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异化劳动研读
A Study of Alienated Labor Based on the Economic and Philosophical Manuscripts of 1844
DOI: 10.12677/ACPP.2023.129283, PDF, HTML, XML, 下载: 160  浏览: 238 
作者: 王心灵: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关键词: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资本Economic and Philosophical Manuscripts of 1844 Marx Capital
摘要: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第一次深入接触经济学的本质,并且是标志着他从法哲学领域的批判转向市民社会解剖的重要转折点。这篇文章对于马克思思想的发展和核心主题的确立具有重要意义。在《手稿》中,马克思首次运用了“资本”的概念来命名现代社会,这一概念后来成为他整个思想体系的关键要素。此外,在《手稿》中,马克思首次提出了“劳动异化”的概念,用以描述现代社会中人的处境。这个概念成为马克思理论中对现代劳动问题的核心概念之一,并为后来他关于阶级斗争和人的解放的思考奠定了基础。通过《手稿》,马克思开始对现代社会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批判,探索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和对人类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异化是如何一步步成为可能。
Abstract: The Economic and Philosophical Manuscript of 1844 is Marx’s first deep contact with the essence of economics, and marks an important turning point from his criticism in the field of legal philosophy to the anatomy of civil society. This articl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Marx’s thought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ore theme. In The Manuscript, Marx first used the concept of “capital” to name modern society, a concept that would later become a key element of his entire system of thought. In addition, in The Manuscript, Marx first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alienation of labor” to describe the human situation in modern society. This concept became one of the central concepts in Marx’s theory of modern labor problems, and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his later thinking on the class struggle and human liberation. Through The Manuscript, Marx began to conduct in-depth analysis and criticism of modern society, exploring the nature of the capitalist economic system and its impact on human beings. 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how alienation is possible step by step.
文章引用:王心灵. 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异化劳动研读[J]. 哲学进展, 2023, 12(9): 1701-1706.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3.129283

1. 引言

在1844年上半年,马克思完成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这是他首次建立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内容的尝试。然而,《手稿》的内容并不具备完善的体系结构,马克思也没有准备将其出版。现今我们所看到的版本是后人根据马克思于1844年写作的三个分散手稿(即笔记本I、II和III)进行整理和编辑而成的。直到1932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EGA1)的第1部分第3卷首次以德文原文的形式发表了全部手稿,这使得更多的人有机会研究和理解这一重要文献。《手稿》自从问世以来便面临着众多争议,但不管怎样,都无法改变其具有的重要价值、否定它的重大意义。关于异化劳动的相关内容是《手稿》的重点部分,马克思以对国民经济学的总批判为异化劳动理论的阐述基础,在开篇便对工资、利润与地租这三个经济学的基本构成要素进行了具体分析,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对立及其尖锐化的原因,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2. 劳动与劳动的异化

在对马克思的异化劳动进行讨论之前,首先来讨论一下其对劳动的理解。在这一时期,马克思所探讨的劳动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中的雇佣劳动,这种劳动从资本的角度来看是商品生产,站在工人的角度则是谋生劳动。在《手稿》中,马克思阐述了劳动的四层含义:第一,生命的自我表现。劳动是人自我外化、对象化的过程,在劳动过程中,人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感受到自身的生命存在,获得个人的满足和乐趣。第二,他人需要的生产。劳动并非直接为劳动者自身需要的产品而生产,而是为满足他人的需求而生产。通过劳动,人们创造出能够满足他人需要的产品或服务。第三,相互补充的生产。工人的劳动既满足了他人的需要,同时自身的需求也在他人的劳动中得到证实和满足。第四层含义是社会本质的生产。为满足他人的需要而进行的劳动过程,是对人个体独立存在的否定,直接表现和证实了人的社会本质。劳动从个人的需要出发,但并非直接为个人需要生产,而是通过满足他人需要来获得满足自身需要的产品。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劳动过程没有确定的起点和终点,每个人都在为社会生产,每个人的劳动都是社会生产的一部分。因此,每个人的劳动都在生产着社会交往和联系,从而揭示出自己的社会本质。可见,马克思此时认为社会本质是人的真正本质,这无疑成为其今后的思想发展奠定基础。

