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场所精神的城市街巷空间更新设计研究——以淮安东大街历史街区改造为例
Research on the Space Renewal Design of Urban Streets and Alleys Based on the Spirit of Place—Taking the Reconstruction of Huai’an East Street Historic District as an Example
DOI: 10.12677/Design.2023.84360, PDF, HTML, XML, 下载: 143  浏览: 274 
作者: 李冬妹, 周志成*:江苏大学艺术学院,江苏 镇江
关键词: 历史街区场所精神街巷空间改造东大街Historic District The Spirit of Place Street Space Transformation East Main Street
摘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老旧历史街区改造日益成为学界日益关注的议题。然而,由于早先改造项目对于城市文化脉络与人民精神需求的关注缺失,现阶段对于二三线城市街巷空间的设计与开发由于照搬既有范式与一线城市模式而常常出现了“千城一貌”的现象,缺乏一定的文化感召力。在这一语境之中,本研究致力于以场所精神理论为指导依据,以淮安市东大街历史街区为研究样地,探讨场所精神理论下的城市街巷空间改造设计的可行性与进步性。通过剖析场所精神理论经典文本与前沿理论研究,以场所精神中“感知”、“认知”、“认同”三阶段为基础,从而推演出理论向实践过渡的三种延展脉络。并在此基础之上,希望通过对于研究样地以及对于样地与理论的适配方式的详细探讨,而对后续设计实践提供一定的建设性指导意见。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and the continuous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the renovation of old historical blocks has increasingly become a topic of concern in the academic community. However, due to the lack of attention paid to the cultural context of the city and the spiritual needs of the people in previous renovation projects, the current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street and lane spaces in second and third tier cities often exhibit the phenomenon of “one thousand cities and one appearance” due to the replication of existing paradigms and first tier city models, lacking a certain degree of cultural appeal. In this context,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feasibility and progress of urban street space renovation design under the theory of place spirit, guided by the theory of place spirit, using the historical block of Dongdajie Street in Huai’an City as the research sample. By analyzing classic texts and cutting-edge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the theory of place spirit, based on the three stages of “perception”, “cogni-tion”, and “identification” in place spirit, three extension threads of the transition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are deduced. On this basis, we hope to provide constructive guidance for future design practices through a detailed exploration of the research sample plots and their adaptation to theory.
文章引用:李冬妹, 周志成. 基于场所精神的城市街巷空间更新设计研究——以淮安东大街历史街区改造为例[J]. 设计, 2023, 8(4): 2931-2942. https://doi.org/10.12677/Design.2023.84360

1. 引言

自8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化蓬勃发展,乡村人口涌入城市,城市化进程加速。为满足居民需求,90年代和21世纪初,许多城市进行老旧历史街区改造。然而,二三线城市相比一线城市,由于知识、技术和政府支持不足,长期以来在街巷空间设计上呈现单一风貌。在这些改造中,历史文化被忽视,古建筑大规模拆除,复制大城市格局和建筑风格,导致城镇失去特色。原居民对新城市缺乏归属感,老城区失去文化凝聚力。

老旧街巷更新工程虽满足物质需求,但忽视城市文化传承和精神需求。城市更新需关注精神需求,不仅改善基础设施和市容,还要传承历史,增强居民认同感,创造地域特色,实现可持续发展 [1] 。具体历史街区改造需考虑原住居民与城市居民的精神需求和集体记忆,丰富改造维度与功能 [2] 。

鉴于以上背景,本研究在此意图以场所精神理论为指导依据,并将淮安市东大街历史街区设立为研究样地,对样地特征、现状以及现存弊端进行实地考察。通过综合分析样地一手资料与场所精神理论相关论文文本,去探讨场所精神理论与街巷空间更新设计之间的具体联系方式,经过分析指导设计实践,以最终达到更好地满足当地居民精神需求、服务城市综合发展的目的。

2. 场所精神理论简介

2.1. 场所精神概念界定

场所精神这一词语来源于古罗马。认为每个人和地方都有独特的灵魂。人和场所的生命就是由这个“灵魂”所赋予的。1979年,挪威城市建筑学家诺伯格·舒尔茨在其著作《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中经过深入研究和探讨,场所精神被明确定位为人的主观感知与客观环境的有机融合 [3] 。在此认知基础上,可以将场所精神分为两个核心属性:定向感/导向感(Orientation)和认同感(Identification)。这两种属性的充分发展使个体真正感受到归属感,构成了完整的场所精神概念。

