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情景教学法在泰国初级汉语课堂中的应用
The Application of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lementary Chinese Classroom in Thailand
DOI: 10.12677/ae.2024.14112147, PDF, HTML, XML,   
作者: 骆元麟: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关键词: 泰国汉语教学情景教学法教学设计Thai Chinese Teaching Scenario Teaching Method Teaching Design
摘要: 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高,中国与泰国之间的交流日益深入。作为泰国学生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汉语教师在泰国的角色尤为关键。在泰国初级汉语教学中,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具体情境来调动学习者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然而,目前关于将情景教学法应用于泰国初级汉语教学的研究还相对不充分。因此,笔者尝试结合情景教学法与泰国初级汉语课堂进行教学设计和实践,完成了《图书馆和教室都没有座位》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最后通过教学总结与反思可以发现,运用情景法教学,学生参与愿望更高、课堂氛围更好。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China’s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the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Thailand are getting deeper and deeper. As an important window for Thai students to learn Chinese and understand Chinese culture, the role of Chinese teachers in Thailand is particularly crucial. In the primary Chinese teaching in Thailand,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arouses learners’ interest and improves learning effect by creating specific situations. However, at present, the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to primary Chinese teaching in Thailand is relatively insufficient. Therefore, the author tried to combine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with the primary Chinese classroom in Thailand to carry out teaching design and practice, and completed the teaching design of the text “There Are No Seats in the Library and the Classroom”. Finally, through the teaching summary and reflection, it can be found that the students’ desire to participate in the teaching with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s higher and the classroom atmosphere is better.
文章引用:骆元麟. 论情景教学法在泰国初级汉语课堂中的应用[J]. 教育进展, 2024, 14(11): 899-904. https://doi.org/10.12677/ae.2024.14112147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外国人学习汉语已经成为一股潮流。“汉语热”让国际中文教育迎来了黄金期,而泰国作为东盟成员国中的第一个与中国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的国家,两国之间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因此,赴泰国的中文教师志愿者数量不断增加,对于泰国学生的汉语课堂教学设计变得尤为重要。而依据英国结构主义和克拉申“i + 1”理论的情景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创设具体情景来充分调动学习者兴趣,提高学习效果的教学方法[1] (刘幸君,2016)。课堂上的情景法教学,教师采用图片、实物、身势语和动作、角色扮演、游戏活动等教学手段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模拟日常生活的情景,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体验到接近真实的日常交际对话,能够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习,达到寓教于乐的良好效果[2]。但是,目前关于将这两者结合的研究还相对不充分,本文旨在尝试将情景教学法与泰国初级汉语教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为情景教学法在泰国初级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一些借鉴意义。

笔者于泰国彭斯丽维他亚教学点任教期间发现,情景教学法通过言语创设情景、图画再现情景、表演体会情景等多种方式,结合泰国学生特点,使泰国中学汉语初学者自然地进入中国生活的具体语境,身临其境地感悟语言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用法,不仅增强了学习兴趣,还提升了学习效率。笔者希望通过在课堂中结合情景教学法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提高泰国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为泰国的汉语教师提供参考,使情景教学法在泰国汉语初级综合课堂乃至海外其他孔子学院得到更加有力的推广和应用。

2. 研究现状

2.1. 情景教学法在国内研究现状

随着社会的进步,许多学者们越来越意识到情景教学法在教学上的重要性,于是对于情景教学法的研究很快提上了日程。首先情景教学法被介绍到外语教学中,主要侧重于对教学的作用。随着在课堂教学中不断使用,情景教学法被运用得非常纯熟,在外语教学领域中能够独当一面。王岩(2011)认为学生都有自己思想,自然会产生心理差异,情景教学善于创设想象空间激起学生情感产生“心理场”,引导学生更深入地透彻理解[3]

