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新技术革命背景下,加快数字政府建设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是时代必然要求。数字经济正在引领着新一轮的产业革命,我国农村电子商务是其中重要一环。数字政府建设关键在于共享、互通和便利,这也是建设的主要途径。农村电子商务目前面临的困境在于:产品重复与信息壁垒、证照不全及擦边运行、规模化经营过程受阻。数字政府建设目标与农村电商发展困境耦合,共享打破产品重复与信息壁垒现状、互通改善证照不全带来的擦边运行、便利则打通规模化经营通道,三条路径共同发力驱动农村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accelera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government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economy is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The Times. Digital economy is leading a new round of industrial revolution, and China’s rural e-commerc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it. The key to 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government lies in sharing, interoperability and convenience, which is also the main way of construction. At present, rural e-commerce is facing difficulties in product duplication and information barriers, incomplete licenses, marginal operation, and large-scale operation process obstruction. The goal of digital government construction is coupled with the development dilemma of rural e-commerce, sharing the status quo of breaking product duplication and information barriers, interworking to improve the marginal operation brought by incomplete licenses, and facilitating the opening of large-scale operation channels, and the three paths jointly driv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mmerce.
1. 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是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基础性和先导性工程,也是创新政府治理理念和方式、形成数字治理新格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1]。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理念是使经济增长更加注重内涵、效率和人民福祉的提升,而不仅仅是依赖传统的资源和劳动密集型增长模式。高质量发展体现了社会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它强调通过结构优化和技术创新,提升整体发展质量和效益,进而推进城乡融合与区域协调发展。电子商务依托互联网来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是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相互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促进线上线下的结合,推动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动力。随着数字时代到来,互联网+、大数据、AI、5.5G等技术蓬勃发展,催生了数字政府的建构,提升政府效能的同时也为电子商务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共同富裕要求我国要不断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向农村地区提供更好的资源与服务,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为共同富裕的实现注入了新的动能,激发农村发展新活力。数字政府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在目前学界已有部分研究,这其中主要聚焦于数字政府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数字政府治理以及对营商环境路径的优化,对于农村电子商务与数字政府互促关系讨论还较为匮乏。丁晓钦认为数字政府建设作为治理现代化的刚性需求,对形成新的增长点,助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2]。李明堂提出在实践中,数字政府治理集约化面临着经济数字化形成新供给难调控、履职数字化提升新能力难协同、治理数字化优化新环境难整合、生活数字化满足新需求难统筹等方面的现实挑战,未来数字政府治理集约化应从经济数字化、履职数字化、治理数字化、生活数字化四个方面全面推进[3]。在数字政府优化营商环境路径方面,王建秀等认为数字政府建设可以通过产业优化、创新、政企关系改善赋能城市营商环境优化[4]。在以往的研究当中,研究者多从宏观角度来分析数字政府,解构数字政府对于数字经济的作用。政治与经济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单元,是研究者们研究政治现实必须要考虑的因素,而数字时代的到来也让二者由传统内涵拓展到新的内涵中去。此外,将数字政府与电子商务发展联合起来分析的文本较少,并未以实际产业的发展作为研究。在本文的研究中,以数字政府对数字经济赋能为方向,农村电子商务为切入口,理清数字政府如何驱动农村电商发展逻辑并最终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数字政府赋能数字经济提供实例证明。
