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每天都有新词汇、新理论、新科技产生。与之同步产生的还有术语。术语是科技发展中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正确地运用术语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加快国内外科技成果的转化进程。近些年来,中国的术语事业发展及学科建设也取得了诸多进展,梳理和总结中国术语事业发展的经验与不足,对比国际术语事业发展现状,对于明确中国术语事业发展方向,为我国政府和学界提供系统的中外术语事业发展文本资料,以及我国术语规范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对于促进中国术语事业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在术语研究领域,许多作者都讨论了翻译与术语之间的关系。从翻译角度看,术语被视为一种用来解决特殊问题的工具;在术语研究中,当目的语中没有相关主题的原始文本时,翻译过来的文献可作为术语提取来源。术语的误译会导致源文信息传递不当、译文读者理解偏差的后果,降低文本译文的可信度和科学性。首先,本文将对专业术语进行进一步总结和梳理。
2. 术语的定义
关于术语的定义,郑述谱[1]指出“术语是巧集一个学科系统知识的关键词。”定义中用关键词代替了常规的词、词组或词汇单位,凸显了术语在专业词汇中的主体地位及主要作用。同时,该定义还体现了术语的系统性、逻辑性及对概念的归纳与概括过程。[2]提出术语是在特定学科领域用来表示概念的称谓的集合,在我国又称为名词或科技名词(不同于语法学中的名词)。术语可以是词,也可以是词组,用来正确标记生产技术、科学、艺术、社会生活等各个专门领域中的事物、现象、特性、关系和过程。王琪[3]认为术语是特定学科领域中表达概念的称谓的集合,术语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跨学科性质极为明显。Bowker [4]认为术语是分配给概念的语言称谓。因为术语学涉及知识的专业领域,术语指构成某特殊领域中知识的独立概念实体、特征或关系。他们认为术语是指称专业学科概念的词汇单位。一些西方学者认为术语是语言符号。术语是通过语音或文字来表达或限定科学概念的约定性语言符号,是思想和交流的工具。术语的表现形式是单词或者词组,其作用是正确表示生产、科研、生活中的事物、动作、关系等。
目前术语翻译研究热门学科主要集中在中医、科技、法律等,集中于应用翻译领域,研究热点为翻译策略、术语英译、机器翻译和译者术语能力。在这些领域的研究中,都提到术语翻译的过程中频发的错译、不一致、冗余和模糊等四类术语翻译问题,其中“同名异译”的现象较为普遍,一些词汇常被借用到不同领域中,成为该领域中特定的术语,表达该领域中的专业概念[5]。术语翻译的特征主要有缩略语多、专业性强、派生词多、合成词多等[5] [6]。许明武归纳总结出目前术语翻译研究的不足在于缺乏系统性理论研究和缺少跨学科合作,并提出可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如术语翻译史、术语翻译教育、术语翻译跨学科融合和中国特色术语外译等[7]。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内容上,或论述中国术语工作发展情况,或介绍其他某个国家术语领域具体工作情况;方法上,以工作介绍或总结为主,缺乏国内外术语事业各领域点对点的对比和研究;视角上,缺乏宏观、中观和微观等各个层面的总体把握。我国对术语翻译的领域研究比较分散,集中在多个领域,较为庞杂零散,缺乏系统性。西方对术语翻译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医学领域[8],而且我国术语研究方法以描述和解释相结合为主,缺少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
3. 物流专业术语的翻译特点
随着世界一体化、经济全球化和“一带一路”的不断深入,世界地区间的经济交流日益频繁。物流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服务于现代经济的。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物流管理与技术的发展也呈现出国际化、专业化的特点。物流业的全球化对物流从业人员的英语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提高国际物流的业务水平,物流从业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物流英语专业知识,因此物流英语及其翻译的重要性就日益凸显出来。物流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其除了英语语言本身的特点之外,还兼具有物流行业专门的语体特征。物流英语的内容包括供应链管理、仓储管理、信息技术、包装、交通运输、商业合同等不同专业的专业术语,而且很多词汇又来源于普通词汇,因此物流从业人员要具备物流英语相关专业知识,在理解和翻译时应当注意普通意义和专业意义的差别,熟悉物流英语语言特点。
3.1. 缩略词的大量运用
