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CS模型的“会计科目按经济内容分类”教学设计
Teaching Design of “Accounting Subjects Classified by Economic Content” Based on ARCS Model
DOI: 10.12677/ces.2024.1211795, PDF, HTML, XML,   
作者: 谢雪婷:重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重庆
关键词: ARCS模型学习动机会计教学ARCS Model Learning Motivation Accounting Teaching
摘要: 本文针对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学习现状,利用ARCS模型能有效激发与维持学生学习动机这一优势,以《基础会计》中“会计科目按经济内容分类”为例,基于ARCS模型注意、关联、信心、满意四个维度进行教学设计。
Abstract: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current learning situation of vocational accounting students, using the advantage of the ARCS model that can effectively stimulate and maintain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 Taking “Accounting Subjects Classified by Economic Content” in “Basic Accounting” as an example, teaching design is based on the four dimensions of attention, correlation, confidence, and satisfaction of the ARCS model.
文章引用:谢雪婷. 基于ARCS模型的“会计科目按经济内容分类”教学设计[J]. 创新教育研究, 2024, 12(11): 264-269. https://doi.org/10.12677/ces.2024.1211795

1. 引言

2021年财政部依据“十四五”规划在《会计行业人才发展规划》(2021~2025年)中强调要加大基层会计人才培养力度,重视青年人才培养,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形成分层次、分类型、差异化的会计人才培养长效机制[1]。2022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提出要以中等职业学校为基础,建设一批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根据职业学校学生特点完善培养方式[2]。作为与产业联系最紧密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迫切需要从教学方法、教材呈现等方面进行变革[3]。因此,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与教学效果提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 ARCS模型理论

20世纪80年代,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约翰·M·凯勒教授基于学习期望理论提出ARCS模型,其核心假设是通过激发学习动机来提升学习效果。该模型从注意力(Attention)、相关性(Relevance)、自信心(Confidence)、满足感(Satisfaction)四个维度设计针对性的动机调控策略[4]。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发现,作为经典的学习动机模型,ARCS模型自提出以来受到学术界广泛认可,并被应用于不同学科、学段的教学研究中,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升学习成效。[5]其主要思路为:教师通过方法策略引起学习者的注意;在此基础上呈现学习内容与学习者已有经验或知识体系的关联性,使学习者感受到学习内容与个人切身相关;在教学过程中向学习者提供成功的机会,使学习者在教学活动中建立自信;最后借助外部激励与内部强化机制使学习者获得满足感。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ARCS模型的提出,为研究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导,为动机设计在教学过程中系统化、科学化地应用,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6]

Figure 1. ARCS model flow chart

1. ARCS模型流程图

3. ARCS模型在中职《基础会计》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3.1. 激发与维持学生学习动机

中职学生在《基础会计》教学过程中学习热情普遍较低,课堂活动参与度不高,只有当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发生改变时,学生的关注度才会有所提升。当前《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应聚焦于如何激发与维持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运用ARCS模型的注意策略,在课堂导入环节创设问题情景,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通过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持续关注问题的解决,达到激发与维持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目的。

3.2. 提升学生知识建构能力

中职学生普遍缺乏对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难以顺畅地实现新旧知识之间的桥梁搭建,将所学知识内化成体系,从而限制了既有知识在后续学习中的有效运用与迁移。ARCS模型中的相关策略正好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该策略要求教师重视《基础会计》教学内容与学生之间的关联性,促使知识内容与学生之间形成关联,提升学生知识建构的能力。

3.3. 树立学生专业自信

中职学生对课程价值的理解往往局限于其对未来职业的直接贡献,而忽视了教学内容在日常生活及个人成长中的潜在作用。这种认知使他们倾向于低估知识的实用性与广泛性,学习态度消极,难以激发对成功的正向期望。运用ARCS模型,教师可通过要求学生自定学习目标、设置多元的成就水平、教师适时激励,在潜移默化中强化自我效能感,树立学生的专业自信。

3.4. 增强学生满足感

中职学生往往对专业期望相对较低,学习过程中满足感不高,而教学内容的应用和学习效果的评价对增强学生满足感起着关键作用。运用ARCS模型的满足策略,学生通过对教学内容的运用得到内部强化,教师的积极评价得到外部激励。实施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考核,教师评量不局限于个体,还需关注群体表现。对取得进步的学生不吝鼓励,学生获得正向反馈后能直接增强其满足感。

4. ARCS动机模型在“会计科目按经济内容分类”中的教学设计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使用的《基础会计》为陈伟清主编的“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是依据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等现行财经法律法规,并参考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要求编制而成。“会计科目按经济内容分类”为《基础会计》第三章中重难点,运用ARCS模型进行教学设计,通过分析中职学生已有经验、学习心理等因素,辅助开展教学设计[7],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会计科目的分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基于ARCS模型的教学设计思路如表1所示。

Table 1. Teaching design ideas based on ARCS model

1. 基于ARCS模型的教学设计思路

ARCS模型

注意力(Attention)

相关性(Relevance)

自信心(Confidence)

满足感(Satisfaction)

设计思路

A1:如何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探究行为?

