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的协同育人路径浅析——以《成本管理》课程为例
An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the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Path of Integr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to Specialized Courses—Taking the Course of “Cost Management” as an Example
DOI: 10.12677/ces.2024.1212864, PDF, HTML, XML,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曾 聪, 熊文清*, 张少文, 刘惠中:江西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江西 赣州
关键词: 成本管理课程思政思政育人翻转课堂Cost Management Course Ideology and Politic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lipped Classroom
摘要: 本文在专业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背景下,针对成本管理课程存在的教学思政目标不够明确、教学形式单一、思政育人成效不佳等问题,基于翻转课堂进行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提出了“五维度一中心”的成本管理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框架,遵循“以学生为中心”宗旨,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考核方案及教师素养五个维度开展成本管理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路径探究和实践工作,对学生知识技能习得和思政育人成效达成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为当前高等教育新工科教学改革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specialized courses, facing up with problems like unclear teaching objectives, stereotypical teaching forms, and poor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st management course, this article carries out a blended online and offline teaching reform practice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flipped classroom”. A “Five Dimensions and One Center” framework for cost management cour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has been proposed, following the principle of “student-centered”, exploring and practicing the path of cost management cour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from five dimensions: teaching objectives, teaching contents, teaching forms, assessment methods,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teachers themselves. This has a good promoting effect on students’ knowledge and skills acquisition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provides some ideas for the current research on new engineering teaching reform in higher education.
文章引用:曾聪, 熊文清, 张少文, 刘惠中. 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的协同育人路径浅析——以《成本管理》课程为例[J]. 创新教育研究, 2024, 12(12): 93-99. https://doi.org/10.12677/ces.2024.1212864

1.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课程思政”,即在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和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和内容,培养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进而建立和完善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主渠道、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融会贯通、同频共振的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格局,从思想灵魂深处保障和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任务[2] [3]。开展成本管理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教学实践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成本管理课程作为我院工业工程专业核心选修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成本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在当前“绿色制造”和“双碳目标”的国家战略任务的背景下,深刻认识成本管理的重要作用,能够将成本管理知识同实际相结合,分析和解决制造行业成本管理问题。开展成本管理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活动,顺应新时代育人要求,是实现培养经济建设合格人才的需要。其次,从学生自身发展以及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来看,政治思想素养是企事业单位对职员综合素养的重要考察指标之一。当下互联网井喷式的讯息吸引并分散着学生的注意力,享乐主义和功利思想大行其道,影响着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以期末的专业课程考试为例,不少学生为了一纸成绩步入“短、平、快”的“捷径”,学生手捧书籍专心研读的景象在考试前夕涌现,线上“三小时期末突击复习”为主题的各类专业课程考前辅导也应运而生。为此,进行成本管理课程思政教育,发挥专业课程协同育人的作用,让学生在增长知识见识的同时,提升思想水平和道德品质就显得尤为必要。最后,教师要担起教书育人的责任,须结合当下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和“立德树人”高等教育根本任务的要求,提升自身的政治和专业素养,进行课程思政育人实践。综上,针对成本管理课程的思政协同育人工作改革优化势在必行。

2. 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研究现状

2.1. 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氛围不浓,意识不强

学院现有的专业培养方案和目标对所有课程提出了课程思政的要求,但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实践的整体氛围依旧缺失。这与不少教师“重专业知识,轻思政理论”的传统思想有关,认为专业课程以完成知识传授和能力的培养为目的,而思想政治教育应由且有专门的其他显性课程完成。此外,开展课程思政教育,不仅需要教师花费精力去挖掘思政案例,找准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的融合点,也挤压了专业课程课时,影响到教师原本的教学节奏,加重了学生的学习任务,可能收获“吃力不讨好”的教学成效。因此,教师开展课程思政育人工作的整体意愿不够强烈,专业课程思政育人氛围不够浓厚。教师在进行思政育人时,容易倾向于浅尝辄止,将教学的重心放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上,导致专业课程和思政育人无法形成有效链接,存在明显的“孤岛现象”和“两层皮”等问题。

