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音乐社会认知心理初探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Social Cognitive Psychology of Music in Rural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DOI: 10.12677/AP.2023.139472, PDF, HTML, XML, 下载: 215  浏览: 367 
作者: 王彦胜:曲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山东 曲阜
关键词: 农村小学生音乐社会认知Rural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Music Social Cognition
摘要: 本研究选取了农村小学生被试若干名,让他们自由联想与“音乐”这个词语的相关事物名称,通过对这些词语进行统计分析,概括总结出了他们心中怎么样定义“音乐”。研究表明,他们已经形成了比较明确和统一的音乐概念,即一种主要包括唱歌、跳舞和欣赏等令人愉悦的活动。研究者也作出了进一步的分析和讨论。
Abstract: This study selected several samples of rural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and asked them to freely asso-ciate the names of related things with the word “music”. Through simpl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se words, it summarized how they define “music” in their minds.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they have developed a relatively clear concept of music, which is a joyful activity that mainly includes singing, dancing, and appreciation. The researchers further analyzed and discussed this research result.
文章引用:王彦胜 (2023). 农村小学生音乐社会认知心理初探. 心理学进展, 13(9), 3777-3781. https://doi.org/10.12677/AP.2023.139472

1. 引言

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国内的部分相关研究者对音乐社会认知的探索作出了积极尝试,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实质上,在传统意义上,“音乐认知”更属于音乐学的范畴。随着公共音乐教育理念的实践、推广以及大众艺术素养提升,社会审美需求和对美育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小学音乐教育也在更加系统和专业地发展。在此现实语境之下,音乐认知活动更具有了社会心理意义。本文通过问卷法和观察法,尝试探析小学生低年级学生心中“音乐”的概念,旨在通过自由联想的结果(词语)来描述小学生们的音乐认知心理。这里的“音乐”概念并非严肃音乐学中的定义,而是小学生们心中关于“音乐”的代表性想法的集合。冀望通过研究可以捕捉他们对“音乐”的理解,了解他们的音乐社会认知心理,以期对音乐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2. 理论依据

2.1. 华生的行为主义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的行为主义的主要观点是环境和教育是影响人行为的原因,心理的本质是行为,除了基本的生理动作较复杂之外,人的很多行为都是操作性行为,可以反映人的心理活动。研究者采用他的言语报告法,引申为的一些学者的做法——词语自由联想,通过自然状态下的自主报告可以反映被测试者的心理活动,映射出他们的心境轮廓。在本研究中,学生跟音乐相关的行为主要受到学校教育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研究者是在音乐课堂上实施的测验,音乐课并非音乐社会认知,对音乐课的情感预设(刺激——“音乐”联想源词)会引发关于音乐行为的设想(行为——“音乐”联想流词)。

2.2.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加拿大心理学家班杜拉强调教育的弱干预取向,他将华生的行为主义进一步论述,主张将个体社会学习心理机制应用于教育领域,认为人的学习行为是建立在在社会观察之上的自然且有选择性的活动,教育起到纠正以及引导的作用(班杜拉,1971)。在本研究中,社会观察学习对学生音乐社会认知有重要影响(也包括学校之外的),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此研究可以衡量学校音乐教育的质量,也可以对此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

2.3. 西尔伯曼的音乐社会心理学思想

德国音乐家西尔伯曼研究过音乐作品以及音乐创作活动对于特定社会集体的影响以及对于不同特定集体的相互矛盾的影响。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对于学生而言,社会集体意味着不同且他们本身也处于不同的社会集体,这容易导致心境的“内敛”和“外显”交替出现,音乐现实和音乐想象容易混淆。加之社会文化和音乐文化的影响约束、规定好的某种“界限”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角力,这些情况的并存有可能阻碍音乐社会心理的发展。

3. 研究假设

3.1. 课题假设

农村小学生心目中的“音乐”概念已经基本形成。

3.2. 理论假设

1) 音乐教育的价值偏好直接影响小学生的音乐志趣。

2) 小学生对舞台表演的兴趣和要求因为美育的提高而变得越来越高。

3) 世俗音乐文化的繁荣提高了小学生音乐审美的水准。

4. 研究过程

4.1. 被试选择

农村小学一二年级学生,不完全随机地选取了140名学生。

4.2. 实施测试

念出“音乐”这个词语,要求学生想到这个词以后,写下词语或者短语来描述想到的事物,不能是句子,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不限时间和词语个数,在研究者适当的指导下单独完成。

4.3. 结果统计

收集到的有效问卷126份。以语义为标准,对意思相同或者相近的词语进行概括、归纳和总结,统计(单个词语出现的次数和合并词语的个数)出学生们言语报告的高频词以后进行编码,主要包括:唱歌、开心、与音乐课课前准备有关的词语(音乐教室/音乐老师/钢琴/老师好)、与教学过程相关的词语(学唱歌/学谱子/歌词/学歌词)、与律动活动有关的词语(跳舞/表演/舞台)、与乐器名称及演奏乐器有关的词语(乐器/笛子/竖笛/吹竖笛/二胡/演奏/小提琴/鼓)、与音乐欣赏有关的词语(听歌/听音乐/唱片)、与情感体验有关的词语(感动/有趣/欢快地)、与音乐志趣有关的词语(艺术/大学/故事)。

