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理论视域下基础教育阶段沂蒙红色文化教学的启示与思考——以《沂蒙精神教育读本》(小学)为例
Enlightenment and Thinking of Yimeng Red Culture Teaching in Basic Education St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ituational Teaching Theory—Taking Yimeng Spiritual Education Reader (Primary School) as an Example
DOI: 10.12677/AE.2023.135413, PDF, HTML, XML, 下载: 277  浏览: 414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纪祥荣:临沂大学教育学院,山东 临沂
关键词: 情境教学理论沂蒙红色文化教学文化自觉Situational Teaching Theory Yimeng Red Culture Teaching Cultural Consciousness
摘要: 沂蒙红色文化是沂蒙人民艰苦奋斗的智慧结晶,当前对小学生沂蒙红色文化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以接受式学习为主,忽视以问题导向的教学方式,不能激发学生的真实情感。情境教学理论可以通过构建情境、提出问题、激发感情,助力沂蒙精神传承。本文以《沂蒙精神教育读本》(小学)的教学为例,通过在情境中体验、在问题中探索、在情感中升华,唤醒小学生沂蒙红色文化自觉。
Abstract: Yimeng red culture is the wisdom crystallization of Yimeng people’s hard struggle. At presen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education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mainly manifested as taking receptive learning and ignoring the problem-oriented teaching method, which cannot stimulate stu-dents’ real emotions. The theory of situational teaching can help the inheritance of Yimeng spirit by constructing situations, raising questions and stimulating feelings. This paper takes the teaching of Yimeng Spiritual Education Reader (primary school) as an example, and awakens the consciousness of Yimeng red culture through the experience in the situation, the exploration in the problems and the sublimation in the emotion.
文章引用:纪祥荣. 情境教学理论视域下基础教育阶段沂蒙红色文化教学的启示与思考——以《沂蒙精神教育读本》(小学)为例[J]. 教育进展, 2023, 13(5): 2624-2631. https://doi.org/10.12677/AE.2023.135413

1. 引言

近年来,在红色文化教学实践中,出现了以认知为价值取向的灌输教学模式和以实践为价值取向的主体教学方式,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二者在理论上侧重于单纯的知识传授和被动的接受,而在实践上则缺乏情感的激发和沟通,使学生难以深入理解红色文化的魅力与价值,从而弱化了红色文化教学的实效。

同时,《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理念”中提出,要立足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突出革命传统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相关主题有机整合 [1] 。红色文化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源头活水,沂蒙红色文化主要以沂蒙精神为代表,凝聚了生动的红色基因,成为了独具特色的地方课程。但是当前对于小学生沂蒙红色文化的教育仍存在被动接受的问题。而情境教学理论可以通过创设优化情境,从而激起学生热烈的情绪,把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结合起来 [2] 。这样的一种教学模式,其具有引导性、实践性的特点,可以对当下沂蒙红色文化教育出现的问题进行弥补,以唤醒小学生沂蒙红色文化自觉,以提升沂蒙红色文化的亲和力。

2. 情境教学理论基础和应用场景

情境教学理论是打破只注重认知,忽略情感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情感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发展。在设计教学任务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各种教育现象,创设符合学生的学习情境的教学,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最后使学生产生知识或情感内化。情境教学理论旨在将认知与学习转换为真实生活情境、问题情境,达成教育意义、实现教育目标、深化学生认知以及激发学生情感。

2.1. 李吉林的情境教学理论

从80年代开始,李吉林老师基于杜威“思维起于直接经验的情境”、克伯屈的“创设情境”的思想,吸取了我国古代“意境说”的特点,提出了“情境课程”的主张。随着教育理论的研究与教育实践的推动,该理论逐渐突破单一的语文学科,拓展到思想品德课、英语课、音体美艺术学科以及数学等学科,将情境教学从课堂向课外、校外活动延伸。

首先,该理论强调的是运用具体活动场景或者实际问题的创设,将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的方法,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思考,引导学生有更加深刻、丰富的情感体验,进而拉进与教授内容的关系。

