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青年亚文化视角下丧文化现象的剖析与防范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of the Phenomenon of Mourning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temporary Youth Subculture
DOI: 10.12677/AP.2023.1312713, PDF, HTML, XML, 下载: 110  浏览: 212 
作者: 鲁 倩: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关键词: 丧文化亚文化心理健康Mourning Culture Subculture Mental Health
摘要: 当前所兴起的“丧文化”是一种新兴的青年亚文化形态,以颓废、自我贬低为主要特征。它是一种在年轻人中广泛传播的一种带有颓废、绝望、悲观等负面情绪的语言、文字或图像。例如生活中出现的“躺平”“废柴”与“葛优躺”等,都是新媒介环境下青年亚文化的集中体现,折射了当代年轻人的精神特征与群体焦虑,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时代青年社会心理与社会心态。本文以丧文化为研究示例,对当代青年亚文化现象进行剖析,以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提出针对性防范措施。
Abstract: The current emerging “mourning culture” is an emerging form of youth subculture, which is mainly characterized by decadence and self-degradation. It is a language, text, or image widely spread among young people with negative emotions such as decadence, despair, and pessimism. For exam-ple, “lying flat”, “waste wood” and “Ge You lying down” in life are the concentrated embodiment of the youth subculture in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reflecting the spiritual characteristics and group anxiety of contemporary young people, and to a certain extent, reflecting the social psychol-ogy and social mentality of young people in the new era. This paper takes the funeral culture as a research example to analyze the contemporary youth subculture phenomenon, in order to put for-ward targeted preventive measures for the ment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文章引用:鲁倩 (2023). 当代青年亚文化视角下丧文化现象的剖析与防范. 心理学进展, 13(12), 5620-5625. https://doi.org/10.12677/AP.2023.1312713

1. “丧文化”现象概述

1.1. 丧文化现象的流行

近几年,“丧文化”在青年人中呈现一定的流行趋势。网络解释大致含义是指青年亚文化是一种新兴的青年亚文化形态,是一种在青年人中广泛传播的带有颓废、迷惘、悲观、绝望等情绪和色彩的语言、文字或图像(宫敏燕,周桃顺,2021)。“丧文化”是一种无理想,无目的,无追求的生活状态,对自己的社会角色、定位等无法精准捕捉,出现了厌倦、懒惰等心态,在生活工作中缺少责任感和合作精神。

“丧文化”所反映出的是当前青年群体一定的社会心态特征。那么它产生的根源是什么?

客观上来说,“丧文化”的产生与所处时代的社会、政治、经济、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多种因素相互交织,非常复杂。主观上来说,与个人成长的环境、生活经历有关。现在的青年相当一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小时候他们是家庭的中心,承受了过多的关爱,而进入社会后,个人不再处在舞台的中央,社会压力的增大、心理感受的落差、人际关系的改变等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消极情绪的产生,从而促使他们在“丧文化”中寻找精神上的慰藉。

“丧文化”的流行不单单是青年个人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社会、家庭、学校、网络都对这一社会现象的形成与流行有较为深远的影响。最大程度地消除“丧文化”带来的消极因素,是全社会的责任。当前,积极向上仍然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主流,“丧文化”还远没有对主流的积极进取向上的价值观形成偏离性的影响。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要对“丧文化”加以重视。

应该说,任何社会状态下都可能产生一定程度的“丧文化”。历史上比较有名的“犬儒”主义的代表人物,诸如春秋时期的庄子,东晋时期的陶渊明、嵇康,古希腊的安提斯泰尼、狄奥根尼等,都可以视为“丧文化”的代表。“丧文化”与具体个人的文化层次、生活条件有关,也与个人的内在人格有关,表现形式因人而有很大的不同。既然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所以不能一味地压制、拒绝、批判。“丧文化”并不是只能带给人们负能量,而是在大多数情况下的大多数人只是以此来讽刺、吐槽一些现状,表达一种情绪,或者只是一种自嘲、调侃,以此获得一定压力的缓解(刘婷,2022)。一般而言,大多数人身上都有“丧文化”的影子。例如近几年出现的“独丧丧,不如众丧丧”,这是青年亚文化的又一次“逆行”。而20岁左右的我们也处在不断探索人生可能性的阶段。在这个最为混乱、最容易迷茫的年纪里,我们都容易受到丧文化乃至亚文化影响。

1.2. 丧文化现象的理论依据

1.2.1.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理论

“丧文化”是一种社会意识现象,它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也会对社会存在起的一定的反作用。第一,“丧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必然由与其相应的社会存在相联系,由此要对“丧文化”的成因进行分析,必须从现实的社会实际出发,而不能把研究思维限制在意识的层次上。第二,“丧文化”作为社会意识,具有能够的反作用,它内部所蕴涵的消极的情感等,都会阻碍社会的发展。第三,“主流文化”和“丧文化”同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丧文化”的快速蔓延将不可避免地威胁“主流文化”的发展,进而影响着“主流文化”的统治地位;大学生作为“丧文化”的主要制作和传播者,我们需要提高他们对主流思想的认同感,以减少“丧文化”对他们的负面影响。

