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地区非遗文化负载词英译策略研究
A Study o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Loaded Words in Eastern Gansu Province
DOI: 10.12677/ML.2024.122081, PDF, HTML, XML, 下载: 66  浏览: 143 
作者: 张燕丽, 韩 雪, 张芝丽, 周燕阁:天水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甘肃 天水
关键词: 陇东地区非遗文化负载词英译Eastern Gansu Provinc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Loaded Words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影响着传递非遗文化的内涵和民族文化的深邃。由于非遗文化负载词具有较强的民族特色,再加之源语言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存在差异,这就给非遗文化外宣翻译造成了困难。研究以功能派理论为基础,从目的论视角出发,以目的性、连贯性和忠实性三个原则为指导,结合文本翻译实践中经常采用的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对甘肃陇东地区非遗文化中所含部分典型负载词进行了例析,旨在更好传播甘肃陇东地区非遗文化。
Abstract: In the transla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ublicity, the translation of culture-loaded words affects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connota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the depth of national culture. As the cultural load word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have strong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coupled with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ource language culture and the target language cul-ture, this creates difficulties in translat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utreach. Based on the the-ory of functional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kopos theory, and guided by the three principles of skopos, coherence and loyalty, and combined with the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often used in the practice of text translation, the study will analyze some of the typical loaded words contained in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the eastern Gansu province, aiming at better dissemination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eastern Gansu province.
文章引用:张燕丽, 韩雪, 张芝丽, 周燕阁. 陇东地区非遗文化负载词英译策略研究[J]. 现代语言学, 2024, 12(2): 575-580. https://doi.org/10.12677/ML.2024.122081

1. 引言

文化负载词指“特定文化范围内的词,是民族文化在词汇语言中直接和间接的反映” [1] 。张婉,刘学思也提出“文化负载词是具有特定意义的文化词汇,在另一种语言中难以找到对应的表达,又叫文化空缺词” [2] 。它承载着各个国家、民族重要的文化信息,也是不同文化特色的集中反映 [3] 。译好这些体现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且被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词、词组和习语,有利于进一步对外传播民族文化及非遗文化,也能为其带来更多的思路和借鉴。甘肃陇东地区非遗文化丰富多彩,从传统手工艺,再到表演艺术类等,都凝结着陇东地区人民的智慧与心血,也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为了使目的语读者更好地了解甘肃陇东地区非遗文化的真正内涵,译者必须采用适切的翻译策略对承载着浓厚地域特质的非遗文化负载词进行英译,以便在充分彰显陇东地区所具有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同时,使陇东地区非遗文化外宣效果最大化。

2. 甘肃非遗文化英译现状

对于甘肃非遗文化现状,不同的学者就甘肃非遗文化外宣翻译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相关研究。首先,侯斌,卢蓉总结了甘肃民俗文化译介现状并概述了甘肃民俗文化译介困难,并基于翻译理论与甘肃地方文化,指出甘肃民俗文化译介应遵循的原则与方法 [4] 。杨燕总结了甘肃非遗文化的研究方法,并指出甘肃民俗文化翻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甘肃民俗文化需要建立多元化的对外传播服务体系 [5] ;而刘妮娜就庆阳香包这一具体非遗文化的翻译方法进行研究探讨,如归化与异化相结合的灵活翻译原则,音译、直译和意译的翻译方法等 [6] ;还有一部分学者借助相关理论开展了系列研究。史文婧以阐释理论为指导,通过总结《西和乞巧歌》中频繁出现的民俗文化词的翻译,指出一些民俗文化词的具体的翻译策略 [7] 。王鸿从多模态传播理论视角出发,强调分别在源语语篇整合、译语语篇生成和外宣推广等3个方面体现甘肃民俗文化外宣翻译文本的语篇意义 [8] 。张苏亚在此基础上,以传播学理论为依托,系统地分析并探讨了陇东红色歌谣的译介模式 [9] 。从研究视角和内容来看,学者们主要在阐释模式、多模态传播与传播学等理论视角下,以甘肃具体某一非遗项目的翻译为例来探讨分析。就译介类别方面,主要为民间音乐与传统技艺类,其他如传统戏曲、民间文学等目前同样甚少有学者涉及。

综上所述,甘肃非遗外宣翻译工作还处于伊始阶段,而陇东地区更甚。鉴于此,本研究以功能派理论为基础,结合翻译实践中经常使用的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对甘肃陇东地区非遗文化所含负载词英译策略进行例析,旨在更好传播甘肃陇东地区非遗文化。