2.2. 场所精神理论相关文献综述

在理论进展方面,诺伯格·舒尔茨继在著作《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中对场所精神概念进行界定和完善。随后,一系列学者开始关注场所精神与建筑空间的相关议题,其中,美国学者爱德华·鲁福在《场所和无场所》一书中,重点叙述了特定场所感和城镇特色对于场地的重要性,这一观点对美国之后的城镇发展有指导性意义 [4] 。在场所精神理论引入到国内以后,来自多个领域大批学者在进行研究之后也对此外来理论进行了基于地域特殊性的补充。山西大学赵海荣在研究场所精神如何运用于成都锦里历史地段RBD建设时则将场所精神将场形容为是一种“情感体验过程”,是人的主观意识与客观环场相互作用的结果 [5] 。

而在实践应用方面,在上述引言部分所提及到的关于现阶段二三线城市在城市街巷空间的设计与开发中所暴露出了“千城一貌”的问题,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现代主义国际化、工业化设计所遗留的弊病,而场所精神理论的出现,则部分地课看做是为了对抗这种现代主义语境下日益严重的同质化、趋同化设计倾向。在对于场所精神的理论研究进行到一定阶段后,相关的设计实践也陆续展开,其中便有大量高校学生、设计研究所与设计院将场所精神理论运用到有关博物馆、图书馆设计,工业遗产保护与开发以及校园景观更新的相关项目中 [6] 。

本研究便寄希望于在此国内外理论研究与拓展基础之上,结合淮安市以及清江浦区东大街实际情况,能够更进一步地理清理论落实到具体设计实践中的方式。同时,这些设计实践也为本次针对淮安东大街历史街区改造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3. 场所精神与历史街区改造设计的联系与适配方式

在前文对场所精神相关概念进行解释与界定时,本文整理出了在场所精神理论下,人与空间环境发生相互关系的三重阶段,即“感知”、“认知”与认同,而依据这三重阶段,本文在此推演出场所精神与历史街区改造设计的联系与适配三种元素,下文将对其进行分别介绍。

3.1. 定向感

定向感可以视为是人与所处空间的一种外在联系。设计包含安全性原则,而在公共空间设计中,清晰的标识、导视会给人一个清晰的定位,使置身于空间中的人感受到安全。在街巷空间设计中,首要任务是确立明确的设计方向,以使其脱颖而出,不同于传统的城市风貌。有效的城镇公共空间设计需要关注街巷系统的标识导向系统、明晰的功能分区规划,以及富有主题的街巷景观。这些要素有助于个体建立明确的定位感,同时在他们的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 [7] 。

3.2. 认同感

认同感则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主体与其所处空间的内在联系。设计的目标是通过美学元素让使用者在精神上感到愉悦。一方的自然环境和土壤孕育了一方的文化,同时也塑造了一方的人。街巷空间的设计直接关系到街巷居民以及周边城市居民的生活体验 [8] 。从文化的角度看,街巷空间是城镇居民为满足生活需求而创造的一种生产和生活景观。场所精神源于不同社区、族群的地域、历史、文化、语言以及传承,这些差异决定了场所精神的多样性,不同的场所精神构成了地域的独特性。因此,基于场所精神的历史街区改造设计形式是不可分割地与社会习惯相融合的 [9] 。这也是在地区社会群体和其文化氛围的背景下,公共空间产生了“共同记忆”和“根深蒂固情感”的内在条件。

3.3. 归属感

归属感则是场所精神所要强调的核心要义,也同时是运用场所精神理论去指导设计实践所希望去达到的效果。归属感,简言之便是让人有一种家的感觉,归属感衍生出责任感,归属感强责任感亦强。居民对城市的归属感日趋增强,更加有利于城镇的发展。通过各种手段和元素的运用,可以增强空间使用者对空间的深刻归属感 [10] 。城市内社区的便捷性、居民的适应性以及满足性都与居住者的归属感密切相关 [11] 。因此,归属感在城镇公共空间设计中扮演着核心角色。

