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课程思政教学的接受度与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Research on the Acceptance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Based on th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Analysis
DOI: 10.12677/AE.2023.13111305, PDF, HTML, XML, 下载: 216  浏览: 357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潘兴侠, 姜绪结:南昌航空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江西 南昌
关键词: 课程思政接受意愿结构方程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illingness to Accept Structural Equation
摘要: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然而课程思政则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本文从学生主体视角出发,分析了大学生对“课程思政”接受意愿的影响因素,并探讨了如何提升“课程思政”接受度的方法途径。本文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从接受主体、接受客体、接受媒介、接受环境和传导者等五方面实证检验各因素对大学生课程思政接受度的影响路径。
Abstract: “Moral education” is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education, but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a strategic measure to implemen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moral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udent subject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ollege students’ will-ingness to accept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and uses th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to empirically test the influence path of each factor 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acceptance of college students from five aspects: receiving subject, receiving object, receiving medium, receiving envi-ronment and transmitter, and further discusses how to improve the acceptance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文章引用:潘兴侠, 姜绪结. 大学生课程思政教学的接受度与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J]. 教育进展, 2023, 13(11): 8447-8456. https://doi.org/10.12677/AE.2023.13111305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1] 。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中心环节,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高校教师80%以上的是专业教师,高校课程80%以上的是专业课程,专业学习在学生的学习中占80%以上的时间,近80%的大学生认为专业的教师和专业的课程对自己的成长是影响最深的 [2] ,一是专业课的体量大,二是覆盖面广,“课程思政”应该更能激发学生的共鸣。“课程思政”是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孤岛”困境及与专业课程教学“两张皮”困象的有效途径 [3] 。2017年5月,“课程思政”被纳入《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自此,为探索各门课程合力育人的举措与机制、开发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与功能,各个高校纷纷开启了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然而,在“课程思政”实际的教学实践中,主要出现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参与积极性低、二是接受意愿低、三是育人效果不理想,这些问题仍然是普遍存在的 [4] 。教育活动是“教”与“学”之间的一种互动,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我们应重点关注各类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学生是否乐于接受?接受度如何?接受度受哪些因素影响?如何提升学生对“课程思政”的接受度?这直接影响着“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从源头上影响着“立德树人”根本教育目标的实现。

1.2. 研究现状

自从课程思政这一概念出现以来,学术界围绕“课程思政”这一概念,开展了一系列的相关性研究,并且也取得了不少的研究成果。截止2023年9月,仅在中国知网上,以“课程思政”为关键词搜索,就检索文献35,026条,主要集中在2019~2023年,尤以2021~2023年(28,154篇)成果最为丰富,成果数量占总数的五分之四,如图1所示。因此可以得出,当代社会对高校思政课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课程思政”教学已经成为社会的关注焦点之一。

归纳起来,现有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概念层面的,即“课程思政”的具体内涵以及“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之间的关系研究。二是政策层面,即“课程思政”建设的推进路径研究 [5] 。具体教学指南以及“效果评价”是“课程思政”搭建试点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提出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专业课程三位一体的高校思政课程体系。三是实施层面,即“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探索 [6] 。一是不同专业和不同层次高校的课程思政教育体系设计,如土木工程专业 [7] 、生态环境类专业 [8] 等;二是应用型高校 [9] 和高职院校 [10] 、工科研究生“课程思政”探究 [11] 等;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案例研究,如《大学数学》 [12] 、《公共英语》 [13] 等。

Figure 1. Percentage of literature searched on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图1. “课程思政”检索文献数量占比图

2. “课程思政”接受意愿的影响因素

课程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即指老师在学生专业课程教学的实际活动过程中和实验任务完成后所达到的教学实际效果与课程目标的契合程度。教学是一种双向性的活动,在课堂中,教师主动地“教”与学生自主地“学”务必要构成一种高效“衔接”,双向性才得以体现,教学才能得到良好的运行,而接受则是这种高效“衔接”,如果没有接受,则一切教学都会变成无意义的活动。所以,想达到课程思政教学实效性,应将接受摆在教育首位进行考察衡量。

