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之“仁”探析
The “Benevolence” of Confucius
DOI: 10.12677/CnC.2023.113037, PDF, HTML, XML, 下载: 230  浏览: 329 
作者: 杨云凤:贵州大学哲学学院,贵州 贵阳
关键词: 孔子探析超越性 Confucius Benevolence Exploration Transcendence
摘要: “仁”为儒学之本,是孔子的思想核心,当代学生对“仁”的认识多拘束于儒学传统以及文本简单的解释,其实“仁”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孔子之“仁”的思想贯通政治,天命,利等内容以及对它们的超越。我们通过对孔子之“仁”的思想批判与反思,提高个人对“仁”的认识,促进对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理解与传承。
Abstract: “Benevolence” is the foundation of Confucianism and the core of Confucius’ thought. Contemporary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benevolence” is mostly confined to the tradition of Confucianism and the simple interpretation of the text. In fact, “benevolence” has rich ideological connotations. Confucius’ thought of “benevolence” combines politics, destiny and fortune, and their transcendence. Through the criticism and reflection of Confucius’s “benevolence”, we can improve our personal understanding of “benevolence” and promote the understanding and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cultural values.
文章引用:杨云凤. 孔子之“仁”探析[J]. 国学, 2023, 11(3): 234-238. https://doi.org/10.12677/CnC.2023.113037

1. “仁”字探源

“仁”字属于会意字,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这样记录到:“仁,亲也,从人从二。”我们可从这一句子读出两种意思,一是在人存在的世界中动物不存在仁,二是仁在两人中才得以体现,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其本质是在于人类关系的和谐相处,然而在《论语》中,孔子对“仁”没有明确的定义,区别于对象,时间,地点。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场合的说法也不相同。在《论语·颜渊》中对于樊迟的提问,孔子的回答是:爱人。然而爱人怎么爱也是孔子之仁的内容中一个重要的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工灵》),“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这些仁的含义也是被人们熟悉的。仁的最高境界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这可以说是圣人了。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论语·雍也》)“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是指能给老百姓施以很多恩惠又能普遍周济大众。孔子认为,这样的人哪里只是仁,简直是圣人了。这里提出比仁人更高的境界:圣人。仁者爱人,爱父母、爱兄长是基本;心怀天下,兼济众人,则是更高的要求了。

其实“仁”的观念在孔子生活年代之前,“仁”观念表示人际之间的亲和性关系、亲和性情感,周公认为“仁”标志着人的道德观念,人的价值,但在那个时代称为德,在前儒学时代,在日常生活中也用到了“仁”的观念,最广泛的含义是爱人。随着时代和经济的变化,“仁”的含义逐渐的发展,标志着人的道德和价值的本源性,然而最得以突出的就是孔子思想中仁学,该内容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论语》中,并使它的道德观念和人的价值体现出来。

从“仁”的最初观念德行之一到孔子根本性的转变,从最原初的形态到开创性的发展,及其逐渐的展现它不断超越的性质。其实不管怎么发展,德也奠定了“仁”的发展基础。从“仁”的基本含义看它的超越性,其实涉及的内容很广泛,对天命的看法有所转变,或者避而不谈,对社会的发展极具有超越性,尤其是政治权力方面,对利的超越也是极具超越性,是一种独特的智慧。儒家的思想无疑是以孔子“仁”的思想开始,其中“仁”也就是人的意思。孔子的思想很丰富,并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统,拥有政治、经济、哲学、教育、军事等内容,然而人们周知的是“仁”在道德方面的作用与道德修养,其中思想的渊源和超越性却很少了解。孔子“仁”的思想也有了上千年的历史,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更是中国面向世界的思想。无疑地,它的思想内涵具有永恒性、超越性。