2.2. 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方式刻板单一,效果不佳

时下大学生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强,能够便捷地获取各类优秀教学资源,教师满堂灌的独角戏模式,已经无法对学生产生足够的吸引。成本管理课程具有理论内容抽象、知识点分布广泛以及成本核算过程繁杂等特点,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教师讲得多而学生吸收少的问题。加之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大多数教师采取的是传统的教学方式,等同于部分显性思政课堂同专业课程课堂的简单“拼凑”,说教意味浓,缺乏情感体验和实践体认等环节,难以在学生端产生“同频共振”之效果。

2.3. 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实践经验不足,能力不够

课程思政教育教无定法,且无法可依:不同专业之间的课程,相同专业的不同课程,其背后的思政育人因素,只能依靠教师自主凝练;思政元素浸润育人成效,同专业、行业背景密不可分,需要教师精细考量和设计;思政育人的切入时机和课时安排,需要教师自行统筹等。教师思政育人经验和能力的不足,造成教师在思政元素的挖掘以及专业和思政融合的把握时机上存在偏差,导致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脱节,变成无本之木,学生难以共情,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3. 成本管理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实施框架和路径

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遵循隐形原则和学生为本的原则。

Figure 1. Implementation framework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in the “Five Dimensions and One Center” cost management course

1. “五维度一中心”成本管理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实施框架

① 隐形原则:教师要从课程全域出发,既考虑发挥“显性课程”的作用(这里不仅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也注重发挥整个隐性课程的作用[4]。隐形原则提倡的是思政育人过程中“润物无声”般的自然影响,在无形中引导学生正确价值理念的形成。课程思政不是思政课程向专业课程的移植扩充,只是将“课程”和“思政”做简单“加法”,各类思政元素随意地堆砌,思政育人过程就会变得生硬且突兀。课程思政隐形育人作用的发挥,要求教师深度结合专业背景和课程特点,对思政元素进行准确把握和恰当植入。

② 学生为本原则:以学生为本开展课程思政,教师要从道德的制高点走下来,从专业权威的角色中走出来,观察学生,倾听学生,融入学生,做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和服务者。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现实知识需求、技能需求和思政需求等出发,充分尊重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规律,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思政育人内容,摒弃说教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使学生乐于接受课程思政的影响与教育,进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4]

针对课程思政存在的意识不足、效果不佳等现状,依照上述思政育人两大原则,提出“五维度一中心”的整体实施框架,以学生为中心,从教学目标、教学形式、教学内容、考核方式、教师素养五个维度开展成本管理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教学改革实践,如图1所示,具体实施路径如下。

3.1. 重塑成本管理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教学目标

结合我院专业背景和特色,秉承为实现“制造强国”中国梦而培养人才的理念,以培育具有“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综合素养的大学生为最终导向,在传授成本管理相关的专业技能和知识的同时,厘清思政育人目标同现有课程目标之间的关联,精准把握两者的融合点,兼顾育人目标的达成,重塑符合新时代思政育人要求的成本管理课程目标。

3.2. 重组成本管理课程教学内容

Table 1. Cour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tents for cost management course

1. 成本管理课程思政内容

教材章节

思政内容

价值导向

成本管理概述

成本管理直接服务于制造业,而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在成本管理概述部分,结合制造业的发展态势以及成本管理在促进制造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适时引入“制造强国”民族复兴梦想、绿色发展思想和创新意识培育的思政内容。

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

成本核算体系

成本核算账户及明细账的设立和设置,是一项繁琐甚至枯燥的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彰显成本管理工作坚守准则、实事求是的特点,学生通过线上大国重器记录视频了解国产大飞机百万级别的零件数量和超高的精度要求,结合成本核算体系的构建过程,养成一丝不苟、井井有条的学习和工作作风。

文化素养、道德修养

综合费用核算

水和电能是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两种资源,也是企业制造生产环节不可缺失的生产资料,通过对辅助生产部门的水、电耗费进行直观而具体的核算,培养学生注重节约的环保意识;企业生产损失是必然存在的,对于其中由人为引起的这一部分生产损失,联系实际的生产案例,进行讲解和剖析缘由,提醒学生养成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

家国情怀、文化素养、道德修养

成本计算方法

通过讲解华为等本土优秀企业成本管理的成功案例,通过国内企业实例讲述不同成本计算方法的实际应用过程,促进学生掌握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制造强国的使命感。

