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留守老人的精神需要研究——基于马克思精神需求理论
Research on the Spiritual Needs of the Elderly Left behind in Rural Area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Based on Marx’s Spiritual Needs Theory
DOI: 10.12677/AR.2023.103062, PDF, HTML, XML, 下载: 231  浏览: 371 
作者: 陈 凯: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关键词: 乡村振兴农村留守老人精神需要马克思精神需求理论Rural Revitalization Rural Left-Behind Elderly Spiritual Needs Marx’s Theory of Spiritual Needs
摘要: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要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深对农村留守老人的关爱程度。当前,我国社会正由二元性的城乡社会结构向流动性、开放性的社会结构转变,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都往城市迁移,农村主要群体为留守老人,这造成了一系列问题。一是留守老人经济收入少,缺乏物质基础;二是孤独感强烈,缺少亲友陪伴;三是遭受嫌弃,出现低自尊心理;四是生活单调,精神文化生活匮乏。因此,本文按照马克思精神需求理论,分析以上问题的成因,并从政府、社会、家庭三个不同的角度探究了农村留守老人精神需要获得满足的路径,这对于解决当今农村留守老人精神需求方面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Abstract: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proposes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social security system and deepen the degree of care for the elderly left behind in rural areas. At present, China’s society is changing from the dual urban and rural social structure to the fluid and open social structure, the young and middle-aged rural labor force are migrating to the city, and the main group in the countryside is the left-behind elderly, which has caused a series of problems. First, the economic income of the left-behind elderly is small, lack of material basis; the second is a strong sense of loneliness, lack of friends and relatives to accompany; the third is to suffer from disgust and low self-esteem; fourth, life is monotonous and spiritual and cultural life is lacking. Therefore, according to Marx’s theory of spiritual need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e above problems, and explores the path to meet the spiritual needs of the elderly left behind in rural areas from three different perspectives: government, society and family, which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solving the spiritual needs of the elderly left behind in rural areas today.
文章引用:陈凯.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留守老人的精神需要研究——基于马克思精神需求理论[J]. 老龄化研究, 2023, 10(3): 481-486. https://doi.org/10.12677/AR.2023.103062

1. 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能力。与此同时,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64亿。预计“十四五”时期这一数字突破3亿,我国将从轻度老龄化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 [1] 。当前,我国正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型,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向城市,将子女和土地作为赡养载体的传统家庭结构正在逐渐瓦解,农村变成了一个以留守老人为主要对象的留守社会。这群留守老人除了物质生活得不到保障,更重要的是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由此也引发了一系列新型的社会问题。

马克精神需求理论有着深刻的思想渊源,其发端于古希腊哲学,展现了由关注人本身到关注人的精神需求的动态过程。马克思精神需求理论揭示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强调人作为实践的存在,其精神需求存在创造性和超越性,这种创造性是建立在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基础上的精神需要的满足。基于马克思精神需求理论,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机遇之下,探究农村留守老人的精神需求问题以及解决该问题的实践路径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

2. 马克思精神需求理论概述

2.1. 马克思精神需求理论的思想渊源

一是古希腊哲学。古希腊文化,作为最早的西方文明,是马克思精神需求理论的起源之一。在古希腊的德菲尔神庙前的石碑上有“认识你自己”这句话,这初步显示出当时人们不仅关注人自身,甚至对人的精神方面也有关注。事实上也正是如此,“全部希腊文明的出发点和对象是人。它从人的需要出发,它注重的是人的利益和进步” [2] 。古希腊早期哲学主要研究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一种自然属性,并且是一种与人密切联系的自然。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哲学研究的中心逐渐转向人,特别是普罗塔哥拉提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说法充分彰显了人作为主体的能动性,有助于启示人们通过努力实现自身价值。古希腊哲学发展到了晚期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如,伊壁鸠鲁认为,快乐是幸福生活的起点和终点,并且快乐的实现条件是物质欲望得到满足。由此可见,这里的快乐是指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双重快乐,并且精神上的快乐更有意义。二是中世纪哲学。中世纪哲学最初考察人及其社会活动是从神的角度出发的,奥古斯汀认为神是万物的主宰者,阿奎那认为神创造了人类社会。这一时期的神学思想抑制了人的自由发展,将人的理性活动限制在狭小的范围内。三是15~19世纪的人文主义。这一时期的文艺复兴运动将人的思想由天国拉回人间,即反对神学思想,要求解放人类。此外,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致力于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并且主张用理性消灭封建专制。四是19世纪著名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也对人的精神生活展开了研究。圣西门提出应废除特权让人与人之间达到平等互敬互爱;傅立叶提出劳动应成为一种享受,需要建立在人们感兴趣的基础之上;欧文认为人是环境的产物,人在优良的环境中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这些论述对于今天研究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启发作用。

