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院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Research on Training System of Application-Oriented Innovative Talents in Military Academies
摘要: 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培养创新人才是军队院校的一项重要职能,根据军队转型建设对新型人才的需求,院校教学工作势必也要根据新的人才需求状况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针对军队军事转型期院校教育出现的新问题,结合军队院校职能,文章深入研究了适应新军事任务需要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策略。文中在明确军队院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指导思想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该类人才的基本特征;然后从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提升人才综合素质和培养人才联合作战意识三个角度出发,对军校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策略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以期为军队院校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Abstract: One of the important functions of military academies is to train innovative talents for the moder-nization of national defense.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new talents for the transform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military, the teaching work of military academies must be adjusted and improved accordingly. In view of the new problems of college education in the military transition period of the air force, combined with the functions of the military academies, the training strategy of application-oriented innovative talents are deeply studied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new military tasks in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clarifying the guiding ideology of training application-oriented innovative talents in military academie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kind of talents are analyzed deeply in our paper. Then, from the three perspectives of perfecting the talent training system, improving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talents and cultivating the consciousness of joint operation of talents, the in-depth discussions are proposed to the training strategy of applied innovative talents of the military academies in order to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and reference for the training of application-oriented innovative talents of the military academies.
文章引用:郭艺夺, 冯为可, 胡晓伟. 军队院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 社会科学前沿, 2023, 12(10): 5644-5649.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3.1210774

1. 引言

随着新军事变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军队现代化建设正处于战略转型的关键阶段,将面临理论、人才、装备等多层面和多个方向的挑战,最为核心的问题是面临人才战略转型的严峻挑战。转型期间,大量的新装备相继装配部队,军队信息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对各类新型人才特别是应用型创新人才 [1] [2] 的需求不断提高。正所谓兵不在多,而在于精,现代军队对各类人才的能力素质就有较高的要求,转型期间武器装备从数量规模向质量效能转变,要求武器装备对应的岗位人才也要完成这一转变 [3] 。军队完成由战役战术型向战略型转变需要高素质的新型复合型人才,未来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不应仅面向所在的军兵种,更要具备联合作战意识。联合作战是未来信息化战争的基本形态,应用型创新人才要适应联合作战必须具备战略思维、联合意识、创新精神、信息素养和适应能力等多项素质 [4] 。

军队院校培养的人才如不能适应新时期军队转型建设的要求,那么院校的职能将得不到充分发挥,院校本身的建设和发展也必然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基于上述军队转型建设对人才需求的分析,如何更好地发挥军队院校职能实现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是推进军队转型建设一项势在必行的工作。本文首先确定了军队院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然后介绍了该类人才需具备的主要特点,最后结合军队转型发展需求提出了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三点策略,为院校人才培养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2. 培养指导思想

新的历史阶段我军办学思想指出:军校“培养的人才必须适应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适应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需要”。军委习主席更强调指出,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是“努力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因此,努力实现强军目标,研究与掌握新形势下办学思想的精神实质、战略导向、现实价值、理论创新,对确保军队院校的办学定位,推进院校教学的改革创新,健全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计划,充分发挥院校在我军战斗力建设中的基础性、全面性、先进性作用,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2.1. 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必须符合“听党指挥”的要求

听党指挥是强军目标的灵魂,也是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军队院校培养的是未来的带兵人、举旗人,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坚持正确育人方向,为部队培养信得过、用得上的“有德有才”的优秀人才,确保“不变色、打得赢”。

2.2. 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必须适应“能打仗”的需要

“能打仗”就是必须做好打好未来信息化战争的军事斗争准备,军事斗争准备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主要包括政治外交、军事策略、后勤管理、装备保障、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其中各类人才培养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因此,军队院校人才培养必须符合军事斗争准备的需求,也就是要求把军队院校教育要围绕军事斗争准备来开展,把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放在当前军事斗争准备的大背景下来思考、来谋划、来实施。院校教学的岗位适应性越强,就能给部队解决越多的问题,其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就越能发挥为部队服务的功能,就越会能受到部队的肯定。

