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在大学体育柔力球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The Application of MOOCs in the Teaching of Taiji Soft Ball in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s
DOI: 10.12677/ae.2025.151105, PDF, HTML, XML,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陈秋如, 陈欢欢:宿州学院体育学院,安徽 宿州
关键词: 慕课柔力球课程教学应用MOOC Taiji Soft Ball Course Teaching Application
摘要: 柔力球又名太极柔力球,是一项太极化的球类运动,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特色,由山西晋中白榕教师结合中国的太极拳和西方的网球、羽毛球等运动技术融合而成的一项新型体育项目。随着该运动项目不断发展,已经逐渐融入到大学体育课程体系中。如何借助慕课实现对柔力球课程的有效教学是当前教师所思考的方向,基于此,本研究简单分析了慕课在大学体育柔力球课程教学中使用的优势和不足,之后有针对性地提出慕课在大学体育柔力球课程教学中实现有效教学的策略。
Abstract: Soft ball, also known as Taiji soft ball, is a polarized ball sport with strong Chinese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It is a new sports project formed by combining Chinese Taijiquan and western tennis, badminton and other sports technologies.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sport, it has been gradually integrated into the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 How to use courses to achieve effective teaching of Taiji soft ball course is the direction of the current teacher thinking, based on this, this study simply analyzes the courses in the university sports Taiji soft ball course teaching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fter targeted courses in the university sports Taiji soft ball course teaching to achieve effective teaching strategy.
文章引用:陈秋如, 陈欢欢. 慕课在大学体育柔力球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 教育进展, 2025, 15(1): 763-768. https://doi.org/10.12677/ae.2025.151105

1. 引言

“MOOC”是英文“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首字母的缩写,被译为“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或者“慕课”[1],在过去的十年里慕课在全球飞速发展。慕课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将自己准备的教学资源,实时地讲解给学生,并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知识,实现对课程的高效学习[2]。而且,学生可以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录制,然后再进行反复地观看,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王会儒等在《中国大学慕课体育类课程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发现体育专业院校在线课程建设相对滞后;课程运行中单元作业以及互动环节薄弱;课程应用效果与影响力不如预期;课程分类及在慕课平台的位置不清晰。建议各高校在推进慕课教学模式时,确立“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创新建设若干满足不同教学需要、不同学习需求的慕课课程和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2]。郭赛一在《我国体育技术类在线开放课程现状及对策研究》发现目前我国体育技术类在线开放课程存在课程所在平台较为集中,不同课程项目的数量差距较大;视频质量参差不齐、内容更新较慢;在线开放课程学习体育运动技能效果不理想等问题[3]。综上所述,在诸多政策的推动下,当前中国慕课的规模与数量已达到世界第一,慕课所特有的与传统教学不同的教学模式,使得任何人都能享受到优秀的教育资源,同时慕克的推广也衍生出一系列其他相关问题。将慕课引入到高校柔力球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借助慕课的教学优势,弥补当前柔力球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也能够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提高柔力球课程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柔力球的基础动作和练习技巧。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以宿州学院大学体育柔力球选项课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等文献数据库查阅有关“慕课”“柔力球课程”等关键词的搜索,收集论文研究相关内容,为撰写研究思路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2.2.2. 数理统计法

根据论文研究需要,对收集到的数据资料运用SPSS统计学软件等进行数理统计与分析,力求研究内容的科学合理性。

2.2.3. 逻辑分析法

参考各高校大学体育课程慕课及翻转课堂的应用情况,结合宿州学院大学体育课程慕课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在实施教学时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慕课 + 太极柔力球”在大学体育柔力球课程教学模式构建

3.1.1. 慕课的本质与特点在模型中的体现

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平台可容纳大量学习者,不受地域和人数限制,课程资源对所有感兴趣的学习者免费或低成本开放;碎片化学习,教学内容被分解为短而精的视频片段,每个片段聚焦一个特定的柔力球知识点或动作技巧,学习者可根据自身时间灵活安排学习;自主学,学习者自主决定学习进度、学习时间和学习方式,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如教程、案例、拓展阅读等,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互动与社交学习,设立在线讨论区、学习社区,学习者可以交流心得、分享经验、互相答疑,教师定期参与互动,解答共性问题,引导讨论。

3.1.2. 柔力球教学的特殊性在模型中的融入

动作技能主导,以高清视频为主,多角度、慢动作展示柔力球的标准动作和技巧,配备动作分解图和文字说明,帮助学习者清晰理解动作要领;身体感知与协调性,设计专门的感知训练模块,引导学习者通过身体感觉来掌握球与拍的配合、力量的控制,提供身体协调性练习的方法和指导;实践与反馈,要求学习者上传自己的练习视频,教师进行个性化的点评和反馈,组织线下实践活动,如校内比赛、社区表演等,促进学习者的实际应用和技能提升。