2.2. 马克思精神需求理论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认为人作为社会中的人是有需求的,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人有肉体的需求、交往的需求、个人的需求等等。尽管在这里马克思并没有明确指出精神需求,但从他对其他需求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他对精神需求的关注 [3] 。马克思的精神需求理论认为,精神需求来源于满足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它揭示了人与动物的区别。精神需求集中体现了人的超越性和创造性,人作为实践的存在,“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 [4] 。从精神需求的创造性来看,人必须努力创造更多的物质条件来满足自身的精神需求。此外,马克思指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个过程中需要人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实现自身价值。

3. 农村留守老人精神需要的问题及成因

3.1. 经济收入少,缺乏物质基础

当前,我国经济得到高质量发展,以子女和土地为赡养载体的传统家庭结构趋于解体。在传统的农村家庭,通常是几代人生活在一个大家庭,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照顾生活起居。但是,在深化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人们的就业选择具有多样性,除此之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农村青壮年人口的流动,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流向城市,对于传统模式中父辈的权威地位造成了冲击,因此,部分老年人只能依靠耕种土地获得微薄的收入。另外,老人养老收入较少,物质基础不足。事实上,大部分农村留守老人本身年事已高、行动不便,因而劳动力逐渐衰退,对于繁重的农活往往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其收入自然也不能达到预期。尽管其子女在城市定居,但面对高昂的房价和生活成本、以及孙辈读书的各种支出,对老人的赡养也不能达到一种理想状态。在这一形势下,老人的收入仅能维持基本的日常支出,更不用说各种人情往来以及其他支出了。老年人在老有所养方面面临着较大的心理压力,主要还是由于经济来源方式单一,没有足够的物质条件提供基础支撑。

3.2. 孤独感强烈,缺少亲友陪伴

农村留守老人快乐的来源,除了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精神生活的享受,还有来自与他人交往中获得的幸福快乐感。主要体现在父母、配偶、子女间的经常团聚和陪伴。对于农村留守老人而言,老有所乐是内心渴望的归属与爱的心理需求。然而,根据有关调查显示,仅有25.9%的农村留守老人从不会感到孤独,而明确表示有孤独感的老人占74.1% [5] 。一方面,不少农村留守老人的子女外出务工,不能时常陪伴老人身边,再加上工作忙碌以及来回路程较远,回家探望的频率很低,主要集中在春节或者是其他的节假日,因此,留守老人在心理需求上强烈希望与子女进行情感交流。另一方面,也有调查显示,无配偶的留守老人比有老伴的留守老人更容易有孤独感,这也表明,农村留守老人在缺乏子女陪伴和交流的情况下,如果能够有配偶常伴左右,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弥补老人内心的空虚,反之,如果是独居老人,其内心的孤独感会更为强烈,精神需求很难得到满足。

3.3. 遭受嫌弃,出现低自尊心理

一是身体各项机能退化引起疾病。农民长期辛勤劳作,依附土地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长此以往容易造成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诱发各种慢性疾病,进而影响老人的身体健康 [6] 。一些严重的甚至生活不能自理,这就需要外出务工的子女或者是护工专门照顾老人,但是外出务工的子女往往需要应对高强度的工作,因而不可能长期在家照顾父母。雇专门的护工照顾老人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主要是近年来护工虐待老人、儿童的事件层出不穷,存在一定的隐患。二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保障水平有限,在异地就医报销比例受限,部分老人会陷入难以支付医疗费的困境,这些都是农村留守老人不敢看病和看不起病的重要原因。因此,从社会转型进程看,这种结构性断裂是农村留守老人成为弱势群体的深层原因,导致农村留守老人出现精神抚慰的缺乏,所处的特殊处境不能得到理解,自尊心受挫。

3.4. 生活单调,精神文化生活匮乏

部分农村留守老人缺乏子女、配偶的陪伴导致精神寂寞。一是农村文化设施和娱乐活动较少开展,人们只能依靠地缘关系、亲属关系与邻居或者亲属交往,平常也主要通过下棋、打牌、看电视、串门聊天等方式打发时间。二是与城市老人相比较,农村老人的文化层次较低,其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不够,农村留守老人几乎不会参与各种文化活动、集体活动,因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就显得尤为单调。

4. 农村留守老人精神需要获得满足的路径研究

4.1. 政府层面

4.1.1. 加强组织协调,完善农村养老体系

首先,有关部门要加强组织协调。政府积极构建农村留守老人保障体系,并且将体系纳入乡村振兴的战略规划中。在体系构建中,政府需要发挥组织协调的主导作用,引导多元主体参与体系构建 [7] ;其次,进一步完善农村养老体系。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更需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人口老龄化表面上看是年龄问题,实则不然,这在深层次上是福利保障制度问题。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应该不断完善、与时俱进,根据社会消费水平调整保险的有关内容,保障留守老人的基本生活需要;最后,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当前,我国农村的卫生服务水平普遍较低,因此,国家必须增加对乡村医生的资金投入,提高定向培养乡村医生的质量和数量,同时完善晋升机制,加大激励力度,解决农村留守老人不敢看病和看不起病的现实难题。

