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献计量分析——基于2012~2022年知网数据库
Quantitative Analysis on Integration of Red Culture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Research Literature—Based on the Knowledge Network Database from 2012 to 2022
DOI: 10.12677/ORF.2024.141033, PDF, HTML, XML, 下载: 301  浏览: 367 
作者: 张佳佳: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关键词: 红色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献研究计量分析Red Culture Univers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Literature Research Quantitive Analysis
摘要: 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进文化成果,是我国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时也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 (2012~2022)年间的文献数据为依据,采用文献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并结合Excel数据统计方法对其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研究。可知,近些年来,学术界对关于“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联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研究,并已取得了相当丰硕的研究成果。但仍存在着研究范围狭窄、文化价值挖掘不深、对策研究有待完善等问题。对此,面对新时代的机遇与挑战,肩负着红色文化需要传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创新的使命与任务,我们必须着力解决现实困境,优化扩展实践路径,深入挖掘价值意蕴,从而形成教育合力,引领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与信仰,促进红色文化的弘扬与传播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Abstract: Red culture is the advanced cultural achievement of the Chineseization of Marxism, and is the valuable spiritual wealth of our country but also an important resource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data of China Knowledge Network (CNKI) during 2012~2022, and adopts the literature analysis method and content analysis method, and combines with Excel data statistical method to analyze and study research quantitatively and qualitatively, which shows that in recent years, academics have carried out in-depth discussions and research on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red culture”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have achieved quite fruitful research results, but there are still problems such as narrow research scope, insufficient exploration of cultural value, and countermeasures to be improved. In this regard, in the face of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the new era, we must undertake the mission and task of inheriting red culture and innov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e must focus on solving practical difficulties, optimize and expand practical paths, and deeply explore value implications, so as to form educational forces and lead students to establish lofty ideals, beliefs and beliefs. Promote the promo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red culture and the effective develop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文章引用:张佳佳.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献计量分析——基于2012~2022年知网数据库[J]. 运筹与模糊学, 2024, 14(1): 342-349. https://doi.org/10.12677/ORF.2024.141033

1. 引言

在新时代“大思政”建设环境下,全面推进思政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和部署要求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与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高校思政工作也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具体表现为:从深度上讲,充分发挥党的领导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努力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内容创新、方式创新;从广度上讲,深刻把握“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努力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理论创新。而红色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层面,是基于对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展开革命斗争这一优良传统的传承与发扬,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红色文化精神和资源。所以中国共产党多年来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作为自己基本准则,坚持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把自己的创造性和创新性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来,这对更好地发挥红色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功能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 研究方法

为更全面、客观地考察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入程度与现状,并对未来研究趋势进行展望,通过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将检索到的有关文献内容进行整理、分析和归纳,并兼之以Excel软件作定量与定性的系统综合分析。其中,量的分析主要包括文献年度发文趋势和年度发文量,质的分析主要包括关于红色文化的内容与特征研究以及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境、路径选择和价值意蕴探析。

(二) 数据来源

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选择高级搜索,以主题为检索项,检索时间设定为201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首先将主题设定为“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共检索到文献1953篇,接着又将主题设定为“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检索到1295篇(见图2),其中涵盖学术期刊940篇、学位论文156篇、会议11篇、报纸6篇等,之后将搜索到的结果用Excel软件进行定量分析(见图1图2)。可见,学术界对于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研究成果丰硕,而“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随着中国共产党对于党的思想建设体系的丰富而不断创新深化并形成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正处于初级研究阶段,呈现出不断深化的研究趋势(见图1)。为了保证研究目的可行性,笔者最终将940篇学术期刊作为样本数据,并基于CNKI文献可视化分析,对不同年份对发文趋势及刊文数量进行统计分析,具体如下:

Figure 1. Annual document trend chart of “integrating red culture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in China

图1. 我国“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年度发文趋势图

Figure 2. The number of documents of “integrating red culture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in China

