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考读后续写测试对写作教学的反拨效应
A Brief Analysis of Washback Effects of NMET Continuation Task on Writing Teaching and Learning
DOI: 10.12677/ASS.2023.129735, PDF, HTML, XML, 下载: 269  浏览: 378 
作者: 张玉瑶:重庆三峡学院外国语学院,重庆;黄 滔:重庆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重庆
关键词: 读后续写写作教学反拨效应启示Continuous Task Writing Teaching Washback Teaching Inspiration
摘要: 语言测试是评估语言教学的重要手段,其反拨作用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产生着极大的影响。读后续写测试作为高考新题型,考核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满足了教育改革的要求。本文基于新高考背景首先阐述了读后续写和反拨效应的基本概念;然后根据当前读后续写测试研究现状,分别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探析高考读后续写测试对写作教学的反拨作用;最后基于此得出教师应加强学生英语写作思维训练、将写作与阅读、听力及口语等相互结合和建立多元评价机制的写作教学启示,旨在提高学生读写水平,优化写作教学效果,以期为一线教师提供参考。
Abstract: Language test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evaluate language teaching, which has a great impact on teacher’s teaching and students’ learning. As a new type of writing test in NMET, the continuation task can assess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ies in using language, which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education reform.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the NMET, firstly, the paper expounds the basic concepts of the continuation task and washback. Then,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research status of the continuation task,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washback of the continuous task on writing teaching and learning. finally, based on the above, the author concludes the writing teaching inspiration that English teachers should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of students’ writing thinking, combine writing with reading, listening and speaking, and establish a multiple evaluation mechanism, aiming to improve students’ reading and listening level and optimize the teaching efficiency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front-line teachers.
文章引用:张玉瑶, 黄滔. 浅析高考读后续写测试对写作教学的反拨效应[J]. 社会科学前沿, 2023, 12(9): 5363-5368.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3.129735

1. 引言

语言教学与语言测试是教育过程中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语言测试作为语言教学的一种评价工具,影响着语言教学的质量和过程,这被称为反拨效应。这种反拨效应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这是衡量–项测试的主要指标。高考作为我国一种标准化的“高风险”大规模测试对英语教学具有巨大的反拨作用,且备受人们关注。

2017年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是通过听、说、学、读、写的方式,在学习和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培养出来的 [1] 。在这些技能中,写作是一种重要的交流和输出工具,也是高考英语测试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考综合改革的推进,2016年10月浙江作为高考改革试点开始采用新高考试题,其中写作题型变化最大。读后续写作为一种新的写作测试题型,在新高考中得到了应用,这会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产生重要影响,起到一系列的反拨作用,这对当前英语写作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基于此,本文基于新高考背景,就高考读后续写测试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产生的反拨作用进行简要分析,希望给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带来一定的启发。

2. 文献综述

2.1. 读后续写

2.1.1. 读后续写概念

读后续写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王初明教授提出的英语促学手段。2016年读后续写首次出现在浙江高考的英语试卷中,并成为浙江英语高考稳定考查的题型,之后延续到其他省份。读后续写作为一种新的写作题型,要求学生先读一段英语材料,然后学生基于材料内容,合理发挥想象预测文章结尾,续写一篇150词左右的作文,要求逻辑清晰,故事情节发展合理,主要考察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对学生的词汇量、逻辑思维、语篇整体掌握能力要求较高,对大多数的高中生来说,学习难度较大。读后续写作为一种有效的促学手段,完美地契合了阅读和写作两种语言技能,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补全文章结尾,时输入和输出相互协同,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符合当前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2.1.2. 高考读后续写测试研究现状

为了解国内对高考读后续写测试的研究现状,研究者在知网(CNKI)以“读后续写测试”或者“读后续写测试的反拨作用”为关键词搜索,自2009年我国学者提出读后续写这一具体英语学习方法以来,国内对读后续写的关注度不高,直到2016年,读后续写首次出现在浙江高考的英语试卷中,之后延续到其他省份。学者对读后续写的关注度逐年呈上升趋势,研究角度范围也有所扩大。

