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境教学的高中地理培养家国情怀实证研究——以“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为例
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on Path of Feelings of Family-Country of Senior High School Geography Based on Situational Teaching—A Case Study of “Transportatio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DOI: 10.12677/ces.2024.1212884, PDF, HTML, XML,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方明晴, 于兆丰, 渠爱雪*:江苏师范大学地理测绘与城乡规划学院,江苏 徐州
关键词: 家国情怀情境教学高中地理Sense of National Pride and Local Attachment Context-Based Teaching High School Geography
摘要: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对于强化学生的人地协调观、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拓展学生的区域认知以及发展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具有重要意义。借助徐州交通乡土文化课程资源,将生活情境与高中地理实际教学活动相结合,提出有关反映地方特色、具有家国情怀的情境教学路径和培养策略,帮助学生培养热爱家乡、陶冶文化自信的家国情怀。以期加快落实地理学科中的家国情怀培育任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Abstract: Cultivating students’ sense of national pride and local attachment is crucial for strengthening their understanding of human-environment interactions, enhancing their comprehensive thinking, expanding regional awareness, and developing practical geographic skills. Using local cultural resources related to Xuzhou’s transportation, this approach combines real-life contexts with high school geography teaching to propose teaching paths and strategies that highlight local characteristics and foster students’ cultural pride and patriotism. This aims to expedite the task of cultivating a sense of national pride within geography education and to promote students’ well-rounded development.
文章引用:方明晴, 于兆丰, 渠爱雪. 基于情境教学的高中地理培养家国情怀实证研究——以“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为例[J]. 创新教育研究, 2024, 12(12): 223-228. https://doi.org/10.12677/ces.2024.1212884

1. 引言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对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强调培养学生发展的必备品格,以地理核心素养培养为纲来确定地理课程理念[1]。地理新课标的改革指出[2]:地理作为一门贴近学生生活的学科,教学内容应当扎根于地方环境,使得地理教学生活化,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的环境中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基于情境教学提出高中地理家国情怀的培养对策,为地理教师提供较为直观的内容参考和方法指导,更好地培育具有家国情怀的时代新人,有助于加快落实地理学科中的家国情怀培育任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3]。目前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多注重于理论研究,而缺乏实践方式方法等方面的整体、多样和深入研究[4]-[9]。将徐州交通乡土文化应用于具体的情境教学设计案例,对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进行实证研究,提出有关反映地方特色、具有家国情怀的情境教学路径和培养策略,加深对家乡、国家和全球地理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强化人地协调观、提升综合思维、拓展区域认知、发展地理实践力。家国情怀不仅体现为对国家的情感依附,更是对历史文化的认同与责任感的体现。通过教育心理学视角,情境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深化其对地理知识的人文理解,从而促使学生在理解地理现象的同时,培养更深层次的家国情怀认知。

2. 培养家国情怀的情境教学路径与策略

高中地理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通过高中地理的学习,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家乡和祖国以及全球范围内的重要地理现象和问题,通过深入教学一线,围绕情境教学的基本环节,探索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路径。渗透尺度思想,结合地理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情境教学路径见图1

2.1. 结合乡土素材,创设真实情境,感知乡土情怀

乡土素材是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当地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现象以及经济发展状况等乡土素材,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例如,通过介绍家乡的地形地貌、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等,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通过讲述家乡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经济发展等,让学生感受家乡的人文魅力。在创设真实情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音频等,增强情境的直观性和感染力。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调查研究等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家乡的地理环境和人文氛围,从而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感知乡土情怀。

Figure 1. Situational teaching path to cultivate students’ feelings of family-country

1. 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情境教学路径

2.2. 设计情境问题,组织探究活动,深化家国情怀

情境问题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重要线索。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具有启发性、探究性的情境问题。例如,在学习“区域可持续发展”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情境问题:“家乡的某一区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哪些环境问题?如何实现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设计情境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运用地理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深化学生的家国情怀。在组织探究活动时,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讨论、交流、合作,共同完成探究任务。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如提供相关的资料、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等,以提高探究活动的效果。

2.3. 情境迁移运用,结合实践活动,提升家国情怀

情境迁移运用是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重要环节。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方法,迁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学习“自然灾害”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家乡可能面临的自然灾害,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家国情怀。例如,组织学生参加环保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关心他人、服务社会,从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家国情怀。

2.4. 聚焦核心素养,完成过程性评价,优化情境教学

地理核心素养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目标。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聚焦地理核心素养,通过情境教学,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同时,教师要完成过程性评价,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状况,以便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情境教学。过程性评价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如课堂提问、作业批改、小组讨论、学生自评和互评等[10]。通过完成过程性评价,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提升地理核心素养。

2.5. 明确研究对象,采用科学评估,验证教学效果

为了科学检验家国情怀培养的有效性,可以明确研究对象和样本,详细描述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前测和后测的对比,结合问卷调查、访谈记录等数据,评估学生在家国情怀方面的提升情况。同时,采用科学的评估方法,如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相结合,对教学效果进行客观验证,确保情境教学路径在实际教学中切实有效。

