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桃李杯”全国青少年教学展演的省思
The 13th “Peach and Plum Cup” National Youth Teaching Performance Reflection
DOI: 10.12677/AE.2024.141145, PDF, HTML, XML, 下载: 147  浏览: 191 
作者: 梁馨予:北京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系,北京
关键词: 桃李杯中国舞蹈教学展演Tao Li Cup Chinese Dance Teaching Performance
摘要: 自1985年8月举行首届“中国舞桃李杯邀请赛”,至2023年8月,“桃李杯”历经三十八年,成功举办十三届。经过十届“桃赛”,三届“桃展”,“桃李杯”无疑折射出当代中国舞蹈学科的教学模式及教学现状。本文从回顾“桃李杯”之初的“竞赛”模式,窥探当前教学展演模式的“桃李杯”,并以“十三届‘桃李杯’全国青少年教学展演”为例,对“桃李杯”的创办初心与发展进行思考。
Abstract: Since August 1985, the first “Chinese dance peach and Plum Cup invitation competition” was held; to August, the 2023, “Peach and Plum Cup” after thirty-eight years, successfully held 13. After ten “Peach Contest”, three “Peach Exhibition”, “Peach and Plum Cup” undoubtedly reflects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dance teaching mode and teaching status quo. Looking back on the “Competition” mode at the beginning of “Tao-li Cup” and looking into the “Tao-li Cup” of the contemporary teaching and performing mode, taking “The 13th Tao-li Cup national youth teaching and performing” as an example, the author ponders the found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Peach and Plum Cup”.
文章引用:梁馨予. 第十三届“桃李杯”全国青少年教学展演的省思[J]. 教育进展, 2024, 14(1): 946-949. https://doi.org/10.12677/AE.2024.141145

1. 引言

“桃李杯”是由文化部主办的国内规格最高的艺术院校青少年专业舞蹈大赛,自1985年由北京舞蹈学院发起至今,已成功举办十三届,其高水平、高标准、高审美的艺术品味,在舞蹈界享有“中国舞蹈奥斯卡”的美誉。其宗旨是“为了提高我国舞蹈专业的教学和表演水平,发现、鼓励优秀人才,繁荣舞蹈剧目创作,总结教学与创作经验,以加快我国舞蹈事业的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国际文化交流的需要” [1] 。

“桃李杯”在第十届前是以竞赛的方式挖掘人才、发展舞蹈事业,从2015年第十一届开始,“桃李杯”从“竞赛”形式转型为“教育教学成果展示”,以一种学术交流和教学成果汇报的形式展开。今年在北京舞蹈学院顺利举办的“第十三届‘桃李杯’全国青少年舞蹈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无论是从赛事组别还是展示内容皆有不一样的改变。“桃李杯”38年的发展与成长,诞生出几乎所有当代中国舞坛的精英人物,舞蹈教学、舞蹈精品更是不胜枚举,但在发展中仍需保持一种辩证的思想去省思。

2. “桃李杯”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桃李杯”举办宗旨的根本点在于发现与培养舞蹈人才,与其他舞蹈比赛相比,“桃李杯”在考核人才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果,当下“出圈”的知名舞蹈家大多经过“桃李杯”的选拔。那么经过“桃李杯”转型后,无一二三等奖的评比,只有“优秀名单”的展现,是否能够继续出“人才”,出什么样的“人才”,为什么选择培养这类“人才”等“人才”培养问题在今年的展演中,是值得探讨的热门话题之一。比如,某个演员在课堂上很好,穿练功服跳展演剧目很棒,但为什么上舞台就是无法凸显出自己的水平甚至掩埋了部分能力,是作品的原因,还是选手自身的原因。 所以我们该培养什么方向的人才?是全面型的?还是专项型的?是表演型、能力型还是创造型的?值得深思并落实。

