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背景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教材建设,国家教材委员会主任刘延东曾强调,教材建设是事关未来的战略工程、基础工程,教材体现国家意志。教科书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教学规范用书,是学生获取知识进行系统学习的主要资源与工具 [1] 。伴随思政课建设实践的深入以及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深化发展思政教材也进行了更新 [2] 。为了解近十年我国思政教材的使用现状与发展脉络,本文通过运用CiteSpace软件对CNKI数据库中2013~2023年的思政教材研究文献进行客观的定量分析与可视化分析,既能够为今后的研究者寻找新的研究方向提供参考依据,也具有对思政教育教学的指导意义。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高级检索”的功能,在中国知网以篇名“高中思想政治”和“思想政治教材”,发表时间“2013.1.1~2023.12.31”进行检索,共检索到文献2262篇。年发文量如图1所示。以refworks格式导出文献作为基础数据通过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CiteSpace是一款信息可视化软件,它主要应用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学科领域,是国内外研究者广泛使用的文献可视化分析与计量分析工具之一。可通过基于共引分析理论和寻径网络算法等,对特定领域的文献进行计量,以探寻出学科领域演化的关键路径及其知识拐点。本文基于CiteSpace分析近10年来思政教材研究热点及不同阶段的发展演进趋势和前沿,对思政教材的研究进行树立和反思,为专家和学者的继续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3] 。
2.2. 研究方法
为了使分析结果更准确,刨除了资讯、会议、大学、高校、高职等文献,最终确定样本文献881篇文献以refworks的格式导出,用CiteSpace.6.2.R6进行数据转换后,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关键词突现分析,得出研究结论并进行反思。
3. 高中思政教材的可视化分析
3.1. 思政教材研究发文数量年代分布分析
根据发文数量的分布可以反映该研究每年的研究热点,利用知网可视化功能对所有文献在每一年的发文数量进行统计绘制年代分布图(如图1)。

Figure 1. Annual trend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materials research papers from 2013 to 2023
图1. 2013~2023年思政教材研究发文年度趋势
由图1可以直观地看出,2013年到2016年,我国关于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研究的发文数量总体处于较少且平稳的分布结构。从2017年开始至2022年发文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在2020年发文数量上升趋势明显有210篇,由于新修订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颁布以及三科统编教材的推行使用,各省开始陆续使用统编教材。作为新推行的统编教材之一,思想政治教材相关研究开始逐渐递增 [4] 。
3.2. 思政教材研究关键词共现分析
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关键词在同一篇文献中出现时,称为关键词共现。运用CiteSpace参数和阈值,生成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见图2,关键词节点的出现频次越多节点越大,两个节点的连线越粗,共现程度越高 [5] 。说明其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关键词的共现分析中两个重要指标:频次和中心性。生成的共现图谱中网络节点数量为283节点,节点之间的连线数量为327。

Figure 2. Keywords collinear knowledge map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xtbooks research literature in Chinese high school from 2013 to 2023
图2. 2013年~2023年我国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研究文献的关键词共线知识图谱
根据图2可以看出高中、核心素养、思想政治、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等是研究热点。研究涉及的主要版本是统编本 [6] ,涉及的学段是高中。一般认为中心性大于0.1的节点比较重要。导出中心性大于0.1的关键词,见表1。分析可知,关键词的中心性和频率整体符合正相关的关系,例如高中、核心素养、思想政治、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等。但也有一些反例,例如:时政资源、教材、经济生活、教学策略、问题等。这些关键词的中心性高,表明内容与主题十分重要,但频次不高表明研究者关注度较少,在今后的研究中仍需加强关注。
3.3. 思政教材研究文献关键词词频分析
根据对表1频次大小排列的分析可知共有30个关键词的出现大于或等于10。如高中(82)、高中生(56)、高中政治(23)表明本次研究的对象符合原有标准与参照对象;教学设计(65)、课堂教学(59)、策略(51)、对策(45)、运用(40)、应用(32)、教学(31)、优化策略(26)、教学策略(26)、运用策略(21)、应用研究(11)、思维导图(12)、融入(12)表明研究者在教材研究领域十分重视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在具体实际教学过程中的使用方法和应用效果,此外表明了思政教材在高中思政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权威性;核心素养(80)、课程资源(22)、培育(18)、翻转课堂(10)表明对于高中思政教材研究更加注重国家推行使用的统编本;综合探究(17)、时政资源(16)、科学精神(13)、劳动教育(12)、政治认同(11)、经济生活(11)、法治意识(10)表明对高中思政教材的内容结构的研究是十分全面和系统的,既有教材核心知识点内容的研究,又有上位资源课程标准目标导向下的具体核心素养内容等的教材研究。此外,研究者们还关注思想政治核心素养在教材中的体现以及如何通过教材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等研究。
3.4. 思政教材研究文献关键词突现分析
为了解10年间研究热点的变化和发展趋势,运用CiteSpace对关键词绘制关键词共现时区图(图3),并进行关键词突现分析(图4),关键词代表2013~2023年我国思政教材研究的热点与集中点,突现强度越

