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优质课程资源,在基础教育阶段颇受重视。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必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教材及学校课程建设进行深度结合[1]。由此看来,传统文化融入校本课程开发已然成为引导学校课程改革走向深入的重要问题[2]。在此背景下,岭南传统节庆文化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特色和重要标志,是连接历史与未来、传承与创新的文化纽带。将粤港澳大湾区传统节庆文化融入初中英语校本课程建设,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课程理念。
佛山龙舟文化,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传统节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团结协作、勇于拼搏的中华民族精神。将佛山龙舟文化融入初中英语课程,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有效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增强青少年的文化自信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将粤港澳大湾区传统节庆文化,特别是佛山龙舟文化,有效融入初中英语校本课程。通过教学设计与实践,探索出一条既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又能有效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的路径。期望通过本研究,为构建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初中英语校本课程建设提供新思路,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2. 理论基础
2.1. 过程模式的课程开发理论
过程模式的课程开发理论是由斯腾豪斯[3]提出的,它强调课程开发的动态性和教师在课程实践中的重要作用。过程模式强调教育的内在价值。过程模式反对将教育视为达成外部目标的工具,而是主张关注具有内在价值的活动。这意味着教育的目的是发展学习者的知识和理解力,而不仅仅是追求预定的行为目标。因此,教师不能只为了应试而教,也要关注教育的育人功能,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初中英语校本课程中如果能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传统节庆文化会使学生了解和学习到本地的文化习俗和内涵、使学生增强文化自信、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并让本地文化走出去,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此外,过程模式强调课程开发的动态性和灵活性。课程开发应适应复杂多变的教学过程,而不是仅仅遵循事先设定的目标。这要求课程开发者关注一般的目标和开发的程序和原则,以确保课程能够灵活应对教学实践中的各种情况。这提示学校不能仅仅依赖教材,只有打造属于本地学校的校本课程,才能具有地方教育特色。同时,在校本课程的建设中要具有前瞻性和开放性,能够根据教学实践的变化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正如Chen,Wang和Neo [4]指出校本课程的实施路径是一个非线性的过程,这意味着它不是一条直线式的单一路径,而是可能包含多个阶段、反馈循环和迭代。如开发时要先考虑学校的背景因素,在实施过程中要通过学生的反馈不断修正课程。在校本课程开发中,背景、过程和结果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一个动态的、互动的系统。
最后,过程模式强调教师在课程实践中的重要作用。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也是课程研究和评价的主体。教师应该参与到课程的研究、开发和评价过程中,以确保这些环节不是独立分离的,而是相互关联的一体。这提示学校要加强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他们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粤港澳大湾区的传统节庆文化资源来进行英语课堂教学。
2.2. 多元文化理论
多元文化理论起源于20世纪,尤其是在美国和加拿大等移民国家中逐渐形成并发展。它主张尊重和包容文化多样性,追求不同文化间的平等共存。在多元化的社会中,应该认可和尊重每个文化群体的特性和权利,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与和谐共生。这一理论反对单一文化霸权,强调少数族裔、亚文化和弱势群体文化的平等地位,旨在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美国教育学家Banks [5]在20世纪70年代创立了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他认为多元文化教育就是所有学生无论性别、社会阶层或民族等特征,在教育方面都是平等的,都享有平等的学习机会。也就是说,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是平等和自由。因此,多元文化教育也提倡学生在认同自己文化的同时也学会欣赏和尊重其他多元文化,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粤港澳地区的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时,要充分考虑到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多样性,尊重和反映这一地区的多元文化特点,并尝试在课程中融入多元文化元素,如各地的传统节庆文化。这有利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增进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同时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跨文化问题,可以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让他们学以致用,在传播粤港澳大湾区传统节庆文化走出去的进程中贡献一份力量。
3. 关于初中英语校本课程的文献综述
