人的形象,而罗振玉、段玉裁等多数学者认为“歺”可以看作人的遗骨或残骸。笔者认为,甲骨文“歺”的形状从俯视的角度来看,与人横躺的躯体形状极为相似,因此把甲骨文“歺”的部分看作横陈的骸骨是比较合理的。由“死”字的甲骨文形体可以推测,“死”在造字之初表达的意思是生人拜于死骨旁,极尽哀悼。

“死”字的金文字形与甲骨文字形差别极小,表示“人”的形状更加简化。战国文字“死”的写法比较多样,如等,与甲骨文、金文相比主要有两个变化,一是表示骸骨的“歺”字形略有改变;二是有些战国文字把表生人的“人”和表示骸骨的“歺”叠写在了一起。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收录了篆体“死”字,即笔画更为精简圆润。《说文·死部》:“死,澌也,人所离也。从歺,从人” [2] (p. 80)。《段注》有云:“澌,凡尽之称。人尽曰死” [3] (pp. 163-164)。《段注》又对《说文》的“人所离也”作解释:“形体与魂魄相离,故其字从歺从人”。《说文》中运用声训,用“澌”来解释“死”,意为人生命的尽头,即人的死亡,对“死”的意义解释没有问题,但对“死”字形体结构的分析却无法让人信服。《说文》和《段注》把“从歺从人”的形体结构解释为“魂魄脱离形体”,即把“歺”“人”两部分一个看作人的魂魄,一个看作人的躯体。上文我们已经对“死”字的甲骨文字形进行分析,“歺”的甲骨文形体极似横躺的人类骸骨,与人的魂魄毫无关联。因此,《说文》凭空将“歺”或“人”的部分解释为魂魄显然是没有依据的。篆书“死”经过隶变后成了,形体变化很大,接近楷书“死”字。

2.2. 从“死”字看中国传统丧葬观念

“死”字造字之初的甲骨文字形是用生人对死者低头弯腰或跪拜来形成“死亡”义。生人对死者低头弯腰或跪拜本身就是一场小小的仪式。古人已经意识到死亡就是一个人的生命走向终结,亡者的亲人往往会悲痛难抑,自发在遗体前表达对亡者的不舍或怀念,向亡者弯腰或跪拜。弯腰或跪拜的行为传达出“亡者为大”的信息。从甲骨文的字形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人重视死亡、尊重亡者的观念。此外,字形传达出的“生人对死者低头弯腰或跪拜”这一小小仪式随着年代的发展不断完善,仪式逐渐复杂且有礼可循,说明古人重视死亡、尊重亡者的观念被后世人所继承。

《说文》和《段注》将“死”字解释为魂魄与形体相离,虽然难以让人信服,但能也传递出古人对死亡的另一种看法:人死之后,形体与魂魄相分离,躯体丧失了生命力,但魂魄仍有意识。拥有意识的魂魄会游荡在天地之间或转移到另一个世界,仍能倾听到亲人的愿望或祝福。魂魄有灵,祸福人间的观念流传甚广。

3. 从“葬”字看中国传统丧葬方式

在现代,人们积极响应节约殡葬用地的倡议,一般会选择以火葬的方式处理亲人的遗体。除了火葬之外,我们熟知的丧葬方式还有天葬、水葬、洞葬等。汉字作为一种媒介,可以跨越时空,留存古老的文化。有关丧葬方式的文化信息也会留存在一些汉字之中。考察“葬”字的演变历程,能够探得远古先民处理亲人遗体的方式。

3.1. “葬”字考

《甲骨文字典》中收录的“葬”字形体主要有,《续甲骨文编》又有 [4] 等“葬”字形体。《甲骨文字典》中收录的三个形体较为简单,由、人、三部分构成。“葬”的甲骨文字形中,比较容易理解的部分字形是向左或向右躺的人形部分和表示草木的部分,有争议的是“囗”形。“囗”是何物或表何义我们不得而知,但就“人”在“囗”中这一组合图形来看,“囗”至少是用来存放人体的东西或位置。《续甲骨文编》中收录的三个“葬”字甲骨文字形构成部件除、人、外,还多了周围的点和形。周围的点因之前的存在而多被理解为泥土,对于形的理解则受到了《甲骨文编》中“疒”字形的启发。《甲骨文编》中“疒”字形体为,从人从,像人患病倚于床而有汗滴之形。由于的形状与“疒”甲骨文中象床的形状极为相似,学界也多同意把甲骨文“葬”字中的形看作用来垫放人遗体的东西。至此,甲骨文“葬”的字形结构已经比较明晰了。

