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视域下曲艺类非遗文化的数字化传播路径探析——以凤阳花鼓为例
Exploring the Digital Communication Path of Quyi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grated Media—Taking Fengyang Flower Drum as an Example
DOI: 10.12677/ASS.2023.129679, PDF, HTML, XML, 下载: 271  浏览: 493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史玉平:滁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安徽 滁州
关键词: 凤阳花鼓曲艺类非遗数字化融媒体Fengyang Flower Drum Quyi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Digitization Convergence Media
摘要: 融媒体视域下,如何在数字技术和数字媒介发展中,保护、传承、传播与发展我国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社会面临的重要课题。围绕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播这一问题,从利用数字技术对非遗文化进行固态保护、活态传播、产品转化等角度展开论述分析,提出了适合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传承的新路径,在数字技术的层面上传承和传播非遗文化。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dia integration, how to protect, inherit, disseminate and develop Chi-na’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folk art in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technology and digital media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facing the society. Focusing on the problem of digital com-munica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quyi, this paper discusses and analyzes the use of digital technology to carry out solid protection, live communication, product transformat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poses a new path suitable for the transmission and inheritanc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quyi, and inherits and spread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t the level of digital technology.
文章引用:史玉平. 融媒体视域下曲艺类非遗文化的数字化传播路径探析——以凤阳花鼓为例[J]. 社会科学前沿, 2023, 12(9): 4979-4984.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3.129679

1. 引言

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戏曲艺术中的瑰宝,涵盖了非常重要的文化信息资源。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凤阳花鼓以其富有民族特色的表演形式被周恩来总理称为“东方芭蕾”。融媒体视域下,互联网和数字技术高速发展,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进入数字化时代,如何利用数字手段赋能曲艺类非遗实现更好的传播和传承成为时代课题。

数字化是指将客观事物转化为一系列二进制代码,在计算机中用0和1表示的一串分离的单元,并对其进行统一处理、分析、应用和传播的过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是指利用现代数字技术手段,将文化遗产的核心内容和信息客观真实地记录和保存下来,并以适当的结构设计使之成为可供检索、学习和利用的数据资源,依靠虚拟现实、大数据、数字媒体传播等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活态传播,扩大非遗保护、传承和传播的渠道。

2. 融媒体时代曲艺类非遗数字化传播的优势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融媒体时代,数字化技术较为成熟和稳定,为曲艺类非遗文化注入“数字基因”已经成为传统文化保护的必经之路。数字技术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可再生和复制的数字化产品,便于记录、传播、传承和发扬。在整体性保护曲艺类非遗文化内涵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数字技术优势,可以激活传承新形态,拓宽传播渠道,寻找新的发展机遇。

2.1. 数字化保存缓解遗产保护困境

数字化是对曲艺类非遗文化进行抢救保护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京剧、昆曲、粤剧、花鼓戏等戏曲剧种均借助数字化技术缓解了发展困境。一方面,曲艺类非遗文化数字化之后,其数字资源不再受到原先载体在空间和时间方面的局限,数字资源可以借助电子介质和互联网无损耗地进行存储、展示、复制和传输,为曲艺类非遗的保护和展现提供了技术手段;另一方面数字化也改变着传统的保护方式,数字技术可以非常完整、真实、生动地展示出曲艺艺术的声腔、形体、表演、服饰之美,突破曲艺类非遗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时间、空间限制,拓展其生态空间,缓解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困境。

2.2. 数字技术赋能更新艺术表达

数字化技术为戏曲的表达开拓了新的路径,曲艺类非遗文化由于程式固化,节奏较为缓慢,与现代美学、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契合度不高。数字影像、数字化舞台布景和音效等新形式的出现,补充了实体展示所缺乏的信息,丰富了曲艺类非遗的呈现方式,受众通过多种感官来接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将富有历史气息的传统曲艺呈现出现代审美的视听效果。应用虚拟现实、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手段,对曲艺类非遗文化的表现形式进行再创造,可以吸引更多受众参与到互动传播的过程中,有效扩大受众群体和社会辐射面,打造交互式应用体验,使非遗文化的艺术表达方式更加立体和多元。

