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清照词中“花”意象的情感意蕴
On the Emotional Implications of “Flower” Imagery in Li Qingzhao’s Words
DOI: 10.12677/WLS.2024.121008, PDF, HTML, XML, 下载: 217  浏览: 1,677 
作者: 闭煜铨, 梁覃覃:广西外国语学院文学院,广西 南宁
关键词: 李清照“花”意象情感意蕴Li Qingzhao Words “Flower” Imagery Emotional Meaning
摘要: 宋代杰出女词人李清照的诗词中运用了大量“花”意象,因而“花”意象是构成李清照富有生命张力与情感意蕴的世界的一个重要意象。其中梅花、海棠、菊花等丰富多样的花意象在其词中有独特的情感意蕴。通过分析其不同时期词中不同的“花”意象可以品出其所表达的情感意蕴不同,如感叹光阴易逝、赞扬高尚人格情操、哀叹身世命运等。本文将从各个时期花意象的内涵对词人情感意蕴进行分析和探讨。
Abstract: Li Qingzhao, an outstanding female lyricist of the Song Dynasty, used a lot of “flower” imagery in her poems, and “flower” imagery is an important imagery that constitutes Li Qingzhao’s world rich in life tension and emotional meaning. Among them, plum blossoms, begonias, chrysanthemums and other rich and varied flower images have unique emotional connotations in Li Qingzhao’s words. Analyzing the different “flower” images in the words of different periods, we can find out the different emotional connotations expressed, such as lamenting the passing of time, praising the noble character, lamenting the fate of the world, etc. In this paper, we will analyze the flower images from the different periods. In this paper, we will analyze and discuss the emotional connotation of the words from the connotation of flower imagery in each period.
文章引用:闭煜铨, 梁覃覃. 论李清照词中“花”意象的情感意蕴[J]. 世界文学研究, 2024, 12(1): 43-47. https://doi.org/10.12677/WLS.2024.121008

1. 引言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婉约词派代表,有“词国皇后”之称。她家系书香门第,学风深厚教育开明,因此李清照饱读诗书,工诗善文,更擅长词,曾“词压江南,文盖塞北”,其词人称“易安词”“漱玉词”。现存《漱玉词》1卷,为后人所辑录,现存词六十首。据相关宋词专著记载,其词共有四十几首,其中就有三十几首写了“花”意象 [1] 。可见,李清照对花这一意象情有独钟 [2] 。她不同时期的词作的“花”意象所表达的情感意蕴不同。透过花的形象,词人将内心情感与外在自然景物相融合,使其词作更富有深度和内涵,让读者在品赏析美景之余可以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人情世故。笔者认为可从以下的“花”意象的不同时期的内涵来分析和体会其不同时期词作的“花”意象的情感意蕴。

2. 少女时代——天真烂漫、无忧无虑

在我国古代文学尤其是宋代诗词中,作为“四君子”的荷花、梅花和菊花都是文人墨客青睐有加的意象和自身情感寄托之物,常象征品行高洁、坚贞不屈、铮铮傲骨等美好品格,是古代乃至现当代文人所追求的完美人格的具象化。在李清照现存的词中描写荷花、梅花和菊花等意象的作品还是比较多的,如《如梦令》《浣溪沙》《点绛唇》《渔家傲》《一剪梅》《醉花阴》《满庭芳》《小重山》《玉楼春》等词作,这些“花”意象贯穿其一生。有学者将李清照的生活经历分为三个时期,前期是从出生到结婚(1101年);中期是从1102年到靖康之变;后期下限到李清照去世(1156年),即其少女时期、婚后时期和孀居时期。我们把李清照各个阶段花意象串联起来,可以感受其丰富而复杂的情感经历和人生际遇。