2016年后逐渐出现了较多关于检验读续写促学方面的研究和读后续写教学策略方面的研究。比如涂孟玮研究了读后续写测试对词汇习得的促学效果。结果显示:在词义和用法方面,比起话题作文读后续写促学效果更加明显 [2] 。费胜昌认为,读后续写阅读材料的选取不能偏离课本,可从课本中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语篇作为续写材料,引导学生读思结合,以读促写,高效完成续写任务 [3] 。袁汉邦(2019)将读后续写课堂教学分为三个有效环节:一是帮助学生梳理故事情节;二是分析阅读文本语言;三是进行续写 [4] 。

读后续写的促学作用虽然得到验证,但作为一种新型外语写作水平测试手段,其反拨作用如何,是否会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产生影响仍然有待研究者求证,相关研究数量不多。因此,读后续写在高考中广泛运用后,其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反拨作用以及其对教学的消极反拨作用的解决策略研究应该引起教育者和研究者们的关注。

2.2. 反拨效应

“反拨效应”(washback effect or backwash effect)指语言测试对教与学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同时还指语言测试对课程设置、教育者以及人才培养等所带来的不可低估的影响 [5] 。

2.2.1. 反拨效应理论

语言测试的反拔效应是指语言测试对语言教学产生的影响。反拨效应既是考试后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评价考试质量的标准之一。根据其影响的性质和程度不同,反拨作用有正、负以及显性、隐性之分。若测试能够促进教与学,该测试具有正反拨作用 [6] 。反之,当测试未能反映学习情况或未能实现教学目标 ,对教学产生的不利影响时则该测试具有负反拨效应 [7] 。显性反拨作用,即可容易获得某一测试的详细且踢确的结果。如:老师完全是为了考试而开展教学活动而学生也只是为了通过考试而学习。与此不同,隐性反拨作用,指测试对老师和学生的潜在影响,其结果是内在的,复杂的。老师以教授课本内容作为对考试的准备,同时又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这种倾向。这也是反拨效应在国内外语言教学和测试领域备受关注的主要原因。

2.2.2. 反拨效应国内外研究现状

反拨效应研究考试所产生的影响,作为考试效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语言测试领城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研究者通过在知网对相关文献的查阅发现,国外对反拨作用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特别是有关重大测试(如:托福、雅思)的反拨效应研究。其研究成果加深了人们对测试反拨效应的认识,丰富了测试理论。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指导和促进了测试与教学改革。但国内对反拨作用的研究相对较少,有影响的,关于新高考读后续写测试带来的反拨效应方面的研究更是欠缺。因此,本文拟以反拨效应理论为基础探讨新高考中读后续写测试对写作教学的反拨效应,以期加深高中英语教师和学生对读后续写新题型的了解,优化教师写作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续写质量。

3. 高考读后续写测试对写作教学的反拨效应

高考作为全国性的考试,对高中英语教学有着极大的反拨效应。从高考的反拨作用来看我们可以从积极效应和消极效应两个方面来探讨高考读后续写测试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反拨作用。

3.1. 读后续写测试对写作教学的正面反拨效应

研究者通过文献查阅和在见习期间的课堂观察发现高考读后续写测试对学生学习和教师的写作教学有正面的、积极的反拨效应。

从教师角度看,高考读后续写测试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产生的积极反拨效应主要体现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几个方面。教学理念上,高考新题型“读后续写”适合了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要求,教师根据读后续写新题型展开教学,可针对性地培养高中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教学内容上,传统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注重学生的语言知识,而读后续写新题型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所以教师除了传授学生基本的语言知识如单词、语法以及句型外,还注重培养学生提取文章关键信息、依据上下文预测故事情节发展,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上,和以往的英语写作教学不同,教师在读后续写教学中更注重写作过程,即教师在读后续写训练时常采用过程写作法和过程体裁法。教师不仅仅关注写作的产出结果,而是更加注重在读后续写教学过程中通过不同的教学活动和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从学生角度看,首先读后续写测试能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洪炜和石薇(2016)研究发现读后续写能提高词汇学习质量,且学习效应能维持一周 [8] 。因为续写的前提是在学生理解原文的基础上,且要用到原文中的词汇、短语或者句型,这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词汇量才能读懂原文,不然续写任务完全没法开展,在阅读后续写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渐积累大量词汇。