“葬”字金文为。“葬”字金文字形中的左边部分继承了甲骨文字形象床的部分,而右边的部件则把甲骨文中表示遗体的“人”字形换做了表示骸骨的“歺”字形。“葬”在战国时期的文字有,第一个字形承接金文,构成部件也大致相同;后两个字形为从死在茻中,比较贴合后来的小篆形体。《说文》中“葬”的字形为,释葬为“藏也。从死在茻中;一其中,所以荐之” [2] (p. 21)。《礼记·檀弓上》:“葬也者,藏也。藏也者,欲人之弗得见也。”此句正好能对《说文》的解释提供佐证。隶、楷书“葬”字形体承接篆书,变化甚小。

3.2. 从“葬”字看中国传统丧葬方式

“葬”字造字之初甲骨文的字形可拆分为、人、周围的点和,前文已对各拆分部分逐一进行解释。但针对“葬”字整体的构形的解释,学界却众说纷纭,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观点。一是《甲骨文字典》解释为“从人在中,其中形像棺椁之形,上数点象泥土之形,像覆盖在人尸体上的草木之形” [5] ;二是《古文字诂林》中记载的丁骕的观点:“‘葬’字常见的形体是象人在框中侧卧于床上之形” [6] ;三是根据《周易·系辞下》“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的记载,再结合“葬”的甲骨文字形,将甲骨文“葬”解释为用柴草将人的遗体包裹起来,葬之于野。以上三种对甲骨文“葬”字字形的解释各有依据,其中所蕴含的丧葬文化信息也十分丰富,对推测先民所采取的丧葬方式提供了线索。第一种对“葬”甲骨文字形的解释“形象棺椁之形,上数点象泥土之形”,可以联想到遗体所放之地很可能是土坑,由此可以推测当时的丧葬方式似乎为土葬;第二种仅说“人在框中”难以推测古人的丧葬方式;而三种解释把甲骨文象草木之形的部分看作野外的环境,因此其丧葬方式也可能是野葬。

根据“葬”字甲骨文字形来看,远古时期先民比较可能采取的丧葬方式是土葬或野葬。“葬”还在康熙字典《正字通》中有“塟”一形作为“葬”的俗字,由此也能看出土葬的方式在民间流传之广。

4. 从“殓”“殡”等字看中国传统丧葬礼仪

现在多数农村地区办丧事的场面十分盛大,仪式也颇为复杂。主要流程一般有小殓(为遗体净身整容,穿上寿衣)、报丧(正式通知亲友们亡者的死亡时间、情况和葬礼安排)、奔丧(亲友携带礼金、挽联和花圈等赶来参加葬礼)、停灵(将遗体在灵堂停放若干天)、守灵(亡者亲友在灵堂守护遗体,接受奔丧者的吊唁)、大殓(将遗体转移至棺材)、出殡(由孝子“摔盆儿”开始,把棺材送至墓地中间的过程)、下葬(按照阴阳师的嘱咐,将棺材下放到墓穴中)、过七(下葬后,亲友每七天去墓地进行叫魂、烧纸等活动)等等。这些繁琐的礼仪和讲究的规矩必不是一朝一夕间促成的。“殓”“殡”等文字,留存着有关中国传统丧葬礼仪的一些信息。

4.1. “殓”“殡”“吊”字考

“殓”字的创造时间较短,能够追溯最早的形体相似、意义相近的字是《说文》收录的。《说文》云:“收也,从攴,佥声” [2] (p. 62)。的构造符合六书中的形声字,从“攴”表示与手有关的动作即《说文》解释的“收也”;“佥”是声符。因“敛”字本义为收集,尸体入棺也可视作“收”,“敛”字逐渐用作与丧礼相关义,后又专造“殓”字来承接与丧礼有关的部分意义。

