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Influence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on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A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Provincial Panel Data
摘要: 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任务,而跨境电商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路径。本文基于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对跨境电商在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跨境电商的发展显著促进了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在解决了模型可能存在的内生性等问题后,结论依然保持稳定。因此,建议进一步加强对跨境电商的支持与规范,充分发挥其在提升产业链整合效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增强创新能力等方面的潜力,从而更好地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Abstract: Achieving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a core task of China’s current economic progress, and cross-border e-commerce is a crucial pathway in this regard. This paper conducts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into whether cross-border e-commerce contributes to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utilizing provincial panel data and a fixed effects model of panel data.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significantly promotes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After addressing potential issues such as endogeneity in the model, the conclusions remain valid. Therefore, it is recommended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support and regulation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fully guiding its potential in enhancing the efficiency of industry chain integration, promoting industrial upgrading, and boosting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thereby aiding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文章引用:孙梦敏. 跨境电商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电子商务评论, 2025, 14(1): 247-256. https://doi.org/10.12677/ecl.2025.141032

1. 引言

随着全球化和技术进步的加速,跨境电子商务已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的十九大和二十大报告中,均强调了对外开放的重要性,特别是通过发展跨境电商来实现全面开放新格局。跨境电商不仅促进了国际贸易的便利化,还通过引进高质量商品满足了国内消费者的需求,为中国消费升级注入了新的动力。这一模式不仅为企业创造了新的商业机会,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推动了全球经济的互联互通。与此同时,我国正面临着经济转型的重大任务,尤其是在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调整过程中。这一转变不仅要求我们提升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还需注重可持续发展与创新驱动。在新的发展阶段,必须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协调,推动绿色、智能和服务型经济的发展,这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进步和民众福祉提升的重要保障。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由此可见,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优化经济社会结构的必经之路。新时代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必将聚焦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尤其是在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以及国际形势不确定性带来的负面影响,使我国经济面临明显的下行压力。因此,如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深入研究这一议题,不仅可以探索适应新形势的政策措施,还能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以应对当前的挑战并把握未来的发展机遇。

在这一背景下,跨境电商作为一种新兴的贸易形式,正逐渐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首先,跨境电商能够有效拓展国际市场,帮助企业打破地域限制,直接与全球消费者沟通与交易。这不仅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也为国内产品走向海外创造了更多机遇。其次,跨境电商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互联网平台,各类商品和服务能够迅速触达目标市场,减少中间环节,提高交易效率。同时,它还推动了供应链的数字化转型,使得生产、物流和销售等环节更加高效和透明。此外,跨境电商有助于提升消费升级。在全球化的驱动下,消费者能够更方便地获取到海外优质商品,满足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消费需求。这种消费模式的变化,不仅丰富了市场选择,也推动了国内企业加快创新与品牌建设,以应对新的市场挑战。最后,跨境电商的发展还为促进就业和技术进步提供了新的动力。随着这一领域的快速发展,相关产业链上的就业机会不断增加,同时也推动了数字技术、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等领域的创新与发展。因此,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跨境电商无疑将发挥重要的助力作用,助推我国经济的转型与升级。

然而,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跨境电商的经济效应和运营模式,对其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关系的深入理论和实证研究尚显不足。本文旨在填补这一研究空白,具体从理论层面探讨跨境电商如何通过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优化和升级产业结构、增强创新能力以及促进包容性发展等方面,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潜在作用。同时,基于实证分析,本文将深入探究跨境电商的发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际影响效应。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关于跨境电商发展对于社会经济各方面影响的研究文献较为丰富。早期学者更多聚焦于综试区的设立模式及运行上[1],近年来,学者致力于研究综试区设立对城乡收入差距[2]、进出口贸易[3]等的影响。张夏恒等[4]得出跨境电商综试区的发展将通过降低跨境消费门槛、跨境交易成本等方式促进整体消费倾向的提高,加大跨境消费以达到消费形式升级的目的。赵慧等[5]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考察电子商务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综试区的设立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杨文婧等[6]深入分析了河北省跨境电商平台的建设和交易情况,提出跨境电商平台是驱动区域外贸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在中国经济转型阶段,经济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现有文献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衡量方法进行了讨论,一方面,从五大发展理念、政策和效率等维度出发,强调了发展理念的升华、关键问题的解决路径、经济效率的提升以及质量的改进[7];另一方面,基于狭义和广义的视角,形成了全要素生产率和构建指标体系这两类测度方法[8]。此外,关于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因素的研究也逐渐增多,包括对数字政府建设[9]、自贸区建设[10]以及数字基础设施[11]等的研究。

