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黑镜:全网公敌》的网络暴力主题
An Analysis of the Theme of Cyber Violence in Black Mirror: Hated in the Nation
DOI: 10.12677/JC.2023.114144, PDF, HTML, XML, 下载: 102  浏览: 444 
作者: 贺诗淇:重庆邮电大学传媒艺术学院,重庆
关键词: 网络暴力群体无意识乌合之众正义幻觉 Network Violence Group Unconsciousness The Crowd Illusion of Justice
摘要: 数字时代,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互联网在不断地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社交媒体的关联度日甚一日地提高,随着网络群体的聚集,网络集体无意识往往容易催生出网络暴力,对被霸凌者造成难以磨灭的伤害。英国迷你电视剧《黑镜:全网公敌》便对这一主题进行了很好的诠释,剧中以具象化的“人造蜜蜂”直接杀害被网暴者这一情节设计,暗指网络暴力对普通人所造成的实质性伤害。诚如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所言:“群体的无意识取代了个体有意识的行为。”网民作为网络群体事件中的参与主体,深刻反映着“乌合之众”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本文基于古斯塔夫•勒庞的《乌合之众》,进一步探析电视剧《全网公敌》中的网络暴力主题。
Abstract: In the digital age,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media technology, the Internet is constantly breaking the restrictions of time and space,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People’s daily life and social media is increasing day by day. With the gathering of network groups, the collective unconsciousness of the network tends to give birth to network violence, causing indelible harm to the bullied. The British mini-TV series Black Mirror: Hated in the Nation has a good interpretation of this theme, and the plot design of the play to kill the victim of Internet violence directly with a concrete “artificial bee” implies the substantial harm caused by Internet violence to ordinary people. As Gustave Le Bon put it in The Crowd: “The unconscious of the group replaces the conscious action of the individual.” Netizens, as participants in network group events, deeply reflect the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rowd”. Based on Gustave Le Bon’s The Crowd, this paper further explores the theme of network violence in the TV series Hated in the Nation.
文章引用:贺诗淇. 试析《黑镜:全网公敌》的网络暴力主题[J]. 新闻传播科学, 2023, 11(4): 977-981. https://doi.org/10.12677/JC.2023.114144

1. 《黑镜:全网公敌》中的群体性事件

英国电视剧《黑镜:全网公敌》主要讲述了警员卡琳及助手布蓝在调查一起撰稿人离奇死亡的案件中,发现了一场由无数网民参与的“后果游戏”,凡是带有“#Death to#”标签且投票数最高的目标,都将于每天下午五点后被除掉。警方根据线索一步步深入调查和营救行动中,却不知早已陷入幕后黑客加内特的陷阱之中,最终酿成惨剧。

在《全网公敌》中,频繁发生的杀人事件看似是由一只只失控的人造蜜蜂造成的,但其实背后的推手是一个个参与“后果游戏”的网民们。网民群体的个体不尽相同,但他们却有着非常相似的本能和感情。因此,无论是臭名昭著的撰稿人鲍尔斯,还是狂妄暴躁的说唱歌手塔斯克,在看到他们不道德的行为表现之后,网络群体便自发地、激愤地将他们加入“#Death to#”标签并投出高额的票数。“在集体心理中,个人的智力差异削弱了,个性也消失了。异质淹没在同质中,无意识的特点占了上风” [1] 。非常明显,网络群体事件的发生,与群体无意识是紧密相关的,也正是由于“乌合之众”的参与,最终使得网络群体性事件升级为网络暴力事件,符号暴力演变为现实暴力。

2. “乌合之众”与网络暴力

2.1. 《全网公敌》中的“乌合之众”

2.1.1. 什么是“乌合之众”?

何谓“乌合之众”?在勒庞看来,当一个一个性格鲜明迥异的个体构成群体之后,他们就会在心理、思想、行为等方面表现出与作为单独个体时的状态截然不同。尤其是在网络世界中,某一起事件或现象极易引起网民群体的集体关注与讨论,从而形成强大的网络舆论力量。勒庞甚至认为:“只要他属于有组织的群体中的一员,他就在文明的阶梯上倒退了好几步” [1] 。不可否认的是,当个人融入某一群体时,有意识的个性将在一定程度上被无意识的个性侵占,“感情和思想通过暗示和传染,被引到某个方向,可能立即就会把所暗示的思想变为行动,这就是群体中的个人的主要特征。” [1]

2.1.2. 《全网公敌》中的“乌合之众”