缩略词作为一种构词方式,常频繁出现在物流英语中。缩略词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截割词、部分缩略语、首字母缩略词、单词紧缩词等,其中首字母缩略词运用较为广泛。所谓首字母缩略词,即用一个或几个短语中首字母来构词,如“Internet of things”中文翻译为“物联网”,可被简写为“IOT”。AGV全称“Automated Guided Vehicle”中文翻译为自动导引运输车,ASRS全称“Automated Storage and Retrieval System”中文翻译为自动化仓储系统。还有一些缩略词则是使用特定的符号或数字来代替,如第三方物流可以缩写为3PL (Three party logistics)。缩略词构成方式特殊,使用范围较广,因其简单、有效、方便、醒目,被广泛应用于物流英语。在翻译过程中,翻译人员必须严格对照翻译标准,准确翻译,既要遵守行业标准,还要保持一定稳定性。需要格外注意的是同一个缩略词所代表的意义绝非仅有一个,例如GDP既可以是“药品良好分销规范(Good Distribution Practices)”的缩写,也可以是国内生产总值,即“Gross Domestic Product”。AI可以是“application identifier”应用标识符,也可以是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因此同一缩略词在不同领域有着完全不同的含义,若不结合具体文本进行语义的选择,将会造成句意混淆和歧义。译者在处理此类缩略词的翻译时,需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标注缩略词的全称,以确保译文的准确性。
3.2. 名词化结构多
科技英语一个明显的特征是名词化,在物流英语中名词化特征同样表现突出。英语在理论上以动词为中心,而实际上是名词占优势;汉语在理论上以名词为重点,而实际上动词占有一定优势,这两个违背民族心理的语言事实是各自语言的特点决定的[9]。物流英语来源于现代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因此大量的专业词句结构都属于科技性文体,较多采用了名词连用的合成词结构。名词连用结构即“名词 + 名词”结构,具体是指许多不变形态的名词后面加上名词中心词,这些不变形态的名词是这些名词中心词的前置形容词修饰语,名词连用的大量使用能有效简化语言结构,避免过多出现从句结构或者介词短语结构,从而避免使语言复杂化在物流英语专业词汇中,名词化短语非常多,比如报关customs declaration、warehouse layout仓库布局、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班轮运输liner transport、运输单据shipping document、factory price出厂价等。
3.3. 专业性强
物流英语发展到今天它已形成本专业特定的一套精确的术语,要根据其使用范畴确定其含义准确理解词义非常重要。如果不懂得该领域的专门术语就很难理解其相关的文献,必要时应向专业人士请教或查阅专业资料。其实物流英语中很多看似专业的词汇都来源于日常的普通词汇,只是在进行英语物流翻译时,它们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例如“package”的一般含义指“包裹”,在物流英语里的含义是“包装”,在对“assembly”进行翻译时,首先要根据语境区分,其所表达的是特殊含义还是一般含义。因为在物流英语中,其代表“组配”的意义,而作为一般词汇,其通常代表着“议会、集会”。“组配”往往是在配送前,根据物品的数量、流向等具体信息,对物品进行重新组织安排、装载。再如,“tally”作为一般词汇,其代表“(数目)与……相符合,一致”或“计算总的数目、成本等”;但是作为特殊词汇,其代表着“理货”的意思,所谓“理货”,即在装卸货物过程中,对货物进行点数、检查计量等。“customs”一般意义是“风俗、习俗”,而在物流中则表示“(港口或机场的)海关;进口税”,可见两者的一般含义与特殊含义意义悬殊,差异明显。
4. 物流专业术语的翻译策略
科技术语是特殊性和专业性高度凝练产出的成果。物流专业术语的翻译不仅需要科学的翻译方法指引,也离不开译者自身业务能力的提高。本文将结合直译法、意译法这两种在物流英语上的常见翻译方法进行探讨,所分析的例子来自全球最大的集装箱承运输公司马士基2022年年报[9]。
直译法是指在不违背译入语文化背景的前提下,保留原语的指称意义,对其进行逐字直译。物流专业术语中常见名词性结构,名词连用大多数情况下可直译,以保证信息准确性和简洁性。这里所说的“准确”不仅仅局限于字面意义上的相同,而是要在理解原文意思的基础上,从词义和专业上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做到准确[10]。在物流专业术语中名词性结构的术语占很大一部分,名词连用的翻译应本着专业性、信息准确性和简洁性的原则,在大多数情况下应使用直译法。与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和美学性不同,科技翻译更关注科技信息的科学性。因此,在物流英语中,绝大多数英语术语可采用直译法。
例子1:
We aspire to provide truly integrated logistics. Across oceans, ports, on land and in the air, we are combining our supply chain infrastructure with the power of our people and technology to drive end-to-end innovation.
