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学生的心理健康已经成为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高中生属于青少年的中晚期,这个时期的青少年会经历一系列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以及面对社会生活的不适应,他们会产生困扰、悲观和绝望等消极情绪,从而容易产生内部的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非自杀性自伤和自杀倾向等。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学生成长环境不断变化以及新冠疫情的影响,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更加凸显。根据《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小学、初中、高中学生的抑郁检出率分别为:13.5%、12.3%、10.8% [1]。抑郁症具有高自杀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等特点,成为当今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非常严重的心理障碍之一[2]。许多研究表明:有10%~26%的青少年存在着各种心理健康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情绪不稳定、人际关系复杂、焦虑、学业压力大等[3]-[6]。2023年4月27日,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的通知,其中明确要加强心理健康检测、开展心理健康测评并健全预警体系。
在此背景下,本研究选取重庆市2所中学高一、高二、高三共222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了解目前高中生心理健康的状况,分析其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并制定相应对策,从而促进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样本在重庆市抽取2所高中,再按照班级整群抽取高一、高二、和高三年级,共222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共发放问卷2228份,剔除无效答卷8份,其中包括未注明性别以及答题时漏答的问卷,有效率为99.64%。其中男生1046人,女生1174人;高一868人,高二721人,高三631人。具体情况见表1。
Table 1. Information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表1. 高中生被试情况表
年级 |
男 |
女 |
总计 |
高一 |
398 |
470 |
868 |
高二 |
341 |
380 |
721 |
高三 |
307 |
324 |
631 |
合计 |
1046 |
1174 |
2220 |
2.2. 研究工具
2.2.1. 一般资料调查表
本量表包括被试的年龄、性别、年级、生源地、家庭结构等内容。
2.2.2. 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
采用王征宇[7]翻译的SCL-90中文版量表。该量表共有90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5级评分制:1~5分别表示“无”“轻度”“中度”“偏重”“严重”。内容涉及感觉、情绪、思维、意识、行为、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方面,包含: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等10个因子。总分以及各个因子得分越高,则表明症状越严重,总分 ≥ 160、阳性项目数 ≥ 43或任一因子分 ≥ 2,可考虑筛选阳性。本研究中各个分量表的克隆巴赫α系数在0.956~0.962之间。各分量表与总量表的相关大于各分量表之间的相关;各分量表与总量表之间的相关在0.770~0.938之间。因此,该量表作为团体心理健康普查以及心理健康状况鉴别量表,在本研究中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
2.3. 质量控制与统计分析
采用团体测试的方法,由各校专职心理教师按班级统一施测。施测前由本研究主持人制定统一指导语,以确保资料的完整性和施测者能正确解答研究对象的疑问。原始数据由研究者按照编制的统一格式录入,并采用SPSS对数据进行汇总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等。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重庆市高中生在SCL-90量表各因子分的性别差异
以性别为分类变量,对重庆市高中生SCL-90各项指标进行成组t检验分析,结果见表2。结果显示,重庆市的男高中生在躯体、强迫、人际、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这9个因子上都显著低于重庆市女高中生,男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要高于女高中生。
Table 2. Comparison of gender differences in each factor score of SCL-90 among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Chongqing (M ± SD)
表2. 重庆市高中生SCL-90各个因子分的性别差异比较(M ± SD)
项目 |
男(n = 1046) |
女(n = 1174) |
t值 |
躯体 |
1.35 ± 0.45 |