2. 数字政府的三个关键
数字政府作为数字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是数字时代的衍生品。政府作为行政管理的主体,其管理方式与管理逻辑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发展而发展。从“大部制”改革到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再到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都是在时代背景之下做出的调整。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让人们直观地感受到了数字时代的来临,元宇宙、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一系列数字衍生品让现代政府治理范围和逻辑都遭受了冲击,以往的职能分工不能满足飞速拓展的新的时代内涵。但新的信息革命已经席卷到每一个人,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改革必须跟上数字时代的发展,数字政府应运而生。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加强数字政府建设,受访的多位全国人大代表以及专家学者,提炼出了三个关于数字政府建设的关键词——共享、互通和便利。具体来看,共享意味着推动政务数据共享,推进政务服务事项集成化办理;互通则是扩大“跨省通办”范围,基本上实现了电子证件的互用;便利就体现为在企业跨区域经营方面,加快解决人民关心的异地办理等问题。三个关键词作为数字政府的主要特征,也代表着其主要职能,是数字政府实现数字治理的重要路径。
2.1. 共享
共享意味着推动数据政务共享,推进政务服务事项集成化办理,这是数字政府建设的特征与目标之一。数字政府作为当今公共管理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其核心理念之一就是“数据先行”。在这一框架下,数据共享被视为提升政务服务效能的关键抓手。通过政府各部门、各层级间的数据互联互通与共享,可以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与优化,进而提升政府决策的精准性与公共服务的质量。数据共享不仅能促进政府内部工作流程的协同与高效,还能增强公共服务的透明度与可及性,推动社会治理的智能化与精准化。因此,数据共享不仅是数字政府建设的基础,也是提升行政效能、优化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手段。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政府治理以实体空间为活动主体,所治理的人和事都在现实中交汇运作。大数据时代的来到,让政府治理的空间拓展到了虚拟的数字化的数字空间之中,人或事可以被编码成一段信息或文字被储存、被分析,没有以往的实体互动,而是成为客观的数据。数据共享要求各统计部门和单位将数据提供给政府部门,政府决策过程之中有更多的信息可以进行参考与决策,提升决策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反过来看,政府部门也可以将共享得到的数据反作用于各生产部门,让生产部门结合市场所需与国家需要,调整自身生产目标与路线以实现其自身的良性循环发展。此外共享要求在各单位部门内部实现数据互通,这样就避免了数据重复所带来的资源浪费与战略损失。部门可以通过其他部门的数据来进行直接利用,减少了所需要的前期准备时间,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最后则是在共享的基础之上可以实现数字政府的协同化治理。各部门之间实现数据共享,意味着部门间有更多合作与交流的可能。在同一数字治理平台之上同等对话,考虑问题应更适合社会整体的良性运行,减少了以往片面思维所带来的影响。
政务数据的流通、共享与有效利用,不仅能够提升政府服务效能,也对增强政府履职能力和优化服务水平具有深刻影响。通过提高政务数据的质量和效率,政府能够更精准地识别社会需求,及时调整政策措施,从而提高行政决策的科学性和灵活性。此外,政务数据的共享与融合有助于打破信息孤岛,促进跨部门、跨区域的协作,进一步提升治理体系的整体效能。综合来看,政务数据的高效流通与应用是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实现公共服务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2.2. 互通