3. 理论基础

目的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凯瑟琳娜·莱斯(Katharina Reiss)首次提出。莱斯 [10] 认为,在翻译的过程中,由于源语言国家和目的语国家文化的差异,目的语译文很难做到每个词句都有与之相匹配的源语言,所以,在翻译目的语译文的过程中,译者要注重功能对等而非做到词句对应,这也是目的论的雏形。20世纪80年代,德国翻译理论家弗米尔(Vermeer) [11] 创立了翻译目的论。弗米尔认为,翻译是译者根据源语言国家与目的语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在源语言的基础上,有目的的进行翻译的一个过程。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是翻译目的论最主要的三个原则。在这三个原则中,目的原则是决定翻译过程的根本原则。它指的是翻译活动由目的决定,目的不同,译文也不同;此外,翻译活动的目的可以有多个,但通常情况下,“目的”是指翻译译文的交际目的;而连贯原则指的是由于源语言国家与目的语国家文化、语言表达等差异,在翻译过程中,译文要尽量接近目的语国家的表达习惯,方便目的语国家理解,从而实现语内连贯;忠实性原则指的是源语言与目的语要在语际上保持一致,在目的原则的基础之上,尽可能忠实于原文。这里并不要求原文与被翻译的译文在内容上分毫不差。译者对于原文的理解程度和翻译的目的决定了“忠实”的程度。而三个原则之间的关系是:目的原则是翻译过程的首要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都要在目的原则的基础上进行。翻译的目的不同,翻译时所采取的策略、方法也不同。因此,在对陇东地区文化负载词进行翻译时,应基于目的论三原则的指导下,在保留其地域特色的同时,更好地将源语言所对应的含义表达给目的语读者。

4. 陇东地区文化负载词翻译例析

甘肃陇东地区非遗文化负载词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地域性和民族性等特点。在此,选取了代表陇东地区一些比较典型的文化负载词,例如,“社火”,“秧歌”,“环县道情皮影戏”等来分析。在非遗外宣翻译时,应从目的语读者的角度出发,选取恰当且灵活的翻译策略,使其在尽量保留源语言文化信息的同时,适当地增添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以期目的语读者能够准确地了解中国非遗文化的内涵与价值,并达到对外宣传的目的。

4.1. “异化”策略

陇东地区非遗文化各具特色,内容丰富,充分展现了陇东地区人民的精神价值和乡土气息,独特且多元。因此,在翻译其名称时,要最大程度达到文化交际的目的。作为陇东地区主要民俗之一的社火,是中国汉族民间一种庆祝春节等传统节日的庆典活动。陇东地区的社火主要有扭秧歌、游庄、踩高跷、说春(官诗)、舞狮和舞龙等几种表演形式。其中,“社火”不能简单理解为“social fire”。在民间,“社火”中的“社”指的是土地之神,而“火”是火神。在翻译这种民俗文化名称时,为了避免读者对源语文化不熟悉而产生误解,在翻译时可直接采用源语言中的语言。因此,“社火”可音译为“Shehuo”,既简洁准确,又能够凸显其鲜明的民俗特色。

同样,“秧歌”如果直接译成“seedling songs”会给不熟悉源语言文化的读者一种误会:秧歌是一种关于秧苗的歌曲。然而事实上,秧歌起源于农业生产劳动,是农民在插秧、拔秧等农事劳动过程中为减轻劳作之苦而进行的一种娱乐活动。现指一种用锣鼓等伴奏,将舞蹈,歌唱等融为一体的汉族民间艺术。因此,这一术语应译为“Yangko dances”,这样在忠实于原文所表达的意思的同时,也能避免因“文化缺省”而造成的翻译难题。

再如,庆阳人每年都要庆祝的乞巧节(也称姑娘节)。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晚上,姑娘们会在庭院内上摆放一些瓜果来祭拜织女。然后围坐在桌前来比赛穿针引线,而最先穿上线的姑娘就是“巧姑”。因而,乞巧是姑娘们为了精进自己的女红手艺来乞求织女保佑自己心灵手巧的一项活动。民俗名称词翻译的目的是文化交际目的。因此,乞巧节在翻译过程中,可以用目的语读者习惯的方式来表达,向读者靠拢,直译为“The Begging Festival”。一方面有利于目的读者更加理解这一术语,另一方面也能够保留其独一无二的文化特色。

