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预算管理一体化在水利科研单位的应用研究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Financial Budget Management Integration in Water Resources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ion
DOI: 10.12677/fia.2024.136109, PDF, HTML, XML,   
作者: 程思媛: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湖北 武汉
关键词: 财务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信息化运维Financial Budget Management Integration System Information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摘要: 财务预算管理一体化可以提高各类政府预算机构预算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规范管理水平和预算透明度,打开信息壁垒以确保各类企业经营活动与财政无缝连接,从而全面提高政府财政部门对财政预算资金的监管水平并有效降低政府资金风险。本文在回溯国家推动实施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历程的基础上,梳理了预算管理一体化对预算管理的积极作用,分析了预算管理一体化在水利科研单位应用过程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未来应用的优化方向。
Abstract: The integration of financial budget management can enhance the standardization, scientificity, and regulatory compliance of budget management practices across various governmental budget institutions, as well as increase budget transparency. It breaks down information barriers to ensure seamless connectivity between various enterprises’ operational activities and fiscal matters, thereby comprehensively improving the supervision level of governmental fiscal departments over fiscal budget funds and effectively reducing government fund risks. Based on a review of the national implementation history of the integrated budget management reform,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integrated budget management on budget administration. It also analyzes the prominent issues encountered in the application of integrated budget management in water conservancy research institutions. Subsequently, targeted optimization directions for future applications are proposed from four aspects.
文章引用:程思媛. 财务预算管理一体化在水利科研单位的应用研究[J]. 国际会计前沿, 2024, 13(6): 847-851. https://doi.org/10.12677/fia.2024.136109

1. 背景

当前,中国经济正在经历转型,与过去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相比,已由聚焦高速发展逐渐演变为注重质量发展、保持稳定并不断进步的趋势。在房地产市场不景气、土地出让收入下行的现状下,政府的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逐渐减缓,但各级政府的必要支出并未减少,且减税等支出增加,都对中央和地方财政都带来了严峻考验[1]。2020年财政部指出要提高政治站位,用“过紧日子”重要思想推动财政改革各项工作,要把预算管理作为过紧日子的重要抓手,从预算制度上具体保障“过紧日子”的落实到位[2]。2021年财政部再次强调“过紧日子”不是财政部门一家之事,各级预算单位都要承担起相应的主体责任,深化贯彻落实“过紧日子”的精神、缩减财力缺口,实施预算整合,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并多途径优化支出结构以应对严峻经济环境。

在此背景之下,财政部提出实施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并于2022年起在中央各部门和预算单位推广实施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旨在现有现代预算制度框架的基础上,建立更加完善、标准科学、透明规范、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从而全面推行预算绩效管理[3]。通过信息化手段推动财政工作的数字化转型,对财政资金预算管理进行全流程的动态监控,分析预算单位使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推进预算制度改革,促进提升经费管理效力并降低财政风险[4]

2. 预算管理一体化对预算管理工作的积极影响

预算管理一体化是以系统为支撑,通过用科学的手段实现财政管理精细化,通过制度设计和系统管理,实现信息沟通顺畅,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2.1. 实现财务预算管理高效协同

按照统一的预算管理一体化业务规范,对中央本级预算管理业务流程进行全面的整合和优化,这一举措旨在推动预算制度实现系统集成和高效协同,从而为中央本级预算管理提供一个明确的方向和标准,确保预算管理的系统性、完整性和一致性得到充分的保障;加强预算管理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和配合,形成更加协同高效的工作机制;提高预算管理的整体效能,并为决策者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信息支持,促进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

2.2. 提升财务预算统计、监管和执行效率

财政部与各部门以及预算单位联网在线操作的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整合并替代了当前的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资产管理等信息系统,能够实现应用集中部署和统一控制。各类财务报表可以自动生成并同财政对账单保持一致,可极大降低财务人员统计报表数据的工作量[5];实现对财政运作的实时监测和分析,消除通过银行支付报表查询财政拨款流向的时间滞后性;实现财务预算与决算直接关联,提升预算的约束力、执行效率和准确性。

2.3. 贯通全生命周期财务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一体化是以项目为中心,将预算管理要求嵌入流程,整合单位各项业务,作为财务管理工作的具体深化方式,完善和创新预算管理的具体方式和管理技术[6],不仅将预算管理各个环节、各个业务模块中的工作流程、操作规则和管理要素进行统一规范及有机融合,还可实现对财务管理相关数据的二次处理。从而实现预算管理全流程的一体化,打通预算全过程和项目全生命周期,实现数出一源。在将财务部门和其他业务部门工作流程紧密衔接起来的同时,通过打通预算申请、财政拨款、预算执行和预算反馈全流程,实现对预算从计划制定到使用的每一个步骤都能有迹可循,进而有效推动资源的最优化组合并提升预算单位的管理效能。

2.4. 加强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水平

预算管理一体化有助于实现各类资金统筹,全面准确如实反映预算有关情况,提高水利科研单位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于推动水利科研单位财务管理转型,财务管理数字化等具有重要意义。预算管理一体化实现了单位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管理,将单位的基础信息、项目库、会计核算管理、资产信息和预算管理等信息集成,实现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数据共享共用,以项目为基础,通过信息技术和制度完善,推进一体化进程,实现财务管理全过程数字化。

3. 预算管理一体化在水利科研单位中的应用现状问题分析

政府主管部门在推动预算管理一体化过程中已逐步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水利科研单位在应用过程中,尚存在传统预算管理问题与新问题并存的情况,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解决。