李清照出生在富裕美好的家庭中,从小耳闻目染,聪明颖慧,才华出众。少女时期,同父亲李格非生活在汴京,生活于优渥的环境的她,所见所感是美好而阳光的,所以其少女时代的花意象主要抒发天真烂漫、无忧无虑之情。《如梦令》就是她少女时期词的典型代表。整首词都充满着少女的天真活泼、无忧无虑的心情。时间总是流逝得很快,不知不觉中又玩到了太阳落山,未尽兴的少女们知道该回家了。那时的李清照还喜欢泛舟湖上,小船在荷花盛开的湖上摇荡。这天,喝了酒有些醉意的少女在小船的摇晃下,醉得更厉害了,再加上流连于美景,竟一时辨别不出回家的路。原本就没玩够的,现在又找不到回家的路,于是少女们就在继续在荷塘里玩。在荷花深处玩着玩着,天色就晚了,于是大家开始掉头准备回家,然而不小心把船开到了被荷花铺满的深处。于是涉世未深,天黑了之后还在荷塘里打转的少女开始惊慌失措地划桨争渡回家,不料惊醒了睡梦中的水鸟。等白色水鸟飞到天上后,被吓了一跳的少女也回过神了,在月光的帮助下,少女最终找到了回家的路 [3] 。从词中“沉醉”“兴尽”“误入”“争渡”“惊起”等词语就能看出少女时期的词人天真烂漫、心情欢愉。两个“争渡”,就把动态的景色和少年意气融合在一起,喝醉酒的少女好像就站在了你的面前,贪玩、调皮活泼又大胆。词中那自由蓬勃生长的荷花犹如少女的李清照的化身,一切如意顺遂,无忧且无虑,可谓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在众多花意象中,词人对梅花最为偏爱,其少女时期的少量的写花词中,就有两首写到梅花。《点绛唇·蹴罢秋千》就是其中一首。据分析该词的风格清新明快,刻画了一个天真烂漫,又略带娇羞和矜持的少女形象,表达了娇羞悸动的少女情怀。由“露浓花瘦”可知时间是在一个春光无限好的早晨,刚荡完秋千的少女,有些许疲倦,连头饰着装都懒得整理,只漫不经心地揉搓了一下麻了的细手。晶莹剔透的露珠附在娇脆青梅上,犹如那因荡秋千而出了薄汗,使衣服被弄湿的娇弱美丽少女 [3] 。“秋千”“露浓”“花瘦”“青梅”等意象展现了少女无忧无虑、清新悠闲的生活气息。而下片则写荡累了秋千正歇息的深闺少女见到来客的一系列言行反映:少女乍一见家里来客了,急忙回避,还没来得及穿鞋子,只穿了袜子走路,插在头上的金钗也掉到地上,头发松散,但也只顾匆忙离开。“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写出了少女跑到园门口忍不住好奇心想看来人是谁又不敢看,于是假装嗅青梅偷偷观察的娇羞矛盾心理。这些动作没有从前封建女子身上的那种束缚感和压抑感,而是把少女娇羞、矜持的矛盾心情展现得淋漓尽致。另外,这句还借“梅花”意象,表现出少女如青梅般娇嫩美好,抒发娇羞悸动的少女情怀,表达自己虽然身为女性,但却敢于向往和追求心中所期待的美好爱情,并充分展现初尝爱情甜头的少女深情、娇羞又矜持的心理。

李清照少女时期的词的花意象多展现的是与小伙伴在藕花深处嬉闹游玩的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时光,是清晨荡秋千累了正歇息,突然来客,匆忙回避,又好奇娇羞地借嗅青梅偷看的娇羞矜持的深闺少女情怀。那时的词人,正如她词中的花一般,拥有较强的生命力,天真烂漫、无忧无虑地生长。

3. 婚后时期——离别愁绪,闺怨思念

李清照与赵明诚婚前就有共同志向和爱好,历经考验的他们,婚后生活也是幸福的,但大多时候是聚少离多的。丈夫为仕途被迫外出做官之时刚好碰上重阳佳节,于是词人写下《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这首词寄给丈夫以表思念。古代的重阳节人们有登高的习俗。重阳时节本应是秋高气爽,长天百日的夫妻团圆、共同饮酒赏菊之日,李清照本就喜欢游玩,想要趁佳节与人们去登高。可是词人当下的那个重阳节天气一天到晚都是阴沉且充满雾气和阴霾的;丈夫不在身边,只有自己,这两件事让当时的词人内心郁闷、幽怨思念,不懂的外面天气和自己的心情何时才能变好。既然外面天气不好,不适合外出,那就待在屋里吧!可是屋里的周遭又让人感到孤苦、凄凉和寂寞。“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传达出了重阳佳节这天的天气阴沉、白日漫长,心中的愁苦仿佛在这漫长的一天里都无法消散,同时又烘托出环境的凄寂让,让人觉得难熬。不出门,待在屋里,又能做那些事呢?这一句,李清照借阴沉天色来衬托少妇内心的郁闷,用香炉中正在燃烧的瑞脑香来反映少妇此时内心的无聊,融合当时的环境与少妇的心情,给人置身其中之感。上片以“愁”字开头,“凉”字结束,描写了重阳佳节深居少妇白日愁闷,晚上孤寂的思妇形象,抒发了李清照在夜深人静时对丈夫的思念之情以及独居闺中的愁苦伤感。下片则倒叙黄昏时独自饮酒的凄苦。古人在重阳节除了会登高还会把酒赏菊。因此重阳节在屋里待了一天的词人强打精神按习俗在采菊之地把酒赏菊,菊花的幽香沾满了衣袖。此时此景词人又忍不住感伤,这些菊花再香美又如何?又不能给身处他乡的亲人送去,和他们共赏 [4]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想传达的是重阳节没变,把酒赏菊的习俗也没变,变得是每个人的所处情形。“有暗香盈袖”的“盈袖”用典,暗点思夫之情。“暗香”指代菊花。

