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物流发展的法律风险与对策研究
Research on Legal Risk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Logistics Development
DOI: 10.12677/ecl.2025.141228, PDF, HTML, XML,   
作者: 李 丽:贵州大学法学院,贵州 贵阳
关键词: 跨境电商物流发展法律风险Cross-Border E-Commerce Logistics Development Legal Risk
摘要: 自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以来,跨境电商作为数字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高效、便捷的特点为国际贸易带来了巨大便利。然而,随着跨境电商对全球贸易的驱动,也带来了诸多潜在的法律问题,影响着行业的健康发展。据此,本文将分析当前跨境电商物流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明晰跨境电商在数字时代的角色定位,进而厘清跨境电商物流已有的以及将有的法律风险,民事上包括知识产权侵权、数据信息安全、刑事上主要表现为走私犯罪。最终探讨出可行的包括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跨境电商物流行业间的监管以及物流企业内部间的监管、促进国际合作三点法律风险防控措施,以期为跨境电商物流领域的法律规范的制订提出参考性建议。
Abstract: Since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the digital economy, cross-border e-commerce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digital economy, its efficient and convenient characteristics for international trade has brought great convenience. However, as cross-border e-commerce drives global trade, it also brings many potential legal problems, affecting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will analyze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and trend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logistics, clarify the role positioning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in the digital era, and then clarify the existing and future legal risks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logistics, includ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fringement, data information security, and smuggling crimes in criminal aspects. Finally, feasible legal risk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including improving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strengthening the supervision between cross-border e-commerce logistics industries and logistics enterprises, and promoting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re discussed, in order to put forward reference suggestions for the formulation of legal norms in the field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logistics.
文章引用:李丽. 跨境电商物流发展的法律风险与对策研究[J]. 电子商务评论, 2025, 14(1): 1837-1841. https://doi.org/10.12677/ecl.2025.141228

1. 问题的提出

顾名思义,跨境电商物流是以跨境电商交易为目的而进行的物流活动,涉及从商品出发的国家或地区到消费者所在国家或地区的货物运输、清关、配送等环节。整个流程包括国际运输、报关、海关审批、国内配送等,这其中伴随着国际贸易条款、关税税则,进出口贸易等各项法律法规。与传统国际物流相比,跨境电商物流有着反应快速化、功能集成化、作业规范化、信息电子化、服务系统化等特征;而与国内物流相比,跨境电商物流具有广阔性、国际性、高风险性、高技术性、复杂性等特征。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与全方位渗透,加上一系列促进跨境电商行业迅猛发展的政策措施的有效执行,跨境电商已成为全球经贸的新亮点,而作为跨境电商的重要组成部分,跨境物流的健康发展对于推动跨境电商的蓬勃发展至关重要,据此,本文通过分析跨境电商物流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旨在厘清跨境电商物流领域的法律风险,探讨合理的解决方案,以促进跨境电商物流行业的健康发展。

2. 跨境电商物流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2.1. 发展现状

跨境电商物流行业此前正处在迅猛发展阶段,呈现出多元化、技术化和国际化的特点。网经社数据显示:2019~2023年,我国跨境电商市场规模由10.5亿元增长至16.8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9.92%1,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跨境物流作为电商市场中的重要一环,伴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与跨境电商行业的井喷式增长,其在中国市场的需求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膨胀。数据显示:2019~2023年中国跨境物流市场规模呈逐年递增增长态势。其中,2023年中国跨境物流市场规模约3.88万亿元,同比增长19.75% [1]。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跨境物流涉及多个国家或地区,涉及包括海关通关、货物保险等多个环节,有着较高的法律风险,潜在的对跨境物流行业设置了解国际贸易规则和条款的要求。

2.2. 主要趋势

随着全球化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跨境物流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未来,跨境物流行业将呈现两个重主要的发展趋势:一方面,数字化和智能化将成为跨境物流行业的主流趋势。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物流企业实现物流信息的实时跟踪、智能调度和自动化操作带来源源不断的助力,从而提高物流效率和准确性。同时,数字化和智能化还将有助于企业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优化服务流程,提升客户体验。另一方面,绿色化和环保化将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伴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升,物流企业需要采取环保措施,降低能耗和减少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将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也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品牌价值。

