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方法分析
Analysis of the Translation Methods of Culture-Loaded Words in To Live
DOI: 10.12677/ML.2023.1112764, PDF, HTML, XML, 下载: 247  浏览: 631 
作者: 韩 露: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 成都
关键词: 翻译文化负载词《活着》英译本Translation Culture-Loaded Words To Live
摘要: 长篇小说《活着》是当代著名作家余华的代表作之一。这本小说先后被译成多国语言版本,其中涉及的翻译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注意。《活着》当中的语言表达充满文化特色,特别是乡土文化和时代文化,因此成为研究文化负载词的良好媒介。此项研究对《活着》中的文化负载词进行分类,将其划分为不同的文化主题和概念。通过对原文和英文版译文的对比和细致分析,笔者发现译者白睿文采用了多种翻译策略,包括直译、意译、加注释等手法。在对《活着》英译本的翻译进行评估和反思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在处理文化负载词时,译者可以适当调整语言风格和结构,但应尽量保留原著中的文化特色。在翻译的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文化层面的传达,确保译文能够准确地传达原作中的文化内涵。此外,译者还可以通过与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合作,获取更多的文化背景知识,从而提升翻译的质量和准确性。
Abstract: The novel To Live i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 works of the renowned contemporary writer Yu Hua. This book has been translated into multiple languages, and the translation issues inn it have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The linguistic expressions in To Live are rich in cultural features, especially in terms of rural and temporal culture, making it an excellent me-dium for studying culture-loaded words. In this study, the culture-loaded words in To Live are cate-gorized into different cultural themes and concepts. Through a detailed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original text and its English version, the author has found that the translator, Michael Berry, has employed various translation strategies, including literal translation, free translation, and annota-tion. Based on an evaluation and reflection o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English version of To Live,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when dealing with culture-loaded words, translators can adjust language style and structure when necessary but should try to retain the origin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greater emphasis should be placed on the cultural aspects to ensure that the translation accurately conveys the cultural nuances of the original work. Additionally, translators can collaborate with experts and scholars in related fields to acquire more cultural background knowledge, thereby enhancing the quality and accuracy of the translation.
文章引用:韩露. 《活着》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方法分析[J]. 现代语言学, 2023, 11(12): 5698-5702. https://doi.org/10.12677/ML.2023.1112764

1. 引言

《活着》是作家余华的代表作之一,于1998年荣获意大利格林扎拉•卡佛文学奖,小说讲述的是在大时代的背景下,随着内战、“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主人公徐富贵及其家庭不断经受苦难,所有亲人先后离他而去,最后仅剩一头老牛与他相依为命。《活着》目前的英语版本由美国加州大学学者白睿文(Michael Berry)所翻译,书名为“To Live”,于2003年出版。该译本中的翻译现象引起了国内翻译界较为广泛的关注。

许多国内外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对《活着》英译本的各个方面进行研究。比如胡慧楠和于金红对《活着》英译本当中的流水句进行了研究,讨论了译者如何克服中英文表达差异带来的困难 [1] 。边姝艺和龙璐从目的论的视角,对《活着》中的隐喻进行了研究,发现译者白睿文“依据具体的语境,灵活选择翻译策略,并且都为翻译目的服务。”他们还提出,白睿文所采取的办法包括“意译法、增译法和替换法”等 [2] 。宋航凌在自己的研究中,借用译者行为批判的理论,对《活着》中的文化负载词及其翻译策略进行了研究 [3] 。张白桦和张建利基于切斯特曼提出的四种翻译伦理模式,分析了白睿文对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取舍 [4] 。王茜和刘彬从跨文化的角度,对《活着》中的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进行了讨论,并提出“跨文化翻译在顺应译语读者的同时,应最大化地保留原作的源语文化,从而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5] 。”石春让和赵慧芳研究了《活着》的英语译介模式,谈到了文学译介中译者身份、文本选择、翻译策略、译介途径、译介受众、译介效果等问题 [6] 。王燕从变译论的视角,将译者的翻译策略归纳为“增、减、编、并、缩、改”六字 [7] 。刘瑞玲和杨思雨从生态翻译学的理论视角研究了《活着》中的文化负载词翻译,他们总结出译者白睿文尽力保留了原作中故事情节、作者意图和语言表达形式,采用多种翻译策略,如直译、意译、音译和译文加注等方式 [8] 。

