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学指南》的高校翻译课程思政教学实施路径研究
On the Implementation Path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ranslation Courses for English Majors in Universities Based on Teaching Guide
DOI: 10.12677/ASS.2023.129680, PDF, HTML, XML, 下载: 215  浏览: 304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文月娥, 张巧琼: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 湘潭
关键词: 《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南》翻译课程课程思政Teaching Guide for English Majors Translation Cour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摘要: 本文基于《教学指南》,以汉英翻译课程为例,探索高校英语专业翻译课程如何设定思政教学目标、创设翻译课程思政语料库,结合课程内容重构单元教学思政教学主题、采取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以及构建关涉思政内容的教学评价体系,以此培养掌握翻译知识与技能,又具有家国情怀、文化自信,并能传播中国声音的合格翻译人才。
Abstract: Based on Teaching Guide, this paper takes the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course as a case study to explore the sett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goals, the build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rpora, the re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theme of each unit, the employment of hybrid teaching mod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involv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tent for the translation course for English majors in universities. It aims to shed some light on the cultivation of the culturally confident and competent talents with a good mastery of translation knowledge and skills together with a good sense of family and country to spread the Chinese voice.
文章引用:文月娥, 张巧琼. 基于《教学指南》的高校翻译课程思政教学实施路径研究[J]. 社会科学前沿, 2023, 12(9): 4985-4990.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3.129680

1. 引言

在当今高校教学改革中,课程思政是一个重要议题。专业课程肩负着专业知识的传授与专业技能的培养,相较于思政课程,其思政教学是“隐性”的,因此高校一线教师如何在专业课程中进行“融盐于水”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这个问题亟待深入研究。翻译课程是高校英语专业必修课程,具有“天然”思政优势,可以将思政教育无缝嵌套于翻译课程的素材中,在注重学科知识传授的同时,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政教育的熏陶。学界也已经开展了翻译类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与建设研究。如曹进、陈霞 [1] 、骆海辉、李云涛 [2] 、司显柱 [3] 、夏党华、黄群辉 [4] 等结合具体的地域、具体的高校或隶属翻译教学的子类课程,探索翻译课程思政的实施;崔沫舒 [5] 、杨正军、李勇忠 [6] 、董琇、丁爱华 [7] 则结合具体课程,探讨如何结合思政做好翻译课程改革与建设。然而,尽管翻译类课程思政已得到翻译教学一线教师的关注,但研究广度与深度都亟待拓展。因此,本文以笔者任教的汉英笔译课程为例,以《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南》为指导,分析如何将具有思政功能的翻译素材贯彻翻译教学的全过程,发挥翻译课程的思政功能,以助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文化自信、传播中国声音的合格翻译人才。

2. 《教学指南》的翻译课程的思政教学要求与意义

2.1. 《教学指南》中的英语教学课程思政要求

课程思政理论渊源来自于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明确指出:除了思想政治课程之外,“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17年12月,教育部党组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首次在国家部委文件中提出“课程思政”概念,并将课程育人列为“十大育人”体系之首。2018年《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首次在政府文件中写入“课程思政”,将其提升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制度层面。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则明确提出高校所有课程都有育人责任,要“推动每一位专业课老师制定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做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2019年“课程思政”重要性、必要性及实施建议在国家主要会议和文件中得到进一步明确和强调。2020年6月1日,教育部正式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则标志着“课程思政”在我国进入了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的新阶段。“课程思政”也已成为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议题。

《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南》(以下简称《教学指南》)由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自2013年开始研制,2020年4月25日正式颁布,为英语专业的教学指明了方向。与国家提出的思政理念相向同行,《教学指南》明确了英语教育教学改革应贯彻的四个理念:1)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2) 笃定服务国家战略;英语教育要满足中华文化“走出去”“一带一路”建设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英语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强烈需求。3) 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要坚持其“人文教育”本质。4) 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8] xix-xx)。这四个理念中大多突出英语课程的人文价值与思政功能。

