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视域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研究热点与未来展望——基于CiteSpace软件的可视化分析
Research Hot Spots and Future Prospects of Enterpris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in the Perspective of Digital Economy—Visualization and Analysis Based on CiteSpace Software
DOI: 10.12677/orf.2024.146576, PDF, HTML, XML,   
作者: 靳芳芳: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关键词: 企业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CiteSpace知识图谱Enterpris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Digital Economy CiteSpace Knowledge Graph
摘要: 本文基于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利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工具,对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研究热点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并综合整理出当前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研究热点以及未来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关于企业数字化转型主要集中在企业数字化发展以及企业数字化管理两个方面,从而展望未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发展方向,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参考。
Abstract: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digital economy, this paper uses the CiteSpace visual analysis tool to analyze the research hotspots of China’s enterpris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and comprehensively collate the research hotspots of China’s enterpris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s well as future trends.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 that the current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enterprises in China is mainly focused on the digital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and the digital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s in two aspects, so as to look forward to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enterprises,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enterprises.
文章引用:靳芳芳. 数字经济视域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研究热点与未来展望——基于CiteSpace软件的可视化分析[J]. 运筹与模糊学, 2024, 14(6): 772-779. https://doi.org/10.12677/orf.2024.146576

1. 引言

随着全球数字化浪潮的不断深入,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研究和实践的热点。作为利用信息与计算机网络等信息化技术及其所带来的新商业模式和组织形式所组成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数字经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全球经济的面貌。在这一背景下,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研究与实践显得尤为重要。

数字经济以数字技术为支撑,不断拓展新的应用场景与业态,推动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和产业升级。然而,数字化转型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企业在技术、管理、文化等多个层面进行深刻的变革。而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就是利用数字技术对其业务、管理和运用进行全面、深入的改造和升级[1],深入研究和探讨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现状、热点与未来趋势,对于指导企业实践、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文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通过对相关文献数据的挖掘和分析,以期能够揭示出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演进规律、主要挑战和未来趋势,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方法

通过科学计量与数据选择的可视化可以有效避免因人工筛选文献造成的对研究热点与趋势的主观判断,引用空间(Citation Space,以下简称:CiteSpace)是以Java语言为基础设计研发的,能够动态、多元计量文献信息的可视化分析工具[2]。其关键词分析和文献被引分析等核心功能能够较为直观地为我们呈现某一段时间段内、某一学科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动向和发展脉络[3]。基于此,本文利用CiteSpace软件从发文量、作者、机构等方面深入研究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研究现状,形成对这一领域研究成果整体情况的呈现,并进一步通过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分析呈现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研究热点与趋势。

2.2. 数据来源

本文以中国知网数据库文献为样本,以“企业”“数字化”以及“企业数字化转型”为主题词进行探索,时间范围设置为不限,期刊类别设置为中文期刊,并剔除会议、报纸以及其它与研究主题无关的论文之后,共得到有效期刊353篇。通过对这353篇文章进行可视化分析,能够进一步了解当前关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研究热点及其变化发展规律。

3. 研究现状的可视化分析

3.1. 发文量分析

年度发文量揭示了本研究领域的发展速度和活跃水平[4]。从文献数量来看(见图1),我国关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发展整体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其研究开始于2020年,这一年一共发表了1篇期刊论文,之后关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研究开始蓬勃发展,到2021年其发文量已经达到了17篇,是2020年的十倍还多,之后其发文量更是迅速发展,到2023年关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文章的发文量已经达到了120篇,占总发文量的33%,这一年发文量较多主要是由于2023年,为加快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1,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统称两部门)颁布了《关于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旨在充分的调动各方的积极性,融合规划各地方的资源配置,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系列决策部署[5]。由此,学术界开始大量的关注并研究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相关内容,到2024年学术界关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研究热度依旧不减,截止到2024年11月2日,关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发文量已经达到了152篇,占总发文量的43%。由此可见,未来关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研究热度也不会降低。

Figure 1. Graph of the number of posts on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enterprises in the perspective of digital economy

1. 数字经济视域下企业数字化转型发文量图

3.2. 发文机构分析

采用CiteSpace软件的合作网络分析功能呈现关于数字经济视域下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的科研合作状况。首先将文献导入CiteSpace软件,节点筛选方式(Slection Criteria)设为g-index (K = 10),时间切片(Years Per Slice)设为1,裁剪方式(Pruning)设为Pruning Sliced Netword,节点类型(Node Types)为“Institution”,其它设置为默认值,生成数字经济视域下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合作机构图谱(见图2)。图谱中节点表示研究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机构,符号字号大小代表中心性,连线表示各个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其中节点越大则表示该机构的发文量越多。由图2可知,研究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机构有65个节点,其中广东金融学院金融科技工程技术开发中心的节点较大,并且该机构与广东金融学院行为金融与区域实验室以及广东金融学院国家金融学学院之间存在连线,由此可知这三个机构之间存在着较强的合作关系。除此之外,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与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以及吉林大学商学与管理学院之间也存在着合作关系,除了这些发文量较多的机构之间的合作之外,图中还有20条连线,这表明还有较多的机构之间存在着合作关系,但是研究企业数字化转型机构的密度仅仅只有0.0135,由此可知该网络密度处于较低水平,因此,虽然这些机构之间有一定的合作关系,但是这些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较为分散,大多都集中在同一个地区不同机构之间的合作,很少有跨地区的机构进行合作。