结合哲学认识论、接受美学和传播学受众理论三者的思想,我们可将接受定义为:在某种环境中的接受主体根据自我需求,且受中介表征影响下,对接受客体的反应、选择等的一系列活动过程。在进行课程思政教学中,教学内容只是接受客体,高校大学生才是接受主体,老师则是具有明显媒介性质的传授者,教室是接受场所。由上文提出的接受理论可知,通过接受主体、接受客体、接受媒介、接受环境以及传导者这五方面共同作用在高校学生对“课程思政”的接受意愿。

1) 接受主体层面:感知价值(Perceived Value)

从接受主体的层面来看,指接受主体对“课程思政”内容的熟悉度、兴趣偏好、自身需求以及个人特性均对其接受意愿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感知价值即是接受教育主体关于“课程思政”的主观认识,它能概括如上四个影响因素。技术接受模型认为感知有用性是感知价值的最主要表征,而感知有用性又直接影响着接受主体的行为态度。感知价值越强,则越容易增加接受主体的接受意愿。

2) 接受客体层面:内容质量(Content Quality)

教育内容成为接受客体,在“课程思政”教育中起着很重要的战略地位。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当前广大国民的思想素养水平也在日益提高,而高校的大学生们对于政治、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等的关注度也在日益提高,倘若能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学生们当下日益关注的思政教育主题,则必定能增加大学生们对“课程思政”的接受程度。

3) 接受媒介层面:授课方式(Teaching Method)

在“课程思政”课题上,针对教师不同的教学方法,学生们的参与兴趣更是互不相同的。常规灌输型的教学方法,参与性低,缺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积极指导,被学生认为“洗脑”。研究表明,以学生为主导的思政课课堂演练型实践性课程备受学生欢迎。授课方法也有很多种形式,教师们可依据自身的教学经历斟酌选用,比如将课堂教学内容形象化的演示法、调动积极性的课堂研讨法和调动学生发散思维的启发法等。多样化的讲授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习者对“课程思政”的接受意愿。

4) 接受环境层面:社会影响(Social Influence)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产物,“重要他人”会直接影响个体的生活态度、观念和行为选择等一系列社会活动,而“重要他人”则是指对个体的自身发展形成重要影响的个人和群众。

5) 传导者层面:教师素养(Teacher Literacy)

课堂是“课程思政”的主要战场,而老师则是“课程思政”重要的执行者,同时老师还是影响学习者接受意愿的关键点。在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交互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自身素养、技术水平的好坏、对“课程思政”的看法和态度将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要想学生提高对“课程思政”的接受程度,不仅是让教师在态度上足够重视,还必须要求专业教师具备优秀的个人素养、深刻的政治思想功底,真正地把思政元素和专业知识内容有机融为一体,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接受与吸收。

3. 模型的构建与假设的提出

3.1. 相关理论

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s)于1956年,由Forrester创建,是一个通过系统研究和计算机模拟,利用系统思维处理动态复杂社会现象的科学技术与方法。大学生对课程思政教学活动的接受意愿的主要驱动因素,是由接受主体、接受客体、接受媒介、接受环境以及传导者等所组成的复杂系统,各个部分之间彼此关联并且相互作用,能够适应系统动力学的理论建模要求。为此,本章采用了系统动力学的建模方式改造传统模式,从系统研究角度,探究了系统动力学中反馈循环机理,并确定了系统的特征和行为模式,进而刻画了大学生对课程思政教学与接受意愿之间的动力机制及因果关系图。

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在1989年由Davis发现,并广泛应用于信息管理等多个领域前沿学科,并用于解释信息系统效率等有关问题。由于人类社会已经全面进入大数据分析智能信息时代,用户群体特征也日益趋向多样化,信息技术接受模式也将迎来全新变革。本文是根据系统动力学的基本原理,进一步的丰富了信息技术的接受模型,因此形成了大学生对课程思政教学接受意愿的主要动力机制模式。

社会认同理论(Social Identity Theory)于20世纪70时代初由Tajfel和Turner首先明确提出,开创了社会心理学中崭新的研究领域,并进而解释了有关群际关系的概念。任何一个制度,都离不开社区成员的普遍认同感。社区认同的心理过程,主要包括三部分:社区分类(Social Categorization)、社区对比(Social Comparison)与积极区分(Positive Distinctiveness)。社会认知概念阐述了个体对自身所在社会中角色的认识以及自我形象的了解。

