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落实课程思政实践育人特色路径研究
The Research on Characteristic Path of Implementing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Practice Educa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s
DOI: 10.12677/ass.2024.134274, PDF, HTML, XML, 下载: 85  浏览: 128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郭彦芳: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物联网工程学院,重庆
关键词: 课程思政实践育人特色路径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actice Education Characteristic Path
摘要: 文章旨在探讨高职院校在落实课程思政实践育人的特色路径。文章通过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在落实课程思政实践育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依据课程思政实践育人的特点和实施的必要性,提出针对性的实践育人特色路径,以期提高高职院校实施课程思政实践育人的教学效果,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Abstract: The article aims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 paths of vocational colleges in implementing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practice education.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practice educa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proposes targeted practical education paths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necessity of implemen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practice education. The aim i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implemen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practice educa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cultivate high-quality technical and skilled talents with socialist core values.
文章引用:郭彦芳. 高职院校落实课程思政实践育人特色路径研究[J]. 社会科学前沿, 2024, 13(4): 88-93.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4.134274

1. 引言

课程思政是高等教育教学理念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旨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类课程之中,实现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落实课程思政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课程思政实践育人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课程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全面协同育人,开展形式多样化的创新教育理念。随着职普分流,高职院校招生方式多元化,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学生群体生源多样、背景各异、层次不齐,再者高职院校学制较短,学生学习任务繁重,思政育人任务更具有现实紧迫性 ‎[1] 。

高职院校的教师在落实课程思政育人的过程中,面对这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本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各类课程的专业教师要切实确保理论教学与实践任务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实践活动或实践项目中充分有效理解专业知识,体验实际工作环境,以未来职业需求和岗位能力标准不断培养学生探索新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为将来进入职场打下基础。

2. 课程思政实践育人的特点

近年来,课程思政育人的理念已经逐渐被广大高校教师所广泛接受,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意识到思政育人的重要性,并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中。各个高校对课程思政的建设工作不断得到重视,通过制定一系列相关政策、开展定期培训和评比活动等方式,鼓励和支持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我校在获得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后启动了系列课程思政资源库,不断推进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职业院校的教师在落实课程思政实践育人时更要考虑到其具有的特点。首先,课程思政实践育人不在仅限于传统的思政课程理论教育,而是在学生的所有课程中进行专业理论知识教学、价值观、职业观、人格发展和社会责任感的塑造与培养,具有全面性;其次,课程思政实践育人强调要注重学生的实践参与,不仅是通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形式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应用,而且更鼓励学生通过讨论、案例分析、模拟真实情境等方式,让学生与教师进行充分的互动和教学参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境体验感,具有实践互动性。最后,课程思政实践育人也是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契机和动力,教师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不断探索和创新育人模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传授知识和引导学生价值观的形成。

3. 落实课程思政实践育人过程存在的问题

课程思政实践育人的方式多样化,师生们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情境再现、实践体验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当前高职院校在实施课程思政实践育人教学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与实际脱节,大致表现为教学内容往往过于理论化,存在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职业需求脱节。这导致学生难以理解课程思政内容,缺乏广泛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实施课程思政实践育人的教学方法单一,还是以讲授为主,忽略了实践育人的特点,缺乏互动和实践环节。这使得学生缺乏思考和实践的机会,难以深入理解和掌握课程思政真正的育人功能;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教学存在“两张皮”现象,表现在课程思政的融入度不够,部分教师对思政元素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有限,导致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的结合不够自然。另外,高职院校专业课知识容量大而学时普遍较少,教学任务繁重,缺乏系统的课程思政教学方案和高质量教材,专业课教师无暇“履行”育人职责,部分教师依然认为课程思政“费时费力”,往往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勉强讲授,具有随意性和盲目性,实践育人的目标没有明确,难以保证教学质量,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存在形式化、表面化现象 ‎[2] ;课程思政的评价体系不完善,如何评价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是一个难题,也导致部分教师缺乏教学动力,进而就会出现部分教师的思想政治觉悟和素养有待提高,需要不断加强教师的培训和学习。以上种种现象表明,进一步探索具有实践育人的特色路径和教学实践是刻不容缓的任务。在专业课和思想政治课程中同时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有利于高职院校有效构建大思政格局,提高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实效,充分实现三全育人,努力为社会培养行业所需的有品德、有技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 。

4. 落实课程思政实践育人的必要性

高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职业院校落实课程思政实践育人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一方面,高职院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而这类人才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技能知识,还需要良好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和综合素质,落实课程思政实践育人能够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加强思想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这些品质,确保学生成长为德才兼备的人才,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倡课程思政实践育人,高职院校落实这一政策,顺应国家教育改革的方向。高职教育的内涵式发展要求提升教育质量,而实施课程思政实践育人是高职院校进一步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有效提升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适应性和增强竞争力的有效契机。此外,落实课程思政实践育人更加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和人格,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让学生在参与中进行探索和成长,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发现自身的特长并找到自我定位,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师生互动,共同参与的实践活动中,学生通过深入了解职业需求的同时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对自身专业未来的职业认同感,为将来更好地服务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5. 高职院校落实课程思政的实践育人特色路径

依据课程思政实践育人具有的特点,针对目前高职院校落实课程思政实践育人时存在的普遍问题,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过程和与同行交流探讨时发现的问题,探索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5.1. 结合实际需求,调整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学生来源复杂,学生学习基础差,缺乏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普遍重视专业技能学习而忽略理论知识的研究,思想政治认知模糊,学生有其特有的知识水平和德育发展特点。这也对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着因材施教、教书育人的原则,高职院校应结合实际需求,多进行学情调研,课程思政建设要充分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和教学平台,提高课堂的亲和力和感染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课程思政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进而提高教学效果。针对教学内容与实际脱节的问题,高职院校的专业课教师更应该结合学生专业的实际需求和职业需求,动态调整教学内容。例如,在讲授职业道德时,可以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引入相关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和案例,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也可以使用企业案例进行模拟情境在现,让学生参与其中,整个过程中对岗位标准和职业要求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5.2. 实施多元化教学方法,增加互动和实践环节