综上所述,现有研究成果为本文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经验借鉴。作为一种新兴贸易模式,跨境电商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多方面的影响,包括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以及增强全球竞争力等。然而,通过文献回顾发现,现有研究在系统深入探讨跨境电商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具体关联性方面仍存在明显不足。本文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填补和完善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

2.2. 理论分析

跨境电商对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其影响效应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2.2.1. 促进基础设施的完善

跨境电商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商业模式,还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跨境电商的迅猛增长,城市需要为其提供支持的物流、交通、信息技术等基础设施,以满足不断提升的市场需求。首先,跨境电商的兴起促使物流网络的建设变得更加重要。为了实现快速、高效的国际配送,城市需要完善仓储设施、配送中心和智能物流系统。这不仅提高了商品的流转速度,也为城市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其次,交通基础设施也因此得到改善。跨境电商要求更高效的运输方式,包括优化的道路、铁路和航空运输系统,以便于实现快速的货物运输。这些基础设施的提升,不仅服务于电商行业,也为其他行业的发展创造了便利条件,增强了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此外,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在跨境电商的推动下得到了加速。城市需要加强网络覆盖,提高数据传输速度,建设安全可靠的信息系统,以保障电子商务交易的顺利进行。这些技术基础设施的提升,不仅支撑了跨境电商的发展,也为城市的数字化转型奠定了基础。综上所述,跨境电商的发展为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提供了新的动力,推动了物流、交通和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的协同进步,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2.2. 引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跨境电商通过引入全球市场竞争机制,迫使本土企业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以满足国际标准。这一过程涉及对生产流程的优化、产品质量的提高以及服务的国际化,从而促进产业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型。例如我国制造业在改革开发后逐渐步入国际市场,开始从最初简单的组装加工转向如今拥有自主品牌和技术的高端制造,进一步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12],不仅提升了国内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也促进了经济结构从传统制造向技术和服务导向型产业结构的转变。此外,跨境电商还加速了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从而推动了产业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升级。企业通过利用跨境电商平台收集的大数据分析消费趋势和市场需求,优化生产管理和供应链配置,实现了生产过程的精细化和效率化,不仅提升了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也使企业能更快响应市场变化,增强了本土相关产业的全球竞争力。

2.2.3. 促进经济包容性发展

跨境电商作为一种跨越国界的新兴贸易形式,打破了传统国际贸易的地理和经济障碍,为更广泛的群体提供了参与全球市场的机会。跨境电商平台如阿里巴巴的国际站、亚马逊、eBay等,为商家提供了一个全球化的销售窗口,使他们能够直接接触到国际消费者,这种直接接触减少了中间环节,使得小企业和个体商家能以较低的成本进入新的市场。例如,一家小型手工艺品制造商可以通过在线平台,直接将产品销售到欧美或东南亚的消费者手中,而无需依赖大型分销商或零售商。此外,跨境电商还通过数字工具和服务,比如在线支付、物流跟踪、电子商务咨询等,大大简化了国际贸易的复杂性。这些工具和服务使得即使是不具备国际贸易经验的小商家也能够管理跨国订单,处理国际物流和关税问题,从而降低了运营国际业务的门槛。经济包容性的提升也体现在跨境电商促进地区平衡发展上。由于跨境电商不依赖于传统的物理基础设施,地处偏远的地区商家同样能够通过互联网接入全球市场。这不仅为他们带来了增收的机会,还促进了当地就业和技能提升,改善了地区经济结构。例如我国西部的一些地区通过跨境电商售出农产品和地方特色手工艺品,有效地提升了当地的经济水平和居民的生活质量,缩小与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促进了国内经济的包容性和高质量发展。

