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中国传统戏剧是中国文化的缩影,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智慧结晶。戏剧所带来的听觉享受与视觉冲击,不仅蕴含着一个国家的历史故事与审美情趣,国家形象的构建和传承也能在戏剧中见微知著 [1]。京剧作为我国传统戏剧的代表剧种,其对外传播对于中国文化“走出去”意义重大。但京剧中有大量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负载词,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较大,此类词在西方文化中出现了词汇空缺的现象,这增加了京剧翻译的难度。故本文通过建立“中国京剧百部经典英译系列”双语平行语料库,对“中国京剧百部经典英译系列”中的文化负载词进行归类与英汉对比分析,通过分析唱本中相同或相似概念的不同表达,尝试探究更易于译入语受众接受的翻译方法。
2. 文化负载词及其研究意义
文化负载词(culture-loaded words)是指标志某种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词、词组和习语,这些词汇反映了特定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积累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活动方式 [2]。由于此类词在其他民族没有完全对应的概念,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质量关系到译入语受众的接受效果及特色文化是否被完整、准确地传播。
京剧在其发展过程中博采众长,形成了含有大量中国特色文化的唱本,对于宣扬中华民族优良品德及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唱本中的文化负载词承载着大量中国特色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因此,京剧所传达的中国文化能否完整准确的“走出去”,京剧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是关键所在。
3. 研究语料及研究方法
近年来,由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合作完成的“中国京剧百部经典英译系列”工程是对京剧文化海外传播的有益尝试,此系列工程由国内外数十名著名戏剧理论工作者、艺术表演家、语言翻译家共同研讨发起。2013年,此系列工程被列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这是京剧的首个英译工程,也是我们第一次将整部京剧完整地翻译成英语 [3]。鉴于此系列工程具有较高权威性,本文以“中国京剧百部经典英译系列”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中对文化负载词的处理方法,尝试总结适合京剧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及翻译方法。
本文收集了“中国京剧百部经典英译系列”中27部作品的双语唱本自建小型语料库,建库规模为15万字/词。通过语料库检索的方法,对文化负载词进行提取。通过对提取出的文化负载词进行归类,将语料中的京剧文化负载词分为三类,分别为含熟语的文化负载词、含隐喻的文化负载词和含称谓语的文化负载词。
4. 文化负载词的英汉对照分析
4.1. 含熟语的文化负载词
熟语包括典故、成语、歇后语、惯用语等,汉语熟语中包含着大量的背景信息和文化负载,是人类在历史发展和现实生活中长期固化的语言形式 [4]。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及思维方式存在差异,西方受众对中国特色熟语的理解存在障碍。要使西方受众完全理解在其语言体系中没有对应词的熟语,需要采取恰当的翻译策略及翻译方法。下面将从典故、成语、歇后语和惯用语四类熟语出发,通过列举该系列唱本中的熟语实例,分析译文使用的翻译策略及翻译方法。
4.1.1. 典故的运用及翻译
典故是一个民族文化长期积淀的成果,具有语言精炼、寓意深刻的特点。由于京剧文学性及舞台性的需要,其文本需简练而内涵丰富,典故的运用很好的达到了这一效果。
例1 昔日里韩信受胯下英雄落魄走天涯
Long ago Han Xin endured the humiliation of being
forced to crawl between his tormentor’s legs
Even a hero like him had experienced abjection in life
“韩信受胯下”这一典故出自《史记》,由于大部分中国观众都知道“韩信胯下受辱”的故事,所以在中文唱词中可以省略情节。但在译文中,考虑到译入语受众并不熟悉这一典故,译文采取了增译的方法,概括了这一典故包含的故事。由于京剧翻译需要兼顾京剧的舞台性和实时性,增译时要考虑到译文的长度,所以此系列译本中简短的增译既能准确表达典故的意思,又有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
4.1.2. 成语的运用与翻译
成语是中文中常用的固定词组,是在语言文化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能够反映出丰富的中国文化特色。成语在京剧文本中大量运用,凸显了中国民族的语言特色与文化特色。
例2 愿大王此去
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I hope that you, Your Highness
Will win a speedy victory in the first battle
由于认知差异,中西方对于某些事物的外延义理解不同,在这种情况下,直译会导致错译现象。例如,在中国人的认知中,马是有能力、人才的象征,自古至今中国人对马的评价基本都是褒义。但西方人对马的褒扬程度远不及中国,甚至在很多英语俚语中马具有贬义,所以当成语中包含在中西方文化里象征意义不一致的事物时,直译并不能传达原文含义。此时需采取意译的翻译策略,直接将比喻义翻译出来,这样既忠实于原文意义,又不会产生歧义,更易于西方受众理解。
4.1.3. 歇后语的运用与翻译
歇后语是一种在大众中广为流传的语言形式,这类词具有形象生动,诙谐幽默的特点,格式常常为前半部分是隐式比喻,后半部分是对前半部分的解释说明。由于亲近大众且通俗易懂,歇后语常被运用在京剧文本中。
例3 刘媒婆(白)
孟良摔葫芦,火了啊
Matchmaker Liu (speaks)
You’re as angry as can be!