随着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数字政府建设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通过打破信息孤岛,政府在政务服务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实现了更多事项的“跨省通办”和“一网通办”,进一步推动了政务服务的集成与便捷化。此外,“一网统管”模式的推进,为政府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持,显著提升了政府的决策效率与治理效能。这一进程不仅优化了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也为数字化治理提供了新的实践路径。其中互通体现在扩大了“跨省通办”范围,基本上实现了电子证件的互用。身份是在我们进行社会活动时所扮演的角色,也代表着个人在社会上的存在,在当今社会个人最有力的身份代表就是属于自身的身份证。在进行社会活动交往时,对于身份要求与角色规范并没有明确限制,通常也不会带来影响。可是在政府治理的过程之中,涉及到政府、企业、社会等带有利益关系或是影响公共形象等活动时,对于身份的限制以及各类证件的核查办理就有了明确的要求。户籍制度在我国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经过了多次变革一直流传至明清时期,在中国历史统治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在1951年7月16日,公安部制定并颁布了《城市户口管理暂行条例》,这是建国以来最早的一个户籍法规,从而基本统一了全国城市的户口登记制度。户籍制度并非一成不变,在后面的发展之中随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变化而不断调试,几经变迁形成了我们如今的户籍政策。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进行地域间的流动更为便捷,时间与空间对人的限制变得更小,以往人们对于跨地区流动条件和需求较小,而相应的政策对于跨区办理的考虑也并不充分,但需求较小并未引起重视。但现在的地区人员的大量流动让我们不得不考虑这一问题,如何解决区域限制带来的政务难题。数字政府的诞生为之提供了一个新的解决路径。数字政府要求实现政务互通,那就必须从电子证件的互通开始。在2022年2月22日,国务院就发文了题为《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电子证照扩大应用领域和全国互通互认的意见》,其中提到要扩大电子证照应用领域,聚焦深化便民服务,加快推进出生医学证明、户口簿、身份证、社会保障卡、学历学位证等个人常用证照电子化应用。电子证照的互通互用为群众办事提供了便捷,同时也为数字政府建设注入了活力,人们在享受政务红利的同时也在推动着数字政府的建设。
2.3. 便利
便利意味着在企业跨区域经营方面,加快解决人民关心的异地办理等问题。便利是数字政府建设的特征,也是实实在在为群众所带来的好处。实现便民利企的创新突破,标志着政府服务模式的显著转型。这一转变不仅提升了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也为企业和民众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体验。在此基础上,构建起服务的新典范,为政府在数字化治理背景下的服务创新与优化提供了重要参考。这一突破性进展代表了服务体系现代化的方向,并推动了政府治理能力的全面提升。异地办理问题与前面所提到的户籍制度联系甚密,也是由于制度的时滞性与技术的创新性带来的冲突,但这是不可避免和社会发展所必须要经历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今天,尤其是现在要求经济复苏的大政策大背景下,一批又一批的企业正在拔地而起,成为未来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撑。地域的限制对人来说作用越发减弱,东部沿海等发达城市对于落后地区企业家的吸引力、西部战略腹地开发对于新兴企业家的吸引力以及“双循环”政策导向对于各行各业企业家都发出了新一轮经济发展的邀请,这毫无疑问地激起了跨地区企业家的企业流动需求。一证通用解决了证照的互通,但是没有解决证照的办理困难。数字政府要求实现跨区域企业异地办理困难的问题,从根本上解决营商证照所带来的麻烦。企业经营者以及希望从事企业经营者,在办理相关的营业手续和证照时,不再需要漫长冗杂的办照环节,而只需要按照需求提前准备相关资料后便可快速办理。此外数字政府建设中还要求搭建了数字服务办公平台,证照不用出门便可在网上直接办理带回家。数字政府要求实现群众便利,意味着在不同的区域之间办事不再困难,有效解决群众尤其是企业群众之前异地办事难、办事慢的问题。许多地区都进行了数字政务实践改革,例如浙江“最多跑一次”、长三角“一网通办”、贵州“一云一网一平台”等,都体现了数字政府建设过程中为解决互通问题的成功实践。
3.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困境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提升,物流服务覆盖面积稳步提高,电子商务发展也迎来了其蓬勃发展时期。数字政府的建设,更是持续推动电子商务高速发展,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共同富裕的大背景下,城乡收入亟需缩小,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为此提供了新的解决路径。在2014年始,实施了电子商务进农村的综合示范政策,将电子商务产业向农村稳步扎根,以实现农村地区产业增收,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满足城乡居民对于物质以及精神层面的向往。在数字政府建设与持续赋能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展现出了一些问题:产品重复与信息壁垒、证照不全及擦边运行、规模化经营通道受阻。
3.1. 产品重复与信息壁垒