A2:如何维持学生注意?

R1:如何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经验联系起来?

R2:如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C1:如何帮助学生建立对成功的积极期望?

C2:如何使学生意识到成功是基于自己的努力和能力?

S1:如何为学生提供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

S2:如何为学生提供强化手段?

4.1. 注意力维度

注意是学习者进行学习活动的前提条件。要引起学习者的注意,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学习。注意可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改变呈现方式一般只是引起无意注意,而学习者面对有趣的问题则会引起有意注意[8]。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多地利用学生的有意注意来激发和维持学习动机。

4.1.1. 唤醒——吸引注意,激发探究

在《基础会计》的教学过程中,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可以利用新奇或不确定的事件,为学生创造出特定的情境,使抽象内容形象化,复杂内容简单化,减少学生的认知障碍。例如在新课导入环节,将本课探究内容隐含在故事中,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利用包子铺之当家分类作为新知引入:“小强是一名会计专业的学生,他的父母经营了一家包子铺,小强根据学习到的专业知识对包子铺的所有家当按会计要素进行分类,全部归类后,小强非常困惑,包子铺虽小但五脏俱全,怎样才能把它们分得清清楚楚呢?”

师:“这里涉及到的就是有关会计科目分类的内容,也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通过分类我们能确切地了解每类科目具体应该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大家有兴趣知道吗?”从包子铺的经营角度出发,能让学生发现会计科目的实用性、趣味性。

生:“哦,原来可以进行分类啊!有用,我要学!”注意从无意注意转变为有意注意,能够长时间激发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动机。

师:“那到底应该怎样进行分类呢?”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激发学生探究行为。

4.1.2. 维持——变化教学要素

单纯依靠讲解不利于维持注意,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要时刻关注学生,根据课堂情况适时变化教学要素,以达到维持学习动机的目的[9]。教师可以利用图片、表格、视频等媒体资料吸引学生注意,如通过展示资产类科目表、利用表格讲解其中科目分类,让学生对资产类科目有一个初步认识,思考资产类科目特点及其结构,带领学生回忆之前所学的会计科目,并帮助学生分类。资产类科目分类如表2所示。

Table 2. Asset accounts

2. 资产类科目

流动资产类

非流动资产类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短期投资、应收账款、原材料、库存商品、待摊费用等

长期投资、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等

4.2. 相关性维度

提高学生学习内容和学生实际需求的相关性,即让学生知道他们所学的知识内容是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有关联的,源于学生自身需要的内部动机。最基本的手段是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活动与他们过去的知识经验或某种利益相关[9]

4.2.1. 建构——教学内容生活化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架一个梯子,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经验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意识到所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如利用新课导入中包子铺之当家分类作为提要,教师提出问题。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会计科目的分类,知道每一个会计要素包括许多具体的内容,如果你是小强,正在经营这家包子铺,要想把其中的经济业务都记录下来,就要对会计要素做进一步的分类,那么包子铺中的固定资产有哪些呢?”

生:“蒸锅、笼屉都是固定资产!”

师:“包子铺中的原材料有哪些呢?”

生:“面粉、猪肉、调料是原材料!”

教师将教学内容与设定场景生活化,着重建立知识与学生之间的关联,能够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有效提升学生建构能力。

4.2.2. 定向——学习目标明确化

在学习过程中,明确的目的指向能够有效引领学生心脑联动。这就要求教师结合中职学生自身的特点以及对未来就业的目标,厘清学生的需求,从而设计紧密贴合学生个性化特征与学习需求的教学方案,确保授课内容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师:“本课所学的会计科目,既是学习复式记账的基础,又是填制记账凭证的基础。”

生:“这对后续章节的学习和未来工作都大有益处呢!”