劳动对人来说既是自我本质的外化,又是他人本质的补充。劳动的内在特性包含着交换的概念。人的个体劳动从一开始就包含着他人的需要,但这个“他人”并不指代某个具体的个体,而是指整个社会作为一般存在,即超越个体自身的范畴。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交换关系在现实中以物品为媒介进行,通常表现为物物交换。在交换过程中,个人的私有财产作为交换的媒介物起着重要作用。这些物品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作为代替物、等价物而存在。个人用私有财产交换的对象并不局限于特定的他人,而是任何其他人拥有的、个人自身所需的任何物品。这种交换需要引入一种普遍等价物——货币作为物品与物品之间的中介。因此,劳动的目的逐渐被抽象化,从自身的直接需求、满足他人需求的过程逐步演变成为社会的需求。劳动的实现过程从直接的人与物品的交换,逐渐转变为物品与物品之间的交换,最后演变为人与货币的交换。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私有财产与私有财产之间的交换在现实中表现为人与货币的交换。因此,在劳动过程中最初存在的他人逐渐被货币所取代。货币成为劳动的直接客体,代表着劳动的目的和成果。这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逐渐演变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即人与以货币形式呈现的物品之间的关系。“货币的本质,首先不在于财产通过它转让,而在于人的产品赖以互相补充的中介活动或中介运动,人的、社会的行动异化了并成为在人之外的物质东西的属性,成为货币的属性。” [1] 在人与货币的关系中,人与货币是否交换、怎么交换,这个过程似乎是人无法决定的,刚好相反,人是被决定的。货币似乎成了整个过程的主宰,人则成了货币自身运动的附属物。这就形成了所谓的异化现象,人和物都淹没在了货币当中、都抽象为货币。

在这一阶段,马克思并不认为劳动异化现象是在交换过程中产生的,而是将其归结为私有制。在私有制下,人的劳动不是出于内在的需要,而是出于外在的、偶然的需要。人的劳动是被迫的、被强制的,因此劳动本身成为反对人自身的力量。到底是什么力量能够迫使人劳动同时人又必须服从这种力量呢?马克思在《手稿》中指出:“工人的使命决定于社会需要,但是社会需要是同他格格不入的,是一种强制,他由于利己的需要、由于穷困而不得不服从这种强制,而且对他来说,社会需要的意义只在于它是满足他的直接需要的来源,正如同对社会来说,他的意义只在于他是社会需要的奴隶一样。” [1] 在这种情况下,私有制下的劳动变成了谋生的劳动。但需要注意的是,此时马克思对原因的分析还停留在表面现象。对于私有制为什么会使人的私人需要和社会需要格格不入,私有制为什么会使工人被迫从事谋生劳动,私有制是怎样让工人贫困,这些问题的进一步探讨则是在马克思创立历史唯物主义之后。在这里,马克思的理论深度还远不足以解决问题,他把异化的根源归结为私有制,但对私有制本身的生成和发展的过程缺乏了解,而当他进一步深入到生产过程中研究劳动的异化时问题就有了进展。

3. 异化劳动的四种规定

在《手稿》中,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的四种规定进行了具体论证,这也是马克思对异化问题分析最为具体、最为集中的地方。

3.1. 人同劳动产品相异化

劳动本质上是人自我外化的过程,是人根据自身的需要改变自然以满足自身的过程。“劳动的产品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的、物化的劳动,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劳动的现实化就是劳动的对象化。” [2] 劳动产品作为劳动对象、劳动的结果是人自身的“作品和现实”。因此,在劳动产品和人的关系中,劳动产品应该从属于劳动者、工人,但在资本主义生产中情况却刚好相反。劳动产品作为劳动的对象并不是从属于人,而是成为独立的东西、与他相异的东西、不依赖于他、外在于他并且与他对立的东西。工人通过劳动为这个世界创造的财富越多,他自身就离财富越远;物的世界越丰富,工人自身的生活就越凄惨。在国民经济学家看来,工人与其产品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在他们眼中,工人就如同一件物品而已,不将其当作人来看待。因此,国民经济学家认为工人同产品的对立是与资本逻辑本身相符合的正常现象。

3.2. 人同劳动本身相异化

对劳动产品与人相异化追根溯源,马克思进一步考察劳动过程本身的异化。劳动产品作为“物”并没有生命,也没有能动性,所以“物”是死的、“物”本身不会反对人。劳动产品与人相异化,其问题只能在人本身,在人本身的劳动中。马克思在对劳动过程的考察中分析:“劳动的异己性完全表现在: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他强制一停止,人们就会像逃避癌疫那样逃避劳动。……对工人来说,劳动的外在性表现在:这种劳动不是他自己的,而是别人的;劳动不属于他;他在劳动中也不属于他自己,而是属于别人。” [2] 劳动过程本身不是人自身的对象化、外化的过程,而是他人的对象化、外化过程。正因为劳动者不是为自己劳动而是为他人劳动,在劳动过程中劳动者感到劳动是一种折磨、劳动是一种异己的活动,从而排斥劳动、反对劳动、逃避劳动。