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农产品销售占据了重要部分。对于农产品选品依据,政府政策起引导作用,地理环境及硬件设备起决定作用,农民则占据了主导。农民根据自身所掌握资源以及个人偏好,兼具对于政策及市场的了解选取自身所种植产品来谋求自身利益。政府在这个过程中,要结合地方发展规划及优势,对当地农业定位做出抉择,确保农民能够实现农业创收。农民在选品过程中,可能会带来地区产品重复冗杂的危险,造成地区产品同质化严重,若没有相应的物流配套与品牌效应基础,则会造成产品无处可销的资源浪费。这样事情屡见不鲜,例如澎湃新闻报道2023年陕西就多地出现西瓜滞销烂在地里新闻。地区产业重复,造成自己消化不了,别处想买却又买不到现象。农民在生产过程中,对于政策引导一知半解,加之对其关注度不够造成选品失败案例比比皆是。今年某一产品涨价造成农民盲目跟风,没有统一布局规划超出消费能力,品牌效力与物流服务不完善最终导致农民减产、资源浪费。农村电商的迅速发展亟需大量具备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但当前农村地区面临着严重的人才短缺问题。许多年轻人倾向于留在城市工作,而不愿返回农村从事电商相关岗位,导致农村地区缺乏掌握电商运营、数据分析及数字化管理等专业技能的人才。此外,由于许多农民的教育水平较低,缺乏基础的互联网和电商知识,面对电商平台时往往感到不知所措。这一方面的人才和技能匮乏,成为了制约农村电商进一步发展和提升运营水平的重要因素。此外,尽管国家已出台多项政策支持农村电商的发展,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面临一些挑战。政策的落地效果往往受到不同地区发展水平和执行力度差异的影响,导致部分政策在实施过程中未能达到预期的成效。由此,不管是农民本身认知、掌握技术问题还是市场机制、政府政策问题等等都将导致农产品的重复以及信息壁垒问题。
3.2. 证照不全与擦边运行
在《电子商务法》第二十七条中明确规定了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对平台内经营者身份的核验义务。平台对于经营者要进行相应的审核,其中形式审核要求审查核实平台内经营者的身份证明、登记证书、行政许可等文件是否齐全,实质审核不仅要求资料齐全,还要求资料真实[5]。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个体经营者证照不全现象。电子商务由于其入门简单,前期投入资本少等特点在农村地区迅速下沉发展。在这个过程之中,有些手续并未健全或是随着制度不断完善而造成了此前手续的不完善现象依然存在,这也造成了农村电商服务提供者运行过程中的擦边行为。此外,有些平台只需信息注册和平台认证之后便可成为商家进行交易,平台在中间充当担保对象,让卖家和买家都可以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但在这个过程之中,产品手续不全与新媒体监督造成了这个方式受阻现状。例如“某农民在网上卖自家扣碗被举报为三无产品被罚5万”案例中,因为手续不全而引发了对于电商规范的讨论。这样的证照如何办理以及是否容易办理让部分想要凭借电商来解决农产品销路的人心中又打起了问号。最后是在电商运作之中,电商经营者意图开展或扩大电商经营时,要通过一系列流程才能达到电商经营许可。这是为了规范在电商经营中不当行为,也为电商服务提供了保证。但是对于跨域办理来说,尤其是跨区经营和办理对于普通电商经营个体成本较高,会打击其经营积极性,降低当地经济活力,也让某些经营者权衡过后产生擦边运行行为。因此,如何简化电商经营者的证照办理流程,降低跨区域经营的成本,成为促进农村电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与此同时,相关监管政策应进一步完善,确保平台能够有效履行审核责任,确保市场秩序的稳定与公平,进而推动农村电商的健康发展。
3.3. 规模化经营过程受阻
在2023年商务部新闻办公室报道中提到,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中扩大消费新动能更加强劲、服务消费新热点更加多元、数实融合新模式更加丰富、国际合作新空间更加广阔,产业电商平台交易功能进一步强化,商务部重点监测平台交易额增幅达到30%。整体来看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正逐步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进行,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产业规模化与集群化不足,还可进一步推动电子商务地域以促进农民增收与地方经济发展。在农村地区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政府或企业牵头实现乡村电商集群化发展,农民则通过出资、出力、出地等方式选择合作分红或者不参与其中选择其他的生产方式。近年来乡镇企业的逐渐定型,加上地区产业的动态调整,个体参与到电商集约化进程的途径受到了限制,农村电子商务集约化发展受阻。对于个体经营者来说,扩大经营规模与跨域经营同样受到了阻碍。要进行规模的扩大实现增收,首先是要分析产品对于市场未来是否有足够的竞争力,这对于大部分个体经营者来说都是在有一定的判断后才出发实践。其次是在进行规模化经营规范过程中受阻,个体要实现规模化经营要经过个体规模检验、资质检验等流程,目的在于完善企业发展流程与避免不必要损失。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流动人口规模达到3.76亿人,而这些人口正是城乡发展的重要力量。其中从事个体经营者不在少数,在进行相应证照办理时,带来的时间成本与经济成本成为其重要考量。而办理流程的复杂性与结果的不确定性打消了其扩大规模经营想法,农村电商规模化经营路径受阻。进一步而言,农村电商规模化发展的困境还在于技术支持和市场拓展的不足。尽管电商平台提供了交易和支付的便利,但许多个体经营者在技术培训和数字化转型方面仍然存在短板,缺乏必要的技术支撑和创新能力。为了促进农村电商的健康发展,政府和企业应进一步加强对个体经营者的培训和技术支持,提升他们的市场竞争力。此外,跨区域经营的法律、税务和物流体系的完善也应作为政策关注重点,帮助农村电商打破地域和规模限制,实现更加广阔的市场拓展和可持续发展。总的来说,尽管我国农村电商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规模化经营和跨区域发展方面仍然面临一定的挑战。为此,政府和相关企业应积极推动相关政策改革,简化办证程序,降低个体经营者的成本负担,加强技术与人才的支持,以进一步促进农村电商的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
4. 数字政府驱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路径选择