其次,该理论旨在关注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将学习者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引导学习者融入创设的情境中,参与构建的问题思考,实现其情感的培育与激发,在此过程中,可以最大限度的摆脱割裂实际与传授呆滞知识的倾向,并且结合学生智力发展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多角度的提升,从而对学生的发展起到帮助作用,助力教学目标的达成。

2.2. 情境教学理论的应用场景

情景教学理论在红色文化教学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在教学实践方面。基于情景教学理论进行的红色文化教学,教师应该将知识与故事置放于特定的情境中,引导学生借助特定的真实情境资源将知识迁移到真实情境,在情境中体验感悟,内化应掌握的知识与情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在教学设计方面。基于情境教学理论的教学设计,要重点关注问题的设计,在提出问题,假设问题,生成问题的过程中,使问题具备促进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情感的功能。这类似于多元智能理论,联系教学内容与教学实践,尽可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直观生动,调动学生视听、动作等多方面的智力因子,进一步强化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能力发展与素养的提升。

3. 基础教育阶段沂蒙红色文化教育的现状

沂蒙红色文化教育是引导小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唤醒沂蒙红色文化自觉,进行沂蒙红色文化教学的重要体现。目前,沂蒙红色文化教育活动已经取得了积极成效,其中《沂蒙精神教育读本》(小学)已经成为独具特色的地方课程。但是,当下的沂蒙红色文化教育仍存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多数学校开展学习沂蒙红色文化的教育活动时以接受式学习为主,教师单方面的讲解,不能通过帮助学生构建真实情境使其实际体验感悟沂蒙精神,难以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此外在沂蒙红色文化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式,局限于认知层面,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参与热情,无法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因此有效地让沂蒙精神注入下一代血脉,烙印在基因与灵魂中,因此进行沂蒙红色文化教育教学是需要关注的问题。

4. 情境教学理论对基础教育阶段沂蒙红色文化教学的意义

李吉林老师致力于情境教育的探索,总结出“以美为突破口、以思为核心、以情为纽带”的情境课程操作要义,重视学习者的活动与周围资源的利用。情境教学理论可以通过构建情境、提出问题、激发感情,最大限度地摆脱沂蒙红色文化教学原有的困境,打破仅传授呆滞的知识的教学模式,有效应对当前沂蒙红色文化教育所遇到的问题。

4.1. 构建情境

“情境是情境教育的逻辑起点,也是情境教育的理论内核。 [3] ”所以,通过生活化、情境化的教学活动,更能增进学习者的认同感、体验感与参与感。另外,从李吉林情境教学理念看,“教学情境在形式上是充满美感和智慧的环境氛围”,从而“与学生对知识、对审美、对情感的要求相吻合” [4] 。沂蒙红色文化是临沂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实践中形成的宝贵财富,其中,《沂蒙精神教育读本》(小学)是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沂蒙精神的生动载体。

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结构特点,其形象思维占比较重要的位置,把握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和其发展阶段是极为重要的,引导学生的抽象思维的发展也是教师需要关注的,因此在沂蒙红色文化教育过程中,将学生置身与所构建的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心理的共鸣,则助于沂蒙红色文化的学习效果。

4.2. 提出问题

情境教学理念以“思”为核心,以疑促思。提出一个优质“真问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方面,它能够助力教师与学生的反馈互动与思考,另一方面,还能促使教师与学生深入课堂,进而提升理解与感悟。基于此理念指导我们将教学过程中的疑难问题,放在真实情境之中,使学生置身所构建的真实情境,教师再通过提出问题,一步步带领学生深入理解故事情节,深刻感悟沂蒙精神。

小学生求知欲强,具有比较明显的年龄特征,例如活泼好动,积极性强,教师运用情境教学,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参与感,引导学生走进故事,走进课堂,例如教师巧妙设置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表演感悟设身处地的理解故事中的思想感情。那么进行沂蒙红色文化教学就可以重视问题为导向,提出真问题,助力学生沂蒙红色文化自觉的唤醒,助力于沂蒙红色文化的传承。