3.1.3. 教学流程

课程导入,介绍柔力球的魅力和课程目标,展示优秀柔力球表演视频,激发学习兴趣;知识讲解,系统讲解柔力球的历史、规则、基本原理,通过动画、图示等方式辅助理解;动作示范与练,教师进行标准动作示范,强调关键要点;学习者跟随视频进行模仿练习;个性化指导,学习者提交练习作业,教师给予针对性建议,同学之间相互评价和交流;综合应用与拓展,学习复杂的套路和战术,鼓励创新,自行编排柔力球动作,总结与评价;回顾重点内容,进行课程总结,开展学习者满意度调查,收集反馈意见。

本模型旨在充分利用慕课的优势,针对柔力球教学的特殊需求,为学习者提供高质量、个性化、互动性强的学习体验,以有效提升柔力球教学效果,将慕课的优势与柔力球教学的特点有机结合,为柔力球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3.2. 慕课在大学体育柔力球课程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3.2.1. 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运用慕课展开教学活动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实现学生学习地位的转变,让学生回归到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以更好的精神状态参与到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与教师进行有效地互动,实现对教学内容的高效学习,而且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学生可以灵活地根据学习兴趣自主进行学习内容的筛选,最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课程学习效果[4]

3.2.2. 激发学生课程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慕课与传统教学模式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学习的主体。在慕课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效地实现教学地位和教学观念的转化,将课堂归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程教学中可以自主地进行课程内容的学习,充分地去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地对教师所提供的各种教学资源进行运用,实现对课程知识的有效学习。而且对于学生而言,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针对自己不理解和感兴趣的知识实现有针对性的学习,全面地提升学习效果和学习水平。

3.2.3. 增强课程学习的观赏度

大学体育课程理论的部分较少,更多的是一些体育项目基础动作的展示和教学。柔力球是一种具有较强观赏性的体育运动,采用慕课的方式展开柔力球教学,可以将柔力球的这种观赏性放大,以此激发学生课程学习的兴趣。比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近年来的一些柔力球比赛的视频引入到课程教学中,让学生在课程教学中可以通过这些视频对柔力球形成较为全面的认识,逐渐提升课程的学习效果。

3.2.4. 明确教学的重点

慕课在大学体育柔力球课程教学中的使用还可以帮助教师明确课程教学的重点。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对柔力球基础动作的讲解过多,会导致学生逐渐模糊了课程教学的重点,课程结束后,学生不仅无法有效地掌握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连最基本的柔力球的比赛规则都无法有效地掌握。而慕课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将理论知识和基础动作指导的内容分开,帮助学生明确课程教学的重点,从根本上提升柔力球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柔力球课程的学习效率。

3.3. 慕课在大学体育柔力球课程教学中应用的不足

虽然慕课在大学体育太极柔力球课程教学中的使用具有极大的优势,但由于慕课在大学柔力球课程教学中使用的时间较短,融合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足,严重地制约着大学体育柔力球教学效果的提升。

3.3.1. 部分教师使用慕课进行教学的专业素养不足

对于部分高校教师而言,在线下进行课程讲授时,教师因具备充足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教学的过程中具备较高的灵活性,可以有效地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实现对课程基础理论知识与动作技巧的掌握。但是在利用慕课进行教学时,教师的这种优势会被极大的削弱,部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甚至因为缺乏对慕课的了解,导致出现教师手足无措的情况出现,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慕课在大学体育柔力球课程教学中的使用,影响学生的课程学习效果[5]

3.3.2. 缺乏实践操作的过程,课程教学效果不显

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慕课在教学的过程中主要的教学工具就是智能移动电子端,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只需要通过对手机、pad、笔记本电脑等的运用就可以实现对各种课程的学习。对于体育课程而言,其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还要掌握一定的基础动作技巧。而基础动作技巧的学习在没有实践操作过程的帮助下,学生无法有效地对其进行理解和记忆,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大学体育柔力球课程的教学效果。

3.3.3. 师生之间实际距离较远,无法实现对技术动作的有效纠正

大学体育柔力球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让学生掌握柔力球运动的一般规则和基本技术。在基础动作的学习时,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及时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对基础动作进行纠正,直到掌握正确的基础动作为止。但是在使用慕课开展教学时,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被拉大,教师无法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的观察,想要对学生的基础动作进行指导和纠正就显得愈发困难[6]。此外,这种教学模式会严重地影响教师对学生个体的指导效率,让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只能指导其中部分学生进行动作的纠正,更是影响了课程教学的效果。