2.2. 基于《教学指南》进行汉英翻译课程思政的意义

《教学指南》对翻译课程有明确的阐述:“英汉笔译”课程是本科英语专业与翻译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 [8] 4; 28),分英汉笔译(1)和英汉笔译(2),开设学期为第5、6学期,课时数为32。英汉笔译(1)主要教授英汉翻译,英汉笔译(2)则主要教授汉英翻译。英汉笔译课程融人文价值与思政功能于一体,其目标在于翻译知识传授、翻译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具体而言,其知识目标在于帮助学生了解英、汉语言与文化的异同、中西思维方式差异、英汉互译的方法与技巧;能力目标在于培养学生运用翻译知识与技能分析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翻译能力。价值目标在于帮助学生形成严谨踏实的翻译习惯、高度负责的职业操守,树立服务国家的意识和担当。

对汉英翻译课程而言,它具有天然的思政优势,也具有一定的思政意义与价值:第一,汉英翻译教学以中国优秀文化为教学素材,可让学生领悟中国文化,从而传承弘扬中国文化;第二,汉英翻译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翻译能力,也让学生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从而坚定文化自信;第三,汉英翻译教学培养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建立中国对外话语体系的意识,助力中国文化“走出去”。

3. 基于《教学指南》的英语专业课程思政研究梳理

《教学指南》颁布前,蒋洪新 [9] 、曾艳钰 [10] 、肖维青、冯庆华 [11] 、赵壁、冯庆华 [12] 、严明 [13] 等对2020年4月颁布的《教学指南》中的英语专业、商务英语专业和翻译专业等分别进行了详细解读。《教学指南》颁布后,学界就开始关注如何进一步解读其中的指导思想以及如何将之实施于外语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如李莉莉、常俊跃 [14] 、肖维青、赵璧、冯庆华 [15] 、赵秀艳、秦丽莉、王立非 [16] ;与此同时,蔡基刚 [17] 基于《教学指南》对英语专业定位的学理性或专业独特性进行讨论与反思。这些解读与反思促进了学界对《教学指南》的深入理解。另有学者则以《教学指南》为指导探讨具体课程的教学设计。如文军 [18] 依据《教学指南》从课程定位的调节性、课程内容的适切性、教学活动的延展性和教学评价的综合性四方面论述“翻译概论”课程设计,认为课程设计是完成课程教学目标,进而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陈曦蓉 [19] 以《指南》中的思辨能力相关要求为指导原则,提出了如何在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计和教学中贯彻思辨能力导向原则,把思辨能力的各项子能力分别融入具体的课程设计和教学中。

由上可见,《教学指南》给外语类专业课程的思政指明了方向与方法,也激发了一线教师以此为指导开展教学实践。然而,由于发布时间还比较短,《教学指南》指导下的具体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仍很匮乏;与此同时,汉英翻译课程极具思政意义与价值,但目前基于《教学指南》的汉英笔译课程思政研究仍很匮乏。因此本文从《教学指南》出发,探讨汉英笔译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路径。

4. 《教学指南》指导下的汉英笔译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4.1. 设定翻译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教学指南》明确指出了英语专业课程的思政理念,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因此,汉英笔译课程的教学必须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设计。在借鉴以往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的基础上,本课程的三维目标为翻译知识传授、价值引领和翻译能力培养。在知识传授方面,该课程主要传授汉英翻译的相关理论、方法与技巧,讲授如何运用相关理论、方法与技巧翻译中国文化;在价值引领方面,主要利用所选择的翻译素材,引领学生的中国文化自信与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在能力培养方面,通过课堂教学与课后练习,加强培养学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能力,以服务于当前的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与“一带一路”建设。

4.2. 建设翻译课程思政语料库,重构教学单元的思政主题

为了达成思政教学目标,笔者及课程组先着力创设思政语料库。该思政语料库的素材来源有两部分:一是深挖课程教材《新编汉英翻译教程》(陈红薇主编)中的语料;二是从本地博物馆、纪念馆以及MOOC、超星学习通、China Daily、English Bus等平台搜集素材。思政语料库的翻译素材内容所涉广泛,既涉及党的领导、红色精神、社会责任、中国传统文化等国家认同、文化自信方面的问题,也涉翻译学科理论知识、学科素养、学科技能、科学主义等学科认同方面的问题,还涉及勤劳简朴的学习与生活习惯、勇于探索的求知精神、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等个人品质问题。课程组根据搜集的素材,分类建立思政资源库,并根据现实变化,补充更新资源库的内容。

