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龙江医派的传承与传播分析
Analysis of the Inheritance and Spread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Longjiang Medical School
DOI: 10.12677/JC.2024.121022, PDF, HTML, XML, 下载: 46  浏览: 106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高一煊, 韩洁茹*, 陈 飞, 孙 娜: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关键词: 龙江医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 Longjiang Medical Schoo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raditional Medicine
摘要: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历史发展的最好见证,是一项极其珍贵且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传统医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龙江医派作为省级传统医药类非遗项目,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和文化底蕴。随着时代的发展,龙江医派的保护与传承进入到崭新的阶段,但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潜在的问题,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从龙江医派发展中的概况、突出问题和解决对策三个方面,探讨龙江医派的传承与传播之路。
Abstract: 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hina has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raditional culture. As the best witness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a valuable and valuable cultural resource. Traditional medicin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s a provincial intangible heritage project of traditional medicine, Longjiang Medical School has distinctive region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ural heritag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th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Longjiang Medical School has entered a new stage, but at the same time, it has exposed some potential problems and faced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inheritance and dissemination of the Longjiang Medical School from three aspects: Its general situation, outstanding problems and solutions.
文章引用:高一煊, 韩洁茹, 陈飞, 孙娜. 非物质文化遗产龙江医派的传承与传播分析[J]. 新闻传播科学, 2024, 12(1): 135-139. https://doi.org/10.12677/JC.2024.121022

1. 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不断赓续的生动见证,是凝聚民族情感、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2021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其中重点强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我国历史文化和中华文明不断延续的重要意义和深刻影响,呼吁全社会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利用 [1] 。龙江医派作为黑龙江省具有鲜明地域文化优势的中医学术流派,2016年入选黑龙江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 龙江医派概况

2.1. 发展源流

龙江医派是19~20世纪崛起于我国东北部地区的一种中医学术流派,是受黑龙江省独特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黑土文化源流的寒地医派。龙江地区的医疗源头可追溯到两千年前,彼时龙江医学主要是以经验性医学与少数民族医学为主 [2] 。明清至民国时期,龙江医派逐渐形成以龙沙系、汇通系、三大山系、呼兰系、松滨系、宁古塔系等六个支系为主要派系的格局雏形 [3] 。

伪满时期,高仲山于哈尔滨开办门诊、组织开展中医教育、成立中医学术团体、发行中医刊物、培养了一大批高水平的中医人才,对龙江医派在现代的发展进步起到极大的推动促进作用,开启了龙江中医教育发展的新格局。此后,龙江医派的人才队伍不断积累并集中,逐步形成了以四大名医,即高仲山、马骥、韩百灵、张琪四人为核心的龙江医学派,为其今后事业的繁茂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2. 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龙江医派研究团队的成立,龙江医派的发展也随着时代的步伐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研究团队先后编写出版《龙江医派丛书》《龙江医派现代中医临床思路与方法丛书》共40余部,主持厅局级以上课题10余项,发表了百余篇学术论文,获省部级以上奖励8项;创立龙江医派研究会和传承工作室,在国内外共建成了80余个龙江医派传承工作室二级工作站和示范门诊,并定期举办学术年会交流学术经验;开设相关高校专题教育课程,其教育团队入选省级A类教育教学团队;还有创办龙江医派学术文化节、建设“龙江医学史”展馆等。

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非遗的保护措施逐渐完善,对非遗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其保护力度也越来越大,龙江医派在时代的洪流中,也得到了新的发展机遇。龙江医派先后被列入黑龙江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健康龙江2030规划》《黑龙江省“十三五”中医药发展规划》《黑龙江省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黑龙江省中医药条例》等,为龙江医派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4] 。

在龙江医派的带领下,黑龙江省中医药行业在社会科普宣传、传承人才培养、公众辐射影响、经验挖掘整理、学术平台建设等各个方面均有了长足发展,推动了黑龙江省中医药中长期发展规划战略的实施,让广大人民群众获益良多,同时也大力弘扬了龙江中医药的文化,为黑龙江省中医药事业的繁荣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3. 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3.1 传播力度和传播方式的问题