2.3. 数字化助力活态传承和持续发展

数字化的推广和应用为非遗的保护传承、开发利用展示了理想路径,数字媒介的交互性、便捷性、沉浸性特点与非遗活态传承的理念同频共振,打破了曲艺类非遗文化传播传承的常规模式,通过区块链、5G、AI等技术手段,让传统非遗文化技艺与数字科技相结合,为曲艺类非遗文化的持续发展注入新活力,赋予其新时代的元素和意义,助力非遗文化活态传承。利用数字技术打造互联网与传统非遗文化合力形成的“数字共同体”,将非遗文化包装为更符合当代人生活的形式,令人们接受、产生兴趣甚至由此衍生出喜爱、热衷等更多深层次的感情,进而实现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和持续发展。

3. 凤阳花鼓数字化传播现状

2022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指出,到2035年,要建成物理分布、逻辑关联、快速链接、高效搜索、全面共享、重点集成的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让中华文化得到全景式呈现,数字文化产业的重要性不断凸显。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传统戏曲数字化工作的投入,使京剧、昆曲、越剧、黄梅戏等优秀剧种免于失传,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相较于曲艺类艺术研究的总体水平,数字化技术指导下的凤阳花鼓保护、传承与传播研究仍显单薄。如何构建融媒体视域下凤阳花鼓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模式已成为凤阳花鼓传承发展的关键问题。

3.1. 记录保存:数据资料挖掘统合不足

凤阳花鼓在记录保存方面,各类资料孤立存在,共享性较差:保存于凤阳县博物馆的照片、文件等纸质化的材料保存难度更大,容易丢失和损坏;凤阳花鼓博物馆正在建设中,但目前互联网中可查阅的相关资料仅局限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官网的数字博物馆,相关内容较少且更新慢,凤阳花鼓的数据资料整合难以推行统一的规范标准。过去受限于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凤阳花鼓尚无统一的数据规范及信息化应用系统,现有的数字化网站信息更新滞后,信息单一,无法在传承过程中保证时效性和准确性,大量的数据价值尚待挖掘,对凤阳花鼓数据的高效分析也亟待提升,数字化技术对于凤阳花鼓的保护势在必行。

3.2. 保护传承:对新媒体重视不够

以凤阳花鼓为代表的曲艺类非遗文化在当下的保护和传承中主要仍依赖于传统的口传身授模式,以师带徒、面对面亲授为主要方式。凤阳花鼓的传播以地方政府宣传部门和专业化媒体为主,但其影响力的构建依靠传统的PGC (专业生产内容),UGC (用户生产内容)的生产方式远远不够。目前,移动端设备的数字化传播在用户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非遗传播的场域内出现民间与官方话语实现协同、传统媒介与新媒体并道而驰的多元化传播新景象,但凤阳花鼓在新媒体上的传播情况不容乐观,凤阳花鼓需要借乘数字技术之风,扩大传播的深度和广度。

3.3. 内容衍生:形式单一受众面窄

凤阳花鼓作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内容与现代生活方式具有一定的文化距离。尽管其目前尝试与教育教学等相结合,通过建设非遗在线课程,搭建实践教学平台等多种形式开展了立体的教学传承,但这些举措影响范围小且受众缺少主动传播和传承的兴趣。如何基于凤阳花鼓的内涵衍生出系列产品并融入现代生活,让凤阳花鼓活在“当下”,活在年轻群体中,激发其对凤阳花鼓文化内涵的探索兴趣,这是扩大凤阳花鼓影响力的重要思路。

4. 曲艺类非遗文化的数字化传播新路径

融媒体时代,数字技术正在重新塑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生态格局,数字化的记录形式缓解了非遗文化的传播传承困境,互动性更强的数字场景丰富了其传播场域和表现形式,为非遗文化产品和项目注入现代化科技信息元素,数字技术以资源开放性、视觉效果的逼真、交互体验的完善等优势顺应时代潮流,为以凤阳花鼓为代表的曲艺类非遗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平台。