在《全网公敌》中,镜头多次给到摄像头装置,仿佛每一个人都生活在无形的“监视”之中,这里同样也暗示着几名受害者的行踪已经赤裸裸地暴露在网民群体的目光之中。当然,我们不难发现,这些网络群体有着非常鲜明的特征:首先,网民群体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冲动易怒、缺乏理性。例如在说唱歌手塔斯克发表过一些不当言论之后,网民们群起而攻之,他们将原本这一道德问题无限放大,之后将塔斯克推上死亡标签,并最终付出生命的代价;其次,网络群体在发表言论或采取行动时往往会忽略后果,由于网络的匿名性、网络暴力事件追责的困难性,“人们在参与网络暴力事件时,往往会产生匿名制服效应,这会使个体进入 ‘去个性化’和‘去责任化’状态” [2] ,在撰稿人鲍尔斯的死亡案件中,卡琳追查到给死者送蛋糕的小学教师莉莎·巴哈,同时发现莉莎也发表过“鲍尔斯去死”的言论,但她本人并未觉得这有什么不妥之处,她认为自己不过是使用了言论自由的权力,以为标签不过就是文字游戏而已,丝毫没有考虑过这将会给鲍尔斯带来致命后果;最后,网民群体往往具有极端的道德感,自发地对他人进行“审判”,极易受到暗示或操控。正是这一点,“后果游戏”反而成为了一些有心之人用来排除异己的工具,网民群体也成为了杀手的“刀”,暴力如同瘟疫一般不断传染,而网民群体却仍旧以为自己是正义的化身。

事实上,这些群体特征在个人独处时并不完全具备,勒庞认为,它形成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群体中的个人会因为“人多势众”而感到一种不可战胜的力量,正是凭借着这种力量,个体往往容易感情用事,因为群体无名无姓,行动之后不用负责,个体的责任感便会降低,即“去责任化状态”。第二个原因是极强的传染性,个体处在群体中时,一切的行为、情绪都具有强烈的传染性,甚至会使得个体为集体利益而让步。第三个重要原因是群体中的个体容易接受暗示,这也是在传染性作用下的结果。

拒绝理性复杂的思考以及只能做出极端选择的群体,即所谓的“群氓”,他们往往受到非理性驱动,缺乏批判精神,产生群氓效应,从而形成“乌合之众”。简单的一个死亡标签,不需要任何复杂的思考,似乎只要动动手指就可以声讨他人,捍卫“正义”——正是如此,网民群体才会落入加内特的“陷阱”,不仅成为了加内特的杀人工具,甚至在无意中被利用,帮助加内特完成了他针对所有网暴群体的复仇计划。

2.2. 《全网公敌》中的网络暴力

2.2.1. 何谓“网络暴力”?

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暴力事件频繁发生,网络暴力这一问题也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探讨。就目前国内学者提出的相关概念来看,网络暴力是指以互联为载体而真实存在的暴力的一种,具体表现为网民群体对受害者进行言语上的辱骂、诽谤、抨击,甚至“人肉”受害者,侵犯受害者的隐私以及人身安全,对其的日常生活造成威胁或干扰,对受害者造成不良影响甚至生命威胁,从而对整个社会发展造成负面影响。事实上,网络暴力就是借助网络舆论的力量,对他人进行口诛笔伐,这种暴力行为的执行十分容易,却难以追责,其实质上是一种“以暴制暴”的网络私刑,是一种集体声讨式的网络“暴政” [3] 。

2.2.2. 《全网公敌》中刻画的网络暴力

前文提到,网民群体主要通过参与“后果游戏”来除掉某一位受害者,也就是说,参与“后果游戏”的网民群体是网络暴力的主导者。然而令人讽刺的是,在克拉拉·米兹死后,财政首相成为了死亡标签投票数最高的人,而人造蜜蜂的面部识别功能,正是以加强国家安全为由的政府提出来的。得知这一“死亡通知”后,财政首相诚惶诚恐,提出炸掉“蜂窝”,甚至不惜再放出另一桩政府丑闻,以此来转移网络暴力的“目标”。暴力的传染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受害者”为了躲避暴力,不惜转换身份成为了施暴者,成为了网络暴力群体中的一员。此外,首相这一身份设定也值得探究——网络群体通常表现出极端平民化的思想倾向,即所谓的网络民粹主义。网络民粹主义并不是一种成熟的社会思潮,它不具有完备的理论体系,没有系统化、理论化的特征,它更多的是一种蔓延于网络舆论中的社会情绪和心理反应,是一种立场、态度或行为方式。它表面上具有追求平等、公平、反抗社会压迫等积极的价值诉求,但实际上却带有偏执的反智倾向,思考方式上绝对化地排斥理性的作用 [4] 。可以说,网络民粹主义是一种“仇官”、“仇富”、“反智”的特殊的社会情绪,是催生网络暴力的心理动因之一。

随后,卡琳和布蓝追查到曾经在人造蜂工程的人事部工作的员工苔丝·沃伦德,由于一场误会,苔丝曾经经历过网络暴力,网民群体长期的言语侮辱使得苔丝精神崩溃,选择割腕自杀,正是她的室友加内特·斯科尔斯在浴缸发现了她,并将她救了下来,而加内特正是这一切的幕后黑手。布蓝在加内特隐藏的文档中发现一份宣言,加内特要人们面对他们的言行举止所带来的后果,即他要惩罚每一个参与对苔丝网络暴力的人们,或者说,他要每一个不计后果表达愤怒、讨伐他人的网民付出代价。这看上去是对网暴群体的反噬,但实则是“以暴制暴”的又一种极端表现方式。如果说网民群体是“乌合之众”,是制造网络暴力的主体,那么利用群氓效应来完成复仇的加内特又何尝不是呢?甚至在结尾处,人们高举着牌子,拍打着卡琳的车窗,大声叫嚣着“我们需要真相”——乌合之众仍在聚集,他们似乎已然忘却事情的起端是因为什么,“正义之士”依然愤慨,群体暴力仍然在继续上演。