4.4. 统计数据分析

编码后的联想流词可以分成九个维度,其中“唱歌”、“开心”、“音乐课课前准备有关的词语”这三个维度出现的频次最高,“音乐志趣有关的词语”的维度出现的频次最低,这可能跟被试的课堂注意力时间有关联。“情感体验有关的词语”维度反映的是被试对音乐的主观感受,“音乐志趣有关的词语”维度折射出对音乐的更高层次追求。“教学过程有关的词语”、“律动活动有关的词语”以及“乐器名称及演奏乐器有关的词语”和“音乐欣赏有关的词语”这几个维度主要跟音乐活动形式有关(见表1)。

Table 1. Nine dimensions of encoded associative flow words

表1. 编码后的联想流词的九个维度

5. 讨论

研究数据以及思考证实了课题假设和部分理论假设。除了理论假设中的第2.3假设,学生的舞台表演兴趣实质上似乎并不是越来越高、世俗音乐文化的繁荣并不能显著说明有益于小学生音乐审美水准的提高。这可能跟小学低年级学生接触不到流行歌曲等音乐形式有关,但是由于同伴关系等原因,对世俗音乐文化较迫切的倾向也是值得关注的。而由于每个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各自抱有不同的愿望与期待,追求着不同的目标,以满足各种不同的需要,因此各人的认知活动带有不同的选择性与倾向性,对同一事物会予以不同的解释与判断,并相应地作出各种不同的行为反应(时蓉华,1988)。音乐认知作为社会认知的一种方式,也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和行为,应该及时地观测、评估和监督。

5.1. 农村小学生心中的“音乐”概念基本形成

综合研究数据发现,农村小学生们对“音乐”概念的理解可以这样描述:一种主要包括唱歌、跳舞以及欣赏等形式的令人愉悦的活动。

5.2. 音乐教育的价值偏好直接影响学生的音乐志趣

农村小学生心中的“音乐”概念既符合教师的实际教学实践,也比较契合教材的教学内容设置,这可以佐证音乐课堂所秉持的价值偏好直接影响学生的音乐志趣。在研究数据中的具体数据是“艺术”、“大学”、“故事”等。学生的这些想法令人惊喜,尽管研究者并没有特别强调音乐这种活动的艺术性以及社会应用性,但是有时候也会提及,特别是在音乐欣赏活动中。

5.3. 农村小学生的音乐表演兴趣没有变得越来越高

结合短期观察,学生们在情绪上对音乐表演的兴趣越来越高,但是实质上这种倾向不够稳定,甚至不明显和南辕北辙。具体原因可能是过多的音乐表演活动不仅没有起到娱乐身心的作用,反而成了一种负担,对音乐的社会应用功能的不确定性可能也是个顾虑的问题。

6. 结论:学校音乐教育的目标导向性应当更加明确。

通过对被试言语报告的分析以及作答问卷过程的表现发现,学生对“艺术”、“舞台”、“表演”等词汇的态度比较谨慎和矛盾。这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推断,学生的音乐活动的价值取向跟权威(家长、老师、伙伴等)有一定的关联,可能是因为社会观察学习的效果以及音乐对社会集体影响之间的冲突,导致音乐教育的实践性没有得到充分重视。这说明当下的音乐教育对学生的影响仍然具有强烈的主导作用,但是在不断加强实践教育的背景下,鉴于学生和家长可能存在知识教育与能力教育之间孰轻孰重的价值观困惑,父母受教育层次高的被试报告出音乐课是特殊学科的倾向,内心渴望学校音乐教育更加专业和具有区分度,相对的父母受教育层次低者可能还是认为音乐课程没有什么实用价值。因此一方面,音乐教育工作者应当加强音乐的社会功能教育,更重要的另一方面是,学校音乐教育的目标导向性应该更加明确。

7. 后记

对“音乐”概念的强调为的是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了解音乐课的学科特点,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学生对“音乐”概念的理解还是完整性的,而结合《乐记》等典籍记载发现,“声”、“音”、“乐”其实是分立的(翟冬清,2020)。其中,“声”跟物体的振动有关,属于自然产物,“音”跟乐器有关,属于社会产物,“乐”跟规则规律有关,属于文化产物。这让研究者联想到了早期学校音乐教育的适用性和科学性,除了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养需要提高之外,音乐课程如何更好地促进学生人格心理发展与成长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阿尔伯特∙班杜拉(1971). 儿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https://baike.so.com/doc/6809518-7026472.html
[2] 时蓉华(1988). 社会心理学词典. 四川人民出版社.
[3] 翟冬倩(2020). 浅释《乐记》中“音乐”的概念. 文物与鉴赏, 189(18), 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