由于其自身属性的限制,龙江医派等传统医药类项目与民间习俗类、民间文学类相比,传播缺少口口相传的便利性,缺乏受众基础;与音乐、舞蹈、美术类相比,因为传统医药所具有的职业性与较高专业度,又会导致民众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不足,在传播过程中极易受到其它非遗圈层的挤压,从而降低社会的关注程度,导致民众对于龙江医派的认知大多停留在情感认同的层面,在传播力度方面受到巨大挑战。

近年来,我国非遗传承与保护工作不断推进,但非遗保护更侧重文化内涵与经济效益,对传统医药类非遗项目缺乏针对其自身特点且具有实效性的保护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传统医药类非遗的发展。例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提出“文旅融合”的发展模式,为非遗的传播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文化和旅游全面融合发展成为新时代非遗文化传播的主流。然而,龙江医派作为地域性医学学术流派,相较于其他类型的非遗项目,其本身的“文旅融合”能力较差,不能够通过遗产旅游的方式吸引民众参与,实现更进一步的传播,造成其传播途径及方式的单一化。

3.2. 新媒体背景下的发展新问题

近年来,新媒体平台凭借“年轻化”“平民化”“碎片式”的独特优势,成为人们接受信息与知识的重要渠道,许多非遗项目也通过运用新媒体平台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为贴合大众、迎合市场,各种对客观事实片面传播或改造的信息层出不穷,稍有不慎就会使非遗的传播失去本真。例如,在商业化驱使下,不少传播者或打着“养生知识”、“医学科普”的旗号,或利用耸人听闻的标题来误导群众、博取关注,使民众对传统医药文化产生误解,进而对其发展传播起到不良影响。龙江医派作为传统医药类非遗项目,在采用类似新媒体手段时更应注意信息其真实性问题。

其次,由于新媒体本身具有一定的娱乐属性,“泛娱乐化”成为新媒体下普遍的文化现象,某些非遗开发项目会在此影响下出现肤浅的异化表现,娱乐性超出了其价值性。在此基础上,当受众习惯以娱乐的方式对待非遗信息时,就很可能会造成非遗发展的变异和缺失,这对于非遗项目,特别是传统医药类非遗项目是十分不利的。

3.3. 高校依托下非遗传承的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未来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高校。高校具有文化传播的功能,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作为“龙江医派”保护项目单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基地和研究基地,在非遗传承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大学生,尤其是中医学子,作为国家培养的高级中医药人才,对“龙江医派”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具有天然的使命。

目前,校园内学生对于“龙江医派”缺乏系统性的了解,大多都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而对于其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核并未触及。其原因之一是学校在安排教育活动时,不能很好地将龙江医派的传承与课堂和实践活动相融合,这就导致了学生对这一非遗项目缺乏系统的了解,也未能超越中医药的技术层面,促使学生结合非遗的文化角度加以认知。其二,多数大学生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不能投入许多时间到完整阅读“龙江医派”相关的系列书籍中,他们所采取的碎片化的阅读习惯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其传播。虽然通过公众号推文或短视频等方式,能够使学生通过碎片时间了解到相关非遗知识,但过多的浅阅读容易使学生缺乏深度思考的能力,快速的跳跃性浏览也很容易造成对内容的断章取义,从而无法体悟到文化真谛。其三,某些学生认为非遗的相关知识对自己未来的就业不起决定性影响,因此对非遗的重视程度不高,缺乏参与感与关注度。

4. 未来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4.1. 合理利用新媒体,加强对内容的审核

新媒体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方式,合理利用新媒体,发挥其传播优势,对非遗的传承和发展有着传统手段无法比拟的积极作用。