3.2. 研究假设

根据之前的提到的系统动力学与社会认同理论,可以采用逻辑推演构思大学生对课程思政教学的接受意愿因果关系图,包含以下部分:学生的感知价值、教学的内容品质、教师的授课方式、社会影响、教师素养等,如图2所示。由图2可发现,具有二个因果反馈回路:一是内容质量→ + 授课方式→ + 内容质量。二是教师素养→ + 社会影响→ + 教师素养。

Figure 2. Causality diagram of university students’ willingness to accept th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图2. 大学生对课程思政教学接受意愿因果关系图

因此,本文提出:

H1:课程思政教学的内容质量正向影响大学生对其认知价值。

H2:课程思政教学的授课方式正向影响大学生对其感知价值。

H3:课程思政教学的社会影响正向影响大学生对其感知价值。

H4:课程思政教学的教师素养正向影响大学生对其感知价值。

根据中国大学生对课程思政工作教育教学接受意愿因果关系图和相应的技术接受模式,可以绘制高校的思政工作教学接受意愿的动力机制模型,如图3所示。

Figure 3. Model of motivational mechanism of college students’ willingness to accept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图3. 大学生课程思政教学接受意愿动力机制模型

3.3. 实证研究

本文研究的调查数据样本采用发放问卷调查的方式加以获取,在研究已形成的模式和以往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设置问卷的问题并构建测度量表,共五种潜在因素,依次为:感知价值、教师素养、授课方式、社会影响、内容质量。在这些因素中的感知价值包括6个测量指标,教师素养包括3个测量指标,授课方式包括6个测量指标,社会影响包括4个测量指标,内容质量包括3个测量指标,共22个测试题点。在问卷设计过程中,先后邀请了本研究领域的三位研究专家对测评项目的部分具体内容经过了逐一评审,并且请他们对提供专门的改进建议,通过交流,在经过充实与修订之后构成了本研究问卷的主要测量指标题项。使用李克特量表可以对所有的测度项进行计算,问卷中的每题项由一组陈述句构成,而每一个陈述句则由“非常认同”“一般认同”“中立”“一般不认同”“非常不认同”五种层级的选择句构成,从而给出了5~1的分数。在开始大规模投放调查问卷之前,我们在小范围中开展了预调查,结果总计42份,对调查问卷中的相关题项表述不够清楚、对于专业相关词语不易掌握以及问题表述模糊不清等问题进行了调整,最后进行了大量样本问卷调查的投放,最终变量与相应的测度项在表1中显示。

Table 1. Research scale latent variables and measurement questions indicators and sources

表1. 研究量表潜变量和测量问题指标及来源

使用问卷星平台来开展问卷调查收集,利用QQ、微信等方法邀请那些曾就读过“课程思政”选修课的大学生。自明确提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以来,我校基本已经实现“课程思政”的全面覆盖,为此,本研究计划选择了本校的在读本科生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填写,同时利用关系网进行扩散与传播。由于在设计问卷的题项时会把每个提问都设定为必答题,并且只要完成了全部提问后才可以进行交付,使得回收的每个提问都是已经填写完整的。此外,笔者把任何与测度问题项答案全部一样的问卷都作为失效问卷而加以清除。一共得到200份有效问卷。

3.3.1. 信度和效度检验

信度(Reliability)是指量表数值或态度上的内部一致性、稳定性和聚集性,可以用其来衡量同一个潜在变量下的相关性 [8] 。利用SPSS.26进行信度检验,Cronbach’s α值来检验信度的高低,信度越高则数据量表检验所得到的结论更富有可信度。如表2所示。

Table 2. Results of confidence analysis

表2. 信度分析结果

表2可发现,整份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值为0.967,各潜在变量的Cronbach’s α系数值均大于0.79,信度指标值达到的正常标准,所以对于该正式问卷的信度是良好的。

效度(Validity)是指通过检测工具或技术手段能够测出数据与显示结果的一致性程度,测量问卷内容是不是合理,以及是否具备时效性与区分性 [8] 。利用SPSS.26的效度检验,以及运用KMO和巴特利球状检验去证明能否对实际数据进行因子分析,下面将给出KMO和巴特利球状检验,如表3所示。

