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背景下农民画促进吉林经济发展策略研究
Research on the Strategy of Farmer Painting in Promo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Jilin under the Digital Background
DOI: 10.12677/sd.2025.151003, PDF, HTML, XML,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严丽娟, 张丽春*:北华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吉林 吉林
关键词: 农民画数字化经济发展吉林省文化产业Farmer Painting Digitization Economic Development Jilin Province Cultural Industry
摘要: 以非遗文化振兴带动乡村振兴不仅能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更是实现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了总结在数字化背景下农民画促进吉林经济发展的策略,本文从技术提升与创新、品牌建设与推广、产业链整合与协同发展、政策支持与资金保障和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等五方面,就创作理念落后、优秀人才稀缺及产业发展等问题,来探索吉林农民画发展策略。
Abstract: Driv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with the revitaliza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an not only better inherit traditional culture, but also be an important way to achiev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summariz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igital farmers painting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Jilin economic strategy, this paper from technology promotion and innovation, brand construction and promotion, industrial chain, integration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policy support and capital guarantee and talent training and team construction, such as five aspects, backward creative concept, talent scarcity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to explore the Jilin farmers painting development strategy.
文章引用:严丽娟, 张丽春. 数字化背景下农民画促进吉林经济发展策略研究[J]. 可持续发展, 2025, 15(1): 17-23. https://doi.org/10.12677/sd.2025.151003

1. 引言

吉林农民画有着地域特色与文化内涵,是民间文化的生动体现,也是连接传统与现代经济发展的纽带。如今数字化发展迅速,改变了信息传播和消费模式。这对吉林农民画而言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数字化为农民画的展示、传播和交易创造了更广阔的平台,突破时空局限;另一方面,在吉林经济多元化发展的当下,如何使农民画在数字化环境中崭露头角,并转化为经济优势,是急需研究的课题。所以,深入探究数字化背景下吉林农民画促进经济发展的策略意义重大,这不仅关乎地方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对吉林经济在新的文化经济融合趋势下实现新突破有着积极影响。

2. 技术提升与创新

2.1. 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首先,吉林农民画要在保持农民画传统内涵的同时,结合现代技术和审美趋势,能够有效提升农民画的市场竞争力和艺术性。我们可以在创作中使用鲜艳的色彩和生动的线条,同时融入城市生活和社会变化等现代主题。吉林农民画不仅可以在国内展览,还受邀参加国际艺术展。在保持传统的同时,走出地方,进入更大的艺术舞台。在以后培养中,可在画作中添加现代城市景观、社会问题、及冰雪文化等以反映吉林省经济发展的变化与进步。不仅能使作品更具视觉冲击力,还可吸引年轻观众的注意。

2.2. 技术研发与创新

其次我们可以利用数字技术可以将农民画的图像转化为数字信号,利用机器学习图像识别构图方式并进行统计分析,对多幅作品进行数据挖掘,总结出成功的表现手法,并为农民画的发展提供指导意见。这不仅有助于传统艺术的创新,还可以为新一代艺术家提供灵感[1]

将农民画与谷歌ARCore技术的结合,使画中的元素“活”起来,增加了观看的趣味性和互动性。这样的展现使得观众不仅仅是被动欣赏,而是积极参与其中。通过手势或触摸与AR内容进行互动,这种交互性能够吸引年轻观众,提高他们对农民画的兴趣。

通过将农民画与数字技术相结合,无论是利用数据分析工具进行艺术特征的深入研究,还是通过增强现实技术提升观众的体验,都展现了传统艺术在现代科技背景下的无限可能。这种创新不仅能够推动农民画的传播和发展,还能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为吉林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2.3. 可持续性转化与产业化发展

紧接着我们可以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吉林农民画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因此吉林农民画就要从产业化发展入手,产业化能从原来的个体绘画和手工作坊生产转变为完整的产业链生产,将吉林农民画作为一个文化产业来发展,才能有出路,有发展,提高产量,完善产业链,提供更多样化的农民画[2]

吉林农民画的产业化发展必然带动从业人员就业,提供相应的工作岗位,不仅如此,还能将吉林冰雪农民画不断传承和发展。吉林农民画的产业化发展,必然是个由简单到复杂的一个提高,依托吉林冰雪文化,将吉林农民画更健康、有序、特色性的发展下去,通过旅游产品,佳节礼品、房屋装饰等拓宽发展空间。

