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儿童上呼吸道感染通常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临床表现为鼻腔、咽部或喉部发生急性炎症反应,免疫功能低下者更容易被感染。该病通常可自愈,预后良好。但发病率较高,感染之后会影响工作和生活,还具有传染性,有可能对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产生破坏作用,甚至导致消化系统问题。
文章主要以儿童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来研究药物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效果。
2. 疾病病因及症状
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原因有细菌以及病毒感染等主要病因,其症状有鼻塞、流涕、干咳、咽炎等,严重会有全身发热、头痛、乏力等,还有少部分还会出现呕吐、腹泻、食欲缺乏等症状。
3. 药物与治疗研究
Penezić [1]等研究用阿奇霉素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该研究表明阿奇霉素对于93.6%的患者具有明显疗效,表现在3天后症状大大缓解,其中56.6%的患者在纳入研究前一年内接受了抗生素治疗,20.5%的患者既往接受过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研究结果显示,阿奇霉素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Shaker [2]等研究评估补充锌和锌 + 维生素A对2~12岁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URTIs)的影响。对比分析安慰剂组、每日补充锌(2~2.5 mg元素锌/Kg分1~3次)组和每日补充锌 + 1次维生素A组,得出:单用锌或锌 + 维生素A联合治疗可显著改善AURTI患者的免疫状态,改善临床结果。
Yaqub [3]等研究对乙酰氨基酚治疗2至5岁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的缓解疗效。结论是经过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出现发热症状,流鼻涕、喉咙痛、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的一种或多种症状得到缓解。
Seçilmiş [4]等研究一种混合蜂产品在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在抗生素组给予抗生素治疗,安慰剂组给予抗生素结合蜂产品治疗。得出结论:蜂产品对症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有效。
王永吉[5]为探讨采用金银花口服液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在对照组使用利巴韦林,试验组使用金银花口服液,通过对照实验得出治疗结论:金银花口服液的治疗效果比利巴韦林的效果更好,而且安全性更高。具体疗效见表1。
陈婉贞[6]研究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时,用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头孢呋辛治疗的效果,在对照组采用头孢呋辛,研究组用热毒宁注射液和头孢呋辛,得出: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采取药物联合治疗的疗效显著,副作用少。
Table 1. Comparison of treatment effec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表1. 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对比
组别 |
例数 |
疗效 |
不良反应 |
治愈 |
好转 |
无效 |
总有效率 |
恶心 |
头痛 |
腹泻 |
发生率 |
实验组 |
43 |
26 |
14 |
3 |
93.02% |
1 |
2 |
0 |
6.97% |
对照组 |
43 |
22 |
11 |
10 |
76.74% |
2 |
3 |
2 |
18.6% |
唐彬秩[7]等研究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时,用氨酚麻美干混悬剂联合蓝芩口服液治疗的效果。对试验组使用蓝芩口服液和氨酚麻美干混悬剂口服,对照组使用蓝芩口服液和氨酚伪麻那敏分散片开展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得出:治疗组中,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被有效减轻,且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杜江滨[8]等为研究利巴韦林联合柴桂退热颗粒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在治疗组采用利巴韦林联合柴桂退热颗粒治疗,第一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第二对照组采用柴桂退热颗粒治疗,得出:小儿上呼吸道感染采用利巴韦林联合柴桂退热颗粒治疗的疗效明显,治疗时间明显缩短。
史晓娟[9]等在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时候,对于对照组儿童患者采用巴韦林滴液开展治疗,而对于观察组儿患采用巴韦林和双黄连口服液开展协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得出:采用双黄连口服液联合西药治疗安全有效,且临床价值高。
白金华[10]研究在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时用孟鲁司特α-干扰素加上布地奈德的效果。对第一组患儿采用常规的抗感染、对症治疗,另一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α-干扰素和布地奈德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得出:孟鲁司特与α-干扰素、布地奈德联合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能提高治疗效果,康复时间短。