1.2.2. 人与环境关系理论

马克思主义是一门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想发展规律进行研究和揭示的科学。马克思、恩格斯对“人与环境”的关系学说进行了扬弃地发展,对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丧文化”所造成的不良气氛,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生活环境等都有一定的负面作用,对高校的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依据马克思地人与环境关系理论,要解决当代大学生“丧文化”问题,必须充分发挥人在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中的主体性、主导性作用,创造一种健康、积极的社会环境,引导大学生走出“丧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1.3. 丧文化现象的社会意义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丧文化”的流行趋势不可逆转,那么对“丧文化”的深入研究,对培养大学生的三观等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国家、社会和高校对“丧文化”缺乏有效引导的社会大环境下,以“丧文化”为切入点,对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态度、价值取向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使社会各部门对其进行及时的教育和指导,以消除互联网上“丧文化”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引导大学生正确面对“丧文化”,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战胜负面情感,预防堕落。同时,这将有助于加强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与归属感,它还能帮助当代大学生增强理想信念,振奋精神状态,提高综合素质,忠实地肩负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任务!

2. “丧文化”现象流行的原因

2.1. 心理和社会因素

“丧文化”的盛行,有其相应的心理学原因。青少年,特别是18~25岁的青少年,这个阶段的自我意识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还未达到健康的程度。这个时期的年轻人有很强的自我担忧和情绪不稳定,容易出现情绪上的巨大波动,同时,由于他们还处在一个探索生命的无限可能的特殊时期,所以他们很容易迷失自己,并被不同的亚文化所感染。由于“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之间的巨大差异,并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很难逾越,个体会采取“防御型悲观”的心态,也就是通过降低预期,避免因可能的失败或不能实现而导致对自身价值的质疑与否认。

2.2. 网络文化盛行和发展的原因

在如今的大数据网络时代,各种题材的美学话语体系通过网络词语开始大量的生成与运用,对亚文化形态进行了重新建构,深化并巩固了相同类型的亚文化群体的认知,同时也扩大了各群体的美学认知与群体间的差异性。“丧文化”的兴起,是伴随着“宅文化”、“ACG文化”等新兴事物的出现而出现的,其背后也存在着大量的外来文化的注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全球化的进程也在不断地推进的同时,也带动了世界各地的文化的交融。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中,由于年轻人对互联网的精通,所以他们更容易吸收来自其他国家的文化,并且把它们和各种亚文化、糟粕文化结合在一起,进行二次创作。这就为我国“丧文化”的产生提供了深厚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基础。

2.3. 媒体传播因素要素

传媒技术所带来的“去精英化”使互联网文化再生产在主体、内容、形式等方面呈现出“降维”态势,对各种边缘人群的美学认知与价值取向进行了夸大,并引发了社会审美与文化共识的断裂。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技术为人们提供了更为便捷的信息传递与社会化手段。与以往的线下交流相比,互联网给年轻人的交流带来了更便捷的途径,逐渐形成了一个以相同的文化背景和兴趣爱好为划分特点的垂直社会网络,有着相同的沮丧心理的年轻网友们通过网络聚合,进行“丧文化”的生成、加工和传播。

2.4. 商业营销要素

“丧文化”之所以能够风靡全球,主要原因就是商业因素的影响,比如日常聊天中的“丧文化”表情包、奶茶中“丧茶”等“丧文化”周边产品的产生与发展,就是资本利用了“年轻群体反感鸡汤文化”这一营销点。年轻群体利用“丧文化”周边产品表达自嘲等含义,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丧文化”的传播,而网红们以“丧文化”为主题的持续传播,成为“丧文化”得以持续传播的一个关键因素。

3. “丧文化”现象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3.1. “丧文化”对当代青年主流价值观的影响

当代青少年是互联网的使用者、传播者,他们的价值取向也是多元的,而青年亚文化又是这其中最为复杂、表现形式与变化形式最为多样的。青年大学生试图用各种各样的“风格”来彰显自己与众不同的个性,以此来“抗衡”主流文化,为自己寻找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在现代社会中,年轻人在生活和工作中没有平等的发展空间和,因此他们对自己没有发言权感到非常的不满意,他们会以各种方式来反抗主流话语,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对这个社会和这个世界的观点。“丧文化”是一种新型的青少年亚文化,它在现实世界中找到了其滋生与发展的土壤,并引发了一部分年轻人的悲观、颓废情绪,以此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3.2. “丧文化”对当代青年工作和生活的影晌

当前,“丧文化”的流行与发展,给青年及学生的工作、生活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在生活上,部分青年不愿工作,有的沉溺在网络游戏中。在工作上,他们认为自己初入职场实质上就是“打杂一族”。没有发言权,也没有上升发展空间。在这种现实境遇下,部分青年开始出现践行“丧文化”的行为。由于付出的努力并不一定能得到好的效果,所以很多人都会选择停下脚步,以一种消极的、悲观的态度投入到工作中,对未来的生活失去了追求的动力。