3.1. 项目绩效评价体系不适应行业特点

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要求预算编制和支出均需标准科学、规范统一,但是不同行业、不同类型项目之间的差异会造成统一标准的适用性不足。水利科研项目通常要历经长期研究考证,难以用货币手段对其经济效益进行评估。例如:对于新型水利工程材料的研究,需要经过多年的计算和测试,在达到符合行业标准要求之后,才能进行规模化推广应用于大型水利工程项目中。科研人员在科研项目申报预算和绩效等信息时,往往凭借过往经验填写,缺乏预算管理思维,导致绩效指标与科研实际脱离,考核目标设置不够科学合理,财政部门审核时就更难尺度精准。

3.2. 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和运维保障有待完善

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已有的模块功能与实际工作需求还没有实现完全衔接,例如:存在会计核算、资金支出等模块的查询菜单功能单一;账务查询尚未细化到末级科目问题。对不同类型的预算单位没有个性化设计权限,限制了预算单位根据实际业务需求进一步开发系统功能,不能满足基层预算单位对财政预算使用情况的动态掌握。缺乏针对各财务人员的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线下专题培训,导致各级财务人员对新系统操作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新系统尚存在界面设置不细化、运行卡顿和闪退等诸多问题,导致基层预算单位体验感较差。

3.3. 科研事业单位对一体化预算管理意识较为薄弱

部分科研事业单位对预算管理重视程度不够,上级主管部门对预算管理一体化工作缺乏方向和指引,未能建立全面、贯通的预算管理一体化体系,未能充分发挥一体化预算管理的真正效益。部分业务部门不了解实施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的意义,片面地认为预算管理归属财务部门业务范畴,在国家提倡“放管服”背景条件下的重点在于如何申请项目经费,经费使用后期主要由项目负责人自行把控,则极易出现决算与经费严重偏离问题。

3.4. 业财融合不充分问题突出

基层预算单位的财务人员通常对单位年度工作目标和计划了解不足,只能从财务角度看待项目预算及绩效评价工作[7]。受限于业务领域之外专业知识的欠缺,财务人员难以将财务管理理念和规章实时、无缝嵌入业务部门的科研工作进程之中,导致科研人员和财务人员在运行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工作中配合不顺畅,预算编制过程中未能充分发挥全员参与的积极作用,这对预算管理的效率产生了严重影响[8],也不利于提高科研工作效率。

4. 预算管理一体化在预算单位中应用的优化方向

4.1. 提高对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的认识和重视

各级预算单位应该综合考虑安排,依照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实际转变预算管理理念,认真推动一体化建设的实施工作,健全完善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制度,强化预算绩效管理[9],不断提升预算管理水平,加强单位预算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标准化水平,提高预算透明度,有效推动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并及时有效实施预算绩效管理[10]。这些举措将有助于确保任务落地见效,为水利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财务支持。

4.2. 以业财融合为导向,创新管理协同机制

首先,各预算单位需加强组织领导,增强对实施预算管理一体化的意义的认识,提高对此重要举措的政治意识,主动提前谋划,落实好预算管理主体责任;其次,确定牵头部门,建立多部门联动的一体化协同管理机制,强调经济业务“一体化管理”和“全链条管控”,统一组织预算、绩效、内控管理相关工作组织,加强统筹部署,形成工作合力[11];第三,充分分析实施工作中难点问题,建立起以项目为起点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确保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工作平稳实施。

4.3. 以大数据为驱动,探索开发个性化功能

预算单位应高度重视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工作,切实加强内部网络和硬件运维保障,确保各部门稳定、高效接入一体化系统并顺利开展预算管理各项业务实施,为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提供有力支撑。进一步探索多层次大数据应用,结合科研事业单位的具体情况,加快系统合理且适度的个性化功能开发,进一步提升预算管理方法,对项目、预算、绩效管理全过程开展跟踪、分析和监控,有效发挥财务分析工作对预算管理及业务管理决策的支持作用。

4.4. 加强一体化系统使用和运维业务培训

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的推出,标志着预算制度改革向更深层次的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一系统覆盖了预算管理的全流程,对于预算单位管理体制带来了革新,财务人员也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以提升使用效果。可灵活采取现场培训、线上培训、建立工作群、发放学习资料及操作手册等多种方式,辅助财务人员尽快掌握操作系统,切实提升预算管理一体化应用效能。同时,有能力的科研预算单位还应加大对信息技术人员的培养力度,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信息技术人才团队,为单位的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工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马飞. 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的实施对财务管理的影响[J]. 中外企业家, 2022(35): 151-153.
[2] 梁勇, 李柯言, 黄娅, 干胜道. 论高校“过紧日子”的预算绩效管理[J]. 会计之友, 2023(15): 109-113.
[3] 彭祺瑾. 预算管理一体化下政府部门预算管理的现状及问题研究——以W市A政府部门为例[D]: [硕士学位论文]. 成都: 西南财经大学, 2022.
[4] 林冬. 预算管理一体化推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转型的研究[J]. 市场周刊, 2024, 37(8): 64-67.
[5] 白宗青, 郭君娅, 肖刚. 中央单位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财政, 2022(11): 46-47.
[6] 许宏才. 加快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以信息化驱动预算管理现代化[J]. 中国财政, 2020(19): 1.
[7] 张明明. 关于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的思考[J]. 中国农业会计, 2022(12): 60-62.
[8] 孙文娟.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一体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3(11): 10-13.
[9] 柳清秀. 农业科研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系统建设中的财务问题与对策探讨[J]. 品牌研究, 2023(18): 112-114.
[10] 李宁. 预算管理一体化在事业单位中的运用[J]. 中国经贸, 2021(21): 184-186.
[11] 王宏霞, 池丽娟, 李湘毓. 农业科研院所财务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构建初探[J]. 南方农业, 2019, 13(28): 7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