Figure 2. Mapping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issuing organizations of enterprises in the perspective of digital economy

2. 数字经济视域下企业数字化转型发文机构图谱

3.3. 发文作者分析

Figure 3. Mapping of authors of articles on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enterprises in the perspective of digital economy

3. 数字经济视域下企业数字化转型发文作者图谱

采用CiteSpace软件的合作网络分析功能呈现关于数字经济视域下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的科研合作状况。首先将文献导入CiteSpace软件,节点类型选择为“Author”,其余步骤不变。由此便生成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发文作者图谱(见图3)以及发文量在三篇以上的作者发文量表。由图3可知,一共有62个节点以及34条连线,这表明有34名作者之间存在着合作关系,其中王亮、万锐、杨文秀、张凯、孙波以及赵晓琬这几人之间的连线较为密集,这表明他们几人形成了一个小的合作群体。但是由于网络的整体密度较低,因此尽管当前有部分作者选择合作研究企业的数字化的转型,整体上关于该领域的研究依旧是呈现分散状态。

为进一步研究关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作者群体,本文运用了普赖斯公式作为判定标准,即核心作者最低发文阈值为 M=0.749 N max ,其中 N max 表示所选年限内作者的最高发文量。由表1可知,目前关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研究发文量最多的为吴非,累计发文量为16篇,代入公式之后得到M = 3.156,根据四舍五入原则,发文量大于3的作者可以被称之为该领域的核心作者,由表1可知,发文量大于3的作者一共有3位,其发文总数为23篇,占总发文量的6.5%。根据普赖斯公式,只有核心作者的发文量占据总发文量的50%以上才能标志着该领域形成了相关的核心作者群[6]。而关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作者发文量仅仅只占据了总发文量的6.5%,由此可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研究领域尚未形成核心作者群,学者之间的交流合作有待加强。

Table 1. Frequency table of keywords for enterpris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in the perspective of digital economy

1. 数字经济视域下企业数字化转型关键词频次表

序号

频次

中心性

关键词

1

36

0.31

融资约束

2

29

0.44

数字经济

3

8

0.04

公司治理

4

8

0.54

研发投入

5

7

0.07

内部控制

6

7

0.16

营商环境

7

6

0.08

数字技术

8

5

0.00

企业创新

4. 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分析

4.1. 关键词共现分析

为进一步分析和概括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领域内的热点,本研究借助CiteSpace软件绘制关键词聚类图谱。在制作图谱过程中,时间切片(Year Per Slice)保持默认设定不变,节点筛选方式(Selection Criteria)设为Top N = 50,将节点类型(Node Types)设为Keyword,裁剪方式(Pruning)设为Pathfinder,由此生成关键词共现图(见图4)。由图4可知,关于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研究一共有66个节点49条连线,其中图中的圆点代表一类关键词,圆点大小代表该关键词的活跃度,关键词出现的次数越多,圆点越大,圆点之间的联系则表示关键词之间存在关联性。在图4中,“数字经济”和“融资约束”是两个节点较大的关键词,在企业数字化转型领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除此之外,本文依据CiteSpace的统计数据,列出了频次排名前8名的关键词(见表1)以及中心性排名前8名的关键词(见表2)。通过对比两张表格的信息,可以观察到中心性和频次排名前8名的关键词存在一定差异。例如“企业创新”一词的出现频次为5,但是中心性却是0.00,而“减税降费”的中心性为0.15,但是出现的频次却为1。因此,在评估研究热点的时候需要综合评估其出现的频次以及中心性,只有当一个关键词的中心性和出现频次均较高时,才能表明该关键词具有较高的关注度和持续度,而当出现频次和中心性不成正比时,则说明该关键词当前处于阶段性或者是前沿性的热点。由此可知,当前学术界对于“融资约束”“数字经济”“营商环境”等关键词的研究处于持续关注阶段,而对于“企业创新”“减税降费”等关键词的研究处于阶段性以及前沿性的研究中。

Figure 4. Co-occurrence of keywords for research on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enterprises in the perspective of digital economy

4. 数字经济视域下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关键词共现图

Table 2. Keyword centrality frequency table for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enterprises in the perspective of digital economy