图2. 我国“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文数量图

从以上两张图(图1图2)可以直观地看出,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研究领域的发文量在2012~2022年不断增加达到高峰并持续呈增长趋势,其中2023年为预测值。新时代以来,在全面深化改革、从严治党,推进思政建设的过程中,2020年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发表了重要讲话——《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这篇重要文章中,总书记明确指出德育的作用与价值,并多次在不同场域讲话中反复强调将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提升立德树人的时效性、针对性,以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随着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更加繁荣,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当今的中国不仅是一个“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事业”的时代,也是一个“把我们优秀的中华文明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时代,因此我们要不断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进一步凸显出红色文化对于牢固树立意识形态领域领导权以及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作用,而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主阵地,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自此,以“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又一创新理论成果成为国内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发文量也显著提高,但其研究深度和广度都存在有所扩展提升的空间。

3. 质的研究与分析

在厘清年度发文趋势和发文数量的基础上,需要深入挖掘整体的内容逻辑。因此笔者除了对样本文献进行量的分析以外,还对样本文献的内容进行质的分析,得出目前国内学术界对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红色文化的内容构成与特征研究、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境研究、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研究以及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研究。

(一) 关于红色文化的理论阐释研究

“红色文化”的概念于21世纪提出以来,在文化研究领域中引起相当大的研究热潮风波,许多学者将目光投向“红色文化”研究中,因此,有关红色文化概念内涵、层次结构、特征特定、实践区域、表达与价值方面的内容成果相继出现,但质量参差不齐,学者观点冲突不一、论证岐见纷呈 [1] 。

1) 关于红色文化内容构成基本概念研究。根据相关文献分析可得出,关于红色文化的内容构成各学者持不同观点,但主要包括一元论、二元论、三元论和四元论等几种不同的观点。例如,在周宿峰看来,红色文化的内容构成不应是“多元”的,而应具有一元论的观点。他指出:“红色文化是一种精神文化。也就是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在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帝王专制官僚政策的基础上,不断选择、融化、整合中外优秀文化思想,形成了一种民族的、理性的、以人为本的纯粹精神。” [2] 汤红兵对此持二元对立的看法,认为:“红色文化可分为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硬件是指历史遗迹,如革命年代的遗迹、遗址、遗物和随后建造的纪念碑、纪念馆等;软件是指革命历史的记录,包括革命事迹、革命文献、革命文艺等,以及其中所包含的革命精神。” [3] 辛锐提出了“红色文化三元论”,他认为:“红色文化是一种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三元融合,其中,红色物质文化包括革命战争遗址、纪念地、标志物等实物,也包括在这些实物中留下的大量革命文献作品;红色制度文化包括以毛泽东、邓小平等为核心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所形成的革命理论、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等;红色精神文化指在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形成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革命精神和革命道德传统等。” [4] 李水弟持四元论的观点,其主要内容包括人、物、事、魂四个方面。其中“人”指在那些在革命中起到了一定作用的革命者,以及为革命事业献身的先烈们;“物”是指革命者在革命活动中使用的物品,以及他们在革命活动中居住、作战的场所、场地等;“事”是指具有重要意义的革命行动和历史事件;“魂”是指革命精神的具体表现,也就是红色精神 [5] 。

2) 关于红色文化内容特征基本概念研究。特征是一种抽象的概念,主要指人或事物所具有的特别或特殊的地方,它是指一个事物异于其他事物的地方。深入研究事物的特征,有利于加深对事物的理解。根据文献分析结果可看出,关于红色文化的特征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观点,即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精神性与物质性相结合、时代性与人民性相结合、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

第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随伴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人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送来了中国共产党,送来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毛泽东等一批初具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旗帜,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等一系列伟大胜利和革命成果,从而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了新境界。与此同时,红色文化在我们党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与发展起来,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又根植于我们党的历史实践活动之中,不断释放出永恒的光芒。但是,红色文化要想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和理解,就必须要付诸于实践。正如马克思所言:“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能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 [6] 红色文化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转换为一种物质力量,才能更好的推动社会的发展,掌握人民的心灵,指导中国的实践。

第二,精神性与物质性相结合。从唯物史观的视角来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只有从社会存在的角度来理解社会意识,才能更好的掌握社会发展规律。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方面。同样红色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是由意识和物质两种因素所组成的,物质是红色文化的“本体”,而精神则是其“内核”。离开了精神,就形不成文化事物形态;离开了物质,也就不能表现出红色精神。红色文化的精神性,就是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实质、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等,是红色文化的“内核”,它决定着红色文化的性质和方向;红色文化的物质性表现为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比如在中国革命战争时期所形成的革命战争遗址、纪念馆、标志物等物质载体,在这些物质载体上,能够直接感受到中国革命战争时期所形成的精神实质、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等,他们是文化的“外延”,决定着红色文化的传播与影响。