2.3. 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必须适应“打胜仗”的需求

现代信息化战争几乎包含了人类发明的所有重大科研成果,科学技术将成为影响战斗力的主导因素。未来我军面临的军事斗争,终将是一场信息化条件下的高科技局部战争。“能打胜仗”是强军目标的核心,能否打赢未来可能发生的信息化战争由是应用型创新军事人才的培养水平决定的。如果我们有了综合素质高的创新人才,又有了前沿的武器,就如鱼得水,从而立于不败之地。院校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军队院校要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改变办学思路,坚持未来信息化战争如何打,院校就怎么建,人才就怎么培养的发展趋势。因而,军队院校人才培育的重中之重是要实现“三个转变”:一是要实现由单一结构型向复合功能型转变,二是要实现由理论知识型教育向能力素质型教育转变,三是要实现由课堂教学向部队实战转变。

3. 应用型创新人才基本特征

依据创新方法的特点,院校培养的创新人才大体可以分为研究型、综合型和应用型等三类 [5] [6] 。研究型创新人才主要是从事各种理论基础研究以及各类科技研究、方案设计的人才,其创新性活动主要侧重于较高档次与较深领域的理论和科技研究;综合性创新型人才主要指既能够进行一定的理论和科学研究、又能够在实际装备上进行创新的复合性人才;应用型创新人才应该是既能进行理论上的研究,又能进行实战上技术保障和兵器操作,是专业性、针对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专门人才。区别与地方高等院校培养的本科人才,军队院校培养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应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3.1. 较强的装备实践和兵器操作能力

具备较强的军用装备工程实践能力和兵器操作技能,是军队院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区别于其他类型人才的一个重要能力特征。军队院校培养的本科毕业生,必须具有装备使用和熟练解决武器装备问题的能力,及时地在一线部队发现武器装备潜在的问题,并熟练地运用所掌握的各种知识和技能解决武器装备出现的实际问题。

3.2. 扎实的业务素质和全面的综合素质

学科专业知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反映部队的岗位需求,是应用型创新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但实际作战中碰到的问题一般不是单一的问题,而是综合的、影响因素较为复杂的一些专业性那题。随着部队武器装备的不断更新发展,根据作战任务的要求,部队岗位的内涵和外延处于不断深化之中,对学员全面素质发展与专业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应用型创新人才的能力素质,不能仅仅局限于胜任个别装备型号、单一工作岗位,还应具有对新武器装备发展和工作岗位变动的良好适应性。因此,军队院校要培养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必须具备全面的综合素质。

3.3. 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军队院校应用型创新人才都是从事作战一线急需的各项工作,经常进行方案设计、任务规划、管理决策等工作。要圆满完成其中的任何一项工作,都需要所在团队的不断沟通交流和合作创造,所以,相互信任和互相协作精神是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必须具备的优良品质。

3.4. 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创新是各种人才都应具备的最主要特征。面对武器装备的发展,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教学目标,更应侧重于“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不间断培养和提高上。因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与创造性解决部队实际问题息息相关的,直接影响到学员下一步的发展前景和未来岗位。

4. 培养策略

4.1. 贴近部队岗位需求,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随着军队的各项新技术、新装备的迅速投入,院校应迅速拓宽新型学科和专业领域,建立完善的系统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遂行未来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任务,对军队人才的需求也突显多样化:拦截弹道导弹、高超声速临近空间飞行器和防御“四代机”的新型防空反导人才,掌握反隐身技术和装备的预警探测人才,操纵预警机、指挥通信机、空中加油机、电子侦察干扰机的特种飞机战勤人才,完成远程战略投送,轰炸,参与全疆域作战、远程反应的新型飞行人才,操纵指挥保障各类新型无人机在临近空间遂行军事任务的应用型人才等。

4.1.1. 加强与新技术新装备相适应的新兴学科专业建设

军队转型期所需的新型高科技专业人才将覆盖预警机,指挥通信机,数据链,频谱管理,网电空间对抗等多门学科专业,对口院校应重点加强此类新兴学科专业的扶持力度,在制定新兴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与标准时,应充分调研部队相应岗位需求,科学论证新装备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标准,做好人才培养环节的跟踪与反馈,有效地改进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教学工作细节。