4. 研究样地简介——淮安市清江浦区东大街

淮安市地处京杭大运河与淮河交汇处是古时连通南北的重要航运“中转站”。东大街即位于现在的淮安市清浦区东接里运河大闸口旁的轮埠路,西连淮海南路,西大街与东大街隔准海路而望,向西延伸至环城西路,大致平行于漕运河呈东西向分布,整条街道长约为1500米 [12] (图1)。

Figure 1. Location of Dongdajie Street

图1. 东大街地理位置

Table 1. Current situation of Dongdajie Street

表1. 东大街现状

20世纪70年代东大街第一次改造原有的街道空间格局得以保存。街上有国营的胜利饭店、东风商场、工人文化宫等淮安最知名的社会交往场所,也有个体经营的特色竹器店、木器店、裁缝店等,在90年代之前,它是淮安市最重要的商业中心之一。东大街承载了老一辈市民对老城区的集体记忆,也满足了年轻一代对老城区的畅想 [13] (表1)。

目前东大街整体暴露出如下几个问题。其一,街区交通组织和环境管理不善。机动车辆通过东大街往来于淮海路和承德路。机动车穿街而过分割了空间导致街区人气消减。其二,周边缺乏足够的停车位,东大街几乎成了一个临时停车场。其三,周边地区土地利用形态复杂商业文物古迹居住仓储和小型工厂等混杂,公共服务设施缺乏,街区内环境状况堪忧,街区商业形态结构单一。经历了三年疫情的社会经济疲软以后,部分商铺已经倒闭或有利于倒闭边缘。作为主城区中心商业街道,明显缺乏对于年轻消费群体的吸引力,整个街区显得生气不足(表2)。

Table 2. List of existing disadvantages on Dongdajie Street

表2. 东大街现存弊端一览

根据调查结果与相关资料得知,街区内部常驻人口大致由街区周围城中花苑、锦江花苑、华诚小区等几个社区居民与城中村居民组成,店内商铺所有者也基本来自于附近居住社区。由于东大街东临近淮海北路、西邻承德南路,与里运河文化长廊接壤,地处淮安市清江浦区中心区域,因此此一区域市民来往频繁,其中不乏一些年轻的办公群体。同时,由于临近淮安市开明中学与淮阴中学,东大街也是多数群体上学放学来往通道,以上几点说明东大街作为主城区商业街区具有很大的潜在消费潜力。

经由以上对于研究样地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东大街作为淮安市清江浦区中心城区商业街道,一方面保存有大量文化历史遗产、古旧建筑与城市更新下的转变痕迹,寄托了老一辈淮安市民的情感记忆与生活经验,另一方面坐落于优良的商业地段,拥有不俗的商业潜力。将场所精神理论引入设计项目工程不仅可以将街区原有的集体记忆与文化脉络进行很好地体现与保存,同时可以运用理论找寻一种去与留、更新与留存、活力与怀旧之间的平衡点 [14] 。

5. 基于场所精神的历史街巷设计研究展开方式分析

5.1. 定向感——空间界定与过渡

从本文第三节对于清江浦区东大街区域位置及概况介绍中可以得知,东大街街巷内部空间构成复杂,多种功能分区并存,除去主干道路上开设沿街商铺的商业区域以外,南侧与巷内庞根错节的清江浦区老旧居民区域紧密相连。而在街巷空间外部,东大街东侧紧邻文庙景区、花街商业街,北侧接壤都市新兴住宅楼,西侧与业已完成初步改造的西大街隔街相望。同时,结合本文第二部分所阐述与推导的有关场所精神与空间定向感的内容,清晰且分级明确的空间标识导向系统在东大街街巷更新工程中便尤为重要。

5.1.1. 功能分区范围界定

东大街街巷内部空间主体部分有东西走向商业街区主干道以及南侧附属原住民居住区构成,同时包含少数坐落于街道内部的市政公共建筑以及位于街巷东南侧的2022年老旧建筑拆除工程。此外,东大街内部包含胜利饭店、东风商场、工人文化宫、工人电影院、庆华商场等具有年代感的城市现代化进程遗留建筑,以及都天庙、淮安市工艺美术厂等等历史文化建筑,上述单点建筑综合体在本次街巷改造项目中被列为重点翻新与保护单位。具体功能分区见下总览图(图2)。

