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
An Overview of Constructivist Learning Theory
DOI: 10.12677/ASS.2023.1211908, PDF, HTML, XML, 下载: 287  浏览: 1,002 
作者: 武星妍: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福建 福州
关键词: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Constructivism Learning Theory Learning
摘要: 本文探讨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介绍了其背景、核心观点,以及其对学习过程的独特理解。文章进一步讨论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育模式和方法,这些方法旨在促进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尽管如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存在争议,包括其适用性和对基本知识和技能教育的关注。最后,文章总结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新发展方向以丰富教育模式。综上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供了独特的学习观点,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知识建构,但也面临争议,需要不断发展以适应不同的学习需求和挑战。
Abstract: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constructivist learning theory, introducing its background, core principles, and its unique understanding of the learning process. The article further discusses the educational models and methods guided by the constructivist learning theory, aimed at stimulating students’ thinking, creativity, and problem-solving abilities. Nevertheless, the theory is not without controversy, including debates regarding its applicability and its emphasis on the education of fundamental knowledge and skills. Finally, the article summarizes the new direction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vist learning theory to enrich educational approaches. In conclusion, constructivist learning theory offers a distinctive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emphasizing students’ active engagement and knowledge construction, but it also faces controversies and requires con-tinuous development to adapt to various learning needs and challenges.
文章引用:武星妍.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J]. 社会科学前沿, 2023, 12(11): 6645-6651.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3.1211908

1. 引言

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学习这一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学习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着基础性的角色,因此备受瞩目。对于学习概念的探讨一直伴随着这些学科不断地演进和深化。然而,因为各个学科对于学习所关注的方面存在差异,因此需要进行差异化的关注 [1] 。

关于学习的定义和分类就众说纷纭。即便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学习科学”这一独立研究领域的兴起,对于学习活动的定义也缺乏一致的共识。哲学家更注重探究学习对象(即知识和经验)的起源和本质,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它们;心理学专家的研究重点在于探究人类学习过程中所涉及的心理机制及其运作方式;社会科学家则更多地从社会关系或组织结构角度来解释学习。教育学家的研究重点在于探究影响学习的多种因素以及学习环境的复杂性。由于不同学科之间存在交叉和渗透,所以学习理论也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特征。

20世纪中期是一个充满变革和动荡的时期,世界各地经历了深刻的社会、政治和文化变化。这些变革推动了对教育和学习理论的重新审视,也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背景。首先,社会变革方面,二战结束后,世界各地都经历了重建和社会重组的阶段,这导致了对教育体系和学习方法的新需求。同时,社会运动和文化变革也塑造了人们对教育的不同期望,鼓励更加开放和参与式的学习方式。其次,技术方面,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的崛起推动了教育技术领域的发展。人们开始思考如何利用新技术改进教育和培训方法,这也催生了建构主义理论在教育技术领域的应用。总之,20世纪中期的社会和技术变革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兴起提供了土壤,这一理论强调了学习者的主动参与、知识的个体建构以及社会互动的重要性,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相契合。