陈文丰[11]等探讨使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对于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开展治疗研究。对于对照组儿童采用普通中药制剂开展治疗,而对于实验组儿童采用磷酸奥司他韦和普通中药制剂开展联合治疗。得出治疗结果:该颗粒药物可以有效治疗儿童的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对于发病早期效果更佳,可减轻临床症状、缩短疗程,且安全性好。具体疗效见下表2。
Table 2. Comparison of treatment effec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表2. 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对比
组别 |
例数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率% |
对照组 |
70 |
30 (42.9) |
29 (41.4) |
11 (15.7) |
84.3 |
治疗组 |
70 |
58 (82.8) |
10 (14.3) |
2 (2.9) |
97.1 |
郭文英[12]研究采用葡萄糖酸锌片剂对于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开展治疗。对照组予以维生素C、匹多莫德、阿昔洛韦等药物进行常规的对症支持治疗,对于研究组患儿额外给药葡萄糖酸锌片剂,治疗结论为:该片剂通过补充微量元素,提高了对于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并且降低了复发率。
林耘[13]在研究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合并热性惊厥的时候,在对照组开展抗感染、止痉、镇静等治疗,而研究组则在前一组基础上加用小儿牛黄清心散口服液,对比两组疗效,得出结论:该口服液用于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效果较好。
张桂琴[14]等分析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时,用阿奇霉素联合鼻腔冲洗的效果。对照组给予抗感染、退热剂等常规基础上加阿奇霉素治疗,治疗组在前面一组基础上加上鼻腔冲洗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论:使用阿奇霉素联合鼻腔冲洗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能有效降低血清CRP、PCT水平,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治疗时间缩短,感染控制效果理想。
蔡露良[15]等探讨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用小儿金翘颗粒的治疗效果,研究组使用小儿金翘颗粒口服,对照组使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观察疗效得出:使用小儿金翘颗粒的治疗效果明显,且不良反应少。具体疗效见下表3。
Table 3. Comparison of treatment effec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表3. 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对比
组别 |
例数 |
治愈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率% |
对照组 |
70 |
19 (29.23) |
30 (42.9) |
29 (41.4) |
11 (15.7) |
84.3 |
治疗组 |
70 |
15 (23.08) |
58 (82.8) |
10 (14.3) |
2 (2.9) |
97.1 |
麻丽平[16]研究对儿童上呼吸道感染使用豉翘清热颗粒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的效果,对第一组使用豉翘清热颗粒进行治疗,第二组使用阿奇霉素与豉翘清热颗粒联合治疗,得出:儿童上呼吸道感染采取药物联合治疗的疗效显著。
汪萍[17]等分析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采用柴芩清宁胶囊的治疗效果。对照组使用清开灵颗粒,试验组用柴芩清宁胶囊治疗,结论:采用柴芩清宁胶囊的治疗效果显著,退热效果好,具有安全性。
袁嫣瑛[18]采用顺尔宁片给予对照组患儿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而对于研究组患儿采用安儿宁联合顺尔宁开展鼻腔冲洗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得出结论:联合给药的治疗效果更好,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降低炎性因子水平,缩短治疗时间,疗效显著。
齐慧[19]分析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在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实施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论:使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张宁[20]等分析上呼吸道感染儿童应用氨酚麻美干混悬剂与蓝苓口服液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对照组予蓝苓口服液治疗,研究组用蓝苓口服液与氨酚麻美干混悬剂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得出: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采用蓝苓口服液与氨酚麻美干混悬剂联合治疗的效果明显,安全性高。临床疗效见下表4。
Table 4. Comparison of symptom remission ti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表4. 两组患儿的症状缓解时间比较
组别 |
例数 |
退热时间 |
鼻塞消失时间 |
止咳时间 |
咽部红肿消失时间 |
研究组 |
43 |
1.3 ± 0.2 |
2.2 ± 0.7 |
3.0 ± 1.2 |
2.9 ± 0.6 |
对照组 |
43 |
2.5 ± 0.6 |
3.6 ± 1.1 |
5.4 ± 1.6 |
4.8 ± 1.5 |
吴明杰[21]等对一组采取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另一组采取热毒宁注射液来治疗,探讨热毒宁注射液在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对比两组疗效。得出:采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可减少其它症状发生,有效改善不良症状,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
