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顺应论视角下对《华盛顿邮报》“一带一路”倡议的报道分析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of the Washington Pos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nguage Adaptation Theory Report Analysis
DOI: 10.12677/JC.2024.121026, PDF, HTML, XML, 下载: 55  浏览: 118 
作者: 赵一潇:大连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辽宁 大连
关键词: 语言顺应论《华盛顿邮报》“一带一路”倡议 Language Adaptation Theory Washington Post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摘要: “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至今已经历10个年头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作为战略对手与第一大贸易伙伴国,美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尤为关键。美国社会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吸引了国内学者的目光。然而从历时的角度并运用语用学的理论针对美国社会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流变的研究目前仍有空缺。本研究以美国最大报纸《华盛顿邮报》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报道为切入点,收集自2017年至2023年该报刊上与“一带一路”倡议相关的报道并建立语料库,借助分析软件Antconc对报道中的关键词与索引行进行分析,并从语言顺应论的视角对检索结果进行描述与解释。并以此为基础探讨美国社会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流变。
Abstract: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has gone through 10 years since it was put forward and has achieved fruitful results. As a strategic opponent and the largest trading partner, the attitude of the United States towards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is particularly critical. The attitude of American society towards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has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domestic scholars.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gaps in the research on the change of American society’s attitude towards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from a diachronic perspective and using pragmatic theory. This study takes the Washington Post, the largest newspaper in the United States,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collects the reports related to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from 2017 to 2023, establishes a corpus, analyzes the keywords and index lines in the reports with the help of analysis software Antconc, and describes and explains the retrieval resul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nguistic adaptation theory. On this basis, it discusses the change of American society’s attitude towards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文章引用:赵一潇. 语言顺应论视角下对《华盛顿邮报》“一带一路”倡议的报道分析[J]. 新闻传播科学, 2024, 12(1): 158-165. https://doi.org/10.12677/JC.2024.121026

1. 引言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获得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国内学术界对国外媒体中“一带一路”的报道也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例如杨学敏(2018)曾利用新闻框架理论对西方媒体对“一带一路”报道的主题进行了研究;王晓昆(2018)通过定量分析的方法,对美国三家主流报纸中“一带一路”的115篇报道进行了分析;邵斌等(2018)通过语料库的方法对西方媒体视野中的“一带一路”形象进行了探讨;范敏等(2019)通过对中美印三国的《人民日报》《华尔街日报》和《经济时报》的对比分析,探讨了“一带一路”的传播情况 [1] 。

通过梳理我们发现,对“一带一路”倡议报道的研究主要以新闻学、传播学、批评话语分析等角度进行,本文以语言顺应论为理论框架,利用自建的语料库对《华盛顿邮报》中2017年至2023年之间的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报道进行历时的分析与解释。

2. 研究设计

本研究采取话语分析的方法,结合语言顺应论的相关理论,探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在美国的传播情况,以及美国社会在谈论“一带一路”时的主要关切点和对该倡议的认知、态度与情感。

1) 首先我们以“一带一路”的现行英译名“Belt and Road”为检索项,在美国纽黑文大学图书馆《华盛顿邮报》数据库进行检索。提取《华盛顿邮报》、官方网站以及博客中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所有新闻报道,并按年份进行分类,从历时角度分析美国社会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关注度等情况。

2) 其次,应用Antconc软件3.4.3w版本,生成《华盛顿邮报》中关于“一带一路”倡议报道的词表,选用COCA (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 20,000常用词表进行对比,生成关键词表,并挑选关键词表中前20个实意词进行分析。通过对不同年份中“一带一路”倡议的报道,从历时角度探讨美国社会对该倡议关切点是什么以及关切点的历时异同。

3)“一带一路”倡议的英译名都包含road一词,因此我们以road为检索项,对语料库中不同年份的报道进行检索,分别挑选包含“一带一路”倡议的前十条检索行为对象进行分析。从历时角度探讨美国社会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和态度。

