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自1972年美国水门事件发生以来,产生了一系列“门族”词汇,指代具有新闻轰动效应的政界丑闻或社会新闻。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X门”进行研究,如王望妮 [1] 、杨永林 [2]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X门”,通过语言传播现象探究文化复制中符号表征的生成与流行,从而更全面地了解语言与社会的共变规律。周日安、邵敬敏 [3] 从原型标记的角度分析了“X门”的专化、类化与泛化,并且提出了其将来发展为后缀的可能。夏宇、谢婕妤 [4] 从语法化的角度明晰了“X门”语义特征减少、语义虚化的语法化过程,在此发展进程中“X门”逐渐成为了具有强大构词能力的附缀式构词语模。可见学界对“X门”的研究已取得了深刻的认识与丰硕的成果。然而近期网络中出现了一批以“麦门”为首的“X门”,不同于水门事件中以双音节词为变项的“X门”,近期流行的“X门”多以单音节语素为变项,以双音节、多音节词为构词成分的情况较少。这些“X门”共同具有新的抽象意义即表述说话人对某物的喜爱,且情感到达信仰、信徒的至高程度,因而与“比利门”“朝鲜门”“伊朗门”等不属于同一词模。新词语的界定包含形式、意义两个方面。与“X门”对应,同样表达“追星的群体”,旧形式为“追星族”,新形式为“星门”;同一个语言形式“库门”,旧义为仓库的门,而在网络语境中新义为“喜欢库洛米的群体”,新义与旧义之间没有关联,可见近期网络中产生的一系列“X门”为新词,其词语模“X门”为新兴词模。目前学界对于该新兴词模的研究还不充分,因此本文旨在结合相关例句对“X门”进行考察,以期明晰此新兴词模的创造与使用情况。
鉴于该词模主要流行于网络平台,而新浪微博作为网络社交平台为网民自由发言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其话语内容以文本的形式保留为研究者搜索、记录提供了前提条件,因而本文语料选自新浪微博。同时考虑到发言者的隐私,文中例句将不再随文标注出处。
2. 新兴词模“X门”的语法结构及语义特征
2.1. “X”的性质
词模“X门”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常项“门”,二是变项“X”,说话人通过改变“X”以适应不同的表达意图。从音节上看,变项“X”多为单音节,双音节及多音节的情况较少,相关语例见下表1:

Table 1. Examples of “Gate X” of word patterns classified by the number of syllables (part)
表1. 以音节数量为分类标准的词模“X门”语例(部分)
从词汇单位上看,词模“X”存在成词语素、不成词语素,词、短语四种情况(表2):

Table 2. Examples of word patterns “X Gate” based on lexical unit classification (part)
表2. 以词汇单位为分类标准的词模“X门”语例(部分)
说话人截取所指代人或物名称中的一部分构成“X门”,词模的组成不受语法规则的制约,即使构词能力较弱的不成词语素与“门”进行组合也不影响其表意功能。
除此之外,词模“X门”的形式还存在语码混用的情况:
(1) 一个喜欢priest的人再坏也坏不到哪里去,这就是我的善恶观,即使他犯下了滔天罪行,神明也会原谅他,天堂的大门永远会向他打开,人间的一切美好都会属于他,p门!
(2) 只要我每天发p过的照片,在大家眼里我就长p的这样,这就是我的世界观,p图门!
(3) 耶耶耶,melody门永存!!!
例(1)中“p门”选择了所指代的晋江文学城作者刘垚的英文名首字母为变项“X”;例(2)中“p图”是指使用制图软件photoshop处理图片,说话人选择了“ps图片”的简略形式作为变项“X”;例(3)中“melody”是指动画人物美乐蒂。说话人出于语言表达的经济原则及形式创新的需要选择英语与汉语杂糅的语码形式构成“X门”。
从形式上看,“X门”中趋于变化的组成成分在音节、词汇单位上没有绝对限制。顺应表达主体的话语意图,“X”的音节数量及单位性质发生变化,甚至出现中英语码混用的情况。
2.2. “X门”的语义特征
“门”的本义为双扉门,是房屋等建筑物出入口处用于开关的装置,《汉字源流字典》 [5] 指出,“门”由“家门”之义引申为“家族”“门第”,又由门户的不同引申为“类别”“派别”。缑瑞隆 [6] 认为引申义“类别”“门派”的认知基础为“门”意象中区别不同门户、人家的功能,最初用于区分不同老师教授的思想,是不同老师、学派的一个形式标志,后来发展为个体量词,突破了学术域的限制,用于计量不同领域中需要通过教育或训练获得的知识。“门”的“类别”义及其区别性功能是词模“X门”的语义基础。
“X门”组成成分的可变性决定了语义聚合的临时性,表达主体根据即时的语境创设相应的语言形式,因而每例“X门”对应的认知语境都是表达主体大脑中临时创设的心理建构体,并非客观、固定的,而是具有交际的动态性特征。归纳“X门”的共享语义特征需要结合相应的上下文语境。当“X”指代某个人的名称,多包含说话人对某人的喜爱:
(4) 一个喜欢李宏毅的人再坏也坏不到哪里去,这就是我的善恶观,喜欢李宏毅的人,即使她犯下了滔天大罪,神明也会原谅她,天堂的大门永远向她敞开,人间的一切美好都会属于她,毅门永存!