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背景和观点

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背景

建构主义作为一种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向认知主义的进一步演进,也是对教学设计理论和实践发展趋势产生重要影响的力量 [2] 。它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情境性、社会性以及教师作用的重要性。人类对知识的建构是在其自身的知识和经验范围内进行的,建构主义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实践方法标签,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认知及其机制的解释,同时也是评估各种教学实践优劣的重要标准 [3] 。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强调人类认知的主动性、自主组织的特质以及其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4] 。建构主义揭示了人类在学习过程中所遵循的认知规律,揭示了学习的本质、意义的构建以及学习环境对知识建构的影响。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建构主义理论对于知识本身、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方式、学习环境以及学习评价等方面的认知已经更加成熟和全面。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倡导的“新”理念,是一种能够提升教学质量、颠覆传统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强有力工具。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受到了多个学术领域的影响,其中包括认知心理学、社会文化理论和教育哲学。在认知心理学方面,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发展在认知心理学的背景下。早期的认知心理学研究为建构主义的核心概念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这些研究关注了知觉、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等认知过程,强调了知识的组织和个体学习者在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中的主动参与。社会文化理论也对建构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强调了社会互动和文化背景对认知发展的关键作用。他的理论强调了学习者在社交互动中构建知识和理解的过程 [5] ,这与建构主义的重点在于学习者通过积极参与和与他人互动来建构知识的观点相契合。此外,教育哲学方面的思想也与建构主义理论有关。一些教育哲学家,如约翰·杜威,提出了实践经验主义的理念,强调学习应该关注个体的需求和兴趣 [6] 。这种思想与建构主义理论的观点相呼应,都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和参与性。这些学术领域的影响共同推动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强调了学习的主观性、个体化和社会化的特点。这一学术背景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原则和方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一个主观、个体化和社会化的过程,学习者通过积极参与和与他人互动来建构知识和理解。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在20世纪中期的研究对建构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提出了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强调儿童通过积极参与和构建来理解世界 [7] 。这个思想启发了后来的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个体化的过程。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了社会文化理论,强调社交互动和文化背景对学习的关键作用。他认为,人们通过社交互动和文化工具的使用来建构知识。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强调了学习者的主体性和自主性。他认为,学习应该关注个体的需求和兴趣,鼓励学习者参与积极的学习过程 [8] 。康斯特拉夫是建构主义思想的先驱之一,他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地参与知识的构建,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 [9] 。皮亚杰和库恩合作研究认知发展,强调了对抗性观点和知识建构的过程。他们认为,学习者通过与旧有观点的冲突来建构新的认知结构 [10] 。这些思想和理论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供了基础,并在20世纪后半叶和21世纪初的教育研究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和丰富。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学习者通过借助他人的帮助,运用特定的学习材料和方法,以意义的构建方式获取新的知识。情境、协作、会话以及意义建构这四个核心要素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进行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充分考虑教学目标,有意识地构建各种与所学内容相关的情境,以积极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协作是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贯穿于学习资料的搜集、整理、问题的提出和分析,以及学习效果的评估和改进等方面。在小组学习中,会话作为协作的一个分支,呈现出更为具体的形式。在制定了相应的学习计划后,小组成员通过协作、交流和学习,将小组成员的成果汇聚在一起,并在彼此之间进行分享,最终实现了知识意义的构建。作为学习的终极目标,意义建构是对事物的本质、规律以及相互关联的综合解释,旨在构建当前学习内容与其他事物之间相互关联的意义。

在学习方法上,建构主义主张以学习者为本,学习者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地处理信息和主动地构建知识意义,不是传统理念引导下的知识灌输。基于这一思想,学习者被赋予了以探究与发现来构建知识意义的能力;在意义建构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搜集,整理和分析学习资料,积极主动地去发现和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充分挖掘学习过程中已有知识及经验,主动参与小组成员合作过程,将“自我协商”和“相互协商”有机结合起来,最终构成一个巨大的知识网络,增强学习者本身的主动性,探究性及合作性的认识和能力。

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涵盖了知识、学习、学生、评价、师生角色定位及其作用、学习环境等多个方面。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在传统知识的基础上,强调对已有知识的创新性,以及对问题的发现、分析和解决能力。建构主义的评价观强调的是意义建构的过程,而非单纯的结果,即秉持“以过程为基础,以发展为目标”的全新理念。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主张教师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积极构建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树立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目标。

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3.1. 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特定的教育理念和思想框架下,在特定的教育环境中建立起来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教学活动框架和活动程序的综合 [11] 。教学模式分为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教学模式两类。随着教育理念的演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将教学模式归纳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通过构建情境、组织协作和引导对话等方式,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意识,最终实现学生自我知识意义的建构目标。

3.2. 教学方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倡导的成熟教学方法包括支架式、抛锚式和随机进入等多种,这些方法在教学中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支架式教学法注重将复杂的学习内容进行分解,以促进学习者对所学知识的逐步深入理解和掌握。教学环境包括搭建脚手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和效果评价等多个方面,而效果评价则被细分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小组协作学习中的贡献率以及所学知识意义构建的完成情况等多个方面进行逐一评价的模式。抛锚式教学法,是一种以情境创设、问题确定、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效果评价为核心的教学方法,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采用随机进入教学法,学习者得以以不同的路径和方式进入同一教学内容活动中,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问题多样性的认知和理解。教学过程中,随机进入的环节包括呈现基本情境、随机进入学习、思维发展训练、小组协作学习以及学习效果评价等,这些环节共同构成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提倡的3种不同的教学法,创设情境,自主学习,小组协作和效果评价都是基本教学环节。也就是这3种教学方法都强调了教师的引导作用,而不是知识的直接灌输,注重“情境”或者“环境”在意义建构中的重要性,都强调了学生主动探究能力以及团队协作学习能力,学习效果评价也由传统“分数论”单一模式向多样化,全面化评价模式转变。

3.3. 将建构主义融入教学实践

将建构主义原则融入教学实践中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参与度至关重要。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行探究和实验来促进主动学习。这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知识建构,将学习变得更有趣和有动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创造互动和合作的机会,例如安排小组讨论或合作项目,以促进学生之间的社交互动和合作。这有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问题,共同建构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和反思也是关键。通过提出开放性问题,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帮助他们深入理解课程内容。