其次读后续写测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写作焦虑,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动机。由于高中时间紧、学习任务繁重,学生练习写作的机会少,评分也多为教师单向完成,而不是来自教师和同伴的交流与更正,这很容易引起学生对写作的焦虑从而产生回避倾向。读后续写的“互动协同”原理意味着学习者可以创造性地模仿原文的词汇与句型,从而减轻因缺少练习和互动产生的语言输出回避从而减轻学生的写作焦虑。同时研究者通过见习期间的课堂观察发现,基础参差不齐的高三学生在读后续写中都能动笔,做到有话可说,因为基础再差的学生也能仿造原文句型和词汇续写一小段,所以读后续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对写不出作文的焦虑。

最后读后续写作文题型锻炼了学生的思维。例如,袁汉邦认为为了更好完成续写任务,学生需要深度分析阅读材料,梳理故事发展脉络和主人公情感变化,把握关键信息的使用 [4] 。所以学生在续写过程中,通过文章脉络的梳理和关键信息的提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以发展。读后续写的开放式结尾既然让学生有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又能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2. 读后续写测试对写作教学的负面反拨效应

新高考读后续写测试为高考英语写作教学带来正面反拨效应的同时也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产生了一些负面的、消极的效应。读后续写测试的消极反拨效应主要体现在续写难度偏高,写作内容空洞以及评价标准单一这几个方面。

首先,读后续写难度偏大。据调查大多数学生和教师认为读后续写不简单,即使是重点高中的教师和学生也多数认为读后续写测试比较难。对于学生而言,写作作为五项基本技能之一,一直以来也是学生所有技能中最为薄弱的一项,读后续写作为新的写作题型,对学生的语言意识、语言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读后续写对于大多数学生,特别是对于那些英语基础薄弱、词汇积累不足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虽然读后续写的故事情节富有趣味性和可读性,但是很多学生对原文理解不透彻,续写故事内容偏离主题,导致写作成绩不高,使其对读后续写产生畏难情绪,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他们的写作动机。另一方面对于高中英语教师写作教学而言,读后续写成为高考改革的产物,给教师的写作教学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因为读后续写增加了教学难度,以往的一些教学方法不适用于读后续写任务,部分教师很难快速从传统的写作教学模式中挣脱出来,适应新的写作模式,这就迫使他们必须作出改变,以适应新的环境。

其次,套用模版写作导致写作内容空洞现象普遍存在。在实际教学中,受高考压力和传统应试教育影响,部分教师由于经验不足或者急功近利会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和写作要求总结出写作模版,让学生写作只是通过背诵模版的方式掌握写作格式和内容编写要求,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在写作中可能只是按照模板写作,依葫芦画写作内容空洞,学生能力培养不足,写作效果不佳。还有一部分教师,在高考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没有及时更新教学方法仍采用传统的写作教学法,没有为学生理清思路,在写作教学中采取的教学方法单一,只是进行简单的真题和习题的练习,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最后,部分教师的评价标准单一,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准,这不利于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读后续写既是一种测试手段,又是一种学习和教学方法。因此在日常教学中,读后续写的评价不能只用高考的分数代替。然而评价这一环节在目前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并没有得到重视。大部分一线教师仍以分数衡量学生读后续写水平,并没有真正实现读后续写以评促写的初衷。在讲评课时,教师也侧重对续写的原文进行分析和解读。长此以往,学生往往很难知道自己的写作问题出在哪里,容易造成了学生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过重,特别是基础薄弱的学生得不到提高,会愈加害怕写作,甚至对读后续写测试产生厌倦和厌恶心理,这非常不利于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这种评价方式耗时费力,效果不佳。

4. 写作教学启示

4.1. 加强学生英语写作思维训练

读后续写这一写作题型对高中生的思维能力提出了比较严格的要求,高中英语教师在写作教学中一定要突破传统教学模式,而要引导学生对阅读材料进行有效的分析与加工、整理行文线索、谋篇布局、并展开合理的联想,以锻炼学生的写作思维能力。