由此可见,译文是由其目的决定的。译文在译语文化中所要达到的交际目的在翻译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因而,译者应明确非遗文化的翻译目的。而非遗文化翻译的主要目的在于,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加强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合作。因此,在翻译陇东地区民俗文化,如“社火”和“秧歌”等文化负载词时,应在目的原则的指导下,采用“异化”翻译策略,即在翻译过程中最大程度保留源语言的语言习惯及文化特征,使目的语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独特的民族特色和异域文化,从而更好地促进文化交流。

4.2. “异化 + 归化”策略

以国家级非遗——庆阳香包为例,下面是庆阳香包在对外交流活动中的相关翻译。

例1:人们在制作庆阳香包时会在上面绣上各式各样的花样,把美好的寓意附在香包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就是“双喜踏梅”。

译文:Double happiness and plum blossom: The design is composed of two Chinese characters for happiness and the plum blossom, meaning happy events succeeding one another and being radian with joy.

“双喜踏梅”中的双喜表达了双倍喜悦,梅开百花之先,有报喜的意思。两者都传达了陇东地区人们想要事事顺利,喜上加喜的美好心愿。因此在翻译时,并没有将动词踏(tread)翻译出来,而是使用连词and来代替,使读者既能感受到原文中构词的巧妙,又能通过注释达到理解和沟通的目的。再以陇东地区最具代表性的香包作品“十二生肖童鞋”为例。

例2:十二生肖童鞋:甘肃省民间艺术家刘兰芳绣制。最具珍藏价值的民俗文化艺术品。以童鞋为模、十二生肖为形,十二种颜色为面,精工搭配,小巧玲珑,融入“五毒”元素,寓意天下儿童平安健康、富贵吉祥、步步高升、前途辉煌。

译文:Children’s Chinese Zodiac Shoes are made by Liu Lanfang, a folk artist in Gansu Province, and are a collector’s item. These children’s shoes are shaped in the twelve auspicious animals in twelve different colors. They are small and delicate and pure symbolizing peace, safety, prosperity, and promise.

译者在翻译第一句时主动贴合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将主动句改为了被动句。并将第二句话用逗号的方式与前句连接起来,调整句子结构,使语内更加连贯。其次,译者将后面的“平安健康”、“富贵吉祥”、“步步高升”等词语用简短的单词来加以概括,化繁为简。通过将这四个成语按照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习惯来进行简短翻译,并对多余的成分进行调整删除,以实现语篇内各部分内容的连贯,使目的语读者通俗易懂,便于理解。再比如陇东地区非常有名的剪纸——“富贵万年”。

例3:富贵万年:它是由芙蓉、桂花、万年青三种瑞草组成的吉祥图案,通过使用谐音手法,表达了对生活永远富有、幸福的期许。

译文:Be rich and honourable forever:This picture consists of Hibiscus mutabilis (furong) and sweet-scented Osmanthus (guihua) and evergreen (wan nianqing). Hibiscus mutabilis sounds the same as honour, Osmanthus as rich and evergreen as forever. People like to use them to hope that life will be rich and honourable forever.

这里的“富贵万年”中的“万年”并不是单指一万年,而是强调年代之久远。因此,在翻译时不能直译为“ten thousand years”,而应意译为“forever”来表达它的“久远”之意,这会更加符合原文所传达的含义。其次,在芙蓉,桂花和万年青等三种植物后分别增添拼音注释,有利于读者更加理解富贵晚年是由三种花的首字拼音构成的。此外,省略逗号并将其用一句话串联起来,这样更方便读者阅读,使其更具有连贯性,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读者的体验感。

由此可见,译文需要在语义上具有连贯性。因此,在翻译民间艺术类,如剪纸或香包等非遗文化负载词时,应在连贯原则的指导下,采用“异化 + 归化”的策略,即异化为主,归化为辅。在保留源语言特色的同时,贴合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并配合句子结构的调整,使语篇更连贯,从而使译文浅显易懂便于目的语读者准确理解文章背后所传达的意义。

4.3. “归化”策略

在陇东地区非遗文化“环县道情皮影戏”中,部分译者将其译为“shadow puppets”(影子木偶),此处指的是皮影戏中的人偶角色;也有一些将其直接译为“shadow play”。但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无法准确地表达出“皮影戏”是使用皮革制作人偶,并进行表演的一种戏剧。因此可将其增译为“Huanxian Daoqing Leather Puppet Shadow Play”。