4.3. 激发感情

“情”是进行情境教学的命脉。通过构建生动的情境和提出真实的问题,以达到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真实感情,引起情感共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既注重知识灌输,又加强情感培育,使红色基因渗入血液、浸入心扉 [5] 。”情感的激发与培育,能够保护学生的“拔节孕穗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铸造高尚灵魂。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学生的兴趣和情感能够促进知识的内化,借助情境教学理论,使用色彩、声音、图画或者表演,将学生的注意力聚焦,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深化对故事的感情领悟。同样,以“情”动人,也有助于提升沂蒙精神的影响力与感召力,提升沂蒙红色文化教学的实效性。

5. 情境教学理论对基础教育阶段沂蒙红色文化教学的启示

情境教学理论凸显实践性,具有引导性,通过开展一些符合教学主题并适宜学生身心发展的活动,创设氛围活跃、生动丰富的情境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继而使其在心理认知层面与所创设情境内容产生共鸣 [6] 。把握其特征去实现沂蒙红色文化教学的进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行之有效的手段。可通过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在问题中探索、在情感中升华,助推小学生将沂蒙红色文化内化于“心”、深化于“魂”、融化于“情”,以唤醒基础教育阶段沂蒙红色文化自觉,有效提升沂蒙精神育人的效果。下面将以《沂蒙精神教育读本》(小学)为例,具体阐述情境教学理论对基础教育阶段沂蒙红色文化教学的启示。

5.1. 在情境中体验,将沂蒙红色文化内化于“心”

通过生动的情境吸引学生、感召学生,促使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提升小学生沂蒙红色文化教学的效果,加深学生对沂蒙红色文化的感知。

《沂蒙精神教育读本》(小学)是以学生的视角和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学生讲沂蒙故事,需要挖掘沂蒙精神教育读本中蕴含的真实情境。打开《沂蒙精神小学教育读本》(小学),革命老区的“亲切感”扑面而来,例如“浴血渊子崖”“舍命保群众”“乳汁救伤员”“陈毅审西瓜”“女子火线桥”“平邑担架队”“牵手拉家常”等 [7] 。无不洋溢着革命故事气息,折射着情境之光。下面以《沂蒙精神小学教育读本》(小学)第一单元浴血抗战英雄谱中《浴血渊子崖》这一课时为例(见图1),通过在情境中体验,将沂蒙红色文化内化于“心”。

Figure 1. Bath blood yuanzi cliff

图1. 浴血渊子崖

5.1.1. 创设画面,形成表象

在情境中体验的必要前提是需要创设画面,将学生引入情境,形成表象,让学生初步感知故事背景。例如在浴血渊子崖这一课时中,要先给学生构建真实情境,可以通过观看20世纪40年代的农村相关视频资料,感受战争年代村民们饱受苦难、经济落后的背景,然后引入故事情境:1941年12月20日清晨,日军集结一千余人,带着四门大炮包围了渊子崖村。通过前面背景生动的铺垫,引入情境之后,增进了学生对浴血渊子崖故事的感知,可以实现初步的教学目标。

5.1.2. 深入理解,领会故事

在情境中体验并不是简单感知故事情节,还需要带领学生深入理解,领会故事情节,让学生初步理解其中蕴含的感情。例如在浴血渊子崖这一课时中,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引学生深入其中,领会日军包围渊子崖之后,日军、村长、村民的心理活动和语言,帮助学生理解村民们反抗外敌侵略的决心。理解渊子崖村自卫战的过程中,村民不惧土枪土炮vs洋枪洋炮的悬殊,引导学生领会村民们誓死不屈的决心。以生动的情境教学实现对浴血渊子崖内容的理解,体会村民们在血与火中抗争,视死如归的心态。

5.1.3. 丰富想象,内化于心

最后在情境中体验仍然需要注意丰富学生想象,引导学生将沂蒙红色文化内化于心,沂蒙老区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创设真实情境提供了广阔时空和丰富素材。依托于此,在浴血渊子崖这一课时的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实地参观渊子崖村革命老区,在感知故事理解故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丰富想象,深刻体会沂蒙老区浴血奋战精神的缩影。