直译:我们努力提供真正的集成物流。跨越海洋、港口、陆地和空中,我们将我们的供应链基础设施与我们的人员和技术的力量结合起来,以推动端到端的创新。
直译保留了原文中的专业术语,如“integrated logistics”(集成物流),这对于专业读者来说是熟悉的概念。这种专业性的保留有助于确保行业内的沟通无障碍。这表明在某些情况下,直译也可以很好地适应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直译可能不适用于所有情况,特别是当原文中的表达在目标语言中没有直接对应或者可能导致误解时。然而,在这个例子中,由于术语和概念的普遍性,直译是一个合适的选择。
例子2:
Working with a reliable freight forwarder can streamline the shipping process and navigate complex regulations in international trade.
直译:与可靠的货运代理合作可以简化运输过程,并在国际贸易中应对复杂的法律规定。
直译保留了原文的字面意义,即“货运”指的是运输货物的过程。“代理”则指代替他人进行某项服务或业务的角色。并且翻译简洁,没有额外的解释或者修饰,直接传达了原文的信息。
例子3:
The freight bill details the charges for the transportation services provided and must be paid upon delivery.
直译:货运单详细列出了运输服务的费用,并必须在交货时支付。
“Freight”直接指“货物”或“运输费用”,而“Bill”通常指“账单”或“单据”。结合起来,“Freight Bill”自然地表示为与货物运输相关的账单。指的是运输公司为其提供的运输服务开具的账单,包含了运输费用和相关信息。这个直译能够清晰地传达其基本概念,并在行业中被广泛理解。
运用直译法进行术语翻译有利于实现不同语码中反映同一概念的字面意思达到最大值。但科技术语本身内涵深刻,部分术语只有通过意译才能传达正确信息。在把汉语科技术语翻译成英语时,也应按照它的实际意义去翻译,而不要按照其字面意义去翻译[11]。一般情况下,由合成法、派生法构成的具有一词多义特征的术语可采用意译法,这类翻译具有“归化”特征。这类术语如果直译可能会失去其专业性和准确性,因此采用意译法,通过转义手法来更准确地传达信息。
例子4:
Implementing lean logistics principles can help us minimize waste and maximize efficiency in our operations.
意译:实施精益物流原则可以帮助我们减少浪费并最大化运营效率。
“lean”直译的意思为“瘦的、精干的”,但是如果这里直译的话句子含义会比较模糊,在这里指的是一种管理理念,强调减少浪费、提高效率和优化资源利用,而不是简单的“瘦”或“轻”的意思。因此,翻译为“精益物流”能够更好地传达其核心理念,即通过精简流程和提高效率来改善物流管理的思想。
例子5:
Reducing lead time is crucial for improving customer satisfaction and meeting demand.
意译:缩短交货时间对提高客户满意度和满足需求至关重要。
“Lead time”直译为“领先时间”,更常用的翻译是“交货时间”。指从下订单到完成交货之间的时间。这个翻译准确反映了其在供应链和物流管理中的重要性,强调了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必要性。
例子6:
Drop shipping allows retailers to sell products without holding inventory, as items are shipped directly from suppliers.
意译:直发配送使零售商能够在不持有库存的情况下销售产品,因为商品直接从供应商发货。
在这个意译的例子中,“Drop shipping”直译为“掉运”,这样容易让读者不知所云,而行业内通常翻译为“直发配送”,在这里强调的是一种商业模式,零售商不需要提前购买或存储商品,而是直接从供应商处发货给客户。这个翻译有效传达了其核心概念,并在行业中被广泛接受。
通过这几例子,我们可以看到,意译法在处理具有特定行业背景的专业术语时,能够更有效地传达原文的深层含义,同时使翻译结果更加符合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和专业习惯。
5. 结语
在物流翻译中,术语翻译是重点也是难点,这既要求译者有较高的翻译素养和翻译能力,也要求译者必须掌握物流行业知识。只有准确把握物流术语的概念意义,才能不断提高物流翻译的质量,适应国际贸易交流与合作的进行。物流专业英语作为科技文体的信息型文本,决定了翻译的导向要以读者为中心,在遇到复合词、多义词的情况下,适当采用意译能更加准确地再现源文本的内容。反之,一味按部就班地采用直译而忽略具体的语言环境,将会导致译文晦涩难懂。基于物流专业英语文本的专业性、跨学科性以及大量专业术语,译者需不断扩充专业知识储备,提升自身翻译能力,在忠实于原文的同时,结合不同文本的语言环境,仔细对比分析中英文化差异,选择适当的翻译方法准确地传达原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