Table 3. KMO and Bartlett’s test

表3. KMO和Bartlett的检验

根据图3所显示,KMO度量值为0.971,通过此数值可知,该量表进行因子分析是非常合适的,对应的P值为0.000,小于0.01,可以通过显著水平为1的显著性检验,再次证明此量表数据是非常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3.3.2. 结构方程模型路径验证与结果讨论

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潜在变量间的关联,以检验模型建构与实际数据之间的相符程度,并通过AMOS.26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如图4所示。

Figure 4. Path analysis diagram

图4. 路径分析图

表4结果显示,本文所构建的大学生课程思政教学接受意愿动力机制模型比较科学合理,具体分析结果包括:通过对样品数据进行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分析与运算,研究结果表明,四个假设均受到了样本数据的支持。

Table 4.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path tests

表4. 结构方程模型路径检验

内容质量对感知价值的影响系数为0.216,P < 0.001影响显著,H1成立。表明学生如能在教学流程中导入他们所感兴趣的思政要素,他们对“课程思政”的认知价值就必然会大幅增加。若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现实生活当中,并有助于提升他们的认知能力,那么学生对于“课程思政”的态度就会越积极,那么接受“课程思政”意愿就会越强。因此,要提高学生对“课程思政”的接受度,先要选定恰当的思政主题,提高教学的内容质量。

授课方式对感知价值的影响系数为0.432,P < 0.001影响显著,H2成立。表明了在“课程思政”课堂上,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选用适当的教学手段,无疑会提升大学生对“课程思政”的感知价值,进而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于“课程思政”的接受意愿。讲授方法有很多种,老师可依据自己的教学经历斟酌选用,比如将课堂教学形象化的展示教学法、带动积极性的教学探究教学法和调动学生发散思维的启发教学法等。针对当下热点话题的研究也可以引发学生兴趣,从学生未来职业的视角考虑,为学生介绍所在专业的发展前景也是可以尝试的。

社会影响对感知价值的影响系数为0.266,P < 0.001影响显著,H3成立。表明倘若重要他人对课程思政的认知程度比较高,往往会正向影响大学生们对“课程思政”的感知价值,使接受教育主体的心态与实际行动都会朝积极的方向发展。

教师素养对感知价值的影响系数为0.155,P < 0.001影响显著,H4成立。表明在大学专业课教育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中,老师是讲课育人工作开展的重要主体,更是完成“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主要力量,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大学生对“课程思政”的感知价值。所以,要想学生提升对“课程思政”的接受度,老师应首先要拿出对“课程思政”的认真态度。严格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合理改进教学方法,以保证教学专业课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能最大程度地融为一体,使教学效益更加突出。

4. 结论与建议

本文从接受课程思政的主体视角出发,理清大学生对“课程思政”教学接受意愿的影响因素,并利用系统动力学与社会认知理论,采用逻辑推演建构高校大学生对课程思政工作教学接受意愿的因果关系图,并根据高校大学生对课程思政工作教学接受意愿因果关系图和技术接受模型绘制大学生对课程思政工作教学接受意愿的动力机制模型,探讨从接受主体、接受客体、接受媒介、接受环境与传导者,这五方面对高校大学生课程思政教学接受程度的影响机制。接着提出了高校进行“课程思政”的四种改进途径,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路径检验。最终得出内容的质量、授课的方式、教师的素养、社会的影响对大学生课程思政教学的感知价值存在显著的正面影响。

基于实证分析结果,为培养大学生对“课程思政”的接受意愿,从如下角度入手。第一,调整最优的教学内容。在“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对于内容方面,教师应适度增加时事政治方面的教学内容,并结合真实的生活案例,使政治知识更生动形象以及更易于掌握;将政治思想素质、中外历史和法律基础知识等学术性基础知识的占比保持在中等偏上水平,对其内容也应当很好地掌握。第二,搭配最优的教学方法。在“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可不局限于传统的教育方式,多使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比如:讲述专业成就和发展前景、分享自身经历和生活实例、播出时政热点话题的视频、用历史事例讲述课堂知识等教学方式,另外还可以引导学员开展课程探究活动或制作一系列的PPT,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也非常值得尝试。第三,建立最优的施教队伍。对于学生接受到新知识的过程中,教师传授知识则是直接源泉,也是最主要的来源,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自然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所以发展良好的教师队伍必不可少。从大部分学生的观点出发,上课时具有热忱、授课富有感染力、具备深厚的人文学识、思想品德优秀、具备良好交流才能的老师最具魅力,少部分学生则偏好于上课条理清晰的老师。所以老师们需要更加重视对自己的课堂感染力和思想品德方面的培养,想要学生对课程内容的高度重视,则要有极高的人格魅力,从而去带动学生们真正的深入课堂教学。对施教方法与团队管理而言,教学队伍中的每个老师除要发展自身才能与教学素养以外,各个课程类型的老师之间也要做到充分的沟通与交流,从而融会贯通到整个课程系统,全面开展“课程思政”,并健全了思政方面的教学与管理机制。

