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日本足球青训模式的对比分析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hinese and Japanese Football Youth Training Models
DOI: 10.12677/APS.2024.121019, PDF, HTML, XML, 下载: 36  浏览: 100 
作者: 万佳伟:北京体育大学中国足球运动学院,北京
关键词: 中国足球日本足球青训模式Chinese Soccer Japanese Soccer Youth Training Model
摘要: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体育强国梦密不可分,足球振兴发展是体育强国建设中的重要一环。《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着重阐述了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的发展规划,以及科学的青少年训练对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体育强国、足球强国振兴的力量源泉是新时代的青少年,把青少年足球人才发展脚踏实地进行下去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任务。本文通过对中国足球青训模式和日本足球青训模式的对比分析,运用文献资料法等方法为中国足球青训模式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Abstract: The Chinese dream of realizing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dream of a strong sports nation, and the revit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occer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a strong sports nation. China soccer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the overall program focus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youth soccer talent training planning, as well as the great significance of scientific youth training to China’s soccer reserve training; the power source of sports power, soccer power revitalization is young people in the new era; the development of youth soccer talent down-to-earth to carry on the task we are obliged to do.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Chinese soccer youth training model and the Japanese soccer youth training model, and provides some reference suggestions for the Chinese soccer youth training model by using the literature method and other methods.
文章引用:万佳伟. 中国与日本足球青训模式的对比分析[J]. 体育科学进展, 2024, 12(1): 109-114. https://doi.org/10.12677/APS.2024.121019

1. 研究背景

科学发展青训是足球改革的必然进程。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足球发展在亚洲足球发展进程中具有引领和带头作用,并在国际大赛中屡屡取得佳绩。90年代后,足球管理体制改革在我国开始实施,借此机会我国职业俱乐部的发展拉开帷幕,我国的足球人才培养体系从体委系统到俱乐部为主体的训练、竞赛管理体制,使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培养方式得到了彻底的改变。然而,中国足球发展在新的培养体制下并未取得良好成效,反而使得我国足球后备人才数量不断减少。据统计,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历史最高的650,000人是我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数量的巅峰,直到2000年,足球后备人才下滑至610,000人,2005年,持续降落到180,000人 [1] 。相比之下,从1993年日本足球开始职业化以来,足球事业的发展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效果。从数据上看,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前,足球储备人才数量为543,019人,2002年,上升到了592,502人,截至2010年,增长到了688,540人。其根本原因在于日本一步一个脚印,用科学的观念发展青少年训练,将足球全局发展与长期规划相结合,使得踢球的青少年规划进由上至下的完整的青训体系之中,为日本足球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2] 。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检索收集中日两国足球青训模式、国外足球青训模式发展现状情况资料。在中国足协网站、日本足协网站、国家体育总局官网搜集相关资料为撰写提供理论参考。

2.2. 比较分析法

通过对中国和日本青训模式的对比分析,发现中国青训模式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3. 核心概念界定

3.1. 对于“青训”的概念界定

微观上,足球运动项目中“青训”是指培养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所运用的训练方法和方式。宏观上,制定的训练方案、训练大纲是以不同年龄阶段孩子心理特征和生理特征为依据,以及为提高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所建立的组织机构,基础设施等。

3.2. 对于“青训模式”的概念界定

“模式”是指具有明显规律性的自然物即人造物所呈现的形式。《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的答案是:“自然物及人造物本身呈现的标准样式或按照某种标准形式”。将二者的定义相结合,“模式”是指自然物或人造物本身带有某种指导性范式的方法论,它能够揭示某一类事物的规律性,包括思维、形式、方式等抽象物。

由此,足球运动项目“青训模式”可定义为“足球运动项目中青少年训练的标准形式”它包括与青少年训练相关的一切内容,如青少年培养理念、训练安排、训练大纲、培养方式、组织、机构等。

4. 日本足球“青训模式”研究概述

4.1. 日本国家训练中心制度

1976年日本足协开始建立国家训练中心制度,正式开始运行该模式是在1980年,基层足球队员通过层层选拔,将优秀足球苗子向上推送的形式,最终产生日本最高水平的足球队伍。该模式的具体操作手段是“在日本各地市区和都道府建立集训中心,通常由足协负责委派教练员,培训一般安排在周末进行,通过训练和比赛选拔出优秀球员代表各个省市县参加九大区域的联赛,从各年龄段中筛选出优秀的青少年球员参加更高级别的训练与比赛,最终组成一支国字号队伍”。