3.3. 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

人为什么排斥、逃避强制的劳动,劳动为什么不能被强制呢?这就需要对人的本质进行思考。通过对异化现象追根溯源,马克思考察了人的类本质。马克思认为:“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 [2] 相对于自然界来说,人具有自由和意识的能动性,而自然界则是自发的存在。人通过受自由意识支配的生产活动与动物区别开来,这成为了人类的特征。同时,人通过自身的自由意识活动改造自然界,使自然界发生变化,并实现了人对自然的控制和利用,达到了一种人化自然的状态。然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劳动并非在自身意识的支配下自由进行,而是被迫为满足肉体需求而进行的劳动。

马克思在这里将异化理论与人的类本质相联系,认为异化表现为人与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然而,类本质并不是造成异化的根源。根据马克思的观点,既然人的本质是自由有意识的活动,那么人的类本质应该与人自身内在保持一致,人应该是自由的,而不是异化的。人的自由意识和有意识的类本质本身不应该与人自身相矛盾。因此,与其类本质相一致,人应该是自由的,而不是异化的。马克思并不认为存在着先验的、外在于人的所谓人的本质存在。那么,人的异化的原因只能在超越人的抽象本性范畴之外寻找,而不能简单地用人性的范畴来解释。因此,人与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只是异化现象的外在表现和现实结果,而并非异化的根源。类本质只是判断异化与否的价值尺度,而不是异化的根本原因。

3.4. 人同人相异化

在马克思的理论中,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的直接结果是人同人相异化。这并不是说前三个规定是人同人相异化的原因,而是通过对前三个规定的推导得出了人同人相异化这个结果。实际上,在现实的历史进程中,人同人相异化才是前三个规定的原因所在。前文中已经指出,产品作为物并不能反对人,劳动作为人自身的对象化和外化活动,是实现人自身的活动,不应该反对人自身,而人的自由有意识的类本质本身也不会导致异化。然而,现实生活中人同这些方面却都发生了相异化,那么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通过对异化表现的分析可以发现,人同劳动产品相异化是因为劳动产品不归劳动者占有,它到底归谁占有呢?人同劳动本身相异化是因为劳动不由劳动者自己支配,它又归谁支配呢?人同类本质相异化是因为人不能自主地决定自己,不能自主地实现自己的类本质,即不能作为“人”来生产和生活,到底是什么力量迫使人不能作为人生活呢?马克思指出:“如果人对自己的劳动产品的关系、对对象化劳动的关系,就是对一个异己的、敌对的、强有力的、不依赖于他的对象的关系,那么他对这一对象所以发生这种关系就在于有另一个异己的、敌对的、强有力的、不依赖于他的人是这一对象的主宰。如果人把他自己的活动看做一种不自由的活动,那么他是把这种活动看作替他人服务的、受他人支配的、处于他人的强迫和压制之下的活动。”人之所以表现为与自己相异化、自我对立,是因为存在一个异己的、敌对的他人,是因为人存在于与他人的异化关系中。

马克思对异化的四个规定的描述并不是平行的四个规定,而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逐层推进的异化考察过程。马克思对于异化现象的批判并不是仅仅停留于表面,而是探究异化的真正根源及其内在本质。在这四个规定中,马克思断言了异化现象的不同层面。前三个规定侧重于对异化现象的考察和批判,但也为第四个规定即人与人之间的异化提供了必要的铺垫。马克思在分析异化过程时认为,劳动本身并非异化的根源,因为人的劳动不是抽象的个体劳动,而是存在于特定社会关系中的劳动。因此,异化劳动并不是指个人劳动本身的异化,而是指在劳动过程中展现出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其根源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指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劳动即异化劳动,两者是同一个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劳动都是异化劳动。是否属于异化劳动,要依据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是否被异化来进行批判。总之,马克思对异化的四个规定不是平行的四个规定,而是一种逐层推进的异化考察过程,从现象到本质,由浅入深。马克思的目的是揭示异化现象的真正根源及其内在本质,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异化是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的产物。

4. 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

劳动和异化劳动是马克思从劳动者的方面来考察的异化,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的关系则是从资本家方面对异化问题的考察。异化劳动是对劳动过程的考察,私有财产则是对异化劳动结果的考察。私有财产在异化劳动中生成,私有财产又是异化劳动的前提条件。为了理解异化劳动的本质,必须首先理解私有财产的本质。同时,要深入认识私有财产的本质,也需要先理解异化劳动的本质。