但在应用新媒体技术时,为了能更好、更充分地发挥其优势,首先应注重其内容的真实性与专业性,在形式和表现方面进行适当创作的同时,要以真实为边界,传播实际有效的专业性知识,充分展现龙江医派的真实面貌与成绩,避免造成内容和信息的篡改或误解,尤其不能以牺牲真实与客观为代价,从而吸引话题和关注度。

其次应增强内容的针对性,一是针对民众所关心的热点话题,二是针对龙江医派作为非遗其本身特色,三是针对互联网的受众,即年轻人群体,吸引社会有效关注,实现对非遗文化的精准性传播。

最后应提升内容的深度与内涵,非遗的中心仍在于“文化”,在创新性传播的同时应不忘挖掘其精神内核,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强大的内容资源,以思想打动人、以文化感化人。尤其是应用微信公众号等新兴的数字化手段时,其内容不能仅仅停留在宣传阶段,要更多地注重深度内容的传播,引导大众不只是在浏览,更要停留在阅读,充分展现龙江医派作为非遗的历史文化信息和历史发展脉络。

4.2. 多角度推动自身创新性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在于其文化内涵,更在于在新时代背景下自身的发展。传承不等于守旧,传统医药类非遗项目更要在传承中实现创新性发展。

首先,要重视基础研究,推进传统医药理论研究,加强对其的研究阐释,加强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研究,同时挖掘非遗中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其次,要重视临床应用,将非遗融入生产生活,激发龙江医派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唤起民众的认同感。第三,在促进活态传承的同时,要警惕“泛产业化”影响,避免龙江医派非遗项目过度地受经济效益驱使,通过适当的物质生产的手段,发扬和传承核心技术,同时不忘文化价值,真正做到“生产性保护”。第四,要加强学术交流与文化交流,以开放包容的态度,通过多种渠道促进传统医药非遗项目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第五,要继续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收集、保护与传承工作,积极探索新的管理保护模式,不断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

4.3. 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充分发挥高校作用

促进高校的龙江医派非遗教育,首先应当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厚植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增强学生对传统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加强文化自信,鼓励学生做岐黄文化的继承者与发扬者,为实现理想信念而不断奋斗。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使得大学生面临的诱惑不断增多,思想意识尚未定型的大学生更容易受到不良思潮的侵蚀,学校应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通过非遗的文化内涵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文化修养,使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更深入、更明确的了解与认知,做到将非遗文化融入校园、融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而达到学生素质和非遗传承的双向促进。

其次,要积极探索高校在非遗教育中的模式革新,紧跟时代步伐,利用网络平台的教育优势,结合互联网传播媒介,丰富宣传与育人内容。还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利用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来增强大学生传承和发扬非物质文遗产的意识,营造具有龙江医派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切实接触和参与到龙江医派的传播与传承中,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吸收非遗知识、建立相关知识体系。

最后,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在继承和发扬原有特色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教育人才水平和师资水平,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非遗传承意识,构建专业、健全、结构合理的传承队伍和传承体系。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也可以结合中医药大学独特的专业学科背景和学术优势,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做到“教学相长”,为龙江医派培养出更多的专业人才。

5. 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具有根本性意义。龙江医派作为一项传统医药类非遗项目,随着时代的发展正面临着各种机遇与挑战。在时代的浪潮中,龙江医派不仅要保持和发扬传统治疗优势,更要融合各种资源,在实现自身繁荣的基础上,推动中医药事业不断发展。

基金项目

本课题为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资助项目,项目编号:ZYW2022015。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2021(24): 14-17.
[2] 李富震, 苏金峰, 姜德友. 龙江医学发展源流及著名流派分支传承现状调查研究概要[J]. 中国医药导报, 2022, 19(9): 140-143.
[3] 姜德友, 王磊, 常存库. 龙江医派史略[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2, 30(5): 950-952.
https://doi.org/10.13193/j.archtcm.2012.05.24.jiangdy.002
[4] 姜德友, 常存库, 王磊, 等. 龙江医派形成与发展[C]//中医学术流派菁华——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四次中医学术流派交流会论文集. 2012: 128-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