Table 1. Statistical table of key words of co-occurrence knowledge graph of Chinese high schoo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materials research literature from 2013 to 2023
表1. 2013~2023年我国高中思政教材研究文献的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关键词统计表

Figure 3. A view of key words co-current area of Chinese high schoo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xtbooks research literature from 2013 to 2023
图3. 2013~2023年我国高中思政教材研究文献的关键词共现时区视图
大则研究热点越高。从图3可知在2013~2023年间对于我国高中思政教材的各种研究在很早就已经被研究者们关注,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范围和内容不断地扩展,新的研究方向不断涌现。研究者们紧跟研究热点与时代变化而进行研究,是我国思政教材的研究前沿逐渐延伸,研究领域逐渐扩展。

Figure 4. The key words of Chinese high schoo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materials research literature from 2013 to 2023
图4. 2013~2023年我国高中思政教材研究文献的关键词突现详情表
我国教育界从提出素质教育到开展素质教育近30年,素质教育的本质就是德育,德育在我国教育领域里占据重要地位。而作为思政教育重要载体的教材实施承担了学校德育的重要责任 [7] 。从图4可知,自2013年开始研究者们对思政教材的研究重点集中在课程资源(4.76)与新课改(2.32)的领域。这也顺应了新课程改革的历史背景。其中,对于高中(6.35)的研究的强度十分突现,表明符合本研究的特点。2015年关于思政教材的研究开始从研究内容等理论研究转向翻转课堂(4.46)、综合探究(3.41)、实施策略(2.92)等教材使用与教学方法等具体应用研究。2019年关于培育核心素养的研究开始突现,如政治认同(2.09)、法治意识(4.55)。这一研究主题的突现是由于研究者们的研究视角主要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展开。并顺应了新课程标准颁布的要求故而重点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8] 。从2021年开始,课堂提问(3.18)、劳动教育(3)、时政资源(2.6)等关键词开始突现,这一时期的研究重点主要围绕学生展开,注重培育学生公共参与能力和提升人际关系能力。如劳动教育在中学开展有利于丰富学生的劳动知识与技能,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此外,如时政资源关键词的突现表明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对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政治学科是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关键课程与途径。因此,在这一时期一线教师以及研究者们的视角聚焦到培育政治素养方面。时政资源的运用不仅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社会发展状况,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对时政事件进行深入思考并获取时政事件背后的信息。
3.5. 思政研究文献关键词聚类分析
图5为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对于CiteSpace聚类知识图谱有两个评价网络模块化指数的重要指标。第一个是模块指(Modularity)是衡量被拆分的各组别的独立性的指标,数值越接近1,组别的独立性越高。第二是平均轮廓指(Silhouette),是衡量各组别同质性的指标,越接近1说明组别内同质性越好,聚类效果越好。分析图5可知,模块指为0.5396,平均轮廓指为0.8162,这说明该聚类知识图谱组别独立性高,聚类结构合理 [9] 。