(5) 撒娇女人最好命,断层top郑书意,我为舅妈举大旗,看谁敢与她为敌,入我意门,必须第一,选我书意,顺心顺意,书意不“输”,以爱为“赢”,三个角色队伍的数据都要做,但是要记得给我们小舅妈多923倍的爱喔。
“毅门”与“意门”均选取明星或演员角色名称中的一个字构成“X门”,用以指称喜欢该明星/演员的粉丝群体。说话人通过“X门”表达喜爱等情感的同时具有呼吁话语潜在受众加入粉丝群体的话语意图。当“X”指代某类食物,多表达说话人对该类食物的喜爱与推崇:
(6) 26了,在家吃榴莲被爸爸阴阳怪气,不是开玩笑,是真的影响到了我俩的感情……榴门何时才能出头啊?
(7) 一个喜欢吃麻辣烫的人,再坏也坏不到哪去,这就是我的善恶观!如果一个人连世界上最美味的麻辣烫都不喜欢,那他将如何对待人这种复杂又多变的生物。世界上没有麻辣烫会爆炸!麻辣烫门永存!
例(6)中说话人使用“榴门”指称与自己一样喜欢吃榴莲的群体,表面的“抱怨”属于言内行为,而宣传榴莲这种食物才是言外行为,即说话人真正的话语意图。例(7)中说话人则更直接地表达了对麻辣烫的喜爱,从说话人认为世界上必须存在麻辣烫这种食物到断言“喜欢吃麻辣烫的群体永远存在”凸显了对该类食物的推崇。当“X”指代某种事物,多因此类事物具有某方面特性而得到说话人的认可,并通过构造“X门”表达对它的宣传目的。
(8) 拍一拍要比@更有效率,让我们谢谢拍一拍,愿拍一拍保佑每一个在外拼搏的孩子,拍门。
(9) 腾讯《长相思》今晚6点更新还有谁不知道吗?黑子放下屠刀,入我思门吧!
微信的“拍一拍”功能因使用的便捷性得到了说话人的认可,影视作品《长相思》因剧情、参演人员等因素得到了说话人的喜爱,以上二例中说话人使用词模“X门”凸显群体内的共性特征,以达到对指代事物的宣传效果。当“X”指代某种生活方式,多表达说话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认同与提倡。
(10) 一个人只要撸铁,那么他再坏也坏不到哪里去,这就是我的善恶观,铁门yyds!!
(11) 爱拍照记录生活的人,再坏也坏不到哪去,这就是我的善恶观,拍门!
例(10)中说话人表达了对“撸铁”这种生活方式的认同,例(11)中说话人表达了对“拍照记录”这种生活方式的认同,“再坏也坏不到哪里去”将对生活方式的认知转移为对伦理价值的判断,同时包含了高度的自我认同。
综合上述分析,“X”的指代功能统辖多个领域,可以指代人、食物或事物,也可以指代生活方式,所构成的词模“X门”包含的语义特征有[+喜爱] [+认同] [+推崇],即进入“X”的语言单位必须具有说话人“喜爱”“认同”的前提,该心理特征在上下文语境中得以体现。说话人使用“X门”多表达对指称对象的推崇,引出话题“X”后,“再坏也坏不到哪去,这就是我的善恶观,X门!”为说话人的常用句式,将个体的喜爱认同情感上升为集体的价值判断,具有极性表达特征。
3. “X门”的句法功能
位置敏感语法这一概念首先由Schegloff [7] 提出,其核心观点在于“语言形式适应于特定的话轮、序列位置。”静态的语言单位脱离语境,但它用于社会交际或用于完成社会行为就具有语境敏感性 [8] 。网络新兴词模“X门”所在语境具有潜在互动性,虽然并非每则博文都有说话人之外的网友进行评论互动,但鉴于该类网络平台的社交本质,网民发言具有“搜索我,认同我”的内在需求,因而与话语潜在受众存在互动关系。“X门”的互动性主要体现在句法位置的分布上。
词模“X门”中“X”指代对象主要包含名词、动词两类,当指代对象为人、食物或事物时多为名词,当指代对象为生活方式时多为动词,但“X门”整体指代某类人的集合,因而是名词性的,可以充当句中成分,也可以充当单句或分句。
3.1. 充当句子成分
词模“X门”在句中出现可以充当主语、定语、宾语等成分,如:
(12) 15块收获两份小薯两份脆脆薯条,麦门永存!