5.2. 在问题中探索,将沂蒙红色文化深化于“魂”

提出问题是情境教学的关键一环。以问题为导向,促使学生在问题中探索,在问题中思考,进一步将沂蒙红色文化深化于“魂”。既然在情境教学过程中需要提出问题,且并不是所有问题都是有价值的、可以促进思考的,那么就需要明确什么样的问题是真问题,判断标准也是非常具体的,落实到红色文化的传承与沂蒙精神小学教育读本的问题上来,唯有那些能够促进学生感悟沂蒙故事、激发学生文化自觉、燃起爱国精神的问题,才能够成为教学的真问题。下面以《沂蒙精神小学教育读本》(小学)第二单元军民同心求解放中《女子火线桥》这一课时为例(见图2),通过在问题中探究,将沂蒙红色文化内化于“魂”。

5.2.1. 把握脉络提出问题

在问题中探究的重要目的是为了通过问题情境把握脉络,形成顿悟。那么问题如何才能带给学生顿悟体验呢?可以将问题植根于学生生活需要和社会现实土壤之中 [8] 。例如女子火线桥这一课时,即可

Figure 2. Women’s fire line bridge

图2. 女子火线桥

根据故事发展的进程,提出以下几个问题:“如此紧急的任务,我们怎么让战士们过桥?”“时间不可拖延,用什么材料架桥才可以不贻误战机?”“战士们犹豫之时,妇女们可能会说些什么?”“是什么信念让这些妇女们在寒冷刺骨的河水中坚持下去?”“过桥后战士们,心里想了些什么?”因此,问题设计要“成串成链”,根据学生认知情况设置疑问“追加一问”。在问题的思考中,促使学生感悟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形成的伟大沂蒙精神,感受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

5.2.2. 探索实践深化于魂

在问题中探索实践是将沂蒙红色文化深化于魂的手段。通过创设一连串的问题,可以鼓励学生在问题中探索。针对女子火线桥这一课时,可以搭建探索实践的平台,引导学生感知架桥前——过桥——架桥后的各种问题,例如使其体验4~8人扛木板等活动,进一步感悟红嫂们可歌可泣的壮举,将沂蒙精神的学习融入问题情境中,从学生真实认知与感悟出发,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探索,引领学生从沂蒙精神中汲取丰厚的营养,这也是提升小学生沂蒙红色文化教学的重要策略之一。

5.3. 在情感中升华,将沂蒙红色文化融化于“情”

在情感中升华是唤醒小学生沂蒙红色文化自觉的重要路径。在教学中借助情境的桥梁,针对性应用相应的情境,用情境陶冶情感、升华情感,使学生情感产生共鸣。《沂蒙精神教育读本》(小学)中收集了许许多多沂蒙革命历史和值得学习的榜样的故事,在进行教学的时候,需要搭建情境的桥梁,以情动人,引导学生熔铸红色基因。下面以《沂蒙精神小学教育读本》(小学)第三单元不忘初心跟党走中《当代新愚公》这一课时为例,通过在情感中升华,将沂蒙红色文化融化于“情”。

5.3.1. 再现情境激发感情

在情感中升华可以通过再现情境,进一步唤醒激发学生的感情。例如在《当代新愚公》这一课时中,沂蒙人民组织起十万劳动大军,浩浩荡荡开赴工程战场,可以再现沂蒙人民克服一无先进技术、二无现代化设备的重重困难的情境,靠手打钢钎、人拉小车完成了劈马陵挽沭水、牵龙入东海的壮举。引导学生沉浸式深度体验,边感受眼前丰富情感记忆的艰苦场景,边聆听种种生动鲜活的感人故事,以高度的情感投入、强烈的情感体验,拓展学生的情感想象。