通过可持续性转化与产业化发展的结合,无论是经济还是发展,吉林农民画都有无限的发展潜能。这种创新不仅能扩大就业,而且还能促进农民画的保护与传承。

2.4. 材料创新

最后我们还可以采用新型环保材料:例如,采用水性颜料、环保纸张等,提高了作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这不仅对应了可持续性发展战略,而且提高了非遗文化产品的保存时间。结合现代工艺:使用数码印刷技术,使得农民画的生产过程更加高效。

材料创新不仅符合绿色环保理念,而且增加了作品的保存时间,这使得农民画可以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也为消费者提供了高质量的作品,为吉林经济提供持久的经济支持。

3. 品牌建设与推广

3.1. 品牌建设的必要性

品牌建设是市场经济中提升产品竞争力、提升产品附加值的关键因素。对于吉林农民画而言,其不仅仅是具有文化和艺术价值的产品,还承载着地方特色、民俗文化以及乡村振兴的潜力。但在国内外艺术市场上他的认知度较低。

大部分农民画仍停留在地方市场,缺乏强有力的品牌推广与国际化的传播渠道和有效的数字化营销手段。因此通过科学的品牌建设,提高吉林农民画的市场知名度,打破地方性限制,拓展更广泛的消费群体是必要的。

3.2. 品牌数字化建设

目前吉林的农民画生产多集中在个体或小型工作室,缺乏强大的产销体系和品牌化的销售渠道。部分地方政府和企业虽有推动农民画产业发展的行动,但缺乏统一的品牌管理和市场调研。农民画的营销方式相对传统,未能充分利用数字化工具如电商平台、社交媒体等进行宣传和销售。

我们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和数字技术,进行精准的市场定位和跨地域的推广,增强品牌的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互联网已成为品牌传播和市场开拓的重要渠道,吉林农民画可在电商平台开设吉林农民画专属品牌旗舰店进行线上销售,利用社交媒体发布创作过程、艺术家访谈、画作故事等内容进行推广[3]。增加与消费者的互动,塑造品牌形象。同时,开发专门的品牌官方网站或APP,提供个性化定制、线上展览、作品拍卖等服务,提升用户粘性和品牌忠诚度。充分挖掘和展现吉林农民画的独特性,将吉林的自然景观、民俗文化等元素融入作品及品牌传播中。

3.3. 品牌数字化营销

数字营销手段可以为品牌传播提供精准的用户数据,帮助农民画品牌实现精准的市场定位,使用大数据分析消费者偏好,根据不同消费者群体定制不同的营销策略。并利用数字广告进行精准的品牌曝光。同时,引入专业的艺术管理和营销团队,帮助农民画创作者提升创作水平和市场接轨能力。

建立农民画创作工坊或合作社,提高生产规模,保障作品质量。加强与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的合作,开发联名产品、文化衍生品,造出一条“文化旅游 + 艺术品牌”发展的新路径,拓宽销售渠道,进一步推动吉林经济发展。可与吉林的旅游景点合作,开设农民画主题展览或艺术村落,结合其自然景观和人文特色,形成独具魅力的文化旅游产品。如明信片、书籍、家居装饰品等,丰富产品线。实现从原材料采购、艺术创作到生产销售,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体系,提高品牌的综合竞争力。

4. 产业链整合与协同发展

4.1. 加快农民画与相关产业融合

4.1.1. 提升农民画创作水平与市场适应性

农民画作者应紧跟时代步伐,创作出既具有传统韵味又符合现代审美的作品。政府和文化机构可以举办农民画创作大赛、展览等活动,激发创作者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加强农民画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农民画作者的创作能力和市场意识。可以通过举办培训班、研讨会等方式,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市场适应能力。

4.1.2. 推动农民画与旅游业的融合[4]

推动农民画与旅游业的融合不仅要开发旅游项目,将农民画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打造农民画主题旅游线路、农民画展览馆等,吸引游客前来参观体验。同时要提升旅游品质,通过举办农民画文化旅游节、农民画艺术节等活动,提升农民画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游客前来。