3.3.4. 对学生学习态度监管不到位,学习效果没有保证

慕课这种独特的教学模式,使教师对学生课程学习的监管作用被削弱,教师无法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明确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态度,这就让部分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存在“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情况,不仅让慕课在柔力球教学中的教学价值得不到体现,还让大学体育柔力球课程的教学效果被大幅度的削减,不符合当前社会背景下教育教学工作的需求。

4. 提升慕课在大学体育柔力球课程教学中应用效果的策略

4.1. 提升课程教师的慕课教学水平

高校教师对慕课的使用水平是影响大学体育柔力球课程利用慕课教学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为了有效提升大学体育柔力球课程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提升自身对慕课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更加灵活的方式展开对慕课的运用,提升柔力球课程的教学效果[5]。为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思考。第一,加强对体育柔力球课程相关教师队伍的构建,让多个教师共同参与到慕课教学资源的制作过程中,提升慕课教学资源的建设质量。第二,教师需要借助互联网中的教学资源,主动地去学习,及时地更新教学观念,丰富自身的教学知识和教学经验,更加科学、合理、灵活地对慕课进行运用,全面地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培养。

4.2. 引导学生加强对周边器材的运用,提升课程教学的实践性

对于大学体育柔力球课程的慕课教学而言,理论教学和实践之间的脱节是影响其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基于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从理论结合实践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主动运用周边的器材,对照慕课中的教学资源,不断地纠正自己的基本动作,在实践操作时逐渐地掌握柔力球的技术要领,实现对柔力球课程的有效学习。对于柔力球而言,其本身就是来源于太极拳和羽毛球、网球等运动等的基础动作,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利用慕课进行课程学习的过程中,也应当引导学生可以尝试利用羽毛球拍、网球拍等基础的运动器材进行模仿训练,将慕课在柔力球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补充起来,提升慕课在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性。此外,教师也可以利用这种教学方式实现对柔力球课程教学内容的丰富,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更加灵活地进行柔力球基础动作的练习,进一步地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

4.3. 积极的布置课程作业,任务驱导学生学习

兴趣虽然是学生课程学习的主要驱动力,但是在缺乏学习任务的情况下,学生课程学习的质量和效果依然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所以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当加强对学生课程学习任务的布置,将学生对大学体育柔力球课程的学习置于一个个小的任务下,让学生逐步地去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提升柔力球课程的趣味性,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程教学中,实现对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逐步地掌握柔力球运动的基础动作要领,逐渐实现对柔力球课程的有效学习,提升学生课程学习的质量。比如,在课程教学中,教师按照柔力球课程教学的内容,每一节课都熟练的掌握一到两个柔力球运动的基础动作,要求学生在下一节慕课教学中进行在线展示,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柔力球练习,为柔力球课程的微课教学提供基础的保障。

4.4. 倡导家庭成员或者其他社会成员的加入

为了有效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实现对学生的培养和发展,教师在采用慕课的方式展开教学时,还应当为学生创造合适的运动实践的机会,以此提升学生对柔力球运动的掌握情况。比如,教师就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将家长也引入到柔力球的练习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完成柔力球的学习,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地提升学生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此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进行练习,比如舍友、同学等,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提升课程的学习效果,还能实现对学生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锻炼和提升,全面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体现出大学体育柔力球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5. 总结

慕课在大学体育教学中有效运用,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提升课程教学的效果,体育教师在引导学生通过慕课进行学习时,需要基于体育运动本身的特点进行思考,找到线下体育课程与线上慕课之间的融合点,然后采用合适的方式将慕课引入到体育课程教学中,确保和提升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基金项目

宿州学院质量工程项目结余经费资助项目(szxy2023jyjf29);宿州学院校级教学研究项目(szxy2023ksjy01)。

参考文献

[1] 中国教育信息化网.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2015(18): 48-50.
[2] 王会儒, 赵晗华, 余建波. 中国大学慕课体育类课程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9, 53(8): 69-75.
[3] 郭赛一. 我国体育技术类在线开放课程现状及对策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郑州: 河南大学, 2023.
[4] 侯峰. 慕课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 科技资讯, 2020, 18(20): 138-139, 142.
[5] 刘禹. 慕课在高校篮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20, 19(4): 95-97.
[6] 陈蕾. 慕课背景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探究[J]. 科技资讯, 2019, 17(32): 152, 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