Figure 2. Schematic diagram of East Street zoning

图2. 东大街分区示意图

5.1.2. 标识系统设计优化与分级

参考本文第三节东大街现状分析内容,由于东大街基础设施陈旧,居民自发建设认识不足,导致东大街街巷内部以及其范围界定标识系统极度混乱。首先,街巷边缘区域缺少跨街巷指向标识,一方面游客无法得知具体街巷范围,另一方面离开街巷后也不知去向何处;其次,街巷内部各分区之间界限模糊,同时缺乏合理导向,尽管整体街区构成简单,但身处其中仍容易丢失方向感。再次,各区域内部也缺少基本方向指示与标识系统,尤其在不规则分布的老旧居民区内,陌生游客极其容易迷路;最后,整体街区几乎完全没有任何例如街区总览地图、停车区域、休息区域、卫生区域等功能性的基本标识,街区功能一团乱麻。上述诸多现存弊端导致人处于目前的东大街街巷空间之中,完全没有任何办法感知自身与空间关系,而根据场所精神理论,人与空间的实际感知是达成交流的第一步,因此,对于东大街整体标识系统的优化与提升在本次改造工程中被提到了首当其冲的位置。下表罗列了一些基本的标识导向 [15] (见表3)。具体位置如下图所示(图3)。

Table 3. Basic configuration of East Street signage system

表3. 东大街标识系统基本配置

Figure 3. Basic location of East Street signage system

图3. 东大街标识系统基本位置

5.1.3. 功能分区过渡区域设计

各功能分区之间的过渡区域(如图),其性质类似于单体建筑中的灰空间,起到连接并转变空间的作用,合理的灰空间设计赋予空间更多活泼的属性,并且让空间连续而有机。在处理完成上述对于各个功能分区的空间边界界定与标识系统制定以后,对于过渡空间的进一步设计与改造则更加能够拉进人与不同空间的距离 [16] (图4)。

Figure 4. Location and condition of transition space

图4. 过渡空间位置及状况

5.2. 认同感——文化脉络捕捉与集体记忆唤询

5.2.1. 地域文化元素提取与融入

本次样地所处地点清江浦区南靠京杭运河、北临京杭运河支流——淮安市里运河,改造地点淮安市东大街坐落于里运河南岸,毗邻里运河文化长廊景点。淮安自古以来以“运河之都”闻名,与大运河历史同步。隋唐、宋元、明清、近现代的时光变迁,塑造了城市面貌,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如近代工业和造船遗址、古榷关和御码头、河下古镇历史街区、井神盐业遗址等,这些是淮安独特的文化符号。京杭运河也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其所流传而来的运河文化更是随着年代的更替渗透进这片土地的每一寸土壤之中,因此,本次对于东大街的街巷改造研究也意图选取“运河文化”作为主要地域文化元素,并将运河文化所携带的要素通过符号化、抽象化的方式以融入到街巷更新设计之中,已达到唤询集体记忆与地域认同的目的 [17] 。

Table 4. Elements of canal cultural heritage

表4. 运河文化遗产构成要素

根据2008版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第一阶段编制要求,本研究在此将运河文化遗产构成要素归纳绘制成表4

通过对于上表展现要素进行不同程度的转译与解码,可将符号进一步进行可视化传达,从而成为设计元素,融入到改造工程的表示导向系统与景观更新之中。

5.2.2. 建筑遗产保护与开发

在本小节5.1.2部分中详细制定了对于东大街现存历史文化建筑、居民集体记忆凝聚场所的特设识导向,在本节中,根据不同建筑其各自功能、现状与承载文化意涵,本研究在此简要拟定了大致的更新与开发方案。通过对于这些凝结居民集体记忆场所的翻新与修复,一方面可以改善东大街现有落魄面貌,另一方面也能够激起居民相关记忆与对场所的情感,具体内容见表(表5)。

Table 5.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posed Renovation Plan of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Buildings

表5. 文化历史建筑现状及拟改造方案

5.2.3. 基于地域元素的景观优化与景观小品更新

在本节5.2.1小节中,本文列举了相关运河文化符号元素以作为景观小品设计为题目,由于东大街紧邻里运河,故在东大街的整体景观优化与景观小品更新中,桥梁、廊道、祠堂、古道、运河地图等符号可考虑添加到整体设计考量中。将京杭运河的遗产元素、区块或其本身的主题以符号的方式融入现代建设活动,不仅有助于实现现代装饰艺术与遗产元素符号的深度融合,创造出新的艺术表现形式,还能够提升城市魅力并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同时,这也可以被视为通过景观手段呈现其主题的方式之一 [18] 。