刘珣(2000)阐述了50~60年代“口语法”称为“情景法”的原因,他强调口语法的主要特点就是在自然情境中学习语言,这样在情景中发音就可能会避免一些误会的出现。周小兵(2004)认为在初级口语的教学原则里,口语课的精讲在一定的情景之下立足于功能[4]。柏霁珊(2011)阐述情景法教学不仅给口语教学课堂添加趣味性,而且还创设不同的语言情境。学生在其中通过学习不同的语用特点来提升语言的实践性。因此在初级阶段口语课堂中情景法是最适合运用的[5]。在我国初级阶段的口语教学中,情景法教学成果颇丰[6]-[8] (于金力,2020;徐晓丹,2014;蒲娜,2018;杨丹,2012等),本文是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也采用情景教学法,在汉语初级阶段的课堂进行应用进一步的研究,希望能够对情景教学法的相关研究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2.2. 情景教学法在国外研究现状

情景教学法是第二语言重要的教学法之一,它在很大程度上继承并发展了兴起于德国法国的直接法。英国语言学家帕默(1922)针对情景教学法提出“口语法”的概念,他认为口语的语言结构孕育在情景里[9]。这种教学主张在其他教学法流派中也可窥见:美国的听说法主张教授教学内容要放入情景、语境;法国的视听法也强调语言材料的不可替代性,有机结合日常生活情景与常用语言,创造真实语境从事语言技能的活动,从而帮助学习者运用语言游刃有余;任务法也主张把学习语言的任务放入到真实的交际环境中去完成。上述的教学法都阐明情景法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情景教学法的理论很早广泛地运用于外语教学界。克拉申的“输入假说”理论(Krashen, 1985)提出的理解性输入就需要情景的参与,环境的帮助对于语言习得必不可少[10]。著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认为:“情景教学法就是学习时将文中所发生事情的场景真实的还原在课堂上。由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对于文中所讲的事情或场景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启发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再加上教师对于情景的巧妙设置,使学生的学习效果达到预期效果。”霍恩比(Snell-Hornby, 2006)的“综合法”认为情景教学刻意创设语境,就是为了带给学生真实感受。因此情景教学法在注重情感体验和实践的基础上,再加以教师还原情景时运用“活的语言”,学生的学习效果自然很好[11]。相关学者也提出情景教学法相关理论被一些教科书纳入教材内容里,不乏一些经典教材和教学理论。

3. 彭斯丽维他亚学校中文班教学现状

坤彭斯丽维他亚学校(Pongsiri wittaya school)是一所私立教委学校,招收了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学生。此校泰国本土汉语教师有8个,汉语教师志愿者3个。汉语课堂采用协同教学模式,由汉语志愿者老师和本土老师轮换主导课堂。在课程安排上,小学部每周一节汉语课,初中部每周两节汉语课。每上两节课会安排口语测试,测试内容主要为对话练习,结果将作为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学期末会安排一次汉语期末考试作为最后成绩,占总成绩的30%,听说读写能力都有所侧重。

小学部和初中部汉语教材都选用的是《体验汉语》。主要适用于未系统学习过汉语的零起点学习者的泰国汉语学习者。此教材内容多为生活类的话题,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都有所涉及,且与泰国息息相关。

本校学生从小学开始学习汉语,但全校学生汉语水平仅停留在“你好”“再见”等入门阶段。其根本原因是学校并未要求学生的汉语水平须达到某级别,例如平时测试及期末考试都会适当“放水”让学生及格。因此,学生没有学习压力,不会付出努力,仅当作兴趣学习。

笔者担任彭斯丽维他亚学校初中部汉语教师,教授初一、初二和初三年级的教学任务。在听课实习阶段发现:1) 本土教师大多使用泰语教学,学生汉语输入不足,且开口率低,汉语练习较少;2) 课堂秩序混乱,学生学习效率较差;3) 本土教师发音不标准,有误导学生现象;4) 课程设计主要以传统法为主,趣味性较少,“大满贯现象”使学生提不起汉语学习兴趣。