1.47 ± 0.55 |
−6.025*** |
强迫 |
1.89 ± 0.69 |
2.04 ± 0.69 |
−4.814*** |
人际 |
1.66 ± 0.67 |
1.73 ± 0.66 |
−2.261** |
抑郁 |
1.60 ± 0.66 |
1.78 ± 0.71 |
−6.211*** |
焦虑 |
1.56 ± 0.62 |
1.68 ± 0.65 |
−4.682*** |
敌对 |
1.48 ± 0.63 |
1.66 ± 0.73 |
−6.375*** |
恐怖 |
1.41 ± 0.53 |
1.57 ± 0.61 |
−6.901*** |
偏执 |
1.49 ± 0.58 |
1.56 ± 0.63 |
−2.683** |
精神病性 |
1.47 ± 0.56 |
1.51 ± 0.54 |
−2.027* |
阳性项目数 |
30.40 ± 15.19 |
21.44 ± 11.93 |
−7.36*** |
总分 |
139.62 ± 47.43 |
150.55 ± 50.34 |
−5.25*** |
*p < 0.05,**p < 0.01,***p < 0.001,下同。
3.2. 重庆市高中生在SCL-90量表各因子分的年级差异
以不同的年级为分类变量,对重庆市高中生SCL-90各项指标进行方差分析。由表3可以看出:不同年级的重庆市高中生在强迫、人际、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这九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且阳性项目数与总分也存在显著性差异。总体来说,高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要优于高一、高三的学生。
为了进一步了解不同年级在心理健康量表中的显著性差异,对各个年级的心理健康量表各因子进行了多重比较,结果显示:在强迫因子上高三年级得分显著大于高年级得分(p < 0.001),高二年级显著得分大于高一年级得分(p = 0.01);在人际、抑郁、强迫因子上,高三年级得分大于高一、高二年级得分,高一年级得分大于高二年级得分。在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因子上,高三年级显著大于高一高二年级,高一高二年级之间的差异不显著。总体来说,高三年级的各个因子的得分大于高一、高二年级,高三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Table 3. Comparison of grade differences of each factor score of SCL-90 in Chongqing high school students (M ± SD)
表3. 重庆市高中生SCL-90各个因子分的年级差异比较(M ± SD)
项目 |
高一(n = 868) |
高二(n = 721) |
高三(n = 631) |
F |
躯体 |
1.43 ± 0.56 |
1.38 ± 0.44 |
1.44 ± 0.51 |
2.939 |
强迫 |
1.96 ± 0.71 |
1.87 ± 0.65 |
2.09 ± 0.72 |
17.767*** |
人际 |
1.70 ± 0.68 |
1.61 ± 0.61 |
1.79 ± 0.70 |
12.381*** |
抑郁 |
1.69 ± 0.71 |
1.60 ± 0.61 |
1.82 ± 0.73 |
17.408*** |
焦虑 |
1.60 ± 0.66 |
1.57 ± 0.58 |
1.71 ± 0.67 |
9.137*** |
敌对 |
1.60 ± 0.73 |
1.51 ± 0.63 |
1.62 ± 0.70 |
5.715** |
恐怖 |
1.43 ± 0.55 |
1.46 ± 0.57 |
1.58 ± 0.62 |
10.056*** |
偏执 |
1.54 ± 0.64 |
1.47 ± 0.57 |
1.59 ± 0.61 |
6.719** |
精神病性 |
1.48 ± 0.57 |
1.43 ± 0.48 |
1.58 ± 0.60 |
12.475*** |
阳性项目数 |
32.92 ± 21.92 |
31.78 ± 21.17 |
34.00 ± 21.96 |
15.385*** |
总分 |
145.21 ± 50.85 |
139.22 ± 44.45 |
152.71 ± 51.40 |
12.753*** |
3.3. 重庆市高中生在SCL-90量表各因子分的常模比较
将本研究中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和中学生测定的常模[8]以及全国常模[9]进行了单样本t检验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结果见表4。结果表明,本研究中高中生群体在躯体、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这九个因子得分都显著地高于全国常模;而在与中学生常模进行对比发现,在强迫和焦虑两方面是显著高于中学生常模的,在人际、敌对、偏执这三个因子上是显著低于中学生常模,其他的因子上则没有显著差异。
Table 4. Comparison of the norm of each factor score of SCL-90 in Chongqing high school students (M ± SD)
表4. 重庆市高中生SCL-90各个因子分的常模比较(M ± SD)
项目 |
本研究 (n = 2220) |
中学生综合样本 (n = 3283) |
全国常模 (n = 12,160) |
t中学生 |
t全国 |
躯体 |
1.41 ± 0.51 |
1.41 ± 0.42 |
1.37 ± 0.46 |
0.338 |
4.028*** |
强迫 |
1.97 ± 0.69 |
1.92 ± 0.60 |
1.66 ± 0.58 |
3.316*** |
20.892*** |
人际 |
1.70 ± 0.66 |
1.88 ± 0.62 |
1.51 ± 0.55 |
−12.833*** |
13.253*** |
抑郁 |