2. 孔子之“仁”的超越性

孔子所处的年代战乱不断,诸侯兼并,使得人们的生活痛苦不堪,然而孔子毅然反对这种做法,他提出“为政以德”来改变这种残酷的局面,以仁者爱人出发,用德治来代替残酷的邢杀。德治的内容存在两方面,其一是要求统治者修身并以实施德行,用德来治理国家和人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为政》)其二就是惠民,统治者要有仁爱之心,用道德教化人民,爱民,惜民,减轻赋税,给予人民更好的生活,得民心,并选用贤能之人。通过德治实现天下大治。孔子“为政以德”政策虽然是理想的方案,没有在当时的社会推行。他的道德理想虽然没有得以实行,但他却活出了他自己的风采。在天命方面,孔子的天命观是由远古天命观演变而来的,先周时期的天是自然神和人格神的结合体,有一定的权威性。“夏道尊命,殷人尊神,举国凡有大事,莫不问天下行卜。”(《礼记·表记》)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朝代的变更,人们开始从信天到疑天。周人的天命观有了巨大的变化,天命是可以易改的,其中天命也注入了道德思想,与人们的生活联系更加密切。周时期的天命观的演变为孔子的天命观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孔子把天命作为“仁”的根据,用人生践行的天命就是“仁”,有人甚至还解释道:天命既是人生,人的人生也是天命,然而人生践履天命就是对天命的超越,也就是对“仁”的超越。“仁”对天命超越中,体现了人的自主性,在追逐天命时不屈不挠的精神。最后,孔子对天命的超越还体现在对待死亡的态度上。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1] ?”也就说好好生活才能通达死,力行其道。对死应着平静的心态,它是人类精神独有的归属感。在利方面,说形而上就不要忘了形而下,孔子在天命思想上实现了超越,同时也用仁的精神对利也进行了超越。孔子把仁者爱仁融入了利中,用义取代利,孔子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1]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又道:“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1] 。”孔子还提倡重义轻利,更加的注重人们的生活,在赞扬颜回的时候说道:“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室,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1] 。”然而对于民利,他却说“因民所利而利之”,不反对民利,并认为这是老百姓的生活条件。从仁者爱人贯通利,这也起到德治的作用,教化人民,把利提升到另一个高度。

孔子的仁学观念从周演变而来,以此为基础,然而孟子也以孔子仁学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实现超越。孟子也继承了孔子的仁爱思想,从仁爱的普遍化化为一般化。不忍之心、恻隐之心,而由不忍之心、恻隐之心的内在根源就是仁,孟子的恻隐之心内在根源仁并不只在于一个人的心里,而是共同人类的内在根源,由此孟子提出性善论。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2] 。孟子用恻隐之心来论证仁,出发点与孔子有相似性,但是他把仁定为人的本性——恻隐之心。汉代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正统儒学也以孔子仁学为基础,有了很大的超越,董仲舒把孔子儒学所崇奉的仁看作是天的德行,以天心为仁:“春秋之道,大得之则以王,小得之则以霸。故曾子、子石盛美齐侯安诸侯,尊天子。霸王之道,皆本于仁。仁,天心,故次以天心。”(《春秋繁露·卷六》)在董仲舒等汉代儒家学者那里,构成天地万物的是气,而主宰天地万物的是天、神,以仁为天心,实际上是以仁作为宇宙万物的内在主宰。这里可以说董仲舒把孔子的天命观上升到了宇宙本源的地位,分析董仲舒以仁为天心的义理逻辑,其所采用的是类比推理的思路,即天地万物是生生不息的,人也是生生不息的,人有心,心即仁,天也有心,天心即仁。

北宋周敦颐是宋明新儒学的奠基者,他的《太极图说》也讲述仁,董仲舒是在孔子仁学思想上的超越,大儒周敦颐是在他的基础上有所超越,他的《太极图说》从根本上阐述了人道即天道、仁即天这一问题: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阳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惟人也,得其秀 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 [3] 。”《太极图说》的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四时、万物和人等看起来各不相同,似乎构成一个从无极、太极到万物和人的宇宙生成论,但实际上它既不是分析也不是生成地讲天地万物,而是在讲一个有机统一的宇宙整体自身的变化。这里说的整体变化也让我们得到了一个明确的信息,从这种彻底的整体主义立场出发,人是天道统体的一部分,部分与整体在本质上是同一的,人道、天道本是一道,人心、天心 本是一心,仁作为人的内在的源德就是天道、天德。这里在董仲舒的基础上又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