2.2.4. 促进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

跨境电商的发展为企业带来了新机遇,同时促进了人力资本的提升,主要体现在技能培训、知识普及、就业机会增加和国际视野拓展等方面。首先,跨境电商推动了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促使培训机构和高校开设相关课程,提高员工的职业素养。其次,跨境电商运营涉及供应链管理、数据分析和客户服务,企业需要员工具备综合素质,这推动了内部职业发展培训。此外,跨境电商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降低失业率并为职业发展提供平台,尤其是在新兴市场中,本地劳动力参与度不断提高。最后,跨境电商拓宽了国际视野,使员工更好地了解不同文化和市场趋势,为个人职业发展和未来创新打下基础。综上所述,跨境电商通过多方面的促进作用,有效提升了人力资本,为经济可持续增长注入了新动力。

本文的理论作用框架如图1所示。

3. 研究设计

3.1. 数据来源

本文所用数据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各省市统计年鉴和统计公报、中国电子商务信息网及国研网等统计数据库,在数据处理中,变量相应指标数据均取其对数,旨在剔除量纲和提高数据平稳性,最终得到2016~2022年中国28个省份(未包括港澳台、宁夏、青海以及西藏地区)的多期面板数据。

Figure 1.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effects

1. 理论作用框架

3.2. 变量选择

3.2.1. 解释变量

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参考相关研究[13],从交易主体、交易规模、配套设施和科技创新四个维度建立了十个二级指标,构建了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用熵值法计算出的跨境电商发展指数值范围为0~1,见表1。数值越大,跨境电商发展就越好,数值越小,跨境电商发展就越差。

3.2.2. 被解释变量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十分丰富,但其核心仍是对于经济效率的提高,因此,本文采用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表征。为尽可能确保研究的精确度和合理性,在比较现有的测度方法后,最终选择超效率SBM模型对研究期内各省份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从而衡量各省份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参考现有文献[14],以各省份年末固定资产规模表示其资本投入,以年末就业人员总数表示其劳动力投入,以全年能源总消费量表示其能源投入,以实际GDP作为期望产出,以固体废物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作为非期望产出,对各省份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考虑到价格变动对于测算结果可能产生的影响,本文以2016年为基期对上述数据进行了平减。

3.2.3. 控制变量

此外,在回归模型中,加入以下控制变量:一是对外开放水平,用进出口总额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值来表示;二是基础设施,采用邮电业务总量与地区GDP的比值表征;三是产业结构,用第三产业增加值与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值表示;四是人力资本,用普通高等院校在校生数与地区人口总数的比值表示;五是财政规模,用一般预算支出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值表示;六是城市化水平,用城镇人口和地区总人口的比值表示。

3.3. 模型设定

为验证数字政府建设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参考已有研究,构建模型如下:

   GTF P it α 1 α 2 CB D it α 3 X ij γ i + φ t + ε t   

其中,下标  i   t  分别代表地区和年份; GTF P it 是被解释变量,表示第  i  个地区第  t  年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 CB D it   是解释变量,表示表示第  i  个地区第  t  年的跨境电商发展水平; X ij 为影响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控制变量集; γ i   φ t 分别为省份固定效应和时间固定效应,对未观测到的省份和时间特征进行控制, ε t 是随机扰动项, α 为待估参数。

为保证回归结果的可靠和稳健,对以上含有极端值与关键变量缺失值的样本进行剔除,最终获得194份样本数据。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如表2所示。

Table 1.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1. 跨境电商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维度

指标

交易主体

拥有电子商务交易活动企业数量

互联网用户数量

交易规模

电子商务销售额

跨境快递量

配套设施

互联网宽带接入的端口数

邮路总长度

跨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数目

创新能力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开发的资金

软件业务收入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有效发明专利数(件)