具体而言,首先教师可以在续写前引导学生开展头脑风暴,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实现思维的碰撞、想法的交流,为用英语写作带来自信,让学生知道究竟要去写什么。学生可以分工协作,合作学习,教师则作为一个引导者和帮助者,积极引导学生使用划线词语,划出每个段落的关键词,让学生展开丰富且合理的联想,训练学生的思维。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阅读材料展开合理想象,并从阅读中提取关键信息,并通过梳理建立起相应的思维导图,理清前后事件的逻辑关系然后让让学生围绕思维导图积极构思,随意发挥。但是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在平时的写作教学和写作训练中循序渐进。

4.2. 将写作与阅读、听力及口语等相互结合

读后续写测试考查的是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所以高中英语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通过综合化的教学活动,比如写作、阅读、口语与听力的相互结合,使学生在语言输出和输出达到一个相对平衡状态,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续写过程中,学生常出现词汇量不足导致理解原文困难或是语法知识欠缺,而出现无法准确表达自己所想的问题。首先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累词汇量的同时,启发学生思考如果让你续写文章结尾你会怎么写,平时多做这方面的引导和素材的积累。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在续写过程中运用相应的思维模式做到有话可说有词可用。其次教师在平时的写作教学还可以将听力和写作相结合,使学生的听力训练和写作练习互相渗透。基于听力练习中的情景来开展写作训练,这不仅可以测试学生语言交际能力、检查他们对输入信息的理解还可以检测学生语言输出提升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最后,书面表达是在口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口语表达中包含了大量的结构和措辞,这些结构与措辞与书面语总体而言比较相似。因此,教师可以将写作与口语教学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增强写作技能。

4.3. 建立多元评价机制

由于不同学生对所给文章的续写部分的思路和内容不是唯一的,不同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对文章的结尾有不同的诠释,从而有自己独特的写作思路,这对学生的写提出了挑战,也对教师的评价提出了挑战。所以高中英语教师在评价学生读后续写时要考虑学生的差异性,提供及时、有效、多元化的评价以提高学生读后续写的质量,真正实现以评促写。

在评价标准上,教师可以细化读后续写评分标准,并与学生共同讨论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价方案,在读后续写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和了解读后续写评分中各个档次的评分标准和要求,这不仅给学生直观的写作指导而且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写作焦虑。在评价主体上,教师要注重评价主体多元化,不再局限于教师评价这一唯一途径。在日常的写作训练中,教师可以在学生完成读后续写初稿后引导学生自评,即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自我反思、自我纠错、自我完善的过程;学生自评完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组成小组进行小组互评、同伴互评或是师生互评的方式。在评价形式上,教师可以把读后续写与过程性评价,作品展示、反思日记和成长档案袋等多种评价形式密切结合起来,这样可以改变学生对写作的态度,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续写水平。

5. 结语

测试与教学关系紧密,读后续写作为全新的高中英语写作测试题型,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产生了积极和消极的影响。所以为了跟上新课改的步伐,提高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质量和学生续写水平,教师一定要正确认识读后续写测试带来的反拨效应,并积极思考如何应对其中的消极影响,从中获得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启示。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社, 2017.
[2] 涂孟玮. 读写任务对二语词汇学习的影响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广州: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6.
[3] 费胜昌. 利用英语教材资源开展读后续写教学[J].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 2018(5): 26-30.
[4] 袁汉邦. 指向思维品质提升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实践[J].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9(10): 69-75.
[5] Hughes, A.A. (1989) Testing for Language Teachers.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6] Watanabe, Y. (2004) Methodology in Washback Studies.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New Jersey, 19-36.
[7] Alderson, J.C. and Wall, D. (1993) Does Washback Exist? Applied Linguistics, 14, 115-129.
https://doi.org/10.1093/applin/14.2.115
[8] 洪炜, 石薇. 读后续写任务在汉语二语量词学习中的效应[J]. 现代外语, 2016(6): 806-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