1.70 ± 0.64 |
1.70 ± 0.59 |
1.45 ± 0.53 |
−2.16 |
16.791*** |
焦虑 |
1.62 ± 0.64 |
1.55 ± 0.52 |
1.40 ± 0.48 |
5.304*** |
16.379*** |
敌对 |
1.58 ± 0.69 |
1.68 ± 0.60 |
1.48 ± 0.57 |
−6.928*** |
6.702*** |
恐怖 |
1.50 ± 0.58 |
1.47 ± 0.49 |
1.23 ± 0.39 |
2.199* |
21.625*** |
偏执 |
1.53 ± 0.61 |
1.73 ± 0.59 |
1.41 ± 0.50 |
−15.358*** |
9.359*** |
精神病性 |
1.49 ± 0.55 |
1.51 ± 0.50 |
1.34 ± 0.44 |
−1.62 |
12.818*** |
3.4. 重庆市高中生心理问题检出率
从表5的结果可见,有56.7%的高中生至少有一个因子高于2分,即存在着各种轻度的不良反应,有15.1%的高中生至少有一个因子高于3分,即可能存在中度或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在这九个因子中,在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和敌对这五个因子上高中生存在心理问题的高中生较多,这和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8] [10] [11]。
χ2检验表明,女高中生在躯体、强迫、抑郁、焦虑、敌对和恐怖这五种症状的比例高于男高中生,在其他的因子上,男女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Table 5. Component ratio of each factor of SCL-90 in Chongqing high school students
表5. 重庆市高中生SCL-90各个因子分构成比
项目 |
≥2 |
χ2 |
合计 |
≥3 |
χ2 |
合计 |
男 |
女 |
人数 |
% |
男 |
女 |
人数 |
% |
人数 |
% |
人数 |
% |
人数 |
% |
人数 |
% |
躯体 |
98 |
9.3 |
184 |
15.6 |
19.82*** |
282 |
12.7 |
15 |
1.4 |
26 |
2.2 |
1.85 |
41 |
1.8 |
强迫 |
400 |
38.2 |
567 |
48.2 |
22.75*** |
1067 |
43.5 |
87 |
8.3 |
124 |
10.6 |
3.24 |
211 |
9.5 |
人际 |
272 |
26.0 |
336 |
28.6 |
1.90 |
608 |
27.3 |
66 |
6.3 |
71 |
6.0 |
0.06 |
137 |
6.2 |
抑郁 |
238 |
22.7 |
368 |
31.3 |
20.57*** |
606 |
27.2 |
58 |
2.6 |
95 |
8.1 |
5.59* |
153 |
6.9 |
焦虑 |
206 |
19.6 |
298 |
25.3 |
10.20*** |
504 |
22.7 |
47 |
4.5 |
68 |
5.8 |
1.90 |
115 |
5.2 |
敌对 |
188 |
17.9 |
295 |
25.1 |
16.63*** |
483 |
21.7 |
42 |
4.0 |
85 |
7.2 |
10.66*** |
127 |
5.7 |
恐怖 |
150 |
14.3 |
258 |
21.9 |
21.50*** |
408 |
18.3 |
24 |
2.3 |
52 |
4.4 |
7.62** |
76 |
3.4 |
偏执 |
193 |
18.4 |
251 |
21.3 |
2.965 |
444 |
20 |
35 |
3.3 |
62 |
5.3 |
4.95 |
97 |
4.4 |
精神病性 |
170 |
16.2 |
201 |
17.1 |
0.3 |
371 |
16.7 |
32 |
3.1 |
36 |
3.1 |
0.15 |
68 |
3.1 |
一个因子以上 |
495 |
47.3 |
666 |
56.7 |
125.45*** |
1059 |
47.7 |
128 |
12.2 |
208 |
17.7 |
184.35*** |
336 |
15.1 |
4. 结论
重庆市高中生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15.1%。不同性别间的结果表明,重庆市的男高中生在躯体、强迫、人际、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这9个因子上都显著低于重庆市女高中生,男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要高于女高中生。不同年级间的结果表明,高三学生在强迫、人际、抑郁、焦虑、精神病性等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高一、高二年级的学生。同时,通过常模比较发现,本研究中高中生的九个因子均分都显著高于全国常模。重庆市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一定问题,特别是高三学生和女生群体。
5. 讨论
5.1. 重庆市高中生心理健康的总体情况
