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音乐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The Effective Use of Pop Music in Middle School Music Teaching
DOI: 10.12677/AE.2023.13111319, PDF, HTML, XML, 下载: 138  浏览: 258 
作者: 孟瑀婕:扬州大学音乐学院,江苏 扬州
关键词: 流行音乐中学音乐音乐教育Popular Music Middle School Music Music Education
摘要: 流行音乐由于其本身的通俗性且易被大众接受的特点,已经逐渐融入到中学生的生活中,接触流行音乐的学生日益增加。但是中学生有时无法对流行音乐做出正确的判断、选择和理解,导致学生的音乐审美出现偏差。因此,如何更好地把流行音乐运用在中学的音乐教学中,已经成为一个敏感且重要的问题。本文将结合流行音乐的特点,探究其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Abstract: Due to its popularity and easy acceptance by the public, pop music has gradually integrated into the life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nd more and more students are exposed to pop music. Howeve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sometimes cannot make the correct judgment, choice and understanding of pop music, resulting in the deviation of students’ music aesthetics. Therefore, how to better apply pop music in middle school music teaching, has become a sensitive and important issue. This paper will combin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op music to explore its effective use in middle school music teaching.
文章引用:孟瑀婕. 流行音乐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 教育进展, 2023, 13(11): 8542-8546. https://doi.org/10.12677/AE.2023.13111319

1. 引言

由于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流行音乐逐渐充满了我们的生活,流行歌曲的数量日益剧增。中学生们对流行音乐的喜爱程度与他们对学校音乐教材上曲目的喜爱程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绝大多数的中学生会觉得教材上面的曲目非常陌生,枯燥乏味,歌词无趣,在日常的生活中几乎没有耳闻,与目前他们所处的年代有很大差别。如果我们能在中学音乐的教学中巧妙地将学生的兴趣考虑进去,那么,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就显得轻而易举了。

2. 流行音乐的基本概述

2.1. 流行音乐的定义

流行音乐就是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经过各种方式被广泛传播的,内容浅显易懂的,旋律简单优美的,结构短小精炼,形式多样且容易被人们欣赏、接受和认可的,在普通群众中一时流行甚至永久流传的、用来抒发内心情感和表达自己思想的一种音乐。对于大众来说,流行音乐就相当于流行歌曲,所以也被我们称之为“大众音乐”。

2.2. 流行音乐的特征

流行音乐究竟为什么能够深受大家喜欢,并且能够在人们的生活中广为流传,主要是具有以下特征:

1) 流行音乐音域相对一些美声歌曲较窄,旋律简约鲜明,结构短小精炼,演唱风格不局限于一种风格,演唱过程中十分注意通俗性。歌词通俗易懂且素材大多源于普通民众的实际生活,特别是描述爱情的居多,它更能够抒发歌者的内心的真情实感,从而让听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2) 流行音乐的通俗性决定了它拥有的群众基础,即“大众性”。这是流行音乐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当前,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相当重要,人们在茶余饭饱之时,会选择去酒吧,KTV,咖啡厅等休闲娱乐场所进行消费,接触最多的当属流行音乐,说到底还是因为人们可以主动地参与其中,从中感受到了音乐的乐趣,从而得到放松和享受。

3) 流行音乐的传播方式主要是由作为流行文化消费品的各种录音带组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生产者面临着巨大的商品市场,他们必然以盈利为最终目标,而流行音乐则是利用现代技术和时尚包装、方便媒体等手段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建立一套完整的商业运作机制,以实现其经济效益” [1] 。

4) “流行音乐发展具有商业性,那么它和其他企业商品一样,是群众进行文化旅游消费商品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就必然存在着大批量的生产特性,产品快速的推陈出新,是为了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者通过不断更新的文化生活消费的需求” [2] 。但是,随着文化的更迭,流行音乐的变化周期越来越短,然后很快就会被更时尚、更新颖的形式取代。

2.3. 流行音乐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流行音乐的发展在我国大概分为三个阶段:

1) 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港台流行歌曲接踵而来

1978年中国举国上下进行了改革开放。经济结构的调整让人们的经济、生活和思维方式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国人的精神、文化素养随着综合国力的提高不断增长,因此人们对于音乐的要求也在随之提高。外来的流行文化音乐也在这一时期蜂拥而入,迅速发展占领了部分企业市场,甚至出现一度成为中国流行音乐的前沿。在此期间,台湾歌手“邓丽君”在亚洲广受欢迎。《小城故事》《甜蜜蜜》等歌曲叫醒了国人的耳朵,它也唤醒了中国人封闭的、沉睡已久的心。与此同时,内地的流行音乐也在不断发展,出现了一大批后来有相当份量的歌手,比如:李谷一,张明敏,刘晓庆,苏小明等。他们演唱的《我的中国心》《乡恋》《军港之夜》《妈妈的吻》等歌曲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人们的审美情趣,开拓了人们的审美眼界。1983年,春节联欢晚会首次登上大荧幕,从此也成为大年三十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 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大陆流行音乐全面开花