4.2. “9000名C级教练”计划

日本足球职业化改革前,日本青训模式的主要形式学校组织形式,当地的体育教师大多担任教练员的角色,足球专业知识、技战术素养、足球理念等培训相对匮乏,导致培养出的足球队员无法满足球员输送渠道条件。“日本足协在1994年提出了培养9000名C级教练员”的5年构想青训模式,主要的培养对象是九大区域和各市区县都道府内的各个年龄阶段的体育教师和足球教练员。随后日本足协在1997年创设了低级别的“D级教练员”制度,培训对象主要是各个足球俱乐部的教练员和有关社会青少年足球事业的从业人员。通过日本足协对此制度的推广和宣传,使得教练员资格制度在社会得到广泛认可,日本足球的青训从原来的单轨道变为多轨道百花齐放的态势 [3] 。

4.3. 联赛青训与高中校园足球并存

随着日本足协J联赛的举办和“9000名C级教练”计划的实行,以及在足协和教育部的统筹管理之下使得日本足球青训得以更好的发展,逐步形成了职业俱乐部梯队和校园足球两种系统的发展模式,从而构成了日本足球的青训模式。“两套系统在组织上明确分工,各司其职。促使了J联赛青训机制和校园足球的构建,伴随着各个地区训练中心各项制度和人员构成的不断完善,两套系统共同为各年龄国字号队伍的顶尖运动员人才付出努力” [4] 。

4.4. 训练中心制度变革

通过职业足球俱乐部和校园足球的人才选拔并集中到各级训练中心集中训练,组建成的各级队伍最终目的是获得九大区域对抗赛的胜利,但是这样的训练制度极具功利性和不合理性。在原本构架基础上,日本足协对其内容做出重大改变,在训练中心设置“讲习会制度”。通过此制度很好地将培育重心变为踢球的队员,使全日本各年龄段基层教练员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得以全面提高和升华。通过分析可以得出,日本足协对优秀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是科学的、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依靠训练中心制度每位球员都能得到科学系统的技战术训练和身体训练,优秀的青少年球员能够获得更高层次的培养机会,最终入选国家训练中心;日本各年龄阶段的国家队的技战术打法与日本足协确定的足球发展方向相一致,并依靠训练中心制度得到保证;进而青少年球员的成才率得到了一定的保证。

5. 中国足球“青训模式”研究概述

5.1. 三级训练网模式

我国足球青训模式由过去传统的三级训练网模式即业余体校–专业队–国家队转变为市场经济多元化模式,即学校体育、足球特色学校、传统项目学校、职业俱乐部、业余俱乐部、民办学校共同培养足球后备人才。三级训练网体制与管理体制、竞赛体制并称为我国举国体制的三大支柱。随着足球运动改革进展,业余体校、体工队开始解体,足球后备人才严重缺失,过去的培养模式难以生存。

5.2. 体教结合模式

“体教结合”为基点探讨足球后备人才力量构建成为热点话题,此时产生了以“体教结合”为依托的培养模式,发挥学校优势,形成多渠道的培养模式。但是以政府部门为主导权的特色并未改变。后备人才的选拔、参赛条件、注册等事项依然如故。教育部只是把“补漏”(发文凭、学籍问题)、“捡漏”(淘汰运动员),并未对球员产生质的帮助,扭曲的教育功能。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青训模式缺乏结构化和支柱性的体系,使得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大量流失,限制了各年龄段的国家队人才选拔,最终导致我国国家队在世界赛场上的成绩日益衰退。如何构建我国足球青训体系成为了社会以及学术界讨论的热门话题。

6. 中日足球青训模式发展规划研究

6.1. 日本足球发展规划

“规划”指的是“个人”或组织按照具体目标所制定长远的发展计划,是对未来整体层面、长期层面、基本层面通过思考和论证后提出的未来行动方案。规划中包含多种基本要素和特定领域的共同发展愿景的融合。它是衡量一个国家、组织、特定群体等生产力、竞争实力的重要指标 [5] 。“规划是政府的第四种权力”是美国的塔格威尔教授曾提出的观点,第四种权利与行政权力、司法、立法被他放在同等地位 [6] 。

前期研究往往决定着规划的深度,从规划主体出发,对现阶段规划主体自身、环境、项目论证等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更好把握规划主体的优势、挑战、机遇等 [5] 。日本在1993年试行日本足球职业联赛。2005年,日本足协派川渊三郎代表发表“JFA宣言”,著名的《2005年宣言》并在日本足协网站发布,又称《梦之宣言》。其中包含了JFA构想、JFA理念、JFA10年规划目标和2050年要实现的目标。日本足协还设定了中期和长期目标:2015年进入世界杯前10,足球人口达到500万;2050年夺得世界杯冠军,足球人口达到3000万。