再如上文皮影戏中的剧目《盗仙草》来说,不能将其直译为“Stealing Immortal Grass”,而应意译为“Stealing Celestial Herbs”。因为“Celestial Herbs”一词更能体现出仙草的珍贵和稀缺,也更能使目的读者体会剧中白蛇只身前去长寿山盗取灵芝仙草真心救夫的艰辛与不易。

再以《游地狱》台词中的“牛头马面排两旁”为例。不能将原文中的“牛头马面”望文生义。“牛头马面”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指的是一个头像牛,一个头像马的勾魂使者,多指那些因不孝顺父母,死后在阴间化为牛头人身和马面人身,并且担任巡逻和搜捕逃犯的衙役。如果此处将其直译为“The cow-headed and horse-faced people”,会让目的读者误以为这是一对长着牛头和马脸的怪人,而无法理解到此处指的是一种阴间的鬼将。因此,原文可增译为:“The cow-headed and horse-faced ghost generals are at my side”。再以经典的皮影作品“象车”为例。

例4:1955年由牛皮雕刻制成,是最具珍藏价值的民俗文化艺术品。该皮影构图精巧,刀法细腻流畅,色泽艳丽,反映了古代帝王出巡乘坐象车的奢靡生活。

译文:The Elephant Drawn Carriage: The Elephant Drawn Carriage was carved out of cowhide in 1955. It is a piece of artistic work with the most cherished value for collection to preservation. The composition is delicate. The carving is fine smooth. The color is beautiful. It shows the extravagant life of an ancient emperor on patrol.

这里的“象车”不可直接翻译为“Elephant’s car”,因为此处的象车指的是用一头大象拉着一个四轮的车子,也可以理解为“四轮象车”。在古代,四轮马车是达官贵人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同时也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在该皮影作品“象车”中,用大象而非马来拉车,可以反映出古代皇帝出巡乘坐象车的庞大仪仗队伍逶迤连绵,浩浩荡荡,也从侧面映衬出古代帝王的奢靡生活。因此,将其译为“The Elephant Drawn Carriage”不仅可以忠于文化负载词的真正含义,也更容易被目的语读者理解和接受。

由此可见,上述文化负载词的翻译,都是在忠实原则指导下,使用了“归化”翻译策略,即,在翻译非遗文化剧目、台词、皮影作品和相关典故等文化负载词时,译者要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采用透明、流畅的方式和目的语读者喜闻乐见的语言将原文的思想内涵和风土人情准确地表达出来,从而让译本通俗易懂,自然流畅,在加深目的语读者对陇东地区非遗文化印象的同时,达到外宣效果最大化。

5. 结语

翻译不仅仅是将一种语言翻译成另外一种语言,更是两种语言所代表的国家之间的跨文化交流。陇东地区非遗文化作为甘肃非遗的一部分,对其进行外宣翻译,有利于中国非遗的传承与发展。因此,在对我国非遗文化负载词进行外宣翻译时,应在目的论三原则的指导下,根据文本所要表达的内涵,采用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策略,怎样既有利于搭建中国非遗文化走向世界的桥梁,又能帮助世界各国人民更好地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 胡文仲.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2] 张婉, 刘学思.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纪录片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研究——以《四个春天》为例[J]. 今古文创, 2023(44): 121-123.
[3] 张淼, 徐淑玉. 浅析目的论视角下《故乡》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J]. 今古文创, 2023(47): 115-117.
[4] 侯斌, 卢蓉. 甘肃民俗文化译介现状与发展路径[J]. 陇东学院学报, 2018, 29(2): 99-101.
[5] 杨燕. 民俗文化翻译中的文化缺省及补偿策略[J].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2021, 40(6): 159-162.
[6] 刘妮娜. 甘肃庆阳香包民俗文化翻译之探究[J]. 海外英语, 2018(3): 3-4.
[7] 史文婧. 阐释视角下《西和乞巧歌》中民俗文化词英译[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9, 34(3): 113.
[8] 王鸿. 基于多模态的如意甘肃民俗文化外宣翻译策略[J]. 新闻研究导刊, 2020, 11(12): 12-13.
[9] 张苏亚.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陇东红色歌谣英译研究[J]. 今古文创, 2022(33): 117-119.
[10] Reiss, K. and Hans, V. (1984) Grundllegung Einer Allgemeinen Translations Theorie. Tubingen, Niemeyer.
[11] Hans, V. (2000) Skopos and Commission in Translational Action. Routledge, New Y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