此外,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思他们的理解和认知过程,这有助于提高元认知能力。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也是重要的策略。多种教材和学习资源,包括书籍、文章、多媒体内容和互动模拟,可以满足不同学习风格和需求。个性化学习体验也是一个关键目标,教师应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风格和需求,并根据个体差异调整教学方法,以满足他们的兴趣和目标。在建构主义教育中,教师的角色更像是引导者,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师应监测学生的进展,及时提供反馈,鼓励他们不断改进。同时,创造一个丰富的学习环境也至关重要。利用技术和多媒体资源可以增强学习体验,例如虚拟实验室和在线讨论平台。此外,设计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任务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最后,建构主义教育鼓励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教师的任务是帮助他们发展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提供支持和指导,而不是直接提供答案。通过结合这些策略,教师可以创造一个更具建构主义特点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他们更好地建构知识和理解。这些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存在的争议与发展新方向

4.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存在的争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尽管在教育和心理学领域获得广泛的认可和支持,但也面临一些批评和争议。尽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育和心理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和应用,但也面临一些批评和争议。其中一个争议涉及到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在探索性学习方面。Jonassen (1991)提出了“客观主义vs.建构主义”的争论,他认为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索和知识建构,但可能忽略了教师的指导和支持的重要性 [12] 。Mayer (2004)在他的研究中对纯粹的发现式学习提出了质疑,他认为在某些情况下,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的指导和结构化的教学方法 [13] 。这一观点得到了Kirschner、Sweller和Clark (2006)的支持,他们指出在某些情境下,纯粹的发现式学习可能不太有效,而需要更多的指导 [14] 。然而,Hmelo-Silver等人(2007)提出了反驳意见,认为在一定条件下,问题解决和探索性学习仍然可以是有效的教学方法 [15] 。这一争议反映了关于建构主义教学方法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另一个争议涉及到建构主义理论的可操作性和实际应用。Stahl (2006)提出了关于如何在实际教育环境中有效支持协作和共建知识的问题 [16] 。他认为,虽然建构主义理论强调社会性的知识建构,但实际上在教室中实施这一理论可能面临一些挑战,包括如何管理和引导协作过程。这一观点反映了将建构主义理论转化为实际教育实践时的挑战和限制。

此外,有学者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某些方面提出了质疑。Barab和Squire (2004)探讨了在建构主义教育研究中采用设计为基础的研究方法时所面临的一些挑战,包括如何平衡理论和实践 [17] 。Kirschner和van Merriënboer (2013)质疑了建构主义中关于学习者是否真的了解最好的观点,并强调了教师的角色和指导的重要性 [18] 。

综上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育和学习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但也面临一些批评和争议。这些争议涵盖了教学方法的有效性、理论的可操作性以及某些理论观点的质疑等多个方面,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讨论。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面临这些批评和争议,但它仍然在教育和心理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并在不同的教育环境中取得了成功。许多教育者和研究人员认为,建构主义理论提供了更深入、更综合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对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评估应该考虑到其在不同上下文中的应用和有效性。

4.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新方向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育和学习领域仍然是一个活跃的研究领域,涌现出许多新的研究问题,这些问题反映了不断变化的教育和技术环境以及我们对学习过程的深入理解。一些当前研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新问题包括:

首先,数字化学习环境下的建构主义成为关注的焦点。随着技术的进步,数字化学习环境变得越来越普遍,研究人员致力于探讨如何将建构主义理论应用于在线学习、虚拟学习环境和教育技术中,以促进有效的远程学习。其次,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引起了广泛关注。研究人员研究了如何借助建构主义原则来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这包括开发个性化的学习路径、自主学习工具和学习资源,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跨文化建构主义教育也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研究人员研究了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建构主义教育的有效性。他们关注文化差异如何影响学习和知识建构,以寻求跨文化教育的最佳实践。社交建构主义和社交媒体的结合也引发了兴趣。社交建构主义理论强调社交互动的重要性,因此研究人员关注如何运用社交媒体和在线社交平台来支持学习者之间的合作和知识共建,以促进更富有互动性的学习体验。评估方法和证据基础也是建构主义教育研究的一部分。研究者努力开发有效的评估工具,以测量学习者的知识建构和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了解建构主义学习的效果。教师在建构主义教育中的角色和培训也备受关注。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充当引导者、促进者和支持者的角色。研究人员研究了如何培养教师以更好地支持学生的建构主义学习。