4.1. 数字化固态保护

4.1.1. 建设专业化数据库

融媒体时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以手机、平板、电脑为载体的数字化交互式信息传播顺应时代的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带来了契机。以凤阳花鼓为代表的曲艺类舞台艺术受限于固定的时间和空间,仅仅依靠以图片和文字为主的文献保存难以保留曲艺类非遗项目的特点,与传统人工技术相比,数字技术在信息收集、存储、挖掘或者整合分析等方面,有着更为成熟的数据收集和处理优势 [1] 。一方面,可以利用现代数字技术对纸质凤阳花鼓文献进行数字化扫描,依托打造专业数据库的方式,实现对凤阳花鼓文化文献资源的规范化、系统化管理,在资源数据库中涵盖文本、视频、音频、动态资讯等内容。另一方面,通过高清影像的数字化记录,完整还原凤阳花鼓表演者的动作、唱腔、表情,避免因口耳相传的经验方式而导致的信息传播偏差,对图像进行深度数字化分解和分析,结合动画技术作为辅助性研究动态图解,系统、全面地记录凤阳花鼓发展全貌,解决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性差的难题,最大限度地提升对凤阳花鼓文化资源的保护效度。

4.1.2. 打造数字化博物馆

以凤阳花鼓为代表的曲艺类非遗积累了大量优秀作品,数字化整理和保存优秀剧种是最好的方式。因此,依托数字采集、分类、存储、编辑和展示技术,挖掘凤阳花鼓蕴含的数据价值,建立数字化博物馆成为凤阳花鼓在融媒体时代新的传播路径。凤阳花鼓数字化博物馆可以围绕其舞蹈技巧、唱腔特点、美学特征、人文精神等方面,将乐谱、音频、视频以及研究文献、新闻报道等资料集中整理,将其转化为数据信息,逐步完善凤阳花鼓项目的基础数据采集,并通过计算机整合相关数据和成果,将凤阳花鼓转换、再现、复原成可共享和再生的数字形态,形成有文物资料收藏、戏曲创作研究、展示交流、教育普及等集多功能为一体的数字化博物馆。数字博物馆的建成不仅可以对凤阳花鼓的信息进行数字化的系统整合,与即将建成的凤阳花鼓博物馆进行资料共享和联动,还使凤阳花鼓爱好者和研究者查阅相关资料时更加便捷、高效,为凤阳花鼓的固态保护和长远发展打下基础。

4.2. 数字化活态传播

4.2.1. 拓宽数字化传播渠道

融媒体时代,以文字为载体的传统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方式逐步转变为以网络,尤其是以移动网络媒介为平台的数字信息传播 [2] 。利用蓬勃发展的数字媒体,一方面可以使凤阳花鼓艺术实现不同时间上错位和不同空间上同步,提升其传播的广度和传播竞争力;另一方面,在报纸、电视等传统大众传媒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的生机活力,例如采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的线上直播形式创新凤阳花鼓的传播方式,拓宽凤阳花鼓传播的多元化媒介渠道,打造数字化传播矩阵。同时,在传播的过程中,凤阳花鼓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大数据技术实现精准化营销,在新媒体平台上进行精准推送,为广大曲艺爱好者提供交流平台和契机,利用互联网的交互性和开放性增强同受众的分享和互动交流,为凤阳花鼓的活态传播创造更多可能。

4.2.2. 发掘沉浸互动式传播

在未来的数字世界中,虚拟与现实进一步叠加拟合,科技本身的超级连接正通过数据、应用、内容、服务、产品等具化形态实现虚拟世界里的“新全球化” [3] 。在传统的凤阳花鼓表演中,观众处于被动的状态接受演出的一切,现实生活和舞台演出的界限十分明确,在数字化条件下,凤阳花鼓可以借鉴同为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昆曲的成功案例:交互昆剧《牡丹亭》运用投影、数字交互等技术搭建三维的虚拟情境,实现了虚实时空的穿越和演出的实时互动。创作者对演员的服化道进行数字化的还原与创造,观众可以通过手势、体态等多种方式与传承人进行互动。同理,电脑数字合成技术可将凤阳花鼓的现实表演置于生动逼真的多媒体影像背景下,利用VR、AR技术对凤阳花鼓实体和场景进行再现,通过数字沉浸式场景的搭建及应用,使凤阳花鼓文化在虚拟与现实的双向场景中获得全新演绎。模拟实景会增加凤阳花鼓的感染力,增强代入感与视觉冲击力,“沉浸式”的凤阳花鼓表演让受众更好地欣赏凤阳花鼓的声腔、形体、动作之美。通过虚拟和现实、内容和情景的融合,既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凤阳花鼓表演,又弥补了传统舞台艺术的缺憾,在缓解凤阳花鼓的传承模式单一窘境的同时,让凤阳花鼓活起来。