“孟良摔葫芦,火了啊”是比喻式歇后语,具有非常强的中国文化特色,如果保留歇后语的结构和内容进行直译,西方受众很难理解。当讲到“孟良摔葫芦”,西方受众不会联想到“火了”,所以该系列译文直接将歇后语表达的实际意义翻译出来。由此可以看出,翻译不只是语言的交换,更是文化的交流。在翻译歇后语时,要充分考虑到译入语受众的文化背景及认知习惯,调整相应的翻译策略。
4.1.4. 惯用语的运用与翻译
惯用语是在语言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固定词组,其特点有三个:一、它的语意具有双重性,除字面意义外,必须具有深层次的隐喻义;二、它的结构是固定的;三、在句法功能上它同成语相近,在修辞功能上它有强烈的通俗性和口语色彩 [5],常出现在京剧文本中。
例4 王宝钏(唱)
骂一声魏虎狗肺男
先前怎样将我害
Wang Baochuan (sings)
Wei Hu, you are a cruel and unscrupulous man!
You have always sought to harm me by any means!
在中西方的认知中,“狗”代表的含义不同。在汉语文化中,含狗的惯用语大多含贬义,而在西方,狗是人类忠实的朋友,通常为褒义词。因此,此处译文没有选择直译,而是通过意译将惯用语表达的含义翻译了出来。在中文中,狗肺男通常是指忘恩负义、凶恶狠毒的人,译文用cruel和unscrupulous两个形容词充分的表达了这一层意思。
4.2. 含隐喻的文化负载词
隐喻是用一个事物的概念去表述另一事物的修辞,是中国文化负载词中常用的修辞方法。京剧文化负载词中的隐喻现象中隐含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在外译时,选取合适的翻译策略及翻译方法对此类词语进行准确翻译尤为重要。下面将列举该系列唱本中的隐喻实例,并进行分析。
例5 傅朋(南梆子)
只见她眉目间留情于我
怎能够留一物结为丝萝
Fu Peng (sings)
Just now I could tell from her eyes
That she was flirting with me
I must leave her a token showing my love for her
丝萝,是菟丝与女萝的意思。菟丝和女萝都是蔓生植物,缠绕于草木,不易分开,所以诗文中常来比喻结为婚姻。但“丝萝”这一喻体仅存在于中国人的认知中,在西方文化中并没有类似的联想义,由于隐喻义空缺,这里的译文采取了意译的翻译策略,直接译出“丝萝”的隐喻义。这样虽然不能传达隐喻这一修辞方法,但将这一词在这一语境下的意思忠实的表达了出来,增加了译文的可读性。
4.3. 含称谓的文化负载词
称谓是“习俗礼制与语言的结合体,是关于人际之间用作叫法、称呼的语言习俗” [6]。称谓语可以体现一个人的身份和地位,但由于自古至今中西方的习俗礼制、语言体系不同,导致中西方国家使用的称谓语存在差异。
中国古代特有的封建制度衍生出一系列西方国家没有的特殊称谓语。这类称谓语在京剧唱本中大量出现。经统计,本文所用语料中表示称谓的词主要包括大王、娘娘、臣、公公、太后、太公、卑人、奴、妾等,本文主要对大王、臣这两个表示不同等级、地位的词进行分析。
“大王”一词在该系列唱本中共出现了50次,主要有6种译法,分别为Your Highness、Your Majesty、the Conqueror、the king、you和省译。
例6
钟离昧(白)
臣启大王
今有韩信张贴榜文
辱骂大王
大王请看
译文
Zhong Limei (speaks)
Allow me to report, Your Highness
General Han Xin has put up posters
Defaming your name
Please read this report
在例6中,“大王”一词在中文唱本中出现了三次,在译本中出现了三种译法。根据中文的表达习惯及尊卑礼仪,下级对上级说话时,称呼对方通常使用敬语以表尊重,而西方国家推崇个人主义,所以在西方的表达习惯中,尊卑礼仪体现的并不明显。在以上译文中,将“大王”一词译为Your Highness只出现在第一句中,而后两个“大王”分别用代词your name及省译替代。这样翻译符合英文的表达习惯,能够避免重复,并有效增加所传递信息的清晰度,提高信息传递效率 [7]。
例7
虞姬(白)
妾乃西楚霸王帐下虞姬是也
……
自从随定大王
……
Yuji (speaks)
I am Yuji, concubine of Xiang Yu, the Conqueror of the Western
Chu Kingdom
...