基于《新编汉英翻译教程》中的章节与内容,在充分利用教材思政元素基础上,课程组结合课外思政素材,重构每一单元课程的思政主题。在备课过程中,从中择取契合的译例,有机融入翻译理论、技巧讲解、实例分析、翻译训练以及学期末终结性评价环节中。

4.3. 采取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混合式翻译思政教学模式

《教学指南》不只是对英语专业课程教学提出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明确思政目标,还提出了“课内课外、线上线下、实体虚拟相结合”的创新教育教学方法要求。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可以延展学习的时间与空间,将课堂学习与课外在线学习各自的优势有机整合起来,让学生更具学习参与性,可以充分促进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自觉性,提升其学习能力。因此,“汉英笔译”课程采取线上线下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笔者的翻译课程思政教学中,线上教学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推荐学生在学习通上学习相关的课程片段;二是建立班级课程QQ群,在群中发布翻译素材以及相关拓展资料以及作业,并在群中答疑;学生在群中提交作业,开展学习讨论。在线下教学方面,一周2课时的课堂教学基本以具有思政功能的翻译素材为例,阐释翻译理论、方法及技巧在具体翻译实践中的运用。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主要是将相关思政主题的翻译素材与教学单元结合,如湖南本土文化名人毛泽东相关材料为例,讲解增译法;以《红楼梦》选段为例讲解翻译的归化与异化,等等。在这样的教学中,事先分别设定课程知识教学目标与思政目标,然后分解到翻译教学的不同环节中。笔者采取的方法是课前将富有某一思政主题的翻译材料(句子或是篇章形式)通过QQ群发布给学生,布置学生完成相关任务,如查找相关主题材料、找出文化特色词的相关译文以及进行初译等;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生译文讲解翻译技巧的运用,并在课堂中展开译文分享(有声思维过程)与讨论,得出最佳译文,最后画龙点睛,总结翻译技巧与规律,也提醒学生从译文中收获精神滋养。以湖南长沙水稻博物馆的“禾下乘凉梦”素材为例:

民以食为天,国以粮为本。中国是个人口大国,吃饭问题始终是摆在老百姓面前的头等大事。水稻作为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一直受到政府高度重视。20世纪60年代初的饥荒让青年教师袁隆平深感震惊,他立志要通过育种解决粮食增产问题,让人们远离饥饿,实现“禾下乘凉”的梦想。在一株天然杂交稻的启发下,袁隆平看到了水稻杂种优势的希望与前景,并全身心投入到杂交水稻研究中。

这段素材的安排旨在纪念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让学生通过资料查找了解袁隆平的事迹与精神,通过翻译了解有关中国文化的翻译策略与翻译方法。如“民以食为天,国以粮为本”怎么译?“吃饭问题”怎么译?是采取归化还是异化?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和俗语应如何转译为英语,都是需要仔细考量的。如有些学生会将“民以食为天”直译为“People regard food as their heaven”,也有学生会网上搜索西方相对应的俗语,套译为“bread is the staff of life”。“吃饭问题”该译为“feeding/food problem”还是“feeding/food”?对这些问题的阐释是翻译问题,也是文化问题。通过富含思政价值素材的翻译,学生可以掌握翻译理论,认知中国文化,学习袁隆平精神。

4.4. 构建含有课程思政评价维度的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设计包括专业知识与思政因素,涉及线上与线下两个环节。线上评价包括章节作业、在线讨论等;线下的课堂教学,及时关注即时生成评价结果。思政内容不只是在具体教学环节中体现,也要在评价环节中得以贯彻。因此线上的作业设计、讨论同样关涉思政内容;线下的期末考试,这种终结性评价中也融入了思政考核内容。如本课程组的期末考卷涉及了中国文化热词、家庭教育、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新冠、港珠澳大桥等内容。通过这样的试卷设计,一方面考查了学生对中国的社会文化元素的掌握与理解,引领学生的中国文化自信,发展学生的中国文化外译能力;另一方面也从中发现学生对中国文化掌握的不足,如在阅卷中发现学生对“互利合作(mutually beneficial cooperation)”“区域经济一体化(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等相关热词掌握不够,也有不少学生对“Tibet”(西藏)缺乏了解而将其误译为“云南”“台湾”等,还有人音译成“迪拜”。通过这样的教学考查与评价,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对中国文化了解与认识中的疏忽与不足,从在后续课程中加以完善。