传统的教师讲授型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需要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针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高职教师应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增加互动和实践环节。例如,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选取与学生专业相关的案例,将其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更加主动地亲身参与到学习活动和讨论交流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相互学习和借鉴,提高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另外,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也可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通过视频、图像、动画等形式展示学生感兴趣的案例和实践经验,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同时,实践教学是课程思政的重要环节,要不断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在实践中体验和感悟思政元素。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三下乡”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例如,本校物联网应用相关的知识在讲授时结合学院的智慧家居真实生活环境,让学生自己动手调试和参与到相关模块的呈现,整个教学过程师生不断进行互动,真正将知识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

5.3. 明确课程思政目标,充分挖掘育人元素,有效融入实践教学

职业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教学计划时,要明确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在课程授课过程中能有效融合。另外,还要不断完善教学资源,建设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包括案例库、课件库、视频库等。

专业课程是实施课程思政育人的重要载体,要深入挖掘各门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如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工匠精神等,将其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有效引导教师发挥课程实践育人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专业学习和实践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确保实践育人目的得以实现。教师个人层面除了传统的第一课堂,还应开展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活动,如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验实训等,使学生在吸收理论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另外,讲授同一个专业的课程教师要进行课程资源的整合,确保在实施课程思政实践活动时不出现雷同的,还需要完善教材体系,编写具有地方特色和行业特色的蕴含课程思政育人特点的教材。学校层面需要积极推进“课程思政优秀案例集”、“课程思政微视频合集”、“课程思政教师比赛案例”等,建设一批具有代表性的课程思政“金课”项目,逐步建立完善学校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为专业教师搭建课程思政建设交流平台,促进优质资源在各专业共享共用,支撑学校课程思政改革持续推进 ‎[4] 。对成功的课程思政案例进行总结和推广,以供其他教师参考借鉴,形成一定的示范作用和参考价值。

5.4. 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落实课程思政实践育人的主体,具有指导和引导作用,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首先,可以通过组织教师参加课程思政培训、课程思政研讨会、教学观摩等活动,强化教师思政育人意识,提升思政教育能力,提高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水平。其次,可以通过组织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竞赛,鼓励教师探索创新课程思政相关教学方法。学校建立激励机制,对在课程思政建设或竞赛中表现优秀的教师给予奖励和表彰。最后,可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邀请企业人员参与课程思政建设和专业课程建设,提供实践案例和行业动态,丰富教师的教学授课资源,使教师在开展相关实践活动时更能够贴近实际需求,学生更能体验实际的岗位状态。

教师在进行课程思政实践育人的过程中要切实强化问题导向,及时关注学生实际问题,结合时事热点和社会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在全球化背景下,高校教师要加强国际教学交流活动,只有不断增强自身的国际视野和前沿技术,才能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了解新技术的产生,才能够正确地对社会问题进行理解和评价。

5.5. 完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

要完善评价体系,对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进行科学评价。可以通过建立学生评价、同行评价、自我评价等多维度的评价体系,对课程思政的教学质量进行全面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通过定期收集学生对课程思政的反馈,开展学生评价,以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具体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评价方法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方式:

① 课堂观察法:通过观察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思政内容的融入度、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的实践参与和互动性等,对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评价。

② 学生反馈法:通过作业、考试和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学生对课程思政实践活动开展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学生对思政内容的接受度和满意度,以评价教师的教学实施效果,及时知晓教师需要改进的方面。

③ 学生互评法:通过学生之间的互评,了解学生对课程思政的认知和态度,同时也可以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④ 同行评价法:邀请同行专家对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从专业角度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⑤ 自我评价法:教师本人对自己的课程思政教学过程和实施结果进行反思和评价,通过对学生参与实际案例分析和讨论过程中对课程思政实施育人功能的应用反应和学习成果评价,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问题,寻求改进措施。

这些评价方法不仅帮助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对课程思政的接受程度,为教师提供反馈和建议,促进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提升教学质量。也为学生提供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思政的内容,能有效地将理论知识在相关实践活动中得以应用。

6. 结论与展望

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思政融入、评价体系等方面分析了当前高职课程思政进行实践育人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根据课程思政实践育人的特点和实施的必要性,提出了实践解决办法。实施课程思政实践育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之一,是高职院校专业课进行思政育人的关键举措。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元化的方式融入思政元素,思政元素反哺于教学,让学生掌握理论技能的同时,通过实践活动探索其中蕴含的育人内涵;将知识掌握转换为能力培养,实现了课程教学目标,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相互渗透。未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以及教育的数字化转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实践育人将会有更多的创新和发展空间。同时,也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和实践,为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

基金项目

2023年度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主题教育研究阐释专项项目(编号:2023GZYZTJYY-11)。

参考文献

[1] 冯筱佳, 邵二辉, 谌夏.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及其实现[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21(16): 51-53.
[2] 蒋俊芬. 新时代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思考[J].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 18(2): 49-53.
[3] 王金凤, 吕东刚, 刘杰. 新时代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提升策略与路径[J]. 海外文摘, 2021(23): 75-77.
[4] 高武.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研究与实践——以芜湖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铜陵学院学报, 2023, 22(4): 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