4.3. 数字化产品转化

4.3.1. 打造虚拟数字人IP

虚拟数字人是指通过计算机程序和人工智能技术创建的与人类形象接近的数字化形象,拥有人的外貌特征、行为反应,具备感知交互能力、学习表达能力。虚拟数字人在非遗传播的拟态环境里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数字化产物,它需要依赖手机、电脑或者智慧大屏等显示设备才能存在。2022年举行的第九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中,首个秦腔虚拟数字人“秦筱雅”以活泼灵巧的旦角形象亮相,担任艺术节的虚拟推荐官,为非遗守护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推广注入了活力。设计具有凤阳花鼓非遗文化元素的虚拟数字人形象,在博物馆、文化展馆等地与用户进行交流互动,为观众虚拟讲解、智慧导览等,打造具有凤阳花鼓艺术特点兼具人文温度的人机交互,推进凤阳花鼓文化数字化传播。利用虚拟数字人与凤阳县文旅政务、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将会为凤阳花鼓更广泛的传播和凤阳县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 [4] ,为凤阳花鼓文化在文旅中的变现途径提供新思路,推动凤阳花鼓市场价值的孵化与开发,带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4.3.2. 开发多元化文创产品

文创产品兼备艺术性和实用性,贴合人们的日常生活,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非遗文创产品将从简单的具有装饰性的文化符号,变成具有实际使用价值,人们喜闻乐见的数字文化产品。台北故宫开发的“朕知道了”纸胶带、北京故宫的朝珠耳机等凭借独特的形式和趣味性使之迅速成为畅销产品,激发了人们对其蕴含的文化的探索兴趣,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的成功案例比比皆是,但目前我国市面上的非遗文创产品较少,凤阳花鼓文创产品局限于实体物品,数字文创产品尚显空白,传播较为受限。将凤阳花鼓的数字化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主动“破圈”,例如开发凤阳花鼓游戏小程序,以沉浸式体验游戏为创意点,将凤阳花鼓曲目中具有代表性的情节和故事人物通过数字产品设计制作成线上易操作、有趣味的小游戏,引导用户通过游戏中沉浸式的背景音频、文字画面等沉浸其中,从而增强对凤阳花鼓文化的了解,将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传播;依托凤阳花鼓文化遗产资源打造数字非遗文创产品,借助“国潮盛行”大背景,扩大其知名度;抓住凤阳花鼓的符号特点与当下网络交流风行的“表情包文化”结合,设计出凤阳花鼓非遗系列表情包,使用潮流的话语和视觉表现方式对传统非遗文化进行“时尚传播”,增加其展示的多样性和文化体验的娱乐性,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凤阳花鼓文化,达到将非遗文化生活化和互动传播的目的,使其走入大众视野。

5. 结语

融媒体视域下,传统曲艺类非遗文化的数字化发展既顺应了时代的要求,也是实现曲艺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必然之路,数字化为以凤阳花鼓为代表的曲艺类非遗的传承方式和传播渠道提供了更多可能性。通过对凤阳花鼓开展不同形式的数字化转化,在内容保护、传播过程、产品开发等方面利用数字技术和凤阳花鼓深度融合,开创传统曲艺类非遗文化数字化发展的新格局,以更好地实现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传播。

基金项目

滁州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融媒体视域下非遗文化传播策略研究——以凤阳花鼓为例”(202210377045)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吕国伟. 数字化非遗的传承内涵与设计应用[J]. 丝网印刷, 2023(3): 82-86.
[2] 朱志慧, 林捷. 新媒体视域下地方戏曲数字化传播探究[J]. 科播传播, 2022, 14(2): 118-121.
[3] 张亚欣. 数字化赋能非遗发展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之魂[N]. 中国城市报, 2022-06-20(A08).
[4] 刘颖.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赋能的创新策略研究——以山西省非遗保护与传承为例[J]. 名作欣赏, 2023(14): 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