4.1.2. 健全法律保护机制

我国作为人口老龄化国家,农村留守老人所占比重较大,但是我国针对这一群体的精神需求的法律机制还不够完善,因此,有关部门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从法律层面给予老人精神需求的保障。充分考虑农村留守老人的物质需求,满足他们基本的生活需要,除此之外,更需要关注农村留守老人的精神需求,将留守老人的精神需求以及子女对老人的精神赡养纳入法律保障的范围之内,更好地满足老人的精神需要。

4.2. 社会层面

4.2.1. 社会工作介入

社会工作可以运用它的专业手段,为我国农村留守老人提供帮助。从本质上来看,农村留守老人问题属于社会问题范畴,其复杂性决定了需要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来解决存在的问题。目前,农村留守老人并没有一个相应的组织可以依托,而社会工作可以利用其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的方法,以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为理论支撑,充分调动社会所有力量来解决问题。一是建立一支专业、稳定的志愿者队伍。可以引进专业的社会工作者、也可以对村干部进行专业化的培训,然后介入农村留守老人的心理需求问题,逐渐培养农村留守老人的自助和互助问题 [8] 。二是利用个案与小组工作解决留守老人的个人问题,即一对一为老人进行服务。加上目前留守老人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所以运用个案介入工作有利于帮助老人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孤独感,获得精神慰藉。

4.2.2. 弘扬孝文化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社会力量拥有更多为社会提供服务的机会。“乡风文明”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乡村振兴的文化保障,孝道文化是乡风文明的精髓与核心 [9] 。当前,部分农村留守老人孤独感强烈,缺乏亲友陪伴,主要是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更多的青壮年流向城市,受到城市一些文化的影响,使得孝文化逐渐衰退。社会力量在此时应积极发挥作用,大力弘扬我国爱老、敬老的优良传统,重塑孝文化。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组织各种以孝为主题的文化活动,讲述爱老敬老的事迹,尤其是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选取典型事迹,从而唤起人们深层次的精神共鸣。另一方面,成立孝文化评价机制。针对子女外出务工的家庭,定期上访农村留守老人,询问其子女回来看望老人的频率,在物质和精神层面给予老人的关怀度如何,父母对子女陪伴的满意度如何进行评价,从而进行综合打分,得分最高者可获得文明家庭的荣誉称号。

4.3. 家庭层面

4.3.1. 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各种文化活动

老年人的精神需要得不到满足,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其参与精神生活类的文化活动不够积极主动。因此,要想进一步缓解农村留守老人的心理孤独感,子女可以鼓励老人积极参加各种文化活动,在文化活动中与人沟通、交流,满足自身的交往需要。同时,感受文化活动的深层意蕴,自己也可以依托文化活动,开展一些文化竞赛、艺术展示,这不仅可以满足自身的精神需求,还可以获得自我实现的需要,从而更好地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发展。

4.3.2. 子女提升对留守老人的照料水平

农村留守老人大多年事已高,主要依靠耕作土地获得微薄收入,这其中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是无法估量的。再加上我国农村地区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单纯依靠国家的社会保障也是难以应对当前物价上涨的现实情况,因此,子女应积极给老人提供物质支持,让他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更重要的是,外出务工子女应定期回来看望留守老人,有耐心地与老人进行沟通和交流,特别是针对身体状况不好的老人,子女应给与更多的陪伴与心理疏导,引导老人培养积极向上的心理。总之,留守老人缺乏精神寄托和情感支持,子女应该主动承担起赡养老人的责任,在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上,满足留守老人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董瑞丰, 田晓航, 邱冰清. 面对2.64亿人, 中国守护最美“夕阳红”[N]. 人民日报, 2021-10-14(004).
[2] 黎德化. 现代人精神需要与灵魂拯救[M]. 呼和浩特: 内蒙古出版社, 1999.
[3] 马明. 马克思精神需求理论视域下我国农村留守老人精神需求问题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石家庄: 河北师范大学, 2016.
[4] 张艳国. 论精神需求[J]. 天津社会科学, 2000(5): 36-40.
[5] 张邦辉, 李为. 农村留守老人心理需求的社会支持系统构建[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24(1): 145-154.
[6] 李国和, 曹宗平.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服务的困境与出路[J]. 兰州学刊, 2021(6): 151-160.
[7] 王武林, 杜志婕. 新时代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服务体系构建[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19(5): 98-107.
[8] 孙唐水. 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的对策探讨[J]. 社会工作(下半月), 2010(12): 47-50.
[9] 李俊凯. 农村留守老人养老困境及对策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太原: 山西大学,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