文化负载词,通常是指在特定文化或语言中具有深刻含义、难以直接翻译或理解的词汇。这些词语在其所属文化中通常具有丰富的情感、社会、历史或文化内涵,往往包含了一种特殊的经验或观念。文化负载词反映了文化对于言语表达的塑造作用,因此,它们不仅仅是词汇,还承载着文化的价值观和共识。文化负载词承载着国家、民族或者社会的文化,它反映不同地域、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化特点。文化负载词,或者说负载着文化的语言表达向来是翻译的重点,但也是难点,相应的翻译现象也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和深刻讨论。本文将着重对《活着》当中出现的文化负载词及对应的翻译策略和处理方法进行研究。

2. 《活着》中的文化负载词

2.1. 文化负载词的分类

本文主要参考了两种主要的文化负载词分类系统,一种是著名学者尤金·奈达的分类系统;另一种来自中国著名学者李长栓。

奈达认为,文化负载词可以分为生态文化、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宗教文化和语言文化五种 [9] 。当在广泛的上下文中对文化负载词进行分类时,这种分类可能是有用的。但如果是比较小而特殊的作品,李长栓的分类会更合适,因为它更有针对性和准确性。在李长栓的《非文学翻译与实践》一书中,他单独抽出一章来谈“文化词语”的翻译。根据李长栓的说法,文化词汇包括“隐喻或明喻,典故,在历史上逐渐形成并成为固定表达的习语和成语” [10] 。

不可否认,《活着》一书中充斥着大量的文化词语,前人的研究也对此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概括。但深入挖掘,《活着》与其他作品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大量使用的比喻和只有中国读者才能理解的独特表达方式,因此本文将着重探讨本书中的比喻式表达和中国文化特有的表达。其中,中国文化特有的表达在本书中具体有三种:一、命名和称呼;二、历史特定时期相关表达;三、俗语表达。

2.2. 比喻式表达

纵览全书,不难发现,余华既在文中使用了约定俗成的比喻修辞,还自我创新了一些新的喻体和主体比如“眼睛要练成爪子一样,手要练成泥鳅那样滑”“心里就跟针扎一样”“像只瘟鸡似的”。文本中提取出来的比喻式表达大致可以分为两类:没有明显标识词的暗喻和带有“像”“如”“和……一样”等标识词的明喻。当然,面对这两类隐喻表达,译者的翻译策略和处理方法是有区别的。

在处理明喻时,白睿文通常选择直译,保留原本的主体和喻体。如果明喻不涉及外国读者不能理解的文化意象,译者就直接保留喻体,这样既保留了原文的措辞和特色,又不妨害译语读者的理解。但是在处理一些包含中国特色的隐喻时,译者采取了更为复杂的方式来处理。白睿文除了将主体和喻体翻译出来以外,还会通过添加解释性的语言或者脚注的方式来帮助译语读者获取更多信息从而理解作者意思。

2.3. 中国文化特有的表达

书中的一些表达方式是中国文化所独有的,这意味着这些表达不能移植给另一套文化体系的译语读者。这些特有的表达包括命名、称呼、咒骂、与某一历史时期高度相关的某些特定表达、以及一些只有中国人才能识别的长期形成的习语。