3. 对孔子之“仁”的批判与反思

孔子以“天命”为其“仁”形而上之根据,把“仁者爱人”的思想融通于政治、经济、伦理等方面。例如:孔子曰:“爱人者,人爱其亲”。一个有仁的君主,爱护其民,一个有仁的人,也爱护他人。在经济上的交换,孔子的“仁”思想超越纯粹的经济关系,而是秉着“以人为本,仁者爱人”的原则。后世孟子的表述很重要:“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4] 。”孔子的“仁”思想是慢慢推进的过程,从现实生活再慢慢地实现了对“天命”的超越、对政治权力的超越以及对“利”的超越。这种超越性集中体现了孔子的道德理性、人文关切、历史使命感和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精神,这也是孔子“仁”思想的真精神和生命力之所在,就如同程颢所说的那样:“医书言手足萎痹为不仁,此言最善名状。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认得为己,何所不至?若不有诸己,自不与己相干。如手足不仁,气已不贯,皆不属己。故‘博施济众’,乃圣之功用 [5] 。”孔子“仁”思想内涵与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甚至可以说是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社会生活还是天命都有极具的超越性与贡献性,其主要的是人的地位不断提高,对生活的坚持不携的态度,及其后世儒家学者对它的不断发展与提升。从个人的修养抵达仁,再到君王,以及整个社会,还要跨越到宇宙,可想而知,“仁”的思想内涵不止于此,还需后面的学者努力的研究。当然,看到“仁”思想内涵的超越性,我们也应该看到它所缺乏的一面,这样的学识才有提高,创新与发展。

放眼世界,孔子“仁”的思想内涵是一套比较封闭的思想观念,他的思想对亲人受用,对外则没有特意的强调,君主以德治民,若君主没德,一系列的配套设施可想而知有多缺乏,把人与天命是联系起来,但没有做细致的区分,是从儒家的家、国、天下一体的思想观念中体现出来的。著名的著作《礼记·大学》就这样记载了家国天下:“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相反,在其他文化中,对于是宗教中的上帝世界与世俗世界,以及哲学上的先验世界与经验世界,这两个世界的划分与区别都是十分明显的,因为这种划分的方式使宇宙、人生保持一种开放的态势,这种潜在的优势是孔子“仁”的思想没有涉及的。而马克思主义对本体、绝对的哲学及宗教建构,用天堂、本体、终极存在等来掩饰现实的苦难采取的是否定和拒绝的态度。孔子的“仁”思想从身边的亲人开始,在现实生活中不断的扩展,最终成为人到社会再到万物的秩序系统,北宋张载在《西铭》中民胞物与的思想,发挥了孔子的这一思想。明代王守仁也进一步提出该思想:“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是其一体之仁也,虽小人之心亦必有之。”(《大学问》)由亲情发展出来的泛情感主义值得我们深思,仁在家、国、天下整体内部中,然而这其中没有他者,必然它的情感是感应、不断被推广的。探析孔子“仁”的本源,其最初的意义是爱人,爱亲,建立在人民的生活之上,由家庭扩展到国家,运用仁的最初价值,这样的内涵却延续了2000多年,传统中国人都是“家里人”,但这并不代表人在世的唯一生活方式,而就家庭、家族在人的生活中的地位而言,也是千差万别的。

历史依旧在延续,但时代也随着时间在变化,“家里人”的身份正在转变,个人的自主地位也逐渐提高,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也特别广泛,有“他”才有“我”,有“感”才有“爱”,爱的前提是建立在自觉,自主,自愿的基础上,这种基础上的爱与被爱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我们应破除把主体归咎与整体,以开放的态度面对他人,建立自由个体上的整体,个性,独特可成为整体优势。批判与反思孔子“仁”的思想,才能更好的理解他的思想。孔子作为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经典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他的“仁”思想,经过两千多年的沉淀后,对于解决当代社会问题也仍然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且从时代发展的趋势来看,现在我国又正处于复兴传统文化的重要时期,故本文探析孔子的“仁”,对于个人学术的提升及其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晓芬. 徐儒综论语[M]. 北京: 中华书局, 2015: 41, 66, 78, 80, 128.
[2] 方勇. 孟子译注[M]. 北京: 中华书局, 2017: 218.
[3] 周敦颐. 太极图说[M]. 扬州: 广陵书社, 2019.
[4] 杨伯峻. 孟子译注[M]. 北京: 中华书局, 1960: 332.
[5] 程颐, 程颢. 二程集[M]. 北京: 中华书局, 2004: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