5. 结语

翻译课程思政教学依据《教学指南》,将课程教材与课外网络资源以及本土红色文化资源结合,重构单元教学主题,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教学评价中融入思政素材的考核。这种全程贯穿思政教学的翻译教学,不仅充分调动学生的翻译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掌握了翻译专业知识与技能,也在潜移默化中引领学生的家国情怀、科学精神以及个人素养,让学生理解个人的发展与价值的实现要与国家、社会的需要相结合。翻译课程思政仍任重道远,学人及一线教师仍需进一步努力。

基金项目

湖南省高校教研教改项目“基于《教学指南》(2020)的大学英语翻译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建构与实践”(HNJG-2021-0671);“基于多模态话语理论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HNJG-2021-0773)。

参考文献

[1] 曹进, 陈霞. 翻译硕士培养过程中的思政教育实践研究——以西北师范大学“国策与省情”课程为例[J]. 中国翻译, 2019, 40(3): 105-113.
[2] 骆海辉, 李云涛. 基于教材的翻译课程“思政素材”探析[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0, 39(6): 16-21.
[3] 司显柱. 翻译教学的课程思政理念与实践[J]. 中国外语, 2021, 18(2): 97-103.
[4] 夏党华, 黄群辉. “四史”教育融入翻译课程思政路径研究[J]. 外国语言与文化, 2021(2): 86-93.
[5] 崔沫舒. 从思政课程角度看日语翻译课程改革[J]. 课程教育研究, 2019(3): 118.
[6] 杨正军, 李勇忠. 翻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研究[J]. 中国外语, 2021, 18(2): 104-109.
[7] 董琇, 丁爱华. 英语专业翻译类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研究[J]. 外国语言与文化, 2021(2): 71-77.
[8] 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普通高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 上——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南[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20.
[9] 蒋洪新. 推动构建中国特色英语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南》的研制与思考[J]. 外语界, 2019(5): 2-7.
[10] 曾艳钰. 《英语专业本科教学指南》解读[J]. 外语界, 2019(6): :2-8.
[11] 肖维青, 冯庆华. 《翻译专业本科教学指南》解读[J]. 外语界, 2019(5): 8-13, 20.
[12] 赵壁, 冯庆华. 《翻译专业本科教学指南》中的翻译技术: 内涵、历程与落地[J]. 外语界, 2019(5): 14-20.
[13] 严明. 《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指南》与商务英语一流本科专业建设[J]. 外语界, 2020(1): 2-8, 14.
[14] 李莉莉, 常俊跃. 统一指导与多元发展: 解读《普通高等学校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南》——常俊跃教授访谈录[J]. 语言教育, 2020, 8(4): 2-7.
[15] 肖维青, 赵璧, 冯庆华. 推动构建中国特色翻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翻译教学指南》的研制与思考[J]. 中国翻译, 2021, 42(2): 65-71.
[16] 赵秀艳, 秦丽莉, 王立非. 贯彻《国标》和《指南》, 推进商务英语一流专业建设——专访教育部商务英语国家级教学团队带头人王立非教授[J]. 语言教育, 2021(1): 2-7.
[17] 蔡基刚. 学科交叉: 新文科背景下的新外语构建和学科体系探索[J]. 东北师大学报, 2021(3): 14-19, 26.
[18] 文军. 《教学指南》背景下“翻译概论”课程设计的思考[J]. 上海翻译, 2021(2): 61-64.
[19] 陈曦蓉. 《商务英语本科专业教学指南》指导下思辨能力导向的商务英语课程教学研究[J]. 外语教育研究, 2020, 8(4):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