Since I began to live with the Conqueror
...
例8
虞子期、项伯、周兰、钟离昧(同白)
参见大王
Yu Ziqi, Xiang Bo, Zhou Lan, Zhong Limei (speak)
We’re greeting you, Your Highness
例9
众人(白)
大王平安还朝,臣等庆贺
Courtiers (speaks)
Congratulation on your safe return, Your Majesty!
例10
廉颇(唱)
大王虽然有德化
不由老夫怒气发
Lian Po (sings)
Although the king is of great virtue
I can’t help getting angry
以上四个例句中,“大王”一词分别对应了四种不同的译文,例7中“大王”指霸王项羽,此处译文为the Conqueror,这与项羽的“霸王”身份相对应,同时也能够表达出虞姬对项羽的崇拜之情。例8中的情景是众人问候项羽,Your Highness在英文中有“长官”的含义,对应了项羽起义军首领的身份。例9、例10皆出自《将相和》,此处“大王”都是指赵王,例9中用的是Your Majesty,此为英文中的敬称,是对一国之君的尊称,其中具有拥有王权的含义。在此语境下,表示赵王带誉而归,众人接驾赵王时的尊敬与钦佩。the king是在廉颇非常气愤的情境下说出的,所以这里没有用敬词His Majesty一类,而用了普通用词。
由此可见,同一称谓词会根据其所处语境的不同,人的身份、地位的不同,而改变其情感及内涵。在翻译称谓语时要充分考虑语境,根据具体语境选用的恰当的翻译策略及翻译方法。
“臣”在该系列唱本中共出现了50次,主要表示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共有7种译法,分别为I、his official、officer、minister、This minister、governor和Qunchen,均出现在下级与上级对话时。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I,共出现了19次。在古代表达习惯中,为表尊重,下级一般不会直称“我”,而是用“臣”等谦称代替。在英文中,此类谦称的对应词较少,关于“臣”的第一人称表达就直接译为I。
翻译“群臣”时,译文中有一处使用了异化的翻译策略,将“群臣”音译成Qunchen,这样既避免了用词单一,丰富了“群臣”一词在西方文化中的语言表达形式,又让译入语受众了解了中国文化。Qunchen出现在“群臣”一词最后一次出现时,说明要通过异化的翻译策略传播中国文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当所要传播的文化达到一个译入语受众可以接受的程度时,异化的翻译策略才能达到预期的文化传播效果。
通过分析含称谓语的文化负载词发现,虽然称谓语在唱本中出现频率很高,但译本并没有对这类词进行定义,将其译文统一,而是根据不同语境使用不同的译文,用词较为多样。由于京剧中多中国独有的称谓,在西方国家没有完全对等的译文,在翻译时大多使用归化的翻译策略以及音译加注的翻译方法。
5. 结束语
通过“中国京剧百部经典英译系列”中文化负载词的英汉对比可以看出,京剧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内涵的传播。为达到传播中国文化和提高译本接受度的双重目的,翻译含熟语的文化负载词时,要充分考虑译入语受众的文化背景及认知习惯,对于中西方有相似认知的语言现象,可以进行直译,目的在于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对于中国文化中特有的语言现象,可以采取归化和意译的翻译策略,将其翻译成译入语受众熟悉的文化现象,旨在让译入语受众轻松地捕捉到重点,把握演员所要传达的信息。这样的翻译既顺应了奈达功能对等的原则,又能够兼顾京剧演出的舞台性。翻译含隐喻的文化负载词时,需事先预测隐喻义在西方文化中是否空缺,采取相应的直译或意译的翻译策略。在翻译含称谓语的文化负载词时,可以采取归化及意译的翻译策略、省译及音译加注释的翻译方法。
这项由三方合作完成的“中国京剧百部经典英译系列”工程是中国京剧外宣的成功尝试,是京剧翻译的新模式。未来需要更多戏剧理论工作者、艺术表演家、语言翻译家合作,创造出更多既能够准确传播中国特色文化,又易于译入语受众接受的译本,使京剧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为中国文化“走出去”助力。
基金项目
2020年度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基于文本挖掘技术的中国传统戏曲对外传播研究”(项目编号:ZD202008031);曲阜师范大学2020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基于文本挖掘技术的中国传统戏曲翻译与传播研究”(项目编号:XJ20200016)。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