4) 最后,结合语言顺应论的相关理论,对得到的结果进行解释。

3. 结论与讨论

3.1. 《华盛顿邮报》关于“一带一路”倡议报道的发文量分析

我们在《华盛顿邮报》数据库中以“Belt and road”为检索项进行检索,虽然不同时期该倡议的英译名称不同(One Belt One Road, the Belt and Road, New Silk Road, etc.),但检索结果包括含有关键词段的报道。经过筛选之后共得到刊发在《华盛顿邮报》及其官方网站、博客的报道共209篇。在分析发文量时,即使文章内容相同,但载体不同,我们亦算作是两篇文章。按年份进行分类之后,发文量如表1所示:

Table 1. Annual number of articles published by the Washington Post on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表1. 《华盛顿邮报》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年度发文量

表1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从2017年的4篇到2022年的116篇,《华盛顿邮报》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报道数量逐年增加。

从发文量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自2017年至2023年的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2017年至2020年虽然整体呈上升趋势,但上升趋势较为平缓,月平均发文量不足1篇。2021、2022年发文量增长趋势明显,尤其是2022年,月平均发文量已接近10篇。2023年的前两个半月中,平均发文量已经超过10篇。由此可以看出,《华盛顿邮报》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报道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2020年之前增长趋势较为缓慢,2021年至今发文数量上升趋势明显,并有继续上升的可能。

从发文量的趋势中,我们也可以得出结论,美国社会对于“一带一路”倡议从2017年的极少关注,到2020年逐渐关注;从2021年开始,美国社会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关注度剧增,一只延续到现在,并有继续延续下去的可能。

3.2. 《华盛顿邮报》“一带一路”倡议报道中关键词的历时分析

在收集语料的过程当中,相同的文章可能通过不同的载体刊发,因此在统计关键词表时,我们对所采集的报道进行了去重的处理。共得到有效报道158篇。其中2017年到2020年因为总发文量较少(19篇),因此我们将这4年的报道合并在一起当作1个单元进行统计,2021年(35篇)、2022年(99篇)、2023年(16篇)年则分别当成3个单元进行统计。

我们采用Antconc软件3.4.3w版本,以COCA (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 20,000词表作为对照词表,分别对以上四个单元进行分析,生成关键词表。并将每个单元的前20个实意词抽出,形成表2

Table 2. Keywords table

表2. 关键词表

语言具有可变性,也就是说语言具有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可能性。在对具体的语言进行选择时,说话者不仅要考虑自己的语言能力、语言偏好以及实用程度,而且要考虑社会因素(何自然,冉永平,2009)。换句话说,语言的选择是与具体的社会因素相顺应,或者相互制约的。因此对于《华盛顿邮报》历年报道的关键词进行分析,能够得到报道的作者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关切点 [2] 。

1) 从2017到2020年这个单元的关键词表来看,占比最多的是国别名称或者地名。国别名称有:China,North/South Korea,Russia,Pakistan,Kazakhstan等,地名有Hunchun,Rajin等。上述国家都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沿线国家,而提到的Hunchu (珲春),Rajin (罗津,朝鲜重要港口)都是具有重要交通枢纽功能的战略性地点。这些词占比最多,一定程度上表明了美国社会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关切点更多是在地缘因素之上。并且,在本单元中,表示美国的词,并没有完整出现,从语言与社会因素的顺应角度来说,证明美国社会在这一阶段的参与感并不强。另外,这个单元的关键词中,唯一与经济因素有关的economic一词则出现在了第14位。

2) 2021这个单元的关键词表中,我们可以很直观的看到,与政治考量相关的国别名称、地名、人名(及称谓)等占比最高。比如国别名称有China,United States,India;地名有Asia,Beijing,Pacific,Global;人名(及称谓)有Xi,Trump,Spicer,president;其他还有power。表示美国的“States”,“United”两词则首次完整出现在词表中,并名居前列,在第6和第7位。表明美国已经从旁观者转向了参与者。从这些词中,我们可以看出美国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地缘考量仍旧是重点。而且与2013到2016年这个单元相比,出现的地名除Beijing是个城市以外(或者指代中国政府),其他都是指示范围更大的区域化的名称,表明美国社会对于“一带一路”的关切已经从具体的战略地点上升到了更大的范围 [3] 。