第三,时代性与人民性相结合。马克思曾说过:“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 [7] 时代是思想之母,红色文化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等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的,并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而得到进一步的充实完善。自我党成立之日起,就一直秉持着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和观点,我们总是将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创造者来看待,始终把人民群众视为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并且一直强调,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变革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红色文化作为一种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其生命力在于为人民服务,其影响力在于为社会发展服务,我们必须时刻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群众中汲取营养,不断开拓创新。

第四,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红色文化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而是在吸收我国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同时借鉴他国优秀文化进行整合创新所得到的结晶。一方面,红色文化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并且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创新发展,结合中国具体的国情,形成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优秀文化;另一方面,红色文化不是一个封闭僵化的系统,而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始终保持开放包容、与时代同进步,充分吸收世界上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基础上,不断融入世界文明与交流的发展大道,增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信。

(二)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现状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8] 而红色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形成的精神财富,其中蕴含的优良革命传统和宝贵精神财富,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资源。为了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完成新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任务,我们应积极推进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分析研究,可以直观地看出,目前学术界关于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主要聚焦于现实困境、实践路径、价值取向几个方面。

1) 关于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境研究。红色文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教育中,有利于提升思政工作的实效性、价值性,坚定青年学生的理想与信念,增强中国民族的文化自信与自强。但是,目前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仍存在着不足,比如:教育主体对红色文化的理解不够深刻、教育客体对红色文化的认同不够强烈、教育方法运用不够灵活、教育内容融合程度不够深入。因此,要想让红色文化在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必须紧紧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努力提升教育主体的文化素养、增强教育客体的文化认同、优化教育方法的高效运用、提高教育内容的融合程度,从而充分挖掘红色文化的红色资源,彰显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

首先,教育主体方面存在着文化素养不足的现象。教育主体作为课堂上红色文化资源与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主要传播者与宣传者,具有重要的地位。然而,目前部分高校的思政政治教育老师的整体素质与能力不高,红色文化素养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导致课堂教学形式缺乏生动性和亲和力,学生的参与感不高。而认为出现以上情况,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三方面的原因,一是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选拔标准有待改进,当前部分高校思政教师的选拔标准,更多地侧重于学生的专业素养,对思政教育的主体所具有的红色文化知识缺乏系统的组织培训;二是部分高校思政教育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通常以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传授知识,其所产生的影响十分有限;三是高校思政教育主体的教学研讨机制不够完善,在研讨过程中,仅限于围绕教材内容和授课对象进行一些浅层次讨论,缺乏对教师红色文化知识体系建构、红色文化应用与课堂教学等深层面上的探讨。

其次,教育客体存在着文化认同不深的现象。教育客体作为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接受者,在其宣传与传播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大学生对于红色文化的认知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方面,由于目前网络与科技的快速发展,大学生更多地沉迷于网络中,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影响下,逐渐对一些“亚文化”产生兴趣,从而冲击了红色文化作为一种优秀传统文化在意识形态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由于目前教育领域“内卷”现象比较严重,面临着升学、就业等压力,学生们更多地注重于自身能力的培养,而将红色文化仅仅停留在浅层次的认知上,缺乏深层次的认知与交流,从而导致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存在困境。

最后,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存在着运用效率不佳与融合程度不高的现象。教育方式作为一种联结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的中介与桥梁,直接影响着教育结果的效果。合理有效地运用好教育方式,对于红色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当前大部分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育主体大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以灌输式教学方法为主,这种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学生仅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缺少有效的互动,反而会让学生觉得内容枯燥无味,参与感低,对红色文化的学习热情不高等。另外,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缺乏实践活动。部分高校对红色文化的宣传主要是以理论知识的宣讲和相关书籍、报纸、杂志等形式为主,缺少相应的实践活动,很少组织一些参观红色文化遗址、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使得学生很难获得更深层次认同感和归属感。习近平指出“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9]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红色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宣传与传播的主阵地,高校应该对红色文化有系统的、深入的、全面地了解,发挥其教育引导功能,帮助大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但是,目前高校存在着一些现象,一方面,高校思政教师对红色文化深层次的内涵与价值认识存在不足,缺乏自我思考与反思,经常采用“拿来主义”的思想与做法开展教育活动。另一方面,高校思政教师不懂得因材施教,没有更好地将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实践活动进行良好的衔接。在具体的融入过程中,融入的内容呈现出碎片化和无组织性,因此对于教育目标的实现产生很大的影响。