Figure 5. Key words clustering knowledge graph of Chinese high schoo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xtbooks from 2013 to 2023
图5. 2013~2023年我国高中思政教材研究文献的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
图5中共生成了8个聚类组别,通过对8个聚类进行整理,将我国高中思政教材研究归纳为以下几个研究分类。
3.5.1. 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使用研究
高中思政教材使用的研究,对应聚类#0问题、#1应用、#2课堂教学,聚类#0具体内容类别有“问题”、“对策”、“策略”、“高中”、“教学设计”;聚类#1具体内容类别有“应用”、“教学”、“思维导图”、“应用研究”、“时政资源”以及聚类#2,具体内容类别有“课堂教学”、“比较研究”、“教学启示”、“研究”、“教学实效”等。教材使用研究主要围绕“问题”、“应用”以及“课堂教学”展开,首先是研究教材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教材使用现状的分析。其次是对具体教材使用方面提出使用策略从而提升教材使用效率。最后是在具体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或教材内容模块的教学设计层面等提出具体解决方法。
3.5.2. 教材内容与教材实施策略的研究
针对思政教材与思政教学实施的研究,对应聚类#3高中生、#4高中政治、#6教学设计,#3具体内容类别有“高中生”、“生命教育”、“路径”、“融入”、“劳动教育”,#4具体内容类别有“高中政治”、“教学策略”、“课程资源”、“生态课堂”、“优化路径”以及#6具体内容类别有“教学设计”、“翻转课堂”、“综合探究”、“实施策略”、“教学模式”等。根据对这三组聚类分析可知,不管是一线教师还是教研工作者都将研究方向聚焦到了思政教材的实施上,思政教师在课前教学设计与教材整合的过程以及课堂教材使用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去利用思政教材资源,对各个知识点进行充分挖掘,如思政教材内容里生命教育、劳动教育等。此外结合课外资源扩充教学内容并通过与课程标准结合、根据教材的各个知识板块的教学侧重点不同,采用议题式教学或翻转课堂等不同的教学模式注重教材实施的策略研究。
3.5.3. 思政教材中政治思想融入研究
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对于思政思想与素养渗透的研究,对应聚类#5核心素养、#7运用。#5具体内容类别有“核心素养”、“思想政治”、“培养路径”、“问题”、“深度学习”,#7对应具体内容类别有“运用”、“运用策略”、“插图”、“教材”、“辅助文”等。自2020年《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颁布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内容也随之转变。思政课程担任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等。此外,高中思政教材在教材使用的过程中结合正文(核心知识点)、辅文(插图、链接、习题)内容在具体教学内容中也融入了核心素养,关注引导学生从思政思维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在真实的活动情境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4. 结论与展望
经过对可视化分析结果的梳理可发现在对于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研究发文数量的年代分布上,整体呈现上升的趋势,其中2022年达到峰值共249篇。由此可见,高中思政教材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尤其随着国家统编教材的推行使用,关于高中思政教材的研究可能将在未来几年保持上升趋势。但在2023年发文量为159篇,同比发文量有所下降。究其原因可能是研究者在进行实践调查或是研究进入瓶颈期,但总的来说,从2013年的11篇到2023年的159篇,发文量迅速增长。
通过CiteSpace对我国高中思政教材研究文献的关键词共现分析与中心性关键词词频统计发现,“高中”、“核心素养”、“思想政治”、“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等构成了近10年来来我国高中思政教材的基本研究架构,但“德育”、“议题式教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文化”、“文化认同”以及学科核心素养里的“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组成教材的重要内容以及体现政治素养的内容与热点并未在研究频次中出现,可能与我国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文本分析和理论中而缺少实证分析和现状调研有关。故而呼吁专家学者后续增加对该主题的深入分析和调研。根据中心性关键词“核心素养”、“课程资源”、“教学策略”等研究方向与思政教材融合研究可能会有更多的研究发现与成果。
结合关键词突现与时区图分析发现,在2013年到2016年间突现的研究热点较多,包括“对策”、“应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高中生”、“运用”。此外,“核心素养”与“培育”关键词是2016年至2017年间突现,并且研究重点与热点仍在持续的研究前沿,估计未来几年的研究焦点会围绕“核心素养”、“教学策略”展开。伴随我国开始推行国家统编教材使用以及《新课标》的颁布,教师教材观与学生观也随之发生了转变。由原来的“教教材”改为“用教材教”,学生使用教材由原来“学教材”变为“用教材学”。教材逐渐工具化,保证统编教材的权威性的同时灵活使用课程资源教学并最终实现课程目标。
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之后发现,在2013年至2018年间的研究较为集中,主要是对教材内容与架构的研究。2018至2023年间的研究开始出现新的聚类与热点。最后从整体分析,近10年来我国高中思政教材的研究主要是围绕以下几个方向展开:1) 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使用研究;2) 教材内容与教材实施策略研究;3) 思政教材中融入政治思想研究。
以上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近10年来我国高中思政教材研究的丰硕的成果,研究焦点与方向的演进脉络一定程度上也展现了我国思政教材的发展史。研究热点的转变也给本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新的研究视角,梳理近10年来的研究现状与不足,在未来的研究中以下几点还需研究者们引起关注。
第一,重视思政课程的学校德育引领作用。思政课程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关键课程,在与其他学科融合开展的德育教育中具有显著优势。从梳理已有文献可知,研究者对于跨学科合作研究以及思政学科与其他学科间的合作研究关注度较少。这需要后续研究者深度挖掘与发现思政与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展现跨学科的优势与互补各学科的不足并探寻优化策略,促成思政学科在各学科之间的合作导向引领作用。
第二,增进大中小学思政教材研究的连续性。从宏观的研究视角来看近10年间对于思政教材的研究较为零散且深度不足。研究深度不足的原因在于社会发展的不同要求:新课标发行、不同版本教材推行使用、课程改革等背景下高校、中小学的研究处于自扫门前屋的研究状态。基于此,研究者们后续还需对该领域的研究难题与不足进行持续关注,在研究本领域的热点同时将对横向时间线与纵向的不同研究对象要融合研究。
第三,深入高中思政教材中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新课程改革与新颁布的《课标》要求将原来的“三维目标”演变为“学科核心素养”,伴随研究前沿与热点该领域专家学者针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更多的视角与焦点仅仅停留在词义解释与理论阐释的研究上,并未对如何培育学生核心的素养、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核心素养等具体问题上提出有效解决方法。基于此,专家学者与研究者门还需转变研究视角与方法、在深入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结合实践研究合力推动学科核心素养的深度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