本研究对2220名重庆市高中生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他们的SCL-90的总分(145.40 ± 49.28)分,各个分量表的均分在1.41~1.69分。将SCL-90任意因子分 ≥ 3作为筛查标准,重庆市高中生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15.1%,各个分量表的平均值都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存在问题最大的是恐怖和强迫,其次是抑郁和焦虑,这与前人的研究一致[12]。在与中学生常模进行比较时发现,只有强迫和焦虑是显著大于中学生样本的,人际、敌对和偏执显著小于中学生常模,其他因子则没有显著区别。胡胜利[6]的研究表明,有10.8%的高中生存在各种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刘恒和张建新[8]的研究表明有21.7%的中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吴翠萍等人[13]的研究发现高中生的阳性检出率为53.2%,中学生的问题检出率为35.4%。孙桂芝[14]等在新冠肺炎复学后对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发现,高中生的阳性项目数异常者达到30%。不同研究的中学生心理问题的检出率存在差异,可能与使用的筛查量表以及所处的地区不同有关[11]。
5.1.1. 不同性别的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
本研究对不同性别的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分析发现,男生在九个因子的得分显著低于女生的得分,其中躯体、抑郁、敌对和恐怖这四个因子上,女生得分要比男生高的多,分析原因:首先不同性别的高中生他们的生理特征、心理特点、情绪体验和应对方式有所不同,女生在学业高压的环境下可能会产生较多的负面情绪,更容易关注那些与消极情绪有关的事件[15],也有研究表明女生雌性激素、孕激素对情绪有很大的负面影响[16],同时,从社会层面来分析,青少年时期的女性在行为上受到了更多的限制,社会对她们的期望较低,女生感到的社会支持也较少[17]。因此,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要注重不同性别的心理特点,给予女生更多的心理关注。
5.1.2. 不同年级的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
从年级方面来看,重庆市高三年级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最低,在强迫、人际、抑郁、焦虑、精神病性这五个方面的因子得分显著高于高一、高二年级的学生,这可能与高三学生的学业压力有关,由于高三学生一直处于高考的压力之下,他们的心理压力、对未来的担忧以及焦虑情绪会比其他年级要多很多,研究表明[18]有89.4%~90%的高中生会感到学业压力,这些压力包括任务压力、期待压力、竞争压力、发展压力以及挫折压力。而高一年级的学生在人际这个方面的得分显著低于高二年级,这与前人的研究一致[18],这可能与高一年级的适应性有关,对于高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刚开始高中生活,人际关系建立还不够牢固,同时相比于初中来说,课程难度加大,高二年级的学生已经适应了高中的生活。
5.2. 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提升的对策
高中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主要由学生自身、学校与家庭、社会这三方面的因素形成[19]。首先要从青少年的自身出发,培养其坚强的意志品质、树立坚强和有担当的积极品质、提升抗挫折的能力;要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安排时间,保持充足的睡眠,减少对手机等电子设备的过度依赖[20];培养学习压力管理的能力,通过参与体育活动、兴趣爱好等来转移注意力,合理调节情绪和压力。其次是从学校和家庭的角度出发,对于学校层面,要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组织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活动;提供专业心理健康辅导队伍,开展个体与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工作,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进行积极心理素质培养,加强心理评估与干预,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对于家庭层面,家长应关注高中生的心理状况,采取积极的家庭教育措施,多项研究表明,家庭教养方式对于孩子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父母对孩子采取民主的教育方式,更能让孩子感受到自己被尊重,可以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13];家长要积极与学校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家校合作从而共同关注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从社会的角度出发,完善社会心理支持系统,社会的相关主体应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支持;加强对心理知识的科普宣传,通过媒体平台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公众对于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理解。
综上所述,重庆市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欠佳,尤其高三年级的心理问题需要加以积极解决并对女生心理状况给予积极的心理关注。对于那些心理问题特别严重的青少年必要时要采取干预措施,减少危机事件发生的可能。由于本研究只抽取了两所学校作为样本,代表性欠佳,故研究结果在推广时有一定的影响,在后续的研究中需要完善样本抽取的方法,使结果更具有代表性。
NOTES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