《梦之宣言》中还对日本当下的形式进行了SWOT-PEST分析。SWOT分析方法是一种战略的分析方法,主要是针对自身情况进行分析,而PEST分析方法是对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将本方法应用于《梦之宣言》是对日本本国足球内部条件进行分析,找出其优势、劣势及核心竞争力。机会是指对日本国内足球有利的因素,机会往往具有时效性,这就需要核心人物对于方向和机会的把握。

6.2. 中国足球发展规划

中国足协2009年后实行足球改革,并颁布了一系列刺激政策,如国务院在2015年3月颁布了《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2016年4月颁布了《中国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等。其中《中国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是为了贯彻落实《中国足球发展总体方案》,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发展基础

1) 当今中国足球发展的现状阐述,每年举办赛事超过10万余场,初步建立起职业联赛构建,目前职业联赛俱乐部共52家

2) 当今中国足球产业现状:中超联赛观众人数场均1.5万人次。

3) 国内外交流日益增强。

二、总体思路

1) 积极贯彻和落实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五中全会精神,创建中国特色足球发展道路。

2) 战略定位;全民健身战略、提高国民经济、足球作为载体提升民族的凝聚力、民族精神。发展原则;遵循足球规律、改革创新、依法规范管理中国足球环境、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经验,提高国内足球氛围。

三、发展目标

近期、中期、远期目标。

四、主要任务

构建中国特色足球管理体制、加大普及校园足球力度、完善场地设施、完善赛事体系、壮大足球相关产业、足球文化形成与传播。

五、 中国足球发展政策和措施

资金支持、土地规划、相关税收政策、人才培养与引进、评价体系构建。

此前,中国曾在1993年、2003年颁布两个足球十年发展规划,立意很高,成果都不理想。《中国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中还提到,中国足球发展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仍存在众多问题:理念与实际不切合、落后,足协、校足办、体育管理部门体制落后,管办分离等问题制约着我国足球发展;赛事发展秩序缺乏有效的管理监督,风气不正,足球人才紧缺,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与足球需求发展不相匹配。

7. 结论和建议

7.1. 结论

将《中国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与《梦之宣言》进行比较,可以看出日本足协从国内外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等因素进行了更为全面的分析,充分发挥日本足球自身的优势,规避劣势,把握机遇,提高本国足球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而我国只是单纯从足球主体本身出发,对国内外环境的思考不够全面。通过量化分析可以看出,《梦之宣言》将现在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以数据的形式呈现出来,使其发展目标有了明确的规划,而我国只是对俱乐部、观众、场地进行数据现状分析,对于足球最根本的人才数据并未提及。

7.2. 建议

足球发展规划是对一个国家足球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的总体思考。所以对我国足球相关的一切重要内容进行准确的量化分析(裁判员、教练员、讲师、球员等)在制定规划时是非常必要的,未来发展目标的考量值也需确定,今后足球工作的重点建设任务同样需要明确。足球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时受到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影响,所以制定发展规划对内外环境进行SWOT-PEST分析,要想提升我国足球核心竞争力,就需要分析我国足球发展现状的优势和劣势,并且把握机遇,将风险降到最低。

7.3. 对今后研究的启示

对中日两国足球青训模式的对比分析还可以从青训模式的培养理念、培养模式、培训大纲、竞赛组织以及教练员培养等方面进行,足球发展规划要立足于对当下和对未来准确全面的分析。建立科学、统一的中国足球青训培养理念,构建完整、系统、多元化的青训培养模式,完善、改进、统一青少年足球训练大纲,完善青少年足球竞赛体系,搭建具有影响力的赛事平台。

参考文献

[1] 杨一民. 关于中国青少年足球主要问题与对策的探讨[J]. 中国体育科技, 2007, 43(1): 33-35.
[2] Light, R. (2000) Culture at Play: Globalization and Youth Football in Japan. International Sports Studies, 22, 26-41.
[3] 谭刚. 日本青少年足球发展策略对中国足球发展的启示[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12, 26(1): 114-121.
[4] 乔媛媛, 汤夏, 蒋宁, 王晓晨. 日本足球“明治维新”历程、特征及启示[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8, 38(2): 43-47.
[5] Afkhami, Y.M. and Nia, H.T. (2015) Comparing Management, Planning, Cultural and Scientific Factors Effective on Football Development of Tabriz City, Ira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nagers, Experts, Coaches and Players. Research Journal of Sport Sciences, 3, 242-248.
[6] 沈凌. 中共执政决策机制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北京: 中共中央党校,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