高素质的信息化专业人才是未来信息化作战的主体。对口院校应抓住军队“2110工程”建设机遇,优先发展顶警探测、通信导航、精确制导、网电对抗等领域内与新技术新装备相适应的新兴学科专业,要加大投入,加快建设,重点扶持微波应用、电磁防护、信号处理,信息攻击等实验室,使之成为培养信息化人才的加速基地。

4.1.2. 加强与新技术新装备相适应的新兴学科专业建设

院校培养人才不仅靠先进的硬件技术设备,更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教员队伍 [7] 。院校应有计划地定期选派专业骨干教员到部队代职锻炼、参加重大演习活动,使授课教员深入了解一线部队的专业人才需求,使教员不仅成为课堂理论教学的佼佼者,而且成为操作武器装备和战备执勤的行家里手。此外,院校还应积极和部队沟通,聘请部队的岗位训练标兵和技术骨干来校交流授课,充实补充教学队伍。

4.1.3. 建立完善的人才考核评价机制

针对军队转型人才需求现状,院校在培养人才过程中,应科学论证人才培养标准。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考评机制。“没有淘汰就没有质量,没有高淘汰率就没有高质量的人才”,这种观点虽然略显激进,但对院校培养新时代转型人才却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战争不会同情弱者,与其在战场上被淘汰,不如在学校中被淘汰。因此,院校必须树立人才培养的质量责任意识,本着对军队建设长远发展负责的态度,严把人才出口质量关,不让不合格的人才进入作战执勤岗位。

4.2. 突破常规人才培养方法,全面提升所培养人才的综合素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军队中每一名战勤人员的综合素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各兵种的许多岗位也都或多或少地面临类似的问题。因此,需要在人才的新装备操作能力、信息化综合素质、一专多能岗位人员培养等方面下功夫,使人才综合素质的提升跟进武器装备作战效能的提高。

单一的课堂教学不能培养出综合素质高的全面型人才,优秀的作战人才不是在单纯的象牙塔里就能培育出来的,应对军队转型建设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院校教学应在人才培养方法手段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8] [9] 。

4.2.1. 突破传统课堂“教”与“学”的形式

目前大部分的课程教学,对所采取的教学手段、每节课的授课时间都有着严格的要求,束缚了教员在课堂授课环节的自主性。形式不是重点,让学员全面掌握知识技能,提升综合素质才是真正目的,因此不必过于拘泥教学形式,应鼓励学员发挥自身的积极主动性,可以适当地让学员走上讲台,让他们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自身的综合素质也能得到一定的提升。

4.2.2. 积极探索模拟化训练手段

现阶段院校用于教学训练的武器装备资源有限,新装备尚未配备至对口专业院校,单靠有限的几套武器装备难以保障学员的操作训练教学,院校教学应依托模拟仿真实验室和各类训练模拟器改革训练方法,沿着计算机虚拟–模拟器仿真–实装操作–综合演练的训练路子,使学员在理论上融会贯通,在操作岗位上得心应手。

4.2.3. 突出基地化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基地化教学是增强教学针对性,提高学员驾驭新装备能力的有效途径。院校应以编制体制调整为契机,建立综合训练基地,按照部队作战任务编成,模拟设置战场环境,编配相应的武器装备,营造贴近实战的训练环境,实施融战术、技术于一体的训练,重点培养人才的专业技战术综合素质。基地化教学的另一种重要途径是在部队建成定点培训基地,注重部队技术骨干在协同院校培养人才过程中的帮带作用。实际实施过程中,院校要和部队做好充分的沟通交流,切不可使部队实习教学成为走过场,切实让每一名实习学员在部队得到真正的锻炼,得到真正的收获。