4.1. 私有财产是异化劳动的产物

私有财产是异化劳动的产物,具有两层含义。首先,私有财产作为物是工人外化劳动的结果,是工人通过劳动改变自然界并占有其产物的产物。从这个角度看,私有财产是异化劳动的一部分。其次,私有财产作为人际关系,是工人的劳动作为异化劳动的结果。这意味着劳动的异化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异化关系。因此,工人的外化劳动和异化劳动不仅是物质产品的再生产,也是人际关系的再生产,这是劳动过程的双重结果。资产阶级的国民经济学家将工人的异化劳动视为私有财产自身运动的结果,或者说是私有财产自身运动过程的一环。他们将私有财产视为资本主义生产的绝对前提。然而,在马克思看来,这个前提本身需要解释,而且这个前提正是工人劳动的结果。

4.2. 私有财产是异化劳动的条件

私有财产在异化劳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方面,私有财产作为物是异化劳动的物质条件,提供了实现异化劳动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私有财产也作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是异化劳动的社会条件。尽管对工人来说,私有财产是他人的财产,是异己的存在,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种社会关系是组织社会生产不可或缺的条件。私有财产的存在使得劳动得以组织、协调和分配,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发挥着组织生产的重要作用。没有私有财产,工人的劳动只能是一种潜在的力量、抽象的存在,无法实现为实际的劳动行为与生产过程。

4.3. 私有财产的双重本质

私有财产作为异化劳动的产物和条件之间的矛盾现象,是异化劳动自身内在矛盾的结果。在马克思的理论框架下,异化劳动是劳动和异化的劳动的统一体,私有财产作为劳动产品和劳动占有关系的统一体也由此而来。马克思强调,私有财产的本质并不仅仅是物的存在,而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表现,特别是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劳动占有关系。这个关系意味着工人的劳动产品被资本家占有和控制,从而使劳动者处于被奴役的状态。私有财产的本质特征成为所有奴役关系的集中体现。马克思认为,解放工人意味着改变这种奴役关系,即消除资本家对工人劳动的占有和剥削。只有当这种奴役关系得到消除,人类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但是,从根本上来看,私有财产是人的外化劳动的产物,虽然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它不能被劳动者所占用,但这并不能改变其作为劳动产物的属性。所以,从根本上说私有财产应该是“真正人的和社会的财产”,私有财产应该为劳动者和社会所有而不是为资本家所有。马克思把私有财产看作社会生产、社会劳动的产物,从异化劳动的双重属性来探讨私有财产的双重属性即私有财产的资本主义本质和普遍本质,这就为问题的解决找到出路。马克思在此处对私有财产的研究为后来其在《共产党宣言》中对私有财产的性质的认识打下了基础,虽然此时马克思对私有财产的认识和相关表述还有待深化。

5. 结语

在《手稿》中,马克思将异化从绝对精神的运动、抽象的人性范畴发展为社会关系异化,为马克思今后的思想发展奠定了基础。《手稿》在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进行实证研究的过程中,既指出了社会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也对社会中的进步性方面进行了肯定。马克思对于无产阶级生活状态的描述让人们看到了其悲惨境遇以及资本家们的冷酷无情,同时向大众阐述在这种不合理的社会现状之下蕴藏着巨大的社会革命危机。马克思抛开单纯的道德批判深入到资本主义社会内部、从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矛盾出发揭露其必然会被更好的社会制度所取代的研究方式也为其以后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奠定了基础 [3] 。但也要清晰地认识到,马克思虽然看到人的社会关系、人的社会本质等,但社会关系是如何形成与发展的、社会关系变革的条件和规律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说明 [4] 。此时的马克思对社会关系本身仍然缺乏认识,只是把异化归结于“私有制”、“私有财产”、“社会关系”等这些直观现象或者抽象概念,对于异化消除的途径和条件问题的论述还停留在抽象层面。同时,马克思在《手稿》中对于资本主义社会必然灭亡的研究与其在《资本论》中的论述存在着一些差异。在《手稿》中,马克思还有一部分内容是从哲学论证的角度出发,论述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必然性,同时对资本主义的不公平现象进行揭示。在《资本论》中则是通过对资本的有机构成进行了分析,这种方式无疑更科学,更具有说服力。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9: 18-29.
[2]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157-162.
[3] 罗骞. 异化劳动: 现代性状况与现代性批判——《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解读[J]. 学习与探索, 2012(1): 34-38.
[4] 张雷声. 马克思的第一部经济学著作的手稿——《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读[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4(9): 2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