余华在为小说中的人物命名时,有一个明显的反讽意图,即所有的人物都被赋予了一个寓意美好但却遭受了很多苦难的名字。例如,主要人物的名字分别是“福贵”“家珍”“凤霞”“苦根”,但四个主要人物都遭受了很多痛苦,后三位都先于福贵离世。中国读者看到这些名字,结合人物悲惨命运,马上就能知道这些词背后的含义,而英语读者只看到这些名字的拼音,无法体会其中的讽刺意味。因此,在翻译他们的名字时,最好尽量传达反讽的意思。

汉语文化和英语文化都有一套咒骂他人的体系,但两者往往不尽相同,甚至有很大区别。当中国人骂人时,通常会提及家人,尤其是母亲,比如“你他娘的”。英语中也有关于母亲的粗俗语和咒骂他人的话,但更常见的是使用“F”开头的词。以汉语为母语的人可以很容易地理解这些粗俗和侮辱性词语中的愤怒,但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可能无法理解这一点,所以译者把这些骂人的短语变成了目标读者熟悉的系统。译者这样处理,一方面有助于目标读者理解原文作者要表达的意义,但另一方面却损害了源语措辞的原创性。

《活着》的时间跨度涵盖了几个特殊而重要的时期,其间发生了一些社会变革,产生了一些特定时期的表达,如“小脚”“队长”“大字报”“佃户”等,这些表达产生于独特的历史时期,包含特殊的含义,一个不熟悉那个时期的外国人将无法理解其中的意思。例如,“佃户”是对那些没有自己的田地,而不得不依靠地主租给他们田地的农民的一种称呼。这种人只存在于旧社会,那个时候地主霸占着田地,农民被迫为地主干活。如果只是简单的将“佃户”翻译成“farmer”就会少了一层“依附地主”的意味。这些文化负载词与历史高度相关,对于不了解当时社会历史背景的人来说,这些词很难翻译。

书中使用了许多历史积淀而成的成语和俗语,但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原因,这些成语只有出生在中国文化中的人才能理解体会。许多文化意象对中国人来说是熟悉的,但对外国人来说却是陌生的。例如,中国人会知道“香火断了”的意思是一个家族后继无人,导致宗祠无人上香,所以“香火”代指后代。但由于英语文化缺乏这样的传统指代,很难将这些词逐字翻译给英语读者。

3. 翻译方法分析

3.1. 分析白睿文的翻译策略和具体方法

在大多数情况下,白睿文使用了直译和意译的混合策略。当涉及到具有文化特色的词语时,白睿文大多采用直译的方式,以保持原文信息和文化意象的不变。

白睿文注意到《活着》中有大量的隐喻表达,他的翻译策略是对原有的隐喻对象进行了改变,并增加了必要的解释和描述来体现隐喻关系。例如,在翻译“那张嘴比石头都硬” [11] 这句话时,白睿文不得不改变隐喻对象,进行归化翻译,将其译为“He was as stubborn as a mule.” [12] 因为“嘴跟石头一样硬”可能会让目标读者感到困惑。但在翻译明喻时,白睿文大多保留了原文的意象,因为这些明喻可以传递给目标读者。例如,当翻译“像只瘟鸡似的” [11] 这个明喻时,白睿文就通过直译直接传达字面意思,将其翻译为“like a diseased chicken” [12] ,因为对于英语读者来说,一个人看起来就像一只病鸡不难理解。在翻译这种喻体直白,含义清楚的修辞时,不做修改也是一种保持原始设计而不妨碍目标读者理解的好方法。

在处理跟咒骂有关的词汇或者表达时,白睿文选择了归化的方式,因为有些意象只能在中国的文化里被看作是骂人用的,比如“真是个乌龟王八蛋” [11] 就被翻译成了“I was a real asshole.” [12] 。在处理一些习语或者俗语的时候,白睿文采取了异化的方式,比如“上梁不正下梁歪” [11] 被翻译成了“If the upper beam is not straight, the lower ones will go aslant.” [12]