借菊花赞扬李清照的高尚品格,同时也表露了词人重阳佳节不能团聚的遗憾。这两句的深层意思是她难以排解的对赵明诚的思念,无法控制自己情绪,景色再好也无把酒赏菊的心思,于是李清照便匆忙回屋内。夜晚的西风来得比较急,把珠帘都掀起了,给人一股凉意。回想刚刚在把酒赏菊之地的菊花,以瘦枝菊花却直面寒风傲雪与无法排遣自己的多愁善感的人,让人有种不如菊花的感觉。“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中的“黄花”即“菊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聚少离多的夫妻生活则让她有了“人比黄花瘦”的自怜和愁绪,表达了独守空房的少妇对远在异地的丈夫的深切思念。

成婚后的第二年,宋徽宗开始清算元祐党人,李家被卷入党争之中,李格非被革职,不得不举家返回了明水老家。随着赵明诚的出仕,李清照和赵明诚暂离,夫妻二人也就此分居两地,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就展现了这个时期词人李清照的情感,略带苦涩和忧怨,又极力抒发词人对丈夫的相思之情。已经到了秋天,又是“红藕香残”的时节。开头第一句道出了昔日少女时代欢笑争渡的湖中荷花已残,其香气也淡去了,如玉般的竹席有着丝丝凉意,这一句透出了浓浓秋意。“玉簟”的凉意,也衬托出词人的冷清与孤寂。词人想借泛舟来排遣内心的离别愁绪和相思之情,于是轻轻提着绫罗的裙子,独自一人登上一叶兰舟。仰头望向天空,看着悠悠白云,想着谁会给自己寄信呢?这时一排排的鸿雁正在南归,皎洁的月光洒满西边的亭楼。这种思念就像花儿飘零、水向东流一样无由消除,一直萦绕在词人的心头。李清照与所爱之人虽分隔两地,但内心的愁苦和思念是一样的。“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结尾两句对仗工整,这种离别愁苦难以排遣,皱着的眉头刚舒展,又涌上心头。“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将她对爱人的相思之苦表达得极为生动,心中那难以排遣的愁绪表达的淋漓尽致 [5] 。

李清照婚后时期的词的花意象多展现的是与丈夫分居两地,闺中思念之情,是聚少离多的离别愁绪。那时的词人,正如她词中的花一般,今非昔比,少女时期的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终究是被婚后的离别愁绪和闺中思念所代替。但是这种离愁别绪只是一种莫名感慨和惆怅,与词人晚年的孑然一身、凄苦飘零相比,只能算是“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了。

4. 孀居时期——孑然一身、凄苦飘零

北宋靖康之变后,李清照的生活今非昔比,接连经历国破、家亡、夫死等悲痛凄苦之事,思念故人、颠沛流离的生活让词人变得整日悲伤痛苦不已。后面李清照再嫁的第二任丈夫张汝舟,其婚前的花言巧语并不是真心实意为李清照,而是因为看上了她手中的金石文物。李清照嫁给他没多久他就原形毕露了,不断逼问李清照那些文物的下落,甚至还家暴她。从小就骄傲的李清照,自然忍受不了这种屈辱。于是李清照在女子提离婚要坐几年牢的时代也毫不犹豫地将张汝舟告上了公堂。最终,她重回孑然一身。而这段糟糕的婚姻经历,也让李清照对赵明诚的思念更加浓烈。无数个孤枕难眠的夜晚,李清照都在脑海中回忆过往。《声声慢·寻寻觅觅》就是词人晚年时期的作品。以叠字开篇,虽未提一个“愁”字,却给人一种出凄凉孤苦之感,是词人当时内心的真实写照,词人想借酒浇愁,带醉入睡,却被夜晚无情的冷风吹醒,看到孤雁的飞过,更让词人伤心,这大雁可是以前的相识(觉得是跟赵明诚分居时常用来传递书信的那只大雁),大雁的凄凉幽怨的声音划破了词人历经痛苦未愈的伤口,更添凄苦之情。这时看见园里盛开的菊花,却无了当年把酒赏菊的兴致了 [6] 。“憔悴损”是指人因忧伤而憔悴瘦损,如同李清照破碎的身心。满地黄花堆积触动了李清照内心的伤痛,由枯萎残败的菊花联想到自己这跌宕起伏的人生。李清照借花自喻抒发感情,把自己晚年的人生体验和孑然一身、凄苦飘零的情感意蕴,寄托到被风雨摧残的菊花中,看似是对菊花遭遇的控诉呐喊,实则是在诉说自己满腔的悲痛和无助的凄凉 [4] 。曾经多么美好快乐,现在就多么孤独煎熬。词人站在窗前,独自面对孤雁残菊和阴沉的天,想着如何才能捱到一日过去呢?但好像老天就是有意不肯早点天黑,这漫长的等待让人感到十分难过。好不容易等到了黄昏,却又下起了点点滴滴的雨来。听着秋雨敲打着窗外的梧桐所发出的悲音,屋外的梧桐虽处于风雨中,却可以互相扶持、依靠,与梧桐相比孑然一身的自己要凄凉多了。这雨下得人心更烦了,词人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简单直白地收尾 [7] 。