3.3. “丧文化”对当代青年人际关系的影响

时下年轻人热衷的“丧文化”看似无害,实际上却对现代年轻人的人际交往造成了严重的消极影响。年轻人虽然嘴上常说自己躺平、佛系,但是还为了未来、理想等付出实际的行为和努力。有时候,自我贬低一下没有什么,但是长期下去,你就会失去与人交往中最重要的一环——信任。而年轻人在社会交往中长期使用“丧文化”,必然会形成一种负面的交谈习惯。虽然“丧文化”的自嘲、娱乐表达了年轻人的心声,但若不加以控制地使用,不仅会让自己的心情低落,也会导致与朋友、家人等人际关系的僵化。

4. “丧文化”现象对大学生负面影响的防范措施

4.1. 以线上带动线下,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发育和表现需要, 对恶意的炒作和偏激行为进行抵制

“丧文化”的出现和盛行,不仅有其现实意义,更受网络环境的影响。所以,对大学生进行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教育方法,是一项值得重视的课题。一方面,要重视青少年在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要对他们最感兴趣的学习、情绪、就业等问题给予足够的关心,在根源上杜绝他们产生颓废的情绪的源头;另一方面,要认清在年轻人群中流行“丧文化”的原因,以及他们的心理和表达方面的诉求,将网络舆论场作为发现现实问题、了解青年诉求、主动准确引导的关键场所,并在网上收集整理、分析研判、在线应对已出现、或即将出现的问题,以此降低“丧文化”在网上的蔓延程度和青少年的参与程度。另外,要同时发挥教育工作者和社会管理者的角色影响力,在商业行为、文化行为等领域加大监督力度,遏制“丧文化”的恶性传播,对社会文化中的一些偏激倾向进行积极的引导和矫正,为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创造一个有利的发展环境。例如:2021年地热播剧《觉醒年代》正是弘扬了当代主流价值观,激发了青年地奋斗精神,与当时“丧文化”中地颓废、躺平形成了鲜明的对地,高校思政课以此为教育途径,是全国青年地一堂“大思政课”。

4.2. 加大对网络文化的监管,充实青少年的精神生活,建立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社区环境

“丧文化”的兴起源于青年的无意义状态,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缺乏符合青年特点的高质量的网络文化(蔺芳,王志杰,周培京,2017),比如弘扬主流文化、积极价值观文化的缺失。要破除这种“无趣”状况,必须加强高质量的网络文化建设,以此充实青年人的精神生活。青年不仅是网络文化的参与者、接受者,也是网络文化的创作者。一方面,启示教育者应当准确把握青年的网络文化需求;另一方面,也提示我们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用主流健康的网络文化来充实青少年的精神生活,为大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身心发展的网络文化氛围,防止“丧文化”对大学生的冲击。例如目前主流媒体纷纷进入短视频平台,通过“央视新闻”账号1.6亿的粉丝数目可以看出主流媒体通过打造青年喜闻乐见的网络文化,来弘扬社会主义的主流价值观。

4.3. 加大青少年网络素质教育,培育其正确的网络三观

青少年容易被“丧文化”所影响,其根本原因是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及缺乏对互联网的了解。要解决“丧文化”对青少年的危害,就必须把网络素质教育作为青少年教育的切入点,把培养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作为新时代教育工作者,要根据当代互联网发展的新特征,不断地对大学生进行网络素养和能力的培养。在应对“丧文化”蔓延的过程中,应锻炼青少年明确是非观念的能力,不断强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在网络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地对网络信息做出正确的评价,以防止“丧文化”的不良影响。

5. 结语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丧文化”呈现出一种“盛而衰、盛而衰”的趋势,其产生的原因很多,本文认为,首先,我国的社会阶层流动呈现出一种“扁平化”的趋势;二是构建青少年的心理防卫体系;三是网络媒体平台的推波助澜;四是社会象征交互作用的持续构建。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其进行更理性的分析的同时,也需要通过家庭、学校、民族社会等宏观层面的力量进行干预与指导。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这世上唯一的英雄,是看清人生的真实,仍然爱着人生。”“丧”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但是带着一身“丧”去爱人生,才是最帅的。今日“丧”,是为明日做好准备,年轻人“丧”时可以,“丧”不可无。年轻人要有信心,要有责任感,要有信心,要有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困难,去奋斗,直到成功。

参考文献

[1] 宫敏燕, 周桃顺(2021). 社交网络中青年“丧文化”的社会学阐释. 新媒体研究, 7(23), 85-88.
[2] 蔺芳(2017). 王志杰, 周培京. “丧文化”现象的剖析与防范. 北京教育(高教), (11), 22-24.
[3] 刘婷(2022). 大学生“丧文化”现象透视及对策研究.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42(6), 3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