4.1.3. 拓展农民画的销售渠道与市场推广

拓展农民画的销售渠道首先需要线上线下结合,利用电商平台、社交媒体等线上渠道,以及实体店、展览等线下渠道,拓展农民画的销售渠道[5];也要加强农民画品牌建设,提升农民画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可以通过注册商标、申请地理标志等方式,保护农民画的品牌形象。最后利用广告、公关、活动等手段,进行农民画的市场推广,也可以与旅游、文化、教育等产业进行合作,共同推广农民画。

4.1.4. 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

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既要整合产业链资源,也要提升产业链价值。

整合产业链资源可以通过加强农民画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合作,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例如,农民画作者可以与纺织品、工艺品等生产企业进行合作,共同开发农民画衍生品;提升产业链价值则可以技术创新、品牌建设等手段,提升农民画产业链的整体价值。例如,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农民画进行数字化处理,开发农民画数字产品等。

4.2. 拓宽农民画产品的销售渠道

拓宽农民画产品的销售渠道,也可以加快产业链整合与协同发展。具体从以下五方面入手:

电商平台入驻:利用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知名电商平台开设官方店铺,将农民画产品直接推向全国乃至全球的消费者。电商平台具有用户基数大、覆盖面广的优势,能够帮助农民画作品突破地域限制,实现更广泛的销售。

线下实体店合作:与画廊、艺术品店、文化市场等线下实体店进行合作,将农民画作品入驻这些实体店进行展示和销售。通过线下实体的展示和体验,可以吸引更多对农民画感兴趣的消费者,并提升作品的知名度和价值。

文化旅游结合:依托农民画艺术中心或农民画村等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商品,将农民画作品与旅游产品相结合进行销售。例如,可以制作农民画明信片、农民画纪念品等,吸引游客购买。

直播带货:利用直播销售模式,邀请知名主播或艺术家进行农民画产品的推广和销售。直播带货具有互动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特点,能够帮助农民画作品快速获得关注和销量。

网络营销与宣传:通过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等网络渠道进行农民画作品的宣传和推广。可以制作精美的农民画作品展示视频或图文内容,吸引用户的关注和兴趣,进而引导他们进行购买。

5. 政策支持与资金保障

农民画作为吉林省以及我国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乡土情怀。为进一步保护和弘扬这一民间艺术,提高农民画创作的积极性与传播度,各级政府应推出一系列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措施。

5.1. 政策支持

1) 法律法规保障

为保护农民画的传承与发展,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我省应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相关法律,明确提出对民间艺术的支持和保护措施,为农民画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法律基础。

2) 财政支持

国家文化部门及吉林政府定期划拨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农民画的发展和传承工作。包括资金拨款、奖励补贴等方式,支持农民画的发展与创新。

3) 设立项目及计划

a) 设立农民画创作与传播项目,鼓励农民画家进行创作并为其推广。

b) 实施农民画进校园计划,将农民画引入学校教育体系,培养新一代的农民画传承人。

c) 开展农民画展览活动,为农民画家提供展示平台,扩大其影响力。

4) 税收优惠

对从事农民画创作、展览、销售等活动的企业和个人给予税收优惠政策,减轻其经济负担。

5.2. 资金保障

1) 设立专项资金池

为确保农民画的资金投入与运作稳定,吉林省政府应设立专门的农民画发展资金池,为相关活动提供资金保障。

2) 资金的合理使用与监管

a) 确保资金的透明使用,定期进行审计和公示。

b) 设立监督机构,对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督和评估。

c) 鼓励社会监督,接受公众的监督和反馈。

通过上述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措施,为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法律保障。未来,应继续加强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力度,推动农民画的创新发展,使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6. 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

当前,吉林省农民画人才队伍的状况呈现出地域性、传承性、年龄结构不均等特点。在地域分布上,吉林省农民画多集中在部分农村地区,城市中农民画人才相对匮乏。在传承方面,虽然许多农民画家将技艺传承给了下一代,但受到教育水平、经济条件等影响,农民画的人才培养存在断层现象。此外,农民画人才队伍的年龄结构亦不均衡,老一辈画家逐渐淡出舞台,年轻一代对农民画的认知和接受程度有待提高。以上就是我省农民画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采取以下策略