2) 关于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研究。红色文化作为一种宝贵资源,为了更好地散发其真理的光芒,高校应该从多方面、多领域、多层面将红色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时代感。而对于如何将红色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界观点不一。黄艳认为:“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从打造传统课堂、加强学科融入、丰富教育形式、开展实践活动、创新传播方式以及加强校园建设等六方面推进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融合。” [10] 卞成林认为:“应该加大红色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因此,他从创新课堂教学,加强价值引领、创新活动形式。重视社会实践、创新文化载体,传承红色基因、创新传播途径,激发时代活力四方面将红色文化有机地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 [11] 因此,面对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应该从建章立制、开疆扩土、润物无声三方面推进红色文化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实施。

3) 关于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研究。红色文化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文化资源,因此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把红色文化传承好,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精神弘扬好。张有武认为:“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提升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素养,坚定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以及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增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实效性。” [12] 所以,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主阵地,要积极发挥红色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通过红色教育进一步坚定大学生的政治立场,使其更加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同时,丰富思想教育资源,加强内容多元性、拓展思政政治教育形式,为完善大学生人格、培养优良道德品质提供精神支柱和精神指引。

4. 研究结论与展望

根据分析研究结果可看出,当前,学术界对于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较为丰硕,但在现实实践中,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一些现实困境,比如在载体建设上,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不够充分,没有形成系统、科学的体系;在宣传利用上,部分高校对红色文化资源挖掘不够深入、挖掘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导致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教育中的利用率不高;在宣传方式上,红色文化资源宣传形式较为单一,没有形成系统性、创新性的宣传模式。为此,我们要积极探索实践路径,促进红色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去,发挥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要紧紧围绕弘扬红色精神的主旋律,利用好红色资源价值,构建“三全育人”的格局,将红色文化更好地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方式与载体中,发挥红色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培养新时代更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新青年。因此,为了更好地推进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笔者认为还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优化。

一是研究对象领域有待进一步拓展。就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大多关注于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路径和价值,而对红色文化本身价值的研究不足。红色文化作为一种革命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精神内涵,因此,我们应该不断深化对红色文化的理论研究,进一步厘清红色文化的价值内涵,在此基础上构建起系统的红色文化内容体系,推动红色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二是缺乏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从目前的学界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对于红色文化的学习主要是通过一些思政课程的教授为主,没有开设专门的红色文化学习课程,处于一种浅层次的认知中。另外在课

堂上,主要采用灌输型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参与感不高,把一些实际活动当作消遣娱乐,大多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实际的作用。

三是跨学科研究有待进一步提升。从目前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学者们更多的倾向于研究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耦合性,而对与其他学科的融入研究相对较少,比如心理学、历史学等。因此我们应该多角度、多层次、多领域地推进红色文化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综合多种学科的教学方法,积极运用多种学科的教学知识,推进红色文化传承与利用的方法与策略进一步落细、落小、落实。

参考文献

[1] 邓显超, 邓海霞. 十年来国内红色文化概念研究述评[J]. 井冈山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6, 37(1): 29-39.
[2] 周宿峰. 红色文化基本问题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长春: 吉林大学, 2014.
[3] 汤红兵. 湘鄂西红色文化的形成及开发——以洪湖、监利红色文化资源为主体透视[D]: [硕士学位论文]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2006.
[4] 辛锐. 浅析红色文化的内涵及开发[J]. 人民论坛, 2013(11): 206-207.
[5] 李水弟. 红色文化: 党的先进性建设资源的动力支持[J]. 求实, 2007(12): 24-27.
[6]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11.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60: 544.
[8] 《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编写组. 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7.
[9] 习近平. 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J]. 理论导报, 2021(11): 26.
[10] 黄艳.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J].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派), 2021(6): 148-155.
[11] 卞成林. 红色文化创造性地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J]. 社会科学家, 2020(5): 9-13.
[12] 张有武. 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实现维度[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2(6): 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