在整个实证研究的过程中,由于团队时间和有关研究经验的缺乏,本文研究内容还存在如下三个方面的不足,希望能够在后续的研究中进一步改进与完善。

1) 调查问卷设计方面。首先,在问卷设计的过程中,没有对大学生进行年级、专业、课程性质的区分,今后有望对比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课程性质大学生课程思政接受意愿的不同,并探究差异产生的原因。其次,主观陈述的形式是本文调查问卷的不足之处,这样会使得答案的主观性较强。所以,为了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在之后的研究中,我们将会应该采用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2) 调研样本选取方面。本文主要选取我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而收集样本数据,样本数量不够丰富,代表性不够显著。首先只选取了大学阶段的学生,未考虑其他阶段大学生之间的差异。其次,调查仅限于一所学校,不利于研究成果的广泛推行和应用。因此,在接下来的研究中,有必要扩大调查样本,随机抽取不同层次的大学生,按照相关的划分标准进行研究,提高研究模型的适用范围和解释力。

3) 研究模型构建方面。由于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实施尚处于尝试阶段,所以本研究没有将实际案例加入研究模型中。虽然许多研究都证明了行为意图与实际行为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但行为意图对实际行为的影响也受到其他许多的变量的影响,并且由于研究对象和内容的改变,它们之间存在的关系也需要重新验证。因此,在今后的研究实验中,应该将实际的使用情况添加到研究模型中。

基金项目

江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项目“课程思政接受度影响因素及其提升路径研究——基于接受理论和高校学生视角的分析”(22YB104)。

参考文献

[1] 徐松鹤, 胡钰轩. 大学生“课程思政”接受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路径[J]. 黑龙江教育: 高教研究与评估, 2021(1): 87-90.
[2] 陈磊, 沈扬, 黄波. 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方向、现实困境及其实践超越[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20(14): 51-53.
[3] 邱仁富.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理论阐释[J]. 思想教育研究, 2018(4): 109-113.
[4] 李洪修, 陈栎旭. 知识社会学视域下课程思政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J]. 大学教育科学, 2022(1): 28-34.
[5] 高德毅, 宗爱东.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 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 中国高等教育, 2017(1): 43-46.
[6] 刘鹤, 石瑛, 金祥雷. 课程思政建设的理性内涵与实施路径[J]. 中国大学教学, 2019(3): 59-62.
[7] 夏嵩, 王艺霖, 肖平, 富海鹰. 土木工程专业教育中工程伦理因素的融入——“课程思政”的新形式[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20(1): 172-176.
[8] 张勇, 胡诗朦, 陆文洋, 周天舒, 杨凯, 陈小勇, 刘婕. 生态环境类专业的课程思政——以“环境问题观察” MOOC建设为例[J]. 中国大学教学, 2018(6): 34-38.
[9] 杨晓东, 甄国红, 姚丽亚. 应用型高校专业课程思政教材建设关键问题之思[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20(5): 68-75.
[10] 杨晓慧. 关于高职思政课程引领协同课程思政的探讨[J]. 教育与职业, 2019(18): 80-84.
[11] 蔡小春, 刘英翠, 顾希垚, 熊振华, 倪霓. 工科研究生培养中“课程思政”教学路径的探索与实践[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9(10): 7-13.
[12] 秦厚荣, 徐海蓉. 大学数学课程思政的“触点”和教学体系建设[J]. 中国大学教学, 2019(9): 61-64.
[13] 时宇娇. 政法类院校公共英语课“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9(8): 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