5.3.2. 以情动人融化于情

通过情感升华、以情动人,真正将沂蒙红色文化融化于情,可以唤醒小学生沂蒙红色文化自觉,提升沂蒙红色文化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当代新愚公》这一课时中,引导学生体会沂蒙人民用汗水、热血乃至生命谱写了一曲艰苦奋斗的凯歌,可以开展故事分享会,学生们通过交流对当代新愚公的感悟,让故事启迪心灵,帮助学生理解沂蒙红色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唤醒学生内在的精神力量,将沂蒙红色文化融化于情,熔铸红色基因。

6. 情境教学理论对基础教育阶段沂蒙红色文化教学的思考

在情境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基础教育阶段沂蒙红色文化教学需要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创设情境化的任务,提出真实化的问题,激发生动化的情感,从而不断提升沂蒙红色文化教学的实效性。基于情境教学理论,改进沂蒙红色文化教学的实效,进一步推动沂蒙红色文化传承。

6.1. 沂蒙红色文化教学中情境的创设

在沂蒙红色文化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挖掘特定时代下事件的发生与发展规律,把握其特定的情境,优化情境的创设。创设情境的前提是需要在现实生活中悉心体悟,在历史长河中善于总结,积累“美”的情境,便于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情境,以“美”为突破口,使沂蒙红色文化教学更具生动性、引导性。引导学生在特定的社会生活情境中,切实的感受党和国家当时面临的问题与变化,激发学生深厚的爱国的情感,引导学生在认知、体验、参与中坚定爱国主义信念。因此需要积累情境,创设出适宜的情境,会使课堂生动有趣的,灵动美妙的,协助进一步调动学生的感官,触发学生的心灵,迸发出真挚的情感。

6.2. 沂蒙红色文化教学中问题的设置

问题是教学的心脏,也是进行沂蒙红色文化教学的关键。教学的顺利推进离不开问题的设置,设置学生感兴趣,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问题,能够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有清晰的问题系统,例如重要问题线、辅助问题线、一般问题线,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参与实际课堂中,必要情况下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的开展调研活动,结合问题预设结果,厘清问题的脉络,促进学生的理解与感悟,以帮助学生在社会成长的过程中增强使命感、提升责任感,达到沂蒙红色文化的育人效果。

6.3. 沂蒙红色文化教学中情感的激发

我国传统的情境教学就重视通过情感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但是这种过于重视学生情感体验而激发起的学习动机,也会由于情感的缺乏,从而使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在沂蒙红色文化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情境教学理论,借助新情境教学理论,推动沂蒙红色文化的教学。例如明确文本故事的情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激发情感,情景教学理论是以情感为纽带的,借助情感激发,进一步内化对沂蒙红色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情境教学是进行沂蒙红色文化教学行之有效的手段。在进行沂蒙红色文化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架设“情境性”桥梁,在情境中体验、在问题中探索、在情感中升华,实现内化于心、深化于魂、以情动人。以文化的魅力感召儿童,助力唤醒儿童红色文化自觉,传承沂蒙红色文化。同时,我们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继续发扬、传承好沂蒙精神,为党培育更多的“红孩子”,让他们传承好红色基因,把沂蒙精神一代一代弘扬下去!

基金项目

临沂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项目“学生学习评价改革课程–课程与教学论”(PJKC1815)。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 [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
[2] 李吉林. 儿童情境学习范式建构的历程[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8.
[3] 朱小超, 李洪山. 情境教学模式三大核心要素“真”思考——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为例[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21, 22(4): 51-56.
[4] 李吉林. 儿童情境学习范式建构的历程[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8.
[5] 周卫华. 通过情感德育让学生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井冈山精神”课程开发案例[J]. 人民教育, 2021(6): 18-21.
[6] 崔敏. 探究情境教学在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评《创新潜润认同: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探索》[J]. 中国教育学刊, 2021(11): 137.
[7] 沂蒙精神教育读本(小学)编写组. 沂蒙精神教育读本(小学) [M]. 济南: 泰山出版社, 2019.
[8] 朱小超. 基于情境教学理念探索课堂教学之真[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21(22): 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