另外与2013到2016单元显著的不同之处,即与经济相关的词量增加,比如ecomomic,trade,而且economic排名上升到了第10位;而与“一带一路”英译名相关的road,belt则首次出现在关键词表中。也就是说,美国社会在2017年除了政治考量以外,对于经济的考量比重开始上升。

3) 2022年是我们搜集的语料库中《华盛顿邮报》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报道最多的一年。这一年的关键词表与2017年相比,大部分都是相同的,不同的词只有5个,分别是new,security,projects,investment以及administration。因此我们能够看出,2022年与2021年相比,占比最多的仍旧是表示对政治关切的词。我们注意到:首先,表示美国的“United”和“States”两词排名迅速上升,紧跟在China和Chinese之后,表明美国在“一带一路”倡议话题中的存在感与参与程度也越来越高;其次,新出现的词中首次出现了security,表明美国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关切除了地缘以外,还关注到了安全问题;另外,和经济有关的economic和trade排名上升,分别排在第8和第11位,而且还新出现了investment,表明经济因素在美国的关切点中地位一直在上升。

4) 2023年的关键词表与2021年相比出现了较大的变化。首先,国别名与地名再次大量出现。比如Xinjiang,Afghanistan,Kazakhstan等,Xinjiang一词的排名甚至超越了United和States两个词。出与之相应的,security一词的排名上升。其次,与经济相关的词基本没有,尤其是economic一词直接没有出现在关键词表的前20名当中。说明在2023年,美国社会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关注点主要存在于政治的、地缘的、安全的方面,经济方面的考量与2021年相比则少之又少。

从语言选择顺应社会因素的角度来说,结合以上关键词的历时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美国社会对“一带一路”的政治关切始终占主导地位,尤其是对于该倡议的发展表现出了地缘安全的高度戒备;其次,“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经济发展是显而易见的,美国社会对该倡议的经济影响力也保持着高度的关注,这一点从economic、trade等词排名不断上升可以印证。

3.3. “一带一路”倡议英译名索引行的历时分析

索引行列出了语料库中出现在某个特定搜索条目的上下文,可以通过它来研究该特定条目的搭配、语义韵等内容(Svenja Adolphs, 2006) [4] 。在维索尔伦看来,语言使用、语言策略的选择以及顺应等必然涉及说话人的认知心理因素。任何语用学理论都不会把社会因素和认知因素严格对立起来(Vershueren, 1999) [5] 。社会因素和认知因素的相互作用形成了说话者的社会心理,从而影响到说话者对语言的选择。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英译名进行索引行分析,从报道中使用的语言获得美国社会对于该倡议的认知、评价。

由于“一带一路”倡议的英译名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但是都包含“road”一词,因此我们以road为关键词,对4个单元的语料库分别进行索引行分析,并随机挑选出每个单元中与“一带一路”倡议相关的10条结果形成表3,并以表3为基础进行分析。

Table 3. Indexes rows

表3. 索引行

1) 在2017~2020这个单元中,与“一带一路”倡议搭配的词有凸显投资数量大的“$40 billion”,也有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意图进行描绘的“finance”、“trading route”以及“build strong economic ties (建立稳定的经济联系)”等;除此之外,《华盛顿邮报》还认为“一带一路”不仅是“Chinese investment (中国投资)”,而且对某些国家来说是一种“political support (政治支持)”,是一种“strategy (战略)”。在这一时期的描述中,《华盛顿邮报》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描述角度是第三方的,并未将它与美国联系起来。对于“一带一路”倡议并没有做出更多负面的评价。