3.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情境教学设计

3.1. 教学目标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为鲁教版新教材必修二第四单元第一节,其课标要求为结合实例,说明交通运输的方式和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徐州市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的变化与区域发展关系密切,可以尝试利用学生生活中真实的徐州市地理情境来讲解区域地理的发展变化,以小见大,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家国情怀。根据课程标准与学情分析,制定教学目标如下:(1) 结合实例,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交通运输变化对区城发展的影响(人地协调观);(2) 结合实例,说明区域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理解运输方式的变化及其影响(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3) 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经济、区域产业、聚落发展的影响(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Figure 2. Design ideas of situational teaching process

2. 情境教学的设计思路

3.2. 设计思路

教学过程的实施从目标入手,根据情境教学的基本环节,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为目标,用徐州交通的真实案例设计出教学情境,以小见大渗透尺度思想,剖析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一般规律,培养热爱家乡、陶冶文化自信的家国情怀。具体情境教学的设计思路见图2

3.3.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乡土情境

【情境一】展示历史材料,播放徐州交通发展宣传片,抛出问题“徐州的交通与区域发展之间有什么关系?”。【问题一】让学生思考徐州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查看教师展示的材料,初步了解徐州的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关系。【自主学习】观看徐州交通发展宣传片,分析材料中徐州在不同时期的人口、面积、交通状况及发展变化,思考徐州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以徐州发展历程为案例,通过展示历史材料和播放宣传片,使学生直观感受到交通运输在城市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促使他们主动去探究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以及强化学生的人地协调观。

设计情境问题

【情境二】展示近几十年徐州铁路发展图,徐州作为京沪铁路与陇海铁路的交汇处,交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问题二】分析运输方式与交通布局的变化对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影响?

观看徐州铁路发展图,理解徐州综合枢纽助力经济发展。【小组讨论】深入分析家乡交通布局的发展变化,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之间的紧密关系,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锻炼学生分析归纳能力,切实培养同学们的地理实践能力。

通过查找交通地图和分析其发展历程,使学生将课堂知识应用于实践,增强对家乡发展的关注。让学生深切体会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相互作用,发展地理实践力,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的责任感与家国情怀。

组织探究活动

【情境三】展示优化城市外部和内部交通布局图以及徐州交通干线变迁图,徐州交通布局的发展不仅使城市内部、外部更加紧密联通,也为相关产业的繁荣注入强劲动力。

比较徐州城市内外部交通布局图,正确理解交通是区域发展重要引擎。【探究学习】深入分析徐州交通的发展可以促进人才的聚集以及带动相关区域产业发展。运输方式的发展变化加强了区际联系,推动了区域发展。

引导学生分析徐州交通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让学生理解交通布局优化与区域发展的紧密关系。通过这一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能力,为今后探讨类似区域发展问题提供思路和方法,也使其更深刻地认识到交通在区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情境迁移运用

【情境四】展示淮海经济区城市群和徐州都市圈交通图。【问题三】分析徐州成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交通优势?【问题四】分析徐州构建内通外畅的交通网络对当地、中国乃至全球的影响?

观看徐州都市圈交通图,总结徐州交通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交通通达度提高对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深度探讨】交通缩短时空距离辐射带动其他区域发展,徐州交通立足全球,促进“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引导学生从徐州、中国、全球等不同的空间尺度来分析交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加深对家国和尺度思想的认知,为今后探讨类似区域发展问题提供思路和方法,使其更深刻地认识到交通在区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区域认知和提升综合思维能力。

4. 主要结论

具体设计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教学过程,运用情境教学,渗透尺度思想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以徐州交通演变为情境,通过徐州发展历程的变化,培养区域认知和强化人地协调观,激发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通过设计相关情境问题,引导学生从家乡的交通发展延伸到我国淮海经济区城市群路网,发展地理实践力,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让学生感受国家交通的伟大成就,培养民族自豪感;通过徐州交通对“一带一路”建设的意义,让学生认识到徐州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拓展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培养全球国际视野。

基金项目

江苏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2024XKT0134)。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常珊珊, 钱斯琪. 旨在发挥“立德树人”功能的高中地理新教材解读——以人教版必修版块为例[J]. 地理教学, 2021(5): 11-1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20.
[3] 吴颖. 基于乡土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策略[D]: [硕士学位论文].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2020.
[4] 李志强. 新课标下高中地理课堂情境教学的行动研究[J].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0, 16(2): 138-139.
[5] 陈飞洋. 基于情境教学的地理实践力培养策略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2019.
[6] 孙建国. 核心素养背景下情境教学的路径探寻[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21(29): 39-41.
[7] 张瑞. 指向地理实践力的高中地理情境教学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安庆: 安庆师范大学, 2022.
[8] 张铁牛. 家国情怀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以中学地理学科为例[J]. 教师教育论坛, 2020, 33(6): 51-53.
[9] 宁珍凤. 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历史家国情怀教育中的运用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南宁: 广西民族大学, 2022.
[10] 陈杰, 叶回玉. 地理课程家国情怀“沉浸式”培养的教学探索[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 2019, 4(20): 6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