1) 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

政府应加大对农民画人才培养的重视,建立完善的教育、培训体系,提高农民画人才队伍的素质和水平。为此,我们倡导本校美术专业同学及热爱绘画的同学参与[6],积极开展农民画的教育培训活动,培养更多的农民画创作人才和爱好者,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2) 加强宣传推广

为提升农民画的社会认知度和关注度,我们需强化媒体与网络宣传推广。利用线上平台(如电商平台、社交媒体等)结合吉林省“大东山水迎天下”的旅游主题进行农民画的销售和推广[7],扩大市场覆盖面;与线下实体店、旅游景点、文化机构等合作,开展农民画的展示和销售活动。

3) 鼓励创新

鼓励农民画家在创作过程中融入现代元素,提高作品的创新性和时代感[8]。同时,为年轻一代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实践机会,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农民画与数字大数据软件SPSS、MATLAB相结合。可以将农民画的图像转化为数字信号,分析其色彩、构图、表现手法等与艺术效果之间的关系,发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数字技术的强大功能;农民画与谷歌ARCore结合,打造智绘吉林。通过ARCore的技术,将农民画的静态图像转化为动态的、可交互的体验。当用户将手机对准农民画作品时,ARCore会利用其深度感知功能识别图像,之后为用户呈现一种沉浸式的、仿佛置身于画中的体验。

4) 加强队伍建设

为促进吉林省农民画的数字化转型,我省应积极引进优秀人才,加强与其他艺术领域的交流合作[9],以推动农民画艺术的发展与繁荣。我们需与相关产业协会、文化机构、企业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动农民画产业的发展;通过资源整合和共享,实现优势互补和共赢发展。在构建这一商业模式时,需要注重市场调研和消费者分析,了解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偏好,以便制定有针对性的产品开发和营销策略。

农民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瑰宝,吉林省农民画人才队伍建设至关重要。通过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宣传推广、鼓励创新以及建立激励机制等措施,可以有效解决当前吉林省农民画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应注重培养年轻一代对农民画的认知和接受程度,为农民画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只有通过不断努力和创新,才能推动农民画艺术的繁荣发展。

7. 结论

数字化技术为传统农民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平台。从技术创新到产业化发展,再到材料和工艺的升级,数字化为吉林省农民画的振兴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未来,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吉林农民画将能够更加充分地发挥其在文化产业中的潜力,带动地方经济的全面发展。不仅如此我们提出了多维度、多层次的产业链整合方案,从线上线下教育、数字化教学、创作创新、产业合作等多个角度促进农民画产业的发展。借助现代科技创新了创作和传播方式,吉林农民画推动了文化产业的繁荣,提升了地方品牌的影响力,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同时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持。吉林农民画的数字化转型不仅是艺术的创新,更是推动地方经济、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

基金项目

项目1:2024年吉林省北华大学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绘美吉林——农民画产业助力乡村振兴(JLJY202410201015)。

项目2:2022年吉林省高教学会科研课题:以学生为中心的数字化混合教学模式研究——以大学数学课程为例(JGJX2022C50)。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王帆. 人工智能作为创造性媒介重塑视觉艺术[J]. 中国艺术, 2020(6): 69-76.
[2] 张晓红. 基于产业化趋势下陝北农民画的传承与发展研究[J]. 艺术品鉴, 2016(6): 161-162.
[3] 余梦瑶. 品牌文化视角下APP应用图标设计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武汉: 湖北工业大学, 2017.
[4] 隋昀彤, 钱方圆, 周慧, 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探索——以东丰县特色农民画为例[J]. 中国民族博览, 2022(8): 51-54.
[5] 欧阳家彦, 王昕. 乡村振兴背景下中国农民画产业化策略研究[J]. 美与时代(上), 2022(9): 24-27.
[6] 董文华. 东丰农民画与地方高师院校美术学专业课程教学融合路径研究[J]. 参花, 2024(30): 103-105.
[7] 周芝情. 乡村振兴背景下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路径与机制研究——以户县农民画为例[J]. 黑龙江科学, 2024, 15(19): 31-34+38.
[8] 吴炜华, 黄珩. 诗性铭写、空间展演与跨媒介叙事: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画的视觉人类学阐释[J]. 艺术评论, 2024(3): 139-148.
[9] 杜一琨, 李怡轩, 杨佳乐, 等. 新时代背景下户县农民画的转型与发展[J]. 中国民族博览, 2024(14): 184-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