3. 《黑镜:全网公敌》所表达的现实意义

《黑镜》系列探讨的核心是“人与媒体技术”,主要展现人们在媒体时代的异化,而媒介技术的迅猛发展更是成为了网络群体无意识行为的催化剂。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写道 :“群体的一个普遍特征是极易受人暗示,集合行为中的暗示更接近催眠。集合行为的参与者通常处于昂奋激动的精神状态,这种状态使他对周围的信息失去理智的分析批判能力,表现为一味的盲信盲从” [1] 。尤其是在自媒体环境下,孤独而充分享有言论自由的网民群体更加容易盲从他人,信息时代的快节奏也催动他们拒绝对信息的理性批判与思考,《全网公敌》正是充分表现了这一现象,人们为了“主持正义”,集体讨伐他们厌恶的对象,具体情节前文已经叙述,这里不再赘述。总之,《黑镜:全网公敌》整体基调是悲观而黑暗的,结局更是不可逆转,表现出人们在强大的网络舆论力量面前陷入了束手无策的绝望境地。

群体总是游走于无意识的边缘,容易受暗示的影响,它像那些对理智没有反应的人那样,感情粗暴,缺乏批判精神,只能极其轻信 [1] 。《黑镜:全网公敌》向我们直观地呈现了整个网络环境在“乌合之众”的操控与占领之下是如何催生出一场场“暴力游戏”的,他们冲动易怒、缺乏理性,可以说,“人造蜜蜂”是可见的杀人工具,而网民群体的语言暴力则是无形之刃,网暴群体酿成的后果是血淋淋的现实惨剧,网络暴力给受害者带来的残酷伤害不可磨灭。

麦克卢汉认为:“艺术家总是走在时代的前面,总是率先认识到新媒介的影响” [5] 。影视作品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往往会存在矫枉过正的倾向,《黑镜:全网公敌》所持的悲观论调亦是如此,但其主题仍具有现实意义:

其一,正如《黑镜:全网公敌》中所呈现的媒介环境现状,随着社会发展,媒介技术的进步是必然趋势,人们表达意见的渠道在不断拓宽和多样化,表达内容也会更加复杂多样。自媒体环境下的信息传播呈现去中心化趋势,将在很大程度上鼓励公众意见的表达,也必将带来更加高效的信息、舆论传播和交换 [6] 。

其二,从《全网公敌》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媒介时代,网络表达主体多元化、表达方式多样化等,使得网络主体的个体意识一步步被群体无意识所瓦解和统治,由媒介技术所裹挟前进,其后的行为与事态发展往往已经偏离了他们的初衷,陷入正义幻觉和以暴制暴的错误循环。因此,合理的舆论引导十分重要。

其三,尽管《黑镜:全网公敌》对人在媒体时代的异化持悲观态度,但传媒技术发展的历史趋势是不会改变的,媒介发展离不开人类技术的进步,同时,造就媒介的人类也会越来越依赖媒介。从这个角度看,《黑镜:全网公敌》在揭示人类沦为媒介俘虏这一残酷现实的同时,也在警示大众,我们不能阻碍技术进步的必然趋势,却可以提高和改善自身,自觉地避免成为毫无自主意识和批判精神的“网络群氓”之一。因此,加强公众的媒介素养教育尤为重要。

4. 结语

《黑镜:全网公敌》既是对当今媒介环境的批判,也是创作主体向人们发出的警示。在虚拟和匿名的互联网环境中,网民群体之间的交流和相处却越来越缺乏道德约束感,以求在虚拟的网络世界抒发和宣泄内心的情绪或压力,然而在毫无道德和责任约束下的狂欢浪潮退却后,带给社会和网络环境的负面影响却是不可估量的。尽管当下的媒介环境仍然不够理想,但互联网发展的脚步始终未曾停歇,因此,我们必须顺应媒介发展的趋势,营造清朗网络空间,从技术、法律、道德、教育等各个方面着手,增强民众的道德感和责任感,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 [法]古斯塔夫•勒庞.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
[2] 刁生富, 陈汇丰. 网络群体暴力的生成与治理——基于勒宠《乌合之众》的思考[J]. 改革与开放, 2018(6): 82-83.
[3] 林爱珺. 网络暴力狂欢的反思与规制[J]. 人民论坛, 2022(9): 90-92.
[4] 曹建萍. 网络民粹主义本质特征及其价值诉求的消解[J]. 人民论坛, 2014(35): 185-187.
[5] 马歇尔•麦克卢汉, 著. 理解媒介: 论人的延伸[M]. 何道宽, 译. 南京: 译林出版社, 2019.
[6] 魏艳. 自媒体环境下公众意见的表达及舆论引导——英国电视剧《黑镜》的现实隐喻[J]. 戏剧之家, 2016(12): 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