政治认同、家国情怀

成本报告

利用媒体披露的财务报表造假新闻,提醒学生在进行成本报表的编制时,务必严格按照法律法规以及企业制度进行,旨在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法治思维和责任担当。

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

课程思政建设四个方面主要内容: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2]。成本管理课程涉及很多职业、经济、法律相关的知识,结合社会现象、行业及专业背景,可供教师发掘的思政案例典型而全面。从广度和深度上对成本管理课程思政点进行提炼和适当排布,由点成线,串联起专业课程和思政元素协同育人的有效路径。成本管理课程思政内容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要点进行设置,将绿色制造和制造强国思想和意识贯穿课程始终,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内容设计如表1所示(节选)。

3.3. 创新成本管理课程教学形式

翻转课堂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将原本在课堂由教师讲授的知识翻转到课前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翻转课堂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线上资源的即时访问,可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5]。成本管理课程借助超星学习通平台,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形式创新实践。建立了成本管理课程线上资源库,包括微视频、多媒体课件、章节测验以及延伸学习资料等内容。例如,有效利用线上各类优质资源,在“家国情怀”浸润部分的扩展资源中,发布我校红色教育基地在线参观链接,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体验《共和国从这里走来》、《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三次反“围剿”》等线上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发挥赣南地区长征精神和苏区文化的浸润作用,丰富学生对思政教育的情感体验和实践体验活动。翻转课堂的引入,开辟了“第三课堂”——线上课堂,在现有的课程课时安排下,为思政元素的融入创造了条件,可以减少对教师的教学节奏和学生知识习得的影响。此外,融入问题导向、合作探究、任务驱动、情景模拟等多元教学方法,改变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失联、对立僵局,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最终实现育人成效的达成。通过线上思政主题相关的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及感悟分享等活动,例如,在辅助生产费用的章节部分,针对部分企业过量消耗水电资源的现象,发布以“绿色制造”为主题的线上讨论,探讨“双碳”目标提出的背景和意义,鼓励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搜集制造业节水节电成功案例,指导学生运用成本管理知识对水电费用进行准确核算并依此提出降本增效的管理方法,教师对学生小组的讨论问询进行及时回复,并根据最终提交的结果给予评价和小组积分。如此,在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建立起有效的互动,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感。

3.4. 完善成本管理课程考核方案

参照课程目标的达成,以成果为导向科学设置考核方式,课程的考核重点不再局限于一纸考卷,实行全方位、全过程考核:既包含对知识技能的测验,也有对思政素养的考查;对学生专业素养和思政素养的考查既看重结果——终结性成果,也关注过程——形成性成果。采取定量评结合定性评、师生评结合生生评、过程评结合终结评、线上评结合线下评的多元考核评价机制,考核方式见表2

Table 2. Assessment method for cost management course

2. 成本管理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目标

考核与评价方式及比例(%)

成绩比例(%)

课堂表现

线上作业

线下作业

小组作业

课程考试

知识目标

5

5

5

5

30

50

技能目标

5

5

5

5

25

45

思政目标

1

2

2

5

合计

11

12

10

12

55

100

3.5. 提升成本管理课程思政教师综合素养

教师良好的综合素养是保障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教师充分的课前准备、引人的教学设计、深厚的专业背景以及独特的人格魅力,体现出教师的职业精神和道德修养,起到感染学生的作用,使学生萌生“信服”之感,有利于知识的传授和育人效果的达成。因此,教师需要通过持续学习提升自身综合素养。一方面,教师要紧跟新时代教育理念和方法。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加持下,教育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呈现出一派“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景象。教师的关注点不只是一间教室或三尺讲台,而要放眼世界和未来,丰富教学技能树。例如,掌握线上教育平台(超星学习通、中国大学慕课、智慧树)的应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内容展示工具的使用和微课视频的录制等技能。另一方面,专业教师需要提高课程思政育人的能力,确保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成效的最终达成。“教育者先接受教育”,教师要主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坚持读原著、悟原理,注重师德师风建设,以“四有”教师标准要求自我,提高自身思想觉悟和政治敏锐性,以便精准把握思政育人元素,找对专业课程思政育人切入点,实现课程思政“盐溶于水”般自然的浸润效果。