2) 2021这个单元与2017~2020单元相比,除了有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意图的描述之外,对倡议的负面评价增多,并且把该倡议与美国自身联系起来。描述意图的有“concern (担忧)”,“geostrategic implications (地缘政治的影响)”;“merely a trade route for oil and minerals (仅仅是一条为了石油和矿产的贸易之路)”;“promotes Chinese investment in Central Asia and Southeast Asia (促进中国在中亚和东北亚的投资)”等。而“ambitious (有野心的)”“touted (兜售)”“audacious (鲁莽的)”等词则明显对“一带一路”倡议表示了担忧、戒备和批评的态度。“dwarf the U.S.-led Marshall Plan (令美国领导的马歇尔计划相形见绌)”不仅将“一带一路”与二战后美国实施的“马歇尔计划”相比较,甚至认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比“马歇尔计划”的影响力更大。从这样的比较中不难看出,美国社会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警惕与戒备,认为中国的倡议时美国“马歇尔计划”的另一个版本。而这种评价显然是有悖于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初衷的。

3) 2022单元中,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负面评价有增无减。比如“ambitious (野心勃勃的)”、“mistakes (错误)”等。在这些评价中,透露出美国社会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怀疑与警惕。比如“geopolitical domination (地缘统治)”,认为“一带一路”的发展是一种“penetration (渗透)”;其次,对倡议的评价也透露了美国社会对“一带一路”发展带来的利益抱有兴趣而又有所犹疑的态度。比如“potential benefits and risks (潜在的利益与风险)”,“make the country popular (让这个国家流行起来)”,“gamble (赌博)”等。

4) 2023单元中,《华盛顿邮报》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负面评价与质疑更加夸张与直接。“the dark side (阴暗面)”、“economic and political trap (经济和政治圈套)”、“crackdown (镇压)”等都是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歪曲评价;同时,认为“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spreading China’s influence around the world (扩大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或者得到“global dominance (全球控制力)”;另外,也透露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seriously impacting U.S interests (严重影响美国利益)”。这些反映了2023年,美国社会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抨击越来越直接,认为中国政府的倡议损害了美国利益,表现出了极高的戒备情绪。

语言具有商讨性和顺应性等特点。也就是说,说话者可以从不同的语言选择中,依据客观世界、社会因素以及自身认知的变化而灵活地对语言进行选择,满足自身的交际需要。从这一点来说,索引行的历时分析体现出来的结果,反映了美国社会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评价、态度与认知。

4. 结语

本文结合采集自《华盛顿邮报》对“一带一路”倡议报道的自建语料库,对2017年至2023年之间的相关报道进行了关键词与索引行的历时分析。并以语言顺应论为基础对分析的结果进行了解释。我们认为,美国社会对于“一带一路”的关注程度随着时间的发展而越来越高;在谈到“一带一路”时,美国社会的主要关切点落在了政治、地缘安全以及经济上;而对“一带一路”的评价则以负面为主,产生了大量歪曲事实甚至抹黑中国的偏见性话语,把中国“一带一路”看作一种以投资为基础的势力扩张,对中国“一带一路”的发展表现出了极高的戒备和防范心理 [6] 。

另外我们也应该看到,当今世界的媒体话语权仍牢牢把握在西方世界手中。为了避免一味遭到歪曲与抹黑,我们更要加大对外传播的研究,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好声音。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范敏, 张文妮. “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的媒体呈现——基于中、美、印三国代表性媒体报道的比较[J]. 传播与版权, 2019(1): 13-16.
[2] 林蔚, 潘洁. 基于语料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以西方媒体对“一带一路”新闻报道为例[J]. 现代交际, 2019(1): 98-99.
[3] 杨学敏. 从《华盛顿邮报》中国“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新闻报道框架看其政治取向[J]. 东南传播, 2018(8): 52-55.
[4] Adolphs, S. (2006) Introducing Electronic Text Analysis. Routledge, London.
https://doi.org/10.4324/9780203087701
[5] Verschueren, J. (1999)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Routledge, Lon-don.
[6] 邵斌, 蔡颖莹, 余晓燕. 西方媒体视野中“一带一路”形象的语料库探析[J]. 当代外语研究, 2018(4): 4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