在授课前向学生强调学习内容的重要性、于将来的职业生涯中有何用途,能够引起学生的关注,激发学生对知识的间接兴趣,为学生的学习动机创造着力点。

4.3. 自信心维度

学习动机理论认为,能力知觉和对成功的期望是影响学生信心最重要的因素,要让学生感知到自身具备成功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小教学步调,使学生获得阶段性成功体验,并对之前的成功经验逐步整合,以实现学生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的阶梯式上升[10]

4.3.1. 促成——创造成功机会

在课堂上教师要多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学生多参加到知识的建构过程中去,增强学生对自己能力的认可,自我效能感的强化有助于建立更高阶层的自信心。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有效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例如将班级学生分成多个小组,采用小组PK模式尽可能让更多学生参与到活动中。设定多元化的成就水平,对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提出难度有差异的问题,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机会。

4.3.2. 反馈——成功归因

学生对成功的归因会使其自信心随之提高。学生要清楚地知道成功是源于自身努力,就需要教师及时提供正向反馈,对学生的表现予以肯定,让学生意识到是自己具有能力且付出努力的结果,引导学生成功归因。学生从中受到激励,会进一步提高学习兴趣,强化知识技能,以期再次获得成功,形成良性循环。

4.4. 满足感维度

马斯洛在需要层次理论中提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是对于自我发挥和完成的欲望,使自己能够充分发挥已有能力和技能的需要[8]。学生付出努力后对结果感到满足,就会强化这种需要。

4.4.1. 应用——内部强化

通过教育游戏的形式呈现考察内容,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成功通关,能增强其满足感,同时通过变式训练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具体应用如下。

利用“谁是卧底?”这一热门游戏,将卡牌中的内容改编为不同类别的科目,拿到卡牌的人说出该类别下的会计科目名称。教师挑选负债类5张卡牌作为平民卡和资产类1张卡牌作为卧底牌一起放入纸箱中,卡牌如图2所示。六名学生依次抽取一张卡牌,根据自己拿到的卡牌说出对应会计科目名称。如抽到负债类卡牌,可以说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长期借款等。六人依次发言完毕后,由教师发布指令:“谁是卧底!”六名学生需迅速指出卧底,指证正确的学生为该小组计一分,指证错误则不计分。该游戏能够帮助学生熟悉按照会计准则进行分类的会计科目名称以及会计科目表的内容,对于学生容易混淆的会计科目加以强化和巩固,为学生在后续学习复式记账和填制凭证奠定扎实的基础。

Figure 2.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card “who is the undercover agent”

2. “谁是卧底”卡牌示意图

4.4.2. 奖励——外部激励

当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完成后,需要对教学活动进行归纳总结,这一环节对学生获得满足感至关重要,“谁是卧底”游戏结束后,教师通过学生在游戏中的知识掌握情况,对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通力合作的小组进行相应的奖励,其目的是让学习者在教学活动中及时获得满足感。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意识到这种满足感源于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让学生意识到学习会计知识非常有趣,可以解决很多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5. 结语

本文针对中职学生在基础会计课堂中学习动机不强的现状,利用ARCS模型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这一优势,设计基于ARCS模型的“会计科目按经济内容分类”教学方案。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关注学生不同的动机阶段,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通过多维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与学习内容的相关性、增强学生在学习中自信心、获得满足感,以期长时间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有效地提升学习成效。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关于印发《会计行业人才发展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J].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文告, 2022(2): 5, 40-58.
[2]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 [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2023(1): 42-45.
[3] 史少杰, 周蕾. 建设教育强国的现代化基本路径之职业教育探析[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24(12): 31-38.
[4] 廖鸿婧, 李坤. ARCS动机理论视角的线上大学英语教材使用效果研究[J]. 外语界, 2024(2): 45-53.
[5] 祖冰畴, 何运生, 陈烽, 等. 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翻转课堂设计与应用研究——深度学习的视角[J].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22, 36(3): 259-263.
[6] 陈立春. 美国“ARCS学习动机设计模型”的本土化研究[J]. 上海教育科研, 2009(12): 65-66.
[7] 余文晶, 程果, 潘逊. ARCS动机模型在工科课程案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船舶减振降噪技术”课程为例[J]. 教育教学论坛, 2024(13): 141-144.
[8] 吴庆麟. 教育心理学——献给教师的书[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9] 赵生龙, 王洁. “ARCS动机模型”下的地理学习动机设计——以人教版必修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为例[J]. 地理教学, 2019(23): 12-14.
[10] 潘诗莹, 王笑君. 基于ARCS学习动机设计模型的闭环式探究课堂设计——以“安培力的方向”教学为例[J]. 物理教学, 2023, 45(8):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