3. “桃李杯”的课堂与舞台的桥梁建构

系统性的教材建构和教学剧目是“桃李杯”的另一个重要支点。“桃李杯”的剧目与“荷花奖”的剧目相比,是一个以教学为重点的剧目创作。一旦作品的创作尝试以对传统的反叛,套用某种模式,脱离传统文化的支点,去结构、去异化,不考虑“桃李杯”本身及“桃李杯”身后教学实体在学术价值上的支持,也就失去了中国舞蹈教育的特色 [2] 。所以“桃李杯”剧目的创作,应在确定风格属性的前提下,含有一定的教育指向与规范。同理,创作的多元化亦应是体裁上的多样化,并非脱离“根”求“新奇”。如往届的“桃李杯”剧目《秋海棠》以刻画人物性格为主,《扇舞丹青》以本体语言表达中国美学的意韵,《大漠孤行》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中剑器的特长言传品格与精神等。这些剧目都是依据课堂中的“表演课”“身韵课”的教研和实践积累,把元素加以提炼、改造和升华,遵循相对的审美范畴、教学剧目创作规律与创作形式,符合了守正创新的圭臬。反观此次的教学展演剧目,虽提取某个传统“文化”元素,表达中国思想与审美,但其风格属性仍不强,传达出的“意”“神”“韵”似有似无,有种“美”但“看不懂”的玄幻之感。

所以“桃李杯”的剧目创作,不仅是一个舞蹈剧目,更重要是“教学剧目”的体现。这种从剧目、作品中反推教学课程的学习,也是教研的关键点。例如中国古典舞身韵“云肩转腰”,当学生课堂上学习这个动作后,如何运用到他的身体,如何展现在他的表演中,最终走向舞台。与之相对应,舞台上的剧目,怎么从课堂上提取,拿什么,练什么,为什么练等。只有课堂与舞台对比研究,正反向研究,不断实践与摸索,才能打通课堂与舞台的要道,真正落实到舞蹈教学中。

4. “桃李杯”的风格属性与剧目创作

“桃李杯”设置了各类组别其目的就是为了确立一定的“程式化”。“桃李杯”与其他舞蹈比赛不一样,它是一个教学类的,为了挖掘人才、学科建设与发展,推进舞蹈事业繁荣而立。所以在各舞种的“风格属性”上要遵循一定的“程式化”。所谓“程式”其本意是法式、规程,通俗讲“约定成俗”,无论是作为比赛还是展演,都需要依附于一定的法式与规程来评判 [2] 。从十三届“桃李杯”展演中发现,作品的风格属性出现了一种模糊不清、不知道以什么为标准的现象。比如一些中国古典舞剧目,技术大于艺术,炫技成分明显,一瞬间不知是技巧组合还是剧目。不可否认,剧目是对选手综合性能力的体现,但舞蹈的技术技巧是多方面的,不能眼睛只盯着“显型技巧”,而忽略“隐型技巧” [3] 。所以把握住中国舞蹈美学特征的内涵,减少风格属性混杂,降低技巧与表演的外在渲扬,找到外层动作里的文化内涵支撑,才能真正发展中国独有的古典审美文化。

另外,剧目的创作应是编导与演员合力而为。著名的青年舞蹈编导家佟睿睿老师曾谈到“编导要了解演员,演员要知道编导在编什么。”此次“桃李杯”中国古典舞组别中,出现了明显的编与演的不匹配,编导并不太了解演员,演员也不太明确自己跳什么,如何跳,怎么跳。虽然无法否认,此次“桃李杯”确实要面临缺少资金支持、创作时间、排练空间以及三年疫情等客观原因而成为一蹴而就的产物 [4] ,但我们也应深入的剖析,“桃李杯”的风格属性在当代社会与审美文化的影响下,应何去何从。

5. “桃李杯”的转型对舞蹈教育事业的发展

从第十届“桃李杯”转型后,历经三届的展演有着不可小觑的积极影响,对教学理念和实施过程皆有更深的研究。如十三届“桃李杯”的“精品课”展演,经过层层选拔,最终24门课程入围,涉及民间舞蹈风格课程、专项技术课程、历史复建课程等。全国各地优秀舞蹈课程进行展演,进一步推进舞蹈教学与教育的发展。但将“竞赛”转型为“友谊交流”的方式在某种层面也带来了一定的削弱。