在新技术革命背景之下,数字时代到来已是大势所趋,推动数字中国建设,尤其是推动我国的数字政府建设更是应有之义。数字政府的建设以共享、互通与便利三大特性为导向,建设服务于民、便利为民的数字政务平台。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存产品重复与信息壁垒、证照不全与擦边运行、规模化经营过程受阻三个问题,与数字政府三大特点耦合。共享打破产品重复与信息壁垒现状、互通改善证照不全与擦边运行过程、便利打通规模化经营通道,三条路径共同发力实现农村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
4.1. 共享:资源与信息的高效整合
共享意味着推动政务数据共享,推进政务服务事项集成化办理。政务数据共享,要求对资源与信息的高效整合。首先,产品信息共享,数字政府要构建起农村商务产品信息库,实现产品信息的集中管理与共享。政府根据集中信息研判当地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确定未来主流产业体量与种类,不至于造成前期由于信息壁垒所造成的产品重复与资源浪费。构建起农村电商产品信息库,也有助于广大个体农民自主选择农商产品,充分发挥农民自主性同时又确保了有效性。其次,市场资源共享,数字政府建设要求农村电商要与各类市场资源的对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例如,数字政府建设要求物流、仓储、支付等市场资源数字化,在数字政府的统筹之下实现资源的利用最大化,这不仅降低了农村电商运营成本,还提高了其市场竞争力。最后,社会知识共享,数字政府通过网络平台在线教育、远程培训等方式,提高农村电商行业从业者知识储备与专业能力,推动全国电商知识技能的共享。此外,数字政府还推动了专业知识普通化过程,将研究所、高校等与农村电商结合起来,既为农村电商发展提供了科学护航,亦为研究提供了现实支撑。
4.2. 互通:界限重塑与行业协同
互通扩大“跨省通办”范围,基本上实现了电子证件的互用。数字政府重塑了农村电商经营的政策界限和地域界限。首先,数字政府建设要求要扩大“跨省通办”范围,实现证照与信用的互通互认,不仅简化了证件办理流程,还建立起信用评价体系,促使农村电商经营诚信和合规发展。电子证照的互通意味着农村电商从业者有了更多的机会,他们可以轻松地实现跨域经营而不需要重复办理证照,做到了一次办好各地适用。同时,“互通”也将规范农村电商行业从业者中的擦边运行现状,数字政府推动各地农村电商的政策统一与协调,消除由政策不同所带来的障碍,这其中就包括证照不通问题,为农村电商的规范运行提供了有关的政策保障。再者数字政府通过与全国性的电商平台进行深入对接,将农村电商与全国甚至全球商圈联系起来,使传统农村电商地域界限限制被打破,拓宽了销售市场。除此之外,互通还意味行业间互通与协同。数字政府建设要求各行业间融合交流、标准统一,例如农村电商要与农业和旅游业结合,通过电商平台来推广农村旅游,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拓宽农村电商涵盖范围。通过数字政府平台,促进各地区各行业间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高效利用与优势互补,推动农村电商的协同发展。
4.3. 便利:服务优化与提升体验
便利体现为在企业跨区域经营方面,加快解决人民关心的异地办理等问题。在数字政府建设中,企业跨区经营已成为常态,异地办理已不再是阻碍。数字政府建设推动电子证照跨区域的互通互认,减少了企业在不同地区经营时证照办理难度,加快了企业或个体经营进入市场,打通了农村电商规模化发展通道。此外,数字政府建设还降低了运营成本并提升了经营效率。人民异地办理问题可通过数字政府跨省通办,农村电商企业与个体也能异地快捷办理手续。数字政府提供一站式政务服务,简化了证照的办理流程,也同时可提供政策咨询法律援助等,帮助农村电商从业者提升从业信心,激发参与热情。再次,通过数字政府建设平台,农村电商发展的金融支持和政策支持更加容易,扩大规模和竞争力路径更是宽广。数字政府建设也不可避免地要推动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这是大势所趋,农村电子商务行业亦是要加入此次转型行列。农村电子商务利用数字技术优化自身业务流程、提高管理效率,实现数字化转型与升级发展。广大农村电商的个体经营者也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利用抖音、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或短视频进行宣发,实现与数字时代接轨。数字政府将企业与个体的信息数字化进行资源和信息的高效整合、优化监管与服务,打破界限促进协同。综上,数字政府利用其自身特性为农村电商提供便捷条件与建立良好营商环境,为农村电商规模化经营打通通道。
5. 结语
随着新技术革命的不断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内涵不断演进,各领域迅速与数字中国建设接轨,迎来新发展机遇同时也为时代发展注入新动力。数字政府建设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一环,推进数字政府建设,要深刻了解政府所困、群众所需、企业所要,依托数字化平台实现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数字政府建设围绕共享、互通与便利三个关键词发力,构建政务平台、推动证照互用,解决百姓关注实际问题。电子商务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实体与数字相结合的交易形式,凭借庞大的互联网基础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支柱。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现农村居民占比36.11%。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不仅可以促进资源进一步流通,也能够减小城乡差距为共同富裕做出努力。数字政府建设目标与农村电商发展困境耦合,对于解决农村电商发展问题,驱动农村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