4.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为课堂观察法,笔者于2024年1月对泰国彭斯丽维他亚学校初三年级18个班级进行为期两周的情景法的汉语教学。在这段教学期间,笔者有意识地探索了情景教学法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对学生在课堂表现上的实地观察,用拍摄视频和查看搭档老师的听课记录的方式,记录与学生的互动频率、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最后通过平时成绩的测试,了解实际教学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这种方法的直接性和具体性使得笔者能够捕捉到细微的教学细节和师生互动,提供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有助于提升汉语教学的质量。

5. 情景教学法在初级汉语综合课的教学设计

笔者以教材中第4课《图书馆和教室都没有座位》为例设计教学和实践,该教材不仅符合泰国中学九年级学生的年龄层次和性格特点,又与彭斯丽维他亚学校的教学宗旨高度契合。

5.1. 教学目标

5.1.1. 认知领域目标

1) 主要借助语言描述和图片再现两种方式进行情景创设,通过对课文中生词“实验室、座位、从……到……、这样、办法、图书馆、教室、要不、操场、天空、干净、跑道、草坪”等的学习,学生能够准确认读其拼音及含义,并能够正确使用。

2) 通过教师对语言点“从……到……”的讲解和基于情景教学法设计的操练活动,使学生理解语言在实际情景中的用法,在未来的现实生活中学以致用。

3) 通过对课文第一部分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含义,并在老师引导下独立表演课文对话,在表演中感悟情景,加深对语言点的理解。

5.1.2. 技能目标

1) 听:能够听懂每分钟180个音节以上语速的课文。

2) 说:能够叙述本课内容,以对话体表演本课内容。

3) 读:能够以每分钟200个字左右语速朗读课文内容。

4) 写:能够书写本课重点词汇。

5.1.3. 情感目标

1) 学生有了解中国学生校园的兴趣。

2) 学生有描述自己学校的愿望。

5.2. 教学重难点

1) 词汇部分:“实验室、座位、从……到……、这样、办法、图书馆、教室、要不、操场、天空、干净、跑道、草坪”等词汇记忆和理解。

2) 语法部分:“从……到……”的用法。

3) 课文部分:理解课文对话含义,并能以较为规范的语音语调朗读并表演课文。

4) 汉字部分:认识“好”“冬”“饭”并能够书写汉字。

5.3. 课时安排

本课安排两学时完成,每课时45分钟,两课时连上,课间休息10分钟。

5.4. 教学过程

1) 组织教学:师生问候,教师一一点名问好,检查学生是否到齐,并让学生迅速进入课堂状态。

2) 复习导入:【课件展示拼音】教师带领学生读一遍拼音,随后随机检查学生拼音掌握情况。【PPT展示上节课《我和他不一样》课文内容】学生表演课文内容。检查学生上节课遗忘情况同时吸引学生注意力。

3) 新课讲解:教师提问:学校里有什么?【PPT展示校园设施图片】

【出示PPT展示操场图片】

老师:听老师读——操场。(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并纠音)

【出示PPT展示实验室图片】

老师:听老师读——实验室。(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并纠音)

【出示PPT展示图书馆的图片】

老师:听老师读——图书馆。(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并纠音)

【出示PPT展示教室的图片】

老师:听老师读——教室。(教师领读,学生跟读,教师纠音)

【出示PPT展示草坪的图片】

老师:听老师读——教室。(教师领读,学生跟读,教师纠音)

【展示所学新词汇图片】

(随机抽查学生掌握情况:xx同学这怎么读?检查学生掌握情况,纠音巩固。)

【PPT展示校园全景图像,并画出从图书馆到教室的线路】

引出:从......到......语言点。(答案:从图书馆到实验室)