3. 跨境电商物流所面临的法律风险

3.1. 民事风险

1) 知识产权侵权

随着跨境电商贸易的发展,知识产权的保护一直是一个难题。知识产权具有地域性和实效性,当商品跨越国家进行交易时,可能会突破知识产权的地域性,这种突破不只体现在交易双方,也体现在运输过程中。当运输过程中发生了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运输服务提供者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跨境电商物流是新兴事物,其发展史不长,故而我国法律并未明文规定,多采取尊重意思表示原则[1],尤其是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法律体系不够完善。跨境电商中,物流链不仅是单纯的商品运输者,还承担着商品的保管和保护工作。有的物流链还会直接接触商品,一旦该商品涉嫌侵犯已有的他人的知识产权而物流运输商家未能及时察觉或是已经察觉仍然帮助运输,就涉嫌为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提供帮助,间接侵害他人的知识产权[2]。若权利人对此提起诉讼,对跨境物流服务商来说将是不小的风险。且很多小物流服务商的股东是单一的自然人,一旦这样的公司被法院判决承担责任,很可能该单一股东需要承担连带责任。这意味着跨境电商中的物流服务商需要知悉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采取适当的措施避免上述法律风险。

2) 数据信息保护

数字经济时代,信息安全问题甚嚣尘上,而跨境运输过程中,整个物流运输过程的时间线是比较长的,可能会辗转多个国家和地区,整个物流链的安全难以保证,一方面,若是被运输的商品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信息,商品销售信息的处理,稍微处理不当则可能面临着信息泄露的风险。一旦发生数据信息被泄露,将不可避免对物流企业的信用和合作关系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合作机会和业务受损。据此,物流企业必须认识到数据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并加强相关管理和保护措施,以应对潜在的风险和挑战。另一方面,少数物流企业由于对法律问题认识不足,或出于利益考量可能会滥用用户或商家的数据,如将这些关键信息出售给广告商或与竞争对手共享数据等。当用户发现个人信息被泄露或滥用时,很可能会对物流企业失去信任,从而拒绝继续与其合作或使用其服务。这种行为不仅可能导致用户流失,还可能会引发各种法律风险,从而严重影响物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3]

3.2. 刑事风险——走私

跨境电商涉及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的商事交易。在跨境电商进口时具有很大的走私风险,目前的跨境电商进口走私的行为类型主要有三种模式[4],一是刷单型,即通过伪造或者非法获取公民身份信息后虚构交易主体进行交易,实现低税进口商品;二是低报价格型,即通过一些将优等品伪装成次等品,新包装换成旧包装之类的改变货物参数和相关信息,属于价格瞒骗;三是伪报贸易性质型,即通过虚构进口境外商品的原因和目的,将商业经营的货物谎报为消费自用。这种行为虽然交易内容是真实的,但交易目的是虚假的,属于交易性质欺骗。

由于国家政策对于跨境电商出口货物是退税或免税政策因此,跨境电商走私谋求利益主要出现在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领域。关于跨境电商走私入狱或被罚款案例越来越多,越来越典型,对于涉及到的货主、跨境电商平台以及物流公司等多维度的走私主体,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也在不断完善对其犯罪行为的制裁。由此,跨境电商物流企业须采取有效措施杜绝这一行为,加强监管,既要拒绝帮助走私行为,也要谨慎陷入“稀里糊涂”走私的境地。

4. 跨境电商物流的法律风险成因

4.1. 法律制度的差异

跨境电商物流涉及两个国家或者地区之间的商品运输,而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的法律制度多存在差异,这是一个客观的、无法避免的挑战[5]。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法律体系上,各个国家或地区的不统一,使得物流服务方在途经不同的国家或地区时需要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同时,法律的执行力度在不同的国家或者地区的差异也导致了法律执行上的不确定,物流企业的权利难以得到有效保护。物流链的法律法规的差异是法律问题产生的本源,例如,不同国家间的知识产权保护存在差异,如果物流服务商不进行充分了解就贸然进行物流合作,将会导致后续合作的合法性与责任认定的法律问题的产生。

4.2. 相关法律政策的滞后

网络的发展是迅速的,这为跨境电商物流行业提供了先进的、不断更新的技术支持,然而,法律法规的更新速度是远落后于跨境物流行业的发展的,法律的滞后性是无法避免的,由于跨境电商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商品交易,需要相应的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同步更新,故法律的滞后性体现的更加淋漓尽致。

5. 跨境电商物流法律风险的对策建议

5.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针对跨境电商物流行业的特点和需求,制定配套的法律法规,以促进跨境电商物流行业的健康发展。首先,需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规,明确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认定标准以及侵权责任的界定;其次,在电子商务法规中制订专门条款规定跨境电商物流的行为规范,明确跨境物流服务平台的权利义务与责任[6]。复次,应当完善跨境电商物流的海关监管法规,明确报关和清关流程,加强进出口货物的监督与管理,规范海关监管行为。最后,制订并完善跨境电商物流的数据安全法规,加强信息安全保护,维护物流链的安全运输,保证跨境电商物流行业的良性发展。