20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的两次街区改建严重破坏了原有街区的传统建筑风貌,削弱了历史文化氛围。因此,在街道的空间处理上,应该保留原有的空间格局,但不要扩大它,而是要对空间进行适度压缩。在中等城市淮安,有限的空间更有利于人气的聚集 [19] 。可以通过在沿街建筑、街灯、店牌、装饰和广告牌等细节中呈现出丰富的地方特色,如漕运文化、民俗文化和现代城市文化元素,以营造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增强淮安居民对东大街的情感认同。

5.3. 归属感——设施升级

5.3.1. 街巷相关硬件设施补全

完善基础设施注重功能完善和管理历史文化街区不仅仅是具备历史感的环境空间,同时也是居民的生活空间和关系形态的社会空间 [20] 。东大街在1997年只是穿了一件华丽外衣用以展现城市新形象,但是忽略了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市民生活和交往空间的价值。因此,对于东大街的改造,应着重关注街区基础设施的改善和有效管理,以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和商业运营的实际需求。这可能包括增设停车场、加强交通管理、改善店铺内部的基础设施等。

5.3.2. 街巷商业分区产业升级

丰富街区业态以满足市民多样化的现代消费需求是历史文化街区复兴的关键。第一,多元业态引入。为了满足现代城市居民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可以积极引入各种不同类型的商业业态,如餐饮、娱乐、文化创意、特色小吃等。这将丰富街区的商业结构,吸引更多的顾客和游客,提高商业的多样性和竞争力。第二,文化传承与创新。东大街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打造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商业分区。同时,也要鼓励创意产业的发展,通过文化创意产品和活动来吸引更多人参与。文化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将使街区更有吸引力。第三,改善基础设施。提升东大街的基础设施水平,包括道路、排水、照明、停车设施等,以提高商业环境的舒适度和便捷性。这将有助于吸引更多的商家入驻,并提升街区的整体形象。第四,市场定位与品牌建设。明确东大街的市场定位和特色,可以将其定位为淮安市的历史文化风情街区,强调其独特性。同时,通过品牌建设,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商业品牌,吸引更多的投资和游客。这需要市场调研和推广策略的精心设计。

6. 总结与讨论

6.1. 总结

为着力去探讨解决当前国内二三线城市街区“千城一貌”现状问题的方式,本研究以挪威城市建筑学家诺伯格·舒尔茨在其著作《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中提出的“场所精神”概念为理论支柱与研究展开起点,通过对于经典理论文本的概念剖析来获取全新的城市街区更新设计视角,并梳理出理论与设计实践具体展开与适配的三个阶段与三种方式。后通过对于淮安市清江浦区东大街进行实地调查,经由理论视角发掘街区显性与隐性的相关问题,而后在研究第四部分中,将场所精神理论与东大街实际情况相结合,分析并指导了一系列具体的、多维度的设计实践的展开方式。一方面希望能够通过此次研究为后续的设计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够为中国二三线城市街巷空间更新工程提供一些理论经验。

6.2. 讨论

6.2.1. 研究相关局限——“去”与“留”,城市更新与记忆保存的内在矛盾

受限于篇幅原因,在研究第四部分中,本文并未详细探讨街巷更新与居民记忆保存间的潜在矛盾这一问题,即,城市更新无疑是有益于城市进步与发展且不可逆的,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对于居民原生生活与记忆的破坏却也是必然的。落实到东大街具体实践而言,本文在5.3.2小节提到依靠商业分区的产业升级的方式来加强对于年轻消费群体的吸引力,从而使街区重焕生机,在理论讨论中固然可行,然而落实到具体实践中便尤为复杂。因为产业升级意味着新兴商业进驻的同时,也必然意味着旧有原住民下沉产业的迁出,而这些迁出的产业又将何去何从?依靠其维持生计的东大街原住居民又该以何为生?这些都是在具体项目开展过程中,相关工作者们不得不去思考的问题。而本研究在此选用场所精神为理论支撑,也是旨在运用这一富含人文关怀的理论,去把握住城市更新中关于“去”与“留”的度的辩证问题。