【PPT展示多个线路,引导学生说短语】

从超市到邮局、从曼谷到北京、从星期一到星期五、从早上到晚上、从八点到九点

4) 新课操练:【运用情景法,教师将生词卡片铺在地上,创设“小校园”情景】一个学生说说短语“从XX到XX”,另一个学生按照指令走路线。

【播放课文对话视频】学生先听,然后自行练习句子,最后找学生表演对话内容。

【PPT展示“好”“冬”“饭”书写顺序,学生书写】

5) 巩固练习:【展示所学新词】利用图片呈现真实情景,并让学生体会情景,锻炼其听说能力。

6) 布置作业:将未配音版视频发给学生,学生为课文视频配音,下节课前发给老师。

6. 情景教学法在初级汉语综合课的教学总结与反思

6.1. 课堂教学总结

基于情景教学法,通过设计彭斯丽维他亚中学的汉语初级综合课教学。运用多种方式将语言创设为情景,包括图片展示情景和游戏表演体会情景等。从泰国学生在汉语课堂中的表现来看,这样做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对基于情景法设计的各种教学环节表现出明显的兴趣。课堂氛围和学生的参与度显著提高。大多数学生比以前更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更愿意与教师互动并发表自己的想法。他们从被动记忆转变为主动参与,而教师则在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中成功实现了充分锻炼学生听力和口语能力的教学目标。

尽管将情景教学法应用于初级综合课需要进行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但只要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掌握所学内容在真实场景中的应用,这样的准备是有意义的。

6.2. 对实际教学效果反思

1) 学生在汉字的认读方面缺乏训练。尽管学生对于生词和语法的意义及用法有一定的掌握,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拼音的辅助。在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时意识到,在情景教学法的课堂上没有为学生提供书写和辨认生词对应汉字的环节。忽视了学生对于汉字的认读,纵容学生使用拼音。长此以往,学生无法脱离拼音的依赖,会对汉字产生抵触情绪,将会打击部分学生的汉语学习兴趣,带来负面影响。

2) 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运用情景教学法,教师需要在课前备课时认真细致地准备好各种情景材料,情景材料语言应简短,尽可能利用学过的词语,以旧引新,以新温旧,新旧结合。情景提出后,教师对根据情景所做的语言练习要求要明确,示范例句要做好。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以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7. 结语

本文以彭斯里维他亚学校汉语课堂的初级汉语学习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情景法在泰国汉语教学中的课程设计及适用性。通过自身实践发现,运用情景法对于初级汉语学习者而言,由于其所掌握的词汇并不多,会降低极小部分汉语水平较薄弱的学生的积极性,但可以调动大部分泰国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在该教学法下,教师可以利用周围环境或提前准备的实物、图片、多媒体等创设出生动形象的情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尤其在增强泰国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方面成效显著,有利于学生长期保持对汉语学习的热情,提高他们的汉语水平。

参考文献

[1] 刘幸君. 情景教学方法在初级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D]: [硕士学位论文]. 锦州: 渤海大学, 2016.
[2] 郑珊珊. 情景教学法与情境教学法概念的诠释[J]. 北方文学, 2018(8): 165.
[3] 王岩. 情景教学法在现代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13(3): 52-53.
[4] 刘珣.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 北京: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1.
[5] 柏霁珊. 论情景教学法在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J]. 安徽文学, 2011(12): 225.
[6] 周小兵. 对外汉语教学入门[M]. 广州: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4: 4.
[7] 蒲娜. 情景教学法在初级汉语口语课的教学设计——以泰国程逸女子中学高二汉语专业班为例[D]: [硕士学位论文]. 昆明: 云南大学, 2018.
[8] 于金力. 情景法在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教学中的应用[J]. 汉字文化, 2020(24): 97-98+109.
[9] Palmer, H.E. (1922) The Oral Method of Teaching Language. W. Heffer & Sons Ltd. Publications.
[10] Krashen, S.D. (1985) The Input Hypothesis: Issues and Implications. Longman.
[11] Snell-Hornby, M. (2006) The Turns of Translation Studies: New Paradigms or Shifting.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