《清平乐·年年雪里》是晚年时期词人借用三个时期的赏梅感受写出了自己的心路历程以及对身世感叹的作品。写下这首词的时候,李清照已经在江南漂泊了半生,经历过国破、家亡、夫死,再嫁等。“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这两句回忆少女的时候每年下雪之时与赵明诚共赏梅花的场景,词人会陶醉于快乐的赏梅中,此时的李清照还没有和她的心上人阴阳相隔,还没有经历国破家亡,所以看此时的梅花是纯粹的少女心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从小就生活在美好环境中的少女会陶醉于其中 [8] 。“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道出了中年的时候经历了重重坎坷,饱经沧桑的李清照虽有梅枝在手,却没了儿时那般心思去赏玩了,因为花相似,人不同了,甚至在赏梅中会不知不觉想起往事和自己的遭遇而伤心流泪,把衣襟都湿透了。“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今年又准备到赏梅的季节了,然而她却依然漂泊在外,两鬓之上稀疏的头发也慢慢的变得斑白了许多。可是一看到晚上的风吹打着窗前开放的梅花,这不正像是自己吗?国破家亡、晚年丧夫、颠沛流离,与丈夫明诚收集来的金石文物也多遗失…还有什么比这更惨?但是由于自己现在客居他乡,还能赏花已是件非常奢侈的事了,“梅花”象征美好事物,“难看梅花”,则是指国家的遭难,词人也没了心思观赏。由上述可知,同一件事物,不同的人生阶段有不同的认知。在这首词中,少女时的天真烂漫、婚后的离别愁绪,孀居时的颠沛流离、凄苦飘零,都寄托在了窗前的暗香疏影之中,让后来读它的人为之感叹。

李清照孀居时期的词的花意象充分地表达了国破、家亡、丧夫等经历下自己在孑然一身的悲凉哀愁和凄苦飘零。《声声慢·寻寻觅觅》通过借菊花喻人表达了自己无法形容的憔悴破损和凄苦飘零。《清平乐·年年雪里》借用三个时期的赏梅感受写出了自己的心路历程以及对身世感叹的作品。

5. 结语

李清照的一生跌宕起伏,其词的“花”意象贯穿其一生,即其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少女时期、离别愁绪、闺怨思念的婚后时期和孑然一身、凄苦飘零的晚年时期 [9] 。在李清照的词中,丰富多样的花不再只是供人观赏之物,更是其人生经历和情感意蕴的现实写照。把李清照各个阶段花意象串联起来,人们可以感受其丰富而复杂的情感经历和人生际遇。她通过不同时期的花意象来描写人极其曲折的人生经历,进而表达少女时代的“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的率真,婚后时期的“人比黄花瘦”的自怜,孀居时期的“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的凄苦等情感意蕴。

参考文献

[1] 张彩霞, 宋世勇. 论李清照词花意象[J]. 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22(4): 30-36.
[2] 王丽娜. 李清照词主要花意象内涵分析[J]. 品位经典, 2019(10): 11-12.
[3] 刘拉妮, 马淑兰. 浅析李清照前期词中的“花”意象[J]. 太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34(2): 67-70.
[4] 李宗坡. 论李清照词中的花意象[J]. 文学教育(上), 2009(3): 68-70.
[5] 王君月. 李清照词中的花意象解析[J]. 青春岁月, 2012(23): 23.
[6] 刘永玲. 李清照词中的花意象[J]. 文教资料, 2018(30): 3-4+13.
[7] 杨海燕, 郭大章. 李清照前后词风比较研究[J]. 鸡西大学学报, 2011, 11(3): 100-102.
[8] 彭国忠. 试论李清照词的花草意象——兼论李清照词创作的俗低[C]//中国词学研究会,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中国词学研究会. 2010年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0: 6.
[9] 高涵博. 探析李清照词中的梅花意象[J]. 文教资料, 2008(16): 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