经过几年的发展,到80年中期流行音乐开始迅速发展。1986年,中国流行乐坛100多名歌手,参加了在北京首都体育馆举行的大型企业流行艺术歌曲演唱会,在这场演唱会上,主题歌曲《让世界充满爱》成为脍炙人口的经典歌曲,崔健的一首《一无所有》,吹来了“摇滚风”,实现了中国摇滚乐从“0”到“1”的巨大突破。进入90年代,刘欢的《好汉歌》《千万次的问》,朱明瑛的代表作《回娘家》,影视剧的主题曲《铁血丹心》等歌曲广为流传,被大家深深喜爱。这一时期,流行音乐的进一步发展也离不开“卡拉OK”的出现。90年代末期,开始涌现了更多的流行歌手,例如毛阿敏、老狼、田震、那英、孙楠等,他们的出现带来了《征服》《红旗飘飘》《渴望》等特别多优秀的音乐作品,至今还在被人们传唱。这一时期流行乐队也渐渐的被更多人民群众认识,比如唐朝乐队,花儿乐队等吸引了无数的青少年听众。

3) 21世纪:大陆流行音乐多样化发展

21世纪的大陆流行音乐逐渐呈现出了多样化的发展姿态。首先是传播媒介的多样化;21世纪的流行音乐传播方式可以说是多种多样。《2002年的第一场雪》《外滩十八号》等网络歌曲的盛行就印证了这一点;其次是素材的多样化,21世纪的流行音乐涉及到各个方面,有表达思念之苦,有对未来的憧憬,有吐露个人心声,有不满现状;然后是音乐风格的多样化,当代我国的流行音乐中加入了许多的现代元素,如浪漫风格、古典民间音乐风格、摇滚流行风格、说唱风格等。

3. 流行音乐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3.1. 中学生偏爱流行音乐的原因

这个年龄层的学生们正在处于成长的青春时期,是一个逐步地走向成熟的时期。他们的各种理念、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也都正处在其形成的一个黄金时代。所以他们不仅身体各方面会发生一些明显的变化,出现了第二性征,而且在心理上也可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在心理上,他们会产生从众心理,也称为“趋同效应”。是指“主体缺乏对某一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的认识和经验,盲目跟从他人行为的现象” [3] 。简单来说就是,别人有什么我以为要有,别人干什么我也跟着干。所以在这个流行音乐无处不在的新媒体时代,大多数中学生也深深地被影响着。如果大多数同学对某首歌曲非常熟悉,有个别同学还没有听过,那这些同学就会产生会觉得自己“落伍了”,“不合群”。他们认为如果他们不喜欢或者知道的太少,他们就会被嘲笑和丢脸,从而就产生了从众心理。这是中学生大都偏爱流行音乐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还有一个原因是物理学的“共振效应”,通俗一点讲就是流行音乐能引起中学生的共鸣。演唱流行音乐的大多是跟中学生年龄相近的年轻歌手,他们之间可能会有不少相似的地方,他们所演唱的歌曲描绘的情境与中学生的心里想表达的情感相近,风格上也更加迎合中学生,而且流行音乐文化的时尚性也和中学生的兴趣以及爱好相吻合。

3.2. 目前流行音乐在中学音乐课堂的状况分析

随着流行音乐在中国的不断发展,流行歌曲已经渗透到中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积极接受流行音乐的学生数量不断上升。流行歌曲对中学音乐教学的影响从20世纪80年代的不可容忍,到90年代的开始受到怀疑,到现在流行音乐专业在我国各个音乐学院普及,足以证明流行音乐在当下的重要地位。流行音乐正式进入课堂是从2001年开始的。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教材编写要“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注意吸收具有时代感、富有现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丰富教材内容,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 [4] 。新课标在通过对是否有价值和意义让流行音乐进入中学音乐教学进行了一番评估之后,节选了一部分有利于中学生身心健康的流行歌曲进入中学课堂,这才标志着流行音乐正式的走进中学音乐课堂。但是所占的分量很有限,产生的作用也是微乎其微。再加上科技进步快,流行音乐也发展迅速,到目前为止很多歌曲对于现在的中学生来讲已经稍微有点过时了。所以流行音乐怎样才能更有效地进入音乐课堂,融入音乐课堂还是需要老师来完善。