其一,舞蹈人才的流失;在人才培养上,“桃李杯”赛着实做到了发现人才、挖掘人才、培养人才,每届“桃李杯”人才的“出圈”俯拾皆是。因为“桃李杯”是全国各专业院校反复筛选后的结果,并且比赛设置的奖项也极少,形成一个正金字塔型,最优者是真正的尖子,正因为这种严格的比赛制度,最终评选后的人才才令人信服,经得住考验。比赛出来的“桃李杯”选手,至今几乎活跃在舞坛上,在各大舞团当挑大梁,甚至是一线院校的专业教师。

其二,降低舞蹈教育工作者们的积极性;“选用‘桃李杯’名称,很重要的一个内涵就是‘鼓励教师’‘努力提高中国舞教学质量’”在原“桃李杯”赛中,每届比赛就规定“‘凡参加比赛选手必须同时报指导教师一至二名’并为指导教师和学校其他有功教师安排了金奖,第二届专门设立了‘园丁奖’‘钢琴编创伴奏奖’和‘钢琴伴奏奖’”。这个出发点,大大增加了舞蹈教师们的积极性,并且以此鼓励更多教师潜心研制、恪尽职守,从比赛中暴露出的问题,在比赛中得到反思与总结。即使现在开设了“精品课”的组别,但对教学的发展仍需从多方面、多角度、多维度去探讨。

其三,减少舞蹈作品的质量;在现在的本科教学中,对于“教学剧目”的选择仍停留在“桃李杯”赛的作品中。尤其是近几次展演活动,明显感觉到适用于教学的实习剧目逐渐减少,反而增加了观赏性剧目。从个人的观感来看,近两届的中国古典舞作品都过多突出演员的“个性”,缺少了一些“共性”,即剧目过于“挑人”。但“桃李杯”无论比赛还是展演,其根本是一种教学、教育的发展,宗旨是“以赛促教”。既要促进教学,那必定是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学生甚至是某一个学生。所以“桃李杯”如火如荼的进行,相继出现大量作品,最终保留于课堂上,真正能训练学生,能够“长”在学生身上的内容仍是那些经过“桃李杯”赛层层选拔出来的优秀剧目 [5] 。

因此,以“桃李杯”为媒介,加强全国同行在相互观察与学习中、相互尊重与欣赏中,进一步提升中国舞蹈教育事业发展的整体实力。只有真正彰显“桃李杯”拔尖属性、教育属性、本体属性、创作属性、示范属性,才能真正让学生们从舞蹈教育中坚定中国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繁荣与辉煌。

6. 结语

“桃李杯”的开创与发展,大力推动了舞蹈人才、课堂教学、作品编创,为中国舞蹈事业发展增添浓重的一墨。从十届的“桃赛”,三届的“桃展”,不断总结过去经验,坚守传统文化,开创当代审美,探索未来之路。在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中,如何守正创新,如何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如何在保持初心下契合当代人的审美,也是“桃李杯”前进的关键。无论是竞赛的“桃李杯”还是展演的“桃李杯”,各有优劣,在新征程上,要继续坚定“桃李杯”的开创与发展的价值与意义,深入分析并总结每届“桃李杯”的问题,让“桃李杯”不仅停留在“跳”中,更要牢牢抓住“舞蹈学科”的文化性、教育性、思想性、艺术性与实验性,不断拓展广度与深度,以更加积极的历史担当与创造精神为中国舞蹈艺术事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吕艺生. “桃李杯”的回顾与展望[J]. 北京舞蹈学报, 1993(2): 14-18.
[2] 王伟. 关于“桃李杯”舞蹈比赛发展支点的思考[J]. 北京舞蹈学报, 2000(3): 9-11.
[3] 吕艺生. “桃李杯”赛后的思索[J]. 北京舞蹈学报, 1994(2): 37-39.
[4] 欧建平. 第十三届“桃李杯”反思——聚焦新增设的“现代舞”及其问题[J]. 舞蹈, 2023(9): 22-32.
[5] 曹雨欣. 浅谈“桃李杯”舞蹈赛事的转型[J]. 艺术视角, 2022(6): 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