5.2. 积极推进国际相关法律标准化

各国法律法规的差异性导致了跨境电商物流行业面临着诸多法律风险,对此,国际相关组织,相关贸易平台应当积极推动国际法律标准化,减少差异性,从而降低跨境电商物流活动的法律风险。各国政府也应当积极合作与沟通,在国际组织的引领下,制订跨境电商物流行业的国际法律规则,使各国法律实现统一和互通。

5.3. 完善跨境电商物流企业监管机制

徒法不足以自行,对于跨境电商物流行业面临的法律风险,除了加筑顶层设计-法律法规的完善外,还需要加强各物流企业之间的监管机制。

首先,加强跨境电商物流企业的数据安全监管。跨境电商物流企业运输过程中面临着信息泄露的风险,意味着各企业应当自觉担负起保护数据安全的义务,一方面要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规范数据的采集、存储、传输和处理行为,对于敏感数据加强保护;另一方面,联合技术手段,采用数据加密、身份认证等方式,提升数据安全保护能力[7]。同时,也要加强数据监测,在跨境运输全过程进行数据安全和审计,以便于及时发现并处理数据运输中的异常行为。

其次,加强跨境电商物流企业的质量监管。跨境电商物流涉及商品的运输和配送,既要保证运输过程的安全,也要保证运输商品的质量,这不仅关乎行业形象,也涉及消费者的权益保护。除了完善健全质量管理体系,规范物流运输外,也要完善投诉机制,保护消费者的救济渠道的畅通。

复次,跨境物流企业内部需要加强监管。一方面企业人员需要知悉相关法律法规以规范自我行为,另一方面要加强企业内部人员对涉及走私,涉及侵犯知识产权的商品的辨别能力[8],避免企业因过失陷入走私风险。

最后,加强国际合作,各跨境电商物流企业间加强合作,不仅有利于分享经验和技术,更有助于合力推动监管机制的完善,促进跨境电商物流企业的健康发展。

6. 结语

跨境电商物流作为全球贸易的新业态,在不断驱动全球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法律风险。本文从民事和刑事两个方面分析了跨境电商物流企业现存的法律风险,在民事方面,跨境物流服务商倘若在运输过程中,明知该运输商品涉嫌侵犯知识产权而仍然继续运输,将会涉及帮助侵犯知识产权,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同时,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跨境运输涉及多个国家或地区,数据信息安全难以保证,跨境电商物流可能会泄露受法律保护的数据信息;在刑事方面,跨境电商物流企业若经受不住利益的诱惑,很可能陷入走私犯罪的歧途。进一步分析这些法律风险的成因,不难发现由于跨境电商物流至少跨越两个国家或地区进行交易,而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的法律制度存在差异,故法律风险的存在难以避免,同时,各个国家或地区相关法律法规的更新速率也不统一,使得法律滞后性更加严重。据此,在分析了跨境电商物流现存的法律风险及其成因后,本文提出了三点解决措施:首先,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责任分配,规范跨境电商物流企业的跨境运输行为;其次,要推动国际合作,积极推进跨境电商物流国际相关法律的标准化;再次,跨境电商物流企业内部也需要加强监管;最后,需要加强跨境电商物流企业的监管机制,以内部合规的增强来减少外部法律风险。

NOTES

1资料来源:网经社:《2023年度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报告》http://www.100ec.cn/

参考文献

[1] 周君卓. 跨境电商物流的法律风险及治理路径[J]. 物流科技, 2023, 46(12): 38-40.
[2] 李欢, 张全伟. 数字经济背景下跨境电商物流发展法律困境与发展路径[J]. 物流科技, 2024, 47(20): 55-57.
[3] 陈长昭. 跨境电商背景下第三方物流法律问题研究[J]. 物流科技, 2023, 46(16): 34-37.
[4] 陈小彪, 聂境. 跨境电商走私犯罪风险防控挑战及应对路径[J]. 中国西部, 2024(3): 79-92.
[5] 王若一. 跨境电商中的第三方物流法律问题研究[J]. 商展经济, 2022(2): 53-55.
[6] 孙如玉. “互联网+”背景下跨境电商物流现状及发展策略[J]. 中国物流与采购, 2020(20): 44.
[7] 尤霁. “一带一路”背景下跨境物流法制发展策略研究[J].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20, 42(4): 18-20.
[8] 吴佳鸿. 跨境电商背景下物流供应链的法律问题解决分析[J]. 中国商论, 2024(4): 9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