4. 流行音乐在中学音乐课堂的有效运用

4.1. 提高学生在音乐课堂的注意力

目前的音乐教材大多以中外经典曲目为基础,流行音乐作品很少。古典音乐大都具有深厚的艺术属性和浓厚的学术气息,学生味较弱,而且当代中学生觉得出现在教材中的,较少的一些流行歌曲很枯燥,且已经有些“过时”了,这就大大降低了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他们更愿意聆听和欣赏的是那些在网络上“耳熟能详”的流行音乐。这类音乐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牢牢抓住学生的“胃口”。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发挥流行音乐的积极价值,尽可能地激发他们的兴趣,将看似晦涩难明的音乐表达和枯燥无味的音乐知识融入到具体的音乐作品中,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提高专注力,激发潜能,从而促使学生在音乐学习方面能有更加浓厚的兴趣,产生积极影响,提高教学质量。例如,苏少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孤独的牧羊人》一课,这首歌曲本身是轻快活泼地,但是唱法略微有一些复杂,真假声交替较多。教师可以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播放学生熟知的歌手周深演唱的版本,然后加以模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和表现力

鉴于流行音乐其本身具有的特点,除了可以增强中学生们对音乐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激发中学生们的创作欲望。主要体现在中学生在课余时间会哼唱流行歌曲,并根据他们自己对歌词的理解,加上一些动作;亦或是在原有歌曲的基础上改写旋律,填充歌词,创新节奏等等。比如,在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无锡景》一课,这首江苏民歌生动介绍了无锡城的历史。教师在授课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创编,写一写自己的家乡,并用方言进行演唱。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不仅可以适当地缓解压力,展现出个人的特点,提高音乐素养、音乐创造力和音乐表现力,还可以帮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这不单单是有利于音乐课堂,对学生其他科目的学习乃至生活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4.3.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在现在这个新媒体时代,我们无法控制学生接触的到底是怎样的一个网络世界,因为流行音乐的“大众性”,他们随时随地都有可能接触到各种类型的流行音乐。这时候,作为教师的我们就应该引导学生去判断到底什么样的音乐是值得我们传承下去的,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课堂中,我们可以播放不同类型的流行音乐,比如播放一首网络平台的“口水歌”与课本中的任意一首流行歌曲进行比较。听完之后让学生从旋律、歌词等各个方面分别进行分析,评价,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出他们自己对所听音乐的见解,最好可以根据学生已经掌握的音乐知识,来引导他们学习基本的赏析流行音乐的方法,提高学生判断流行音乐“好坏”的能力,进而自觉地去抵制那些不利于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劣质流行音乐。

4.4. 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

中国流行音乐是在西方流行音乐的渗透和影响下逐渐发展起来的,只不过我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再结合我们自身的文化发展特点,也不排斥古典音乐、传统民族音乐,创造出适合我们自己国家文化品位的流行音乐。例如,在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的第五和第六单元中包含了印度尼西亚民歌、原扎依尔民歌、日本民歌等。所以,通过聆听流行歌曲,中学生不仅有机会接触不同地区、不同风格的音乐艺术,还可以了解不同歌曲所传达的不同文化内涵,通过体验、了解、学习、理解各民族,各国家的音乐文化,让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

5. 总结

在这个新媒体时代,流行音乐作为我们接触的最多的一种音乐形式,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可以在我们愤怒时帮我们调整心情,在我们难过时帮我们舒缓心情,在我们开心时帮我们点缀心情。也许正是因为这种“魔力”,流行音乐被大多数人所喜爱,它的价值是不容小觑的,它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我们应该有效运用流行音乐的积极作用,紧跟上时代的步伐,正面流行音乐的积极价值,正确理解流行音乐融入中学音乐课堂的功能性和教育性,并且提高我们自身的能力和水平。总之,流行音乐进入课堂能够牢牢抓住学生在课堂的心,不仅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来看,也是有积极影响的。

参考文献

[1] 尹双海. 流行音乐的美学特征[J]. 戏剧之家(上半月), 2013(12): 37.
[2] 刘丹. 论中小学实施流行音乐教育的可行性[D]: [硕士学位论文].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2007.
[3] 林崇德. 教育心理学[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481.
[4] 陈鑫, 谢征. 流行音乐进中学音乐课堂的几点思考[J]. 黄河之声, 2019(18): 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