Table 2. Variable definitions and descriptive statistics

2. 变量含义与描述性统计

分类

变量

均值

标准差

解释变量

跨境电商发展

0.589

0.417

被解释变量

经济高质量发展

0.863

0.121

控制变量

对外开放水平

0.319

0.163

基础设施

0.071

0.034

产业结构

0.386

0.075

人力资本

2.430

0.093

财政规模

0.137

0.150

城市化水平

0.672

0.126

4. 实证结果

4.1. 基准回归结果

表3显示,第(1)列展示了在未引入控制变量的情况下,仅包含核心解释变量并控制了省份固定效应和时间固定效应的回归分析结果,其回归系数为0.048,并在5%的水平上显著;第(2)列则是在引入核心解释变量的同时,加入了控制变量的回归分析结果,回归系数为0.031,在5%的水平上显著为正。可以看出,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前提下,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确实引发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显著效应。这一现象表明,跨境电商不仅是国际贸易的新形式,更是一种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和提升经济质量的重要力量。具体而言,跨境电商通过促进市场的开放,加速了商品和服务的流通,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从而有效提升了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效率。此外,跨境电商的蓬勃发展还催生了新的商业模式和创新机会,使得企业能够更灵活地适应市场变化,推动了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此外,从表3中可以看出,基础设施的回归系数为0.244,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表现为正,这表明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具体而言,跨境电商不仅推动了交通、物流等基础设施的完善,还提升了信息技术和通信网络的质量,为城市的整体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产业结构的回归系数达到了2.383,并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为正。这一结果表明,跨境电商的发展有效地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通过推动传统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跨境电商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使得经济结构更加多元化,增强了经济的韧性与竞争力。此外,对外开放水平的回归系数为0.029,并在5%的水平下显著为正,说明跨境电商能够有效提高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它促进了国际贸易、吸引外资和技术交流,为本地企业创造了更多的合作机会。人力资本方面,其回归系数为0.179,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同样表现为正。这进一步表明,跨境电商的发展不仅提升了人力资本的利用效率,还通过技能培训和职业发展的机会,提高了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与竞争力。综合来看,跨境电子商务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优化、对外开放水平提升以及人力资本提高等多个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进而推动了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这种多维度的促进效应,不仅有助于实现经济增长,也为社会发展带来了更为广泛的利益,体现了跨境电商作为现代经济重要驱动力的潜力。

Table 3. Baseline regression results

3. 基准回归结果

经济高质量发展

变量名

(1)

(2)

跨境电子商务发展

0.048**

(0.025)

0.031**

(0.017)

基础设施

0.244*

(0.127)

产业结构

2.383***

(4.701)

对外开放水平

0.029**

(0.003)

人力资本

0.179***

(0.240)

财政规模

0.093

(0.067)

城市化水平

−0.036

(0.016)

省份固定效应

控制

控制

时间固定效应

控制

控制

N

194

194

R2

0.053

0.102

注:*p < 0.1,**p < 0.05,***p < 0.001,括号内为估计系数的稳健标准误。下同。

4.2. 内生性处理

跨境电商发展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仍可能存在逆向因果关系,经济发展呈现高质量特征的省市多位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其可能经济对外开放程度较高,因而其跨境电商发展程度也较高,导致参数估计结果有偏且非一致。因此,为了进一步解决内生性问题,需要寻找恰当的工具变量。

工具变量的选取应遵循相关性与外生性原则。具体而言,工具变量应与内生解释变量高度相关,同时与扰动项不相关。鉴于此,参考的研究,使用相同年度该地区接壤省份的跨境电商发展水平均值作为工具变量。一方面,跨境电子商务受经济发展水平、市场环境和政府行为等因素影响,而地理接壤的省份通常具有相似的特征,因此本地与邻近省份跨境电商发展特征也较为相似,符合相关性原则。另一方面,本地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并不会直接影响其他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外生性原则。因此,该工具变量在理论上是合适的。

表4汇报了基于两阶段最小二乘法的检验结果:第一阶段回归F值均大于10且至少在1%的置信水平上显著,排除弱工具变量问题;第二阶段回归中,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估计系数在5%的水平下为正。因此,在排除内生性问题对于结果的干扰后,实证结果未发生实质性变化。

Table 4. IV regression results

4. IV回归结果

一阶段

二阶段

变量

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水平

经济高质量发展

邻近省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均值

0.359***

(0.210)

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水平

0.104**

(0.945)

控制变量

控制

控制

省份固定效应

控制

控制

年份控制变量

控制

控制

第一阶段F值

110.792

可识别检验

〈p值〉

110.328

〈0.000〉

弱IV检验

86.714

[16.38]