2. 数字经济视域下企业数字化转型关键词中心性频次表

序号

频次

中心性

关键词

1

8

0.54

研发投入

2

29

0.44

数字经济

3

36

0.31

融资约束

4

7

0.16

营商环境

5

4

0.16

风险承担

6

3

0.15

审计费用

7

1

0.15

减税降费

8

2

0.11

大数据

4.2. 关键词聚类分析

为了进一步把握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相关问题研究重点,对聚类进行手动调节和优化,并借助对数似然比(Log likelihood Ratio,即LLR)算法为聚类命名,最终得到图5。由图5可知,其模块性Q = 0.7201,S = 0.9485,两个数字均大于判定聚类是否合格的规定数字,因此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聚类结构显著且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从图5可知,当前企业数字化转型主要有5个聚类,分别为#0数字技术、#1融资约束、#2产权性质、#3研发投入、#4审计费用以及#5营商环境,将这些聚类进一步归类,可知当前关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数字化发展以及企业数字化经营两个方面。

一方面,关于企业数字化发展。当前,我国企业的数字化进程在不断加快,根据2022年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的分析,我国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结果较好,参与转型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多,已经从2018年的7%上升到2022年的17%。除此之外,还有超过半数(50%)的受访企业高管也表示将会在未来几年内加大对数字化的投入和比重。因此,当前企业数字化发展的研究较为热门;另一方面,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意味着企业需要进行数字化的管理,但是当前部分企业的数字化管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数字系统较为老旧或者基础设施较为落后,而这些问题极大地阻碍了企业的数字化发展。因此,想要企业顺利地进行数字化转型就需要进行研发投入以及其它的措施。

综上所述,当前关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数字化发展以及企业数字化经营两个方面。

Figure 5. Clustering mapping of keywords for enterpris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in the digital economy perspective

5. 数字经济视域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词聚类图谱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评述

本文基于CiteSpace软件对数字经济视域下企业数字化转型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对其中的关键词、研究机构以及研究作者的探析,得到以下结论:

首先,从发文量来看,我国对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研究一直处于较为关注的态度,特别是2023年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公布,学术界对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研究更是处于一个研究的高峰期。

其次,从发文作者以及机构来看,当前学术界对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注度较高,但是作者以及机构之间的合作较小,尽管有个别机构以及作者之间的合作,但是整体的合作并不密切,没有形成核心的合作网络。

最后,从研究热点来看,当前学术界对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数字经济、融资约束、营商环境等方面,尤其是关于企业数字化发展以及企业数字化经营的研究备受学术界的关注。

5.2. 未来展望

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在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在数字经济视域下的研究热点进行了深入剖析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技术发展趋势、市场需求变化以及政策导向,对未来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路径和趋势进行如下展望:

首先,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导向,推动数字化转型与产业升级。国家政策在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未来,我国企业将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导向,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与合作,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通过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产业创新中心建设等项目,企业可以不断提升自身的数字化转型能力和水平,推动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其次,加快深度融合新兴技术,推动数字化转型深化。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普及,我国企业将进一步深化这些技术在生产、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应用。通过构建智能工厂、实现供应链数字化、优化客户服务体验等手段,企业将全面提升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同时,新兴技术还将助力企业实现数据驱动的决策,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再次,不断推动跨界融合与创新,拓展数字化转型新领域。在数字经济时代,跨界融合与创新成为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动力。未来,我国企业将积极寻求与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合作伙伴进行深度合作,共同探索数字化转型的新模式、新路径。通过跨界融合,企业可以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实现业务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同时,创新也将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支撑,推动企业不断推出新产品、新服务,满足市场需求的变化。

最后,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提升数字化转型能力。数字化转型需要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作为支撑。未来,我国企业将更加注重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通过内部培训、外部招聘等方式,吸引和培养一批具备数字化思维、创新能力和专业技能的人才。同时,企业还将建立激励机制和晋升通道,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为数字化转型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

参考文献

[1] 查凡. 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现状、问题以及未来展望[J]. 现代商业, 2024(18): 131-134.
[2] 皇甫康莉, 孙振南. 国内关于数字农业的研究现状及未来展望——基于CiteSpace的中国知网核心期刊文献分析[J].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24, 38(5): 36-46.
[3] 王建晨, 孙振南. 国内数字乡村问题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向——基于CiteSpace的中国知网核心期刊文献分析[J].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23, 37(5): 24-31.
[4] 关中美, 杨贵庆, 王祯, 等. 我国乡村空间研究进展与热点的可视化分析[J]. 现代城市研究, 2019(9): 2-9.
[5] 查凡. 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现状、问题以及未来展望[J]. 现代商业, 2024(18): 131-134.
[6] 宗淑萍. 基于普赖斯定律和综合指数法的核心著者测评——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为例[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6, 27(12): 1310-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