这些新问题展示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不断发展和适应新教育环境的过程中的重要性。研究者正在努力寻找更好的方法来应用建构主义原则,以提高学习效果并适应不断变化的学习需求。

5. 结语

当代教育和学习领域中,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且在不断演进和适应新的教育和技术环境。从理论到实践,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供了深刻的洞察力,有助于教育者更好地理解学习过程,并提供了一种积极、互动和社交的学习方式。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研究仍然充满活力,涌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数字化学习环境下的建构主义、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跨文化建构主义教育、社交建构主义和社交媒体、评估方法和教师的角色。这些新问题反映了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和技术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讨论。尽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具有许多优点,但它也面临一些批评和争议。这些争议涉及到教学方法的有效性,特别是在探索性学习方面,以及建构主义理论的可操作性和实际应用。这些争议反映了建构主义教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综上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育和学习领域具有深远的重要性,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解学习的全新视角,并在不断发展中适应了现代教育的需求。通过研究新的问题、借鉴关键贡献者的经验和应对批评和争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将继续为改进教育实践和提升学习质量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吴刚, 黄健. 社会性学习理论渊源及发展的研究综述[J]. 远程教育杂志, 2018, 36(5): 69-80.
https://doi.org/10.15881/j.cnki.cn33-1304/g4.2018.05.010
[2] 吴秀红. 简论建构主义理论下的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J].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 2006(4): 15-16.
[3] 吕林海. 解读康德建构主义思想的缘起、内涵及当代教育启示[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2(5): 9-16.
[4] Niemeyer, R.A. (1993) An Appraisal of Constructivist Psychotherapies.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61, 221-234.
https://doi.org/10.1037/0022-006X.61.2.221
[5] D.C.P. (1979) Re-view of L. S. Vygotsky: Mind in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es by L. S. Vygotsky, Michael Cole, Vera John-Steiner, Sylvia Scribner, Ellen Souberman; Recent Trends in Soviet Psycholinguistics James V. Wertsch.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92, 166-167.
https://doi.org/10.2307/1421493
[6] Dewey, J. (1938). Experience and Education. Macmillan Company, New York.
[7] Easley Jr., J.A. (1978) Reviewed Work: The Development of Thought: Equilibration of Cognitive Structures by Jean Piaget, Arnold Rosin. Educational Researcher, 7, 18-19.
https://doi.org/10.2307/1175382
[8] Rogers, C.R. (1983) Freedom to Learn for the 80’s. Charles E. Merrill Publishing Company, Columbus, OH.
[9] Glasersfeld, E. von. (1995). Radical Constructivism: A Way of Knowing and Learning. Falmer Press, Bristol, PA.
[10] Kuhn, D. and Pease, M. (2006) Do Children and Adults Learn Differently? Journal of Cognition and Development, 7, 279-293.
https://doi.org/10.1207/s15327647jcd0703_1
[11] 郑玉飞. 论教学模式改革的限度[J]. 教学科学, 2018, 34(3): 26-31.
[12] Jonassen, D.H. (1991) Objectivism versus Constructivism: Do We Need a New Philosophical Paradigm?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39, 5-14.
https://doi.org/10.1007/BF02296434
[13] Mayer, R.E. (2004) Should There Be a Three-Strikes Rule against Pure Dis-covery Learn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59, 14-19.
https://doi.org/10.1037/0003-066X.59.1.14
[14] Paul A. Kirschner, John Sweller & Richard E. Clark (2006) Why Minimal Guidance during Instruction Does Not Work: An Analysis of the Failure of Constructivist, Discovery, Problem-Based, Experiential, and Inquiry-Based Teaching.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41, 75-86.
https://doi.org/10.1207/s15326985ep4102_1
[15] Hmelo-Silver, C.E., Duncan, R.G. and Chinn, C.A. (2007) Scaffolding and Achievement in Problem-Based and Inquiry Learning: A Response to Kirschner, Sweller, and Clark (2006).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42, 99-107.
https://doi.org/10.1080/00461520701263368
[16] Stahl, G. (2006) Group Cognition: Computer Support for Building Collaborative Knowledge. The MIT Press, Cambridge.
https://doi.org/10.7551/mitpress/3372.001.0001
[17] Barab, S. and Squire, K. (2004) Design-Based Research: Putting a Stake in the Ground. Journal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 13, 1-14.
https://doi.org/10.1207/s15327809jls1301_1
[18] Kirschner, P.A. and van Merriënboer, J.J.G. (2013) Do Learners Really Know Best? Urban Legends in Education.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48, 169-183.
https://doi.org/10.1080/00461520.2013.804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