(13) 对比一下tims和麦麦的薯饼,果然更喜欢麦麦的,我是忠诚的麦门信徒。
(14) 如果麦当劳把麦麦脆汁鸡加入穷鬼套餐,我将一生忠于麦门。
例(12)中“麦门”作主语,例(13)中“麦门”作定语修饰“信徒”,表明领属关系,例(14)中“麦门”作宾语。词模“X门”在充当句子成分时共现单位均为宗教信仰域相关词语,突出了“X门”的整体性、聚合性特征。
3.2. 充当单句或分句
词模“X门”充当单句或分句时位置较为固定,位于句首或句尾:
(15) 双向奔赴!追星的女孩子再坏也坏不到哪去,这就是我的善恶观,星门!
(16) 锈门!#锈湖新作公开#为啥新出的版本在app store搜不到捏。
当“X门”位于句首,能够较好地吸引博文浏览者的注意,且通常需要相应的后续句补足语境信息;当“X门”位于句尾,表达说话人对前续内容的总结与感叹,将积极情感的上升作为独白话轮结束的标志,意在激起受众的认同,具有较强互动性。
4. “X门”的产生机制
4.1. “X门”的语义隐喻
隐喻建立在两个概念域所投射的映象之间的相似性的基础上,人们通过认知与联想,将已知概念域系统中的各个要素进行整合,激活相似认知域的目标域,从而达到对新概念的理解或创造新的语言形式。上文论述到,“门”的“类别”义及其区别性功能是词模“X门”的语义基础,王春江 [9] 认为“家庭、家族、学派”是“门”发展为复数标记的语义基础,门(们)常出现在代词/指人的名词后表示家庭、学派等,促使“门(们)”发展为复数标记,因而由“门”构成的词模“X门”本身就有群体性特征。其次,“门”用于区分家族、学派时更加强调了群体内的聚合性特征,“师门”等“X门”意为接受同一个老师学术思想的学生构成的群体,而由网络新兴词模“X门”构成的一系列新词意为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构成的群体,群体内部的成员具有某种共同特征这一条件构成了网络新兴词模“X门”与“师门”等“X门”之间的隐喻关联,从而使网络新兴词模“X门”获得了概念的理据性。
4.2. “X门”的文化模仿
网络新兴词模“X门”最初源于“麦门”的创造,是网民表达喜爱食用麦当劳的戏谑说法,以“麦门”作为“麦当劳忠实门徒”的简称。同时,根据语料分析,大量“X门”的上下文语境包含“这就是我的善恶观”句式,“X门”也常作为分句出现在句尾,与基督教中“阿门”的形式与句法位置相似。由此可见,网络新兴词模“X门”具有文化模仿性,以“麦门”自称,具有“对麦当劳有信仰”的涵义,所表达的积极情感极性化。“阿门”是犹太教、基督教的宗教用语,用于祈祷和崇拜礼仪的结束表示“诚心所愿”,说话人在句尾使用“X门”,强化了词模“X门”的文化模仿机制,将对指称对象的认同、宣扬概念化为价值领域的道德判断,这种极性表达除了具有娱乐功能,还增强了说话人情感的真实性。语义隐喻与文化模仿共同作用于词模“X门”的产生,这一语言现象得到了网民的心理认同从而在网络平台大量产生。
5. 结语
作为语义隐喻与文化模仿机制下的产物,网络新兴词模“X门”具有高度能产性,“X”所承担的语言单位没有音节、性质的绝对限制,说话人“喜爱”“认同”的情感是“X”进入词模“X门”的语义前提。该类新词所指称的具体事物有较高的语境依赖性,如“拍门”既可以指同样认可微信的“拍一拍”功能便捷性的群体(见例8),也可以指共有拍照记录生活这一生活习惯的群体(见例11)。“X门”是网络社群形成的新的依据,通过相关新词的创造,潜在受众以评论、点赞的方式实现身份互认,进而产生某种情绪共振,使不同背景、性别、年龄的语言使用者产生身份认同下的归属心理,推动词模“X门”的使用与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