“殡”最早可考的字形是《说文》中的篆体。篆体字由表示骸骨的“歺”和“宾”组成。“歺”在前文考“死”字时已经说过表骸骨义;“宾”字的甲骨文字形为,由表示房屋的“宀”“人”和“止”组成,意为主人在屋内,迎接外来的宾客。金文“宾”字又有,甲骨文字形的“止”被替换成了“贝”字,有学者将“贝”解释为“带财礼到他人家里作客”。后来的篆书、隶书、楷书的“宾”字一脉相承,简体字“宾”形为楷书的简化。由篆体的构形来看,其大意为“亡者逝,宾客至”。

“吊”字的甲骨文、金文字形相似,都像一个人背着一支带绳子的箭,如“”。人携带着武器,其意图必然是攻击或守护。《说文》所收录的篆体字形为,“问终也,从人、弓。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故人持弓会殴禽也” [2] (p. 165)。《说文》的解释把“吊”字与“古之葬者”联系起来,将“吊”解释为人持弓来驱赶或攻击想要啄食遗体的禽兽。隶变后楷书写作“弔”,将篆文的“人”简化成一竖,将篆文的“乙”(绳索)写成“弓”。如今的简体“吊”字是后起的字形,单看简化汉字“吊”根本无法看出“吊”字的意义。

4.2. 从“殓”“殡”等字看中国传统丧葬礼仪

“殓”字上承“敛”字诞生,承接了“敛”的部分意义。“敛”表收集义,一般与物品、钱财相搭配;“殓”也表收集义,“歺”这一部件传达出了“殓”字与骸骨也有联系。由“殓”字的创制可以看出,古人在亲人死亡后,会专门安顿、收放好亲人的遗体,这一行为传至后世,便形成了大殓和小殓的丧葬礼仪。

就“殡”字的小篆字形来看,比较容易得出“亡者逝,宾客至”的意义。但《说文》中对“殡”的解释十分具体“死在棺,将迁葬,柩,宾遇之。从歺,从宾,宾亦声。夏后殡于阼阶,殷人殡于两楹之间,周人殡于宾阶” [2] (p. 80)。《段注》解释:“尸在棺,故从歺;西阶宾之,故从宾” [3] (p. 163)。根据古代礼制,东阶供主人行走,西阶供宾客行走。家人去世之后,停柩西阶,像对待宾客一样对待亡者,称为殡。由此看来,“殡”字不仅传达了“亡者逝,宾客至”的信息,还强调了有关古人灵柩停放位置的礼仪规矩。

由“吊”字的创造可以分析出,远古时期有弃尸中野的习俗。那时人们不忍鸟兽啄食亲人的遗体,便背弓守护亲人的遗体。由此,“吊”字便从原来单纯的驱逐鸟兽义变成了驱禽守尸义。后世丧葬习俗发生变化后,“吊”字意义又逐渐变为悼念亡者义。“吊”字的意义发生了改变,但从古至今不变的是对亲人遗体的守护礼仪。

5. 结语

丧葬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文字能够跨越时空,将丰富的文化信息从远古时期传到现代。我们通过对“死”字形体的考察,得知了古人尊重亡者、魂魄有灵的丧葬观念,纠正了现代对“死”字教学时望文生义的错误解释;通过对“葬”字形体的考察,推测了远古时期先民比较可能采取的丧葬方式是野葬或土葬;通过对“殓”“殡”“吊”的考察,追溯了从古流传至今的丧葬礼仪。能够传达丧葬文化信息的汉字还有许多,由于作者水平不足、收集文献资料有限,未能作穷尽式考察,待日后水平精进,再作进一步努力。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沈兼士. 沈兼士学术论文集[M]. 北京: 中华书局, 2004: 202.
[2] 许慎. 说文解字[M]. 北京: 中华书局, 2015.
[3] 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
[4] 金祥恒. 续甲骨文编[M]. 台北: 艺文印书馆, 1993: 58.
[5] 徐中舒. 甲骨文字典[M]. 成都: 四川辞书出版社, 2006: 62.
[6] 李圃. 古文字诂林[M].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