谢雯[22]等采用柴芩清宁胶囊对于实验组患儿开展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而对于对照组采用清开灵颗粒治疗,结论:柴芩清宁胶囊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发热、咽痛等主要症状,安全性良好。
赵昕[23]等研究分析小儿柴桂退热颗粒辅助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儿童体征以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观察组使用利巴韦林注射液加小儿柴桂退热颗粒辅助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对比得出结论:小儿柴桂退热颗粒辅助常规药物治疗效果显著。
韩淑娟[24]等对于对照组患儿采用抗病毒、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物进行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而对于治疗组患儿采用白虎汤加减治疗。对比得出结论:白虎汤加减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不仅在疗效上与西药无差异,而且有降低不良反应、减少耐药性等优势。
张长玲[25]等在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方案中,对对照组患儿采用扎那米韦进行治疗,采用扎那米韦和豉翘清热颗粒对观察组患儿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得出结论:采用药物联合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更加明显。
田富香[26]等探讨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采用重组人干扰素rhIFNa-2b喷雾剂(假单胞菌)治疗的效果。对照组采取常规对症治疗,实验组在前面一组的基础上给予rhIFNa-2b喷雾剂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论: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采用rhIFNa-2b喷雾剂治疗作用快、疗效明显,有助于减轻上呼吸道症状、快速缓解发热,可有效缩短病程。
李斌[27]等探讨治疗儿童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时,采用连花清瘟颗粒治疗的效果及其影响。在对照组予以布洛芬颗粒、利巴韦林颗粒等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连花清瘟颗粒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得出结论:连花清瘟颗粒治疗效果更显著,能降低血清SAA水平,能够使发热症状尽早消退。
郑巧娜[28]等探讨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使用自拟中药汤剂的疗效。治疗组采取自拟中药汤剂治疗,对照组采取匹多莫德颗粒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结论为:该汤剂的治疗效果良好,可以缩短症状的消失时间,还能稳定控制病情。
叶德辉[29]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采用重组人干扰素a-2b喷雾剂进行治疗,在两组均给予对症治疗,对照组加利巴韦林喷剂,研究组加重组人干扰素a-2b喷雾剂。比较两组疗效得出结论:该喷雾剂的治疗效果明显,可改善患儿的症状。
梁秋丽[30]等对于对照组患儿使用盐酸阿比多尔片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而对于观察组患儿额外服用祖卡木颗粒,比较两组得出结论:采用药物联合治疗的效果更好。临床疗效见下表5。
Table 5. Comparison of typical symptom disappearance ti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表5. 两组患儿的典型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组别 |
例数 |
咳嗽 |
发热 |
鼻塞 |
咽充血 |
研究组 |
80 |
3.9 ± 1.6 |
3.7 ± 1.2 |
4.6 ± 0.8 |
3.9 ± 0.7 |
对照组 |
80 |
1.7 ± 0.8 |
1.6 ± 0.9 |
2.2 ± 0.9 |
1.3 ± 0.9 |
童明中[31]对于对照组患儿采取利巴韦林及头孢呋辛钠进行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而研究组在前面一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进行治疗,比较疗效得出:药物联合治疗可以提高疗效,并能加快症状消失。
王旭[32]分析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采取小儿青翘颗粒治疗的效果。本研究对象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在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小儿青翘颗粒治疗,对比疗效得出: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时,使用小儿青翘颗粒治疗的疗效显著。
4. 小结
临床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选择西药抗生素,例如:阿奇霉素、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也可以选择中成药,例如:金银花口服液、柴桂退热颗粒、双黄连口服液、牛黄清心散等,或者将抗生素和中成药联合起来使用,均可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在实际治疗时,针对不同的患儿在年龄、体重、体质、免疫力等方面存在差异的情况下,需要谨慎结合患儿的实际病情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和药物,才能在短时间内取得最佳疗效,促进患儿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