3.6. 教学实践

以成本管理课程概述部分的课程内容为例,介绍前述“五维度一中心”框架在成本管理课思政协同育人教学的具体应用实例,本讲课程内容带领学生初步了解成本管理的基本内涵和方法,以国内优秀制造企业管理案例为切入点,围绕绿色制造、制造强国思政元素进行教学设计,对部分课程内容实施翻转课堂教学,采用讲授法、案例导入法、情景模拟法等不同教学方法,最后通过线上测评和线下作业,促使学生完成对知识的巩固和内化,以下为具体实施过程:

1)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念: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引入,将“学生”和“学习”放在教学活动的首要地位;把脉学生现实需求,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回应,成本管理课程授课对象正值大四年级,面临择业和升学的迷茫困惑,在成本管理概述的讲授内容上,结合教师自身的实践经验和专业背景,介绍同大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3C类企业产品生产流程,为学生建立企业运营和成本管理过程的初印象,缓解学生焦虑心态;增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思政素养,设计“‘制造强国’何以成为国家战略目标?”的课堂提问,对华为被美国制裁的始末进行分析,进而激发学生对时事的关注,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从国家层面看世界局势,提高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和思想站位。

2) 教学目标:融入思政育人目标,在学生掌握制造业成本管理基本概念和理论等知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历程以及成本管理在促进制造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激励学生时刻不忘“制造强国”民族复兴梦想,矢志不渝走绿色发展道路,持续不断增强自身创新意识,为我国经济和科技发展贡献力量。

3) 教学内容:课前微课视频学习,完成“制造业务耗费的具体内容”的线上自学和测验,并完成章节任务点1——“根据你所了解或搜集的制造类企业生产过程资料,找出企业耗费的主要内容,简要描述你理解的企业生产成本包括哪些内容”;课堂学习,线下课堂对“成本、费用及其相互关系,成本管理的基本构架”等内容进行讲授;“制造强国”理念和绿色制造思想思政内容融入,线上发布“大国重器”系列记录视频,由学生课前自行观看,线下课堂教学活动中,联系教材讲授我国企业成本管理案例。

4) 教学方式和方法: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在课堂开始时利用案例导入法,分享华为公司战略成本实际应用案例,唤起学生对课程的关注,课堂主要采用讲授法,结合多媒体课件对成本管理概述内容进行讲授,临近课堂尾声时,演示学校在线红色教育虚拟仿真项目,并展开简要讨论,结合虚拟情景和现实体会,融入思政育人环节。

5) 章节测验和考评:根据学习通平台线上视频观看情况、线上测验、任务点完成以及课堂考勤情况,给予学生课堂表现和作业的积分,计入过程考核成绩。

3.7. 教学效果评价

在学期末进行成本管理课程教学效果评估,借助超星学习通平台发布在线调查问卷,共发放49份调查问卷,每份调查问卷设置18个问题。对收回的问卷结果进行整理,对于“是否喜欢翻转课堂的引入”、“思政元素同专业课程的融合效果如何?”、“是否会使用学习平台上的工具和资源帮助自己学习?”等问题,大部分学生给予了正面的评价,结果分析可知学生总体上认可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改革,乐于接受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如图2所示,为问卷结果展示(选取单个题目)。

Figure 2. Results of Chaoxing platform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2. 超星平台问卷调查结果

4. 结论

成本管理课程的改革创新,是思政协同育人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具体实践,有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对成本管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保证专业课程思政育人成效达成以及教师综合素养的提升,可为新时代新工科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基金项目

江西理工大学校级教学改革研究课题(XJG-2021-49)。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16-12-09(1).
[2]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 教高[2020]3号[EB/OL].
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 2020-05-28.
[3] 高宁, 王喜忠. 全面把握《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理论性、整体性和系统性[J]. 中国大学教学, 2020(9): 17-22.
[4] 何玉海. 关于“课程思政”的本质内涵与实现路径的探索[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9(10): 130-134.
[5] 王鉴. 论翻转课堂的本质[J]. 高等教育研究, 2016, 37(8): 5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