6.2.2. 后续理论与设计实践研究展望

如前所述,一项工程的开展需要多个领域的不同人士通力合作,上述讨论部分所提及的“更新”与“保存”的矛盾问题自然也是需要多个部门合力去解决,而对于设计工作者而言,合理的业态布置与资源分配便成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因此,在后续的设计实践展望中,希望设计工作者们能够在进行景观优化的同时,更加着眼于功能分区的合理安排与配给,真正将场所精神贯彻到更新项目中去,使东大街在转型换新的同时,依然能够唤起街道居民所共有的集体记忆与情感。

注释

文中所有图片均为作者自绘和自摄。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马书艺, 曾缨童, 房宁, 罗雅丽. 新媒体时代运河古镇文化活化策略——以淮安市河下古镇为例[J]. 文化产业, 2022(36): 132-134.
[2] 李鑫, 于文龙, 吴富钢. 活力复兴背景下的历史文化街区公共空间设计——以淮安河下古镇为例[J]. 艺术家, 2022(9): 19-23.
[3] Smith, A. (2022) The Amanza Smith for Eden + Elie “Spirit of Place” Collection Launches. Manufacturing Close-Up.
[4] Sulphey, M.M. (2022) A Meta-Analytic Literature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orkplace Spirituality and Sustainability. Journal of Religion and Health, 61, 4674-4695.
https://doi.org/10.1007/s10943-022-01629-y
[5] 赵海荣. 基于场所理论的历史地段RBD建设研究——以成都锦里为例[J]. 四川建筑, 2010, 30(6): 20-22.
[6] 张乐峰. 历史街区改造策略分析[J]. 建筑技术开发, 2022, 49(14): 28-30.
[7] 刘悦, 姚璐, 艾相仁. 基于场所精神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研究——以柳州市曙光西路为例[J]. 城市建筑空间, 2022, 29(1): 201-203.
[8] 张翼飞. 场所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传承——以沈阳市204地区为例[J]. 城市建筑空间, 2022, 29(4): 167-169.
[9] Furtwangler, A. (2022) On Sacred Ground: The Spirit of Place in Pacific Northwest Literature by Nicholas O’Connell (Review). Oregon Historical Quarterly, 106, 160-161.
https://doi.org/10.1353/ohq.2005.0036
[10] 陶瑞峰, 刘思远. 历史文化街区设计中场所精神的营造研究[J].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1(8): 40-41.
[11] 顾芝君. 诗歌意境下苏州历史街区场所精神流变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大连: 大连理工大学, 2021.
https://doi.org/10.26991/d.cnki.gdllu.2021.001436
[12] 阚美璇. 淮安里运河周边历史地段文化景观保护与更新策略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南京: 东南大学, 2021.
https://doi.org/10.27014/d.cnki.gdnau.2021.000626
[13] 王清晨. 基于文化视角下老城区改造设计探究——以淮安市都天庙历史文化街区为例[J]. 设计, 2021, 34(3): 126-128.
[14] 李逸斐. 文化生产场域理论与历史街区改造设计的原真性——以苏州“平江路菜场”概念设计与“双塔市集”为例[J]. 艺术设计研究, 2020(4): 93-98.
[15] 高珍宇, 占豫虹. 艺术介入城市历史街区改造的地方重塑探讨[J]. 艺术品鉴, 2020(18): 94-95.
[16] 张思露. 历史街区改造设计中传统文化意义的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南昌: 南昌大学, 2020.
https://doi.org/10.27232/d.cnki.gnchu.2020.002250
[17] 胥闻晓. 探究淮安市里运河文化旅游营销创新模式[J]. 现代营销(信息版), 2020(1): 253.
[18] 许青. 遗产廊道理念下京杭大运河景观设计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南京: 南京理工大学, 2019.
https://doi.org/10.27241/d.cnki.gnjgu.2019.002113
[19] 葛海韬. 绿色理念下淮安市老城区慢行空间设计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 2019.
https://doi.org/10.27245/d.cnki.gnjsu.2019.000663
[20] 徐崟尧, 于洁, 路亚南, 王前. 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与复兴研究——以江苏省淮安市东大街周边地区为例[J]. 经济研究导刊, 2014(4): 243-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