4.3. 从在校生长学员抓起,培养初级指挥人才的联合作战意识

完成军队从战役战术型向战略型转型,大批量的优秀指挥人才是必不可缺的,而信息化条件下的现代战争要求指挥人才具备联合作战意识。现有的军队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中,对初级指挥人才联合作战意识的培养并不明显,只有在中高级指挥人才任职教育中才有联合作战的重点培训。实际上,作战意识的养成不是朝夕所能成就的,更不是靠一两次任职培训即可具备的,优秀的指挥人才是从基层初级指挥岗位成长起来的 [10] 。针对初级指挥人才联合作战意识的培养,院校要从在校生长学员阶段抓起,开辟一条从源头提升军队作战指挥人才战略领导才能的道路。

4.3.1 . 将联合作战意识培养贯穿到各门课程的学习过程

院校培养生长干部所设的课程中,都直接或间接地与武器装备和实际作战相关,因此,授课教员应积极使用恰当的手段方式,适时地在课堂中穿插联合作战思想的渗透,在学历教育阶段有意识地强化联合训练,可以使学员逐步形成联合作战意识。

4.3.2 . 将联合作战理念渗透到实际装备操作的各个环节

教员通过优化实际装备操作教学环节,借助各种模拟训练平台,将联合作战的理念合理嵌入各个环节当中,使学员学会兵器操作联系兵器战术应用实际,通盘考虑各环节操作在整个联合作战流程中发挥的作用。

4.3.3 . 以演习和模拟推演的形式让学员体验联合作战

抓住有限的演习机会,编派学员以战时实际身份参与其中,锻炼学员对上级作战意图的把握,拓宽参与人员的战略视野,提高学员指挥协调和应急处置能力。发挥战争实验室的作用,利用各类战役战术实验室,在模拟推演中强化学员联合作战意识,在推演中通过设置危局、难局、险局,加大对抗难度,使模拟指挥员在应对各种复杂局面中经受锻炼和考验。

5. 结束语

军队转型建设对军队院校提出了应用型创新人才需求,院校应根据三大转型对人才培养的具体需求,充分发挥对战斗力生成的促进作用,以信息技术为条件、信息系统为依托,有效地将教育资源整合成为统一的体系,将潜在的战斗力转化为现实的战斗力:院校要紧跟部队战斗力生成发展的需要,瞄准国家一流大学标准,合理调整修改、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探寻新的人才培养方法和手段,重新设计人才培养的各个要素环节,使学员具备多学科的知识结构和多元文化背景;院校教学要在长期的学历教育过程中注重联合作战意识的熏陶和培育,把军兵种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的培养向前延伸到军兵种作战指挥人才的培养过程之中,开展联合作战指挥的普及教育。

军队院校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涉及教学的许多环节。只有确立与军事装备发展相适应的新的教育观和人才观,正确理解应用型本科创新人才主要特征和未来信息化作战对人才的需求特点。总之,院校教学改革必须紧贴军队转型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变化,重点在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方法手段和联合作战意识培养等方面大胆探索新的组训模式,以“能打仗,打胜仗”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出发点,培养大批综合型高科技人才和具备联合作战指挥能力的新型指挥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文. 面向岗位需求的军队院校本科专业教学改革[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22, 45(2): 103-107.
[2] 陈贞丰. 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高教学刊, 2015(16): 38+41.
[3] 刘苹妮, 任宝祥, 吴亚荣, 等. 美国空军士官培养体系研究及对我军士官培养的启示[J]. 高教学刊, 2021, 7(28): 17-20.
[4] 李胜杰. 加强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的思考[J]. 人才资源开发, 2020(23): 17-18.
[5] 蒋新华. 应用型本科工程类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J].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2008, 6(5): 422-425
[6] 杨琴. 学科竞赛下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策略[J].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22(5): 100-104.
[7] 丁函, 罗军, 周杰, 等. 军校教员教育创新能力发展现状及改革措施[J]. 教育现代化, 2019, 6(A5): 121-124.
[8] 林崇德, 胡卫平. 创造性人才的成长规律和培养模式[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1): 36-42.
[9] 周媛媛, 杨凯新, 张贝贝. 军校新教员教学能力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 2022(32): 66-70.
[10] 陈荣华, 樊伟伟. 军队院校指挥人才联合作战能力培养思考[J]. 军队政工理论研究, 2016, 17(6): 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