R2

0.183

N

194

194

4.3. 稳健性检验

为保证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分别通过替换解释变量、剔除直辖市样本、更换回归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1) 替换解释变量。借鉴唐红涛和胡婕妤[15]的研究,利用各省份跨境电商快递收入作为跨境电商发展水平新的代理变量。并以此替换解释变量进行回归。2) 剔除直辖市样本。考虑到直辖市与其他省份存在较大差异,剔除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和重庆市四个直辖市样本后进行回归。3) 更换回归模型。考虑到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值属于受限因变量,进一步运用Tobit模型进行回归。估计结果如表5所示,无论是替换解释变量、剔除直辖市样本、还是更换回归模型,跨境电商发展均显著促进了经济高质量发展,表明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稳健性。

Table 5. Robustness test results

5. 稳健性检验结果

变量

经济高质量发展

(1)

(2)

(3)

电子商务发展

0.373*

(0.209)

0.059**

(0.038)

0.019*

(0.10)

控制变量

控制

控制

控制

省份固定效应

控制

控制

控制

年份控制变量

控制

控制

控制

R2

0.178

0.092

0.006

N

194

166

194

5. 研究结论

本文基于2016~202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探讨了跨境电商发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跨境电商的发展显著促进了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推动基础设施的完善;二是引导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三是促进经济的包容性发展;四是提升人力资本水平。此外,经过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这进一步验证了跨境电商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积极关系。基于这一研究成果,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以促进跨境电商的健康发展,进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5.1. 加强跨境电商平台与国内产业链的整合

应鼓励并支持跨境电商平台与传统产业进行深度融合,特别是在制造业和农业等关键领域。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和提供财政补贴,激励传统企业利用跨境电商平台开拓国际市场。此外,推动高科技企业与跨境电商平台合作,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快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变。

5.2. 优化跨境电商的监管和服务体系

应继续完善跨境电商的法律法规,建立更为高效的监管体系,确保市场的公平竞争和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同时,加强对跨境电商企业的指导和服务,比如提供税收减免、简化海关程序等措施,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跨境交易的效率。此外,增加对跨境电商物流体系的投资,优化国内外物流网络,确保物流服务的安全、快捷和高效,从而支持跨境电商的健康发展。

5.3. 培养跨境电商人才和创新能力

高质量的人才是跨境电商发展的关键因素。应支持高等教育机构和职业培训学校开设与跨境电商相关的课程和专业,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电商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同时,鼓励企业与学术机构合作,开展产学研项目,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通过持续的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为跨境电商行业注入持续动力,提升整个行业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张正荣, 杨金东, 魏然. 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设立模式与推广问题——基于70个城市的定性比较分析[J]. 软科学, 2020, 34(5): 131-138.
[2] 黄先海, 虞柳明, 崔雪. 长三角共同富裕新实践: 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J]. 浙江社会科学, 2022(11): 20-31+155-156.
[3] 王小琴. 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实证分析[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22(5): 100-104.
[4] 张夏恒. 跨境电商促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理论机制、发展思路与相关举措[J]. 当代经济管理, 2021, 43(10): 59-65.
[5] 赵慧, 葛春瑞, 马婷. 电子商务环境与经济增长——基于设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J].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21(5): 114-124+128.
[6] 杨文婧, 张越强. 跨境电商平台对河北省外贸经济增长驱动作用探析[J]. 商业经济研究, 2019(1): 169-171.
[7] 任保平, 文丰安. 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判断标准、决定因素与实现途径[J]. 改革, 2018(4): 5-16.
[8] 蔡昉. 中国改革成功经验的逻辑[J]. 中国社会科学, 2018(1): 29-44.
[9] 葛文峰, 冉启英, 杨小东, 等. 数字政府建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J]. 统计与决策, 2024, 40(6): 74-78.
[10] 刘佳, 秦芳. 自贸区设立何以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贸易、投资与创新的视角[J].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41(1): 117-128.
[11] 马荣.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54(3): 48-61.
[12] 王伟, 滕聪. 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设立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J]. 电子商务评论, 2024, 13(1): 568-573.
[13] 韦昌鑫. 跨境电商发展对居民消费的作用机制分析[J]. 商业经济研究, 2024(4): 71-74.
[14] 葛文峰, 冉启英, 杨小东, 等. 数字政府建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J]. 统计与决策, 2024, 40(6): 74-78.
[15] 唐红涛, 胡婕妤. 跨境电商进口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促进或抑制? [J]. 消费经济, 2021, 37(6): 6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