白睿文翻译的另一个优点是,当与历史有关的词语出现时,他试图用一种简单的方式来描述这些词汇,并加上脚注,以便目标读者也能理解关于这些词语的背景信息。例如,白睿文将“大字报” [11] 直译为“big character posters” [12] ,然后加上对这一特殊词汇的解释,提供历史知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大字报”的含义。白睿文另一个值得称道的方法是,尽管他使用了大量的直译,这对英语母语的读者来说可能很难理解,但他成功地将解释性的词语以和谐的方式融入到译文中,这样做既忠实于原文,又能让目标读者读懂。

3.2. 其他处理方式

白睿文第一次翻译中国文化著作,就做出了如此出色的翻译工作,令人钦佩。然而,在白睿文的翻译中也有一些不完美甚至错误的地方。因此,本文提供以下三种具体方法来改善。

首先,在翻译中文名称时,除了使用拼音外,还需要对名字所含意义进行解释。所以,“福贵”这个名字可以处理成“Fugui (fortune and nobility)”。第二,在翻译与历史有关的词语时,需要添加更多的解释。例如“佃户”是指农民没有土地,而是向地主租地,按收成交租。因此,在“地主老爷”和“佃户”之间存在一种附属关系。那么与其简单地把“佃户”翻译成“farmer”,不如用“tenant peasant”来表示这种附庸关系。第三,在翻译一些贬义词时,译者应该更多地表达作者的意图。例如,“小日本”是一个贬义词,表示对作者的憎恨和蔑视。但通过将其翻译成“the Japanese”,白睿文未能传达这个词所含的贬损意味。所以最好把它翻译成“the little Japs”。

4. 结论

总的来说,本文介绍了文化负载词的概念和不同的分类,分析了白睿文在翻译《活着》中的文化负载词时所采取的策略和具体的处理方法。《活着》当中很多的文化负载词是有着深刻历史背景和乡土民俗文化的,翻译属实不易,白睿文尽量保留了原文的特色,但有些时候也没能传达出原文作者想表达的情绪。通过阅读平行文本,笔者也提供了一些解决办法。在翻译一部充满了文化历史特色的作品时,译者面临许多挑战和选择。最重要的是要记住翻译的目的是让目标读者理解原意,而原意可能通过多种文化形象传达。制作出合格的译文需要时间和精力,但制作出高质量的译文更需要深思熟虑。在未来的实践中,译者应该寻求各种办法在保留原作风格的基础上,尽可能的传递文化含义。

参考文献

[1] 胡慧楠, 于金红. 《活着》英译本中流水句的翻译研究[J]. 英语广场, 2023(4): 3-6.
[2] 边姝艺, 龙璐. 目的论视角下《活着》英译本的隐喻翻译探究[J]. 海外英语, 2022(20): 15-17.
[3] 宋航凌. 译者行为批评视域下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北京: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2.
[4] 张白桦, 张建利. 《活着》英译本文化负载词翻译伦理研究[J]. 宜春学院学报, 2022, 44(1): 80-84.
[5] 王茜, 刘彬. 基于归化和异化策略下的跨文化翻译研究——以《活着》英译本为例[J]. 皖西学院学报, 2020, 36(6): 112-118.
[6] 石春让, 赵慧芳. 《活着》在英语世界的译介模式研究[J].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 25(4): 39-44.
[7] 王燕. 变译论视角下《活着》英译本的翻译策略[J]. 北方文学(下半月), 2011(8): 167-168.
[8] 刘瑞玲, 杨思雨. 从生态翻译学看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以《活着》英译本为例[J].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9(6): 84-86.
[9] Nida, E.A. (1975) Exploring Semantic Structures. Wilhem Fink Verlag, Munchen, 68.
[10] 李长栓. 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M].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 72-92.
[11] 余华. 活着[M]. 海口: 南海出版公司, 2003: 18, 21, 23, 69, 157.
[12] Yu, H. (2003) To Live. Berry, M. Trans., Anchor Random House, New York, 19, 22, 24, 67, 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