英语课程标准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一板块明确提出:根据英语教学的特点,学校可以适当地选用国外的教学资料,以补充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除英语教材以外,学校和教师还应该积极开发和利用其他课程资源,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络。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建立自己的英语教学网站,开设网络课程,进一步增加学习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学校应该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要注意开发多层次、多类型的英语课程资源,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6]。所有这些都说明,《英语课程标准》给中学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发预留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给学校在课程决策方面赋予了一定的权力,要求学校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使得中学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发成为可能和必要。
目前,就初中英语校本教材的研究屈指可数,多数体现在对英语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一个部分,对于它的针对性研究亟待加强。在初中英语校本课程的实践经验上,陈家来[7]在滁州八中进行了英语口语校本课程的开发,自编了教材,有序开展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学校特色,提高了教师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能力,提高了学生英语综合能力。杨蓓[8]多方面寻找、开发资源,整合中国的节日、食物、风俗、艺术等文化元素,形成“外语学习与中华文化——英语校本课程系列”。王传香、管玲[9]则整合英语资源,自主开发了英语校本课程,按低、中、高年段分为词汇、歌曲、歌谣、诗歌、文化、情景剧六个方面,旨在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在初中英语校本课程应遵循的原则上,吴根雁[10]指出初中英语校本课程应遵循“有效性和重要性原则”、“趣味性和科学性原则”和“现实性和应用性原则”,这些原则对于校本教材的内容选择策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综上所述,一线老师们根据本校实际,不断思考与实践,开发了阅读、语言实践、文化探究、故事表演等形式多样的英语校本课程,以期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但目前英语校本课程的研究还是较少,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
4. 粤港澳大湾区传统节庆文化融入初中英语校本课程的意义
4.1. 有助于湾区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湾区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而在20世纪初引领全国社会政治、思想文化。19世纪末以来,这里逐步形成了粤港澳既一体又分立、共存共荣的格局。尤其改革开放以后,区域内民间文化互动空前活跃,交流和交往、联系和合作愈趋紧密。将粤港澳大湾区的传统节庆文化融入初中英语校本课程,有助于传承和弘扬粤港澳大湾区的传统文化。通过英语课堂的教学,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湾区文化的内涵和历史,促进湾区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以人文湾区构建文化共同体,既是新的情感联系和精神凝聚,更在于国家认同的确立——维护国家的主权、统一、稳定和团结。
4.2. 有助于教育创新与改革
本研究符合教育部提出的校本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强调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和培养目标进行课程规划和设计[11]。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原本就有着深厚的文化历史传统,人缘相亲、风俗相近、同文同语,这是建构区域文化共同体非常重要的基础,是历史形成的“命运共同体”。但由于受到种种政治社会变迁的影响,以广州、香港、澳门以及后来居上的深圳为中心的这片区域,呈现出愈加复杂的态势,这种变化也影响了身处区域内不同世代人的文化认知和情感表达。所以湾区文化在粤港澳大湾区内的传承学习就至关重要,学校作为传授知识与培养人才的教育机构,也有弘扬湾区的文化的职责所在。通过融合传统文化和英语教学,不仅可以推动学校教育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创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在提高青年国家观念、民族意识、克服极端分离主义思潮方面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4.3. 促进学生的文化认同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如何求同存异、消除文化隔阂、凝聚文化传承发展共识,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通过本研究,可以一定程度上创新身份认同建构方式,协助稳固粤港澳大湾区共同体文化认同的再生产,帮助年轻一代重建情感共鸣,建立基于文化和价值观的认同。同时,本研究也是促进文化的互动交流,从而建立互信和理解的一种方式。通过学习粤港澳大湾区传统文化,学生能够增强对湾区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同时也有助于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5. 粤港澳大湾区传统节庆文化融入初中英语校本课程的策略
5.1. 开设传统节庆文化主题课程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学校可以专门设计关于粤港澳大湾区传统节庆文化的专题单元,设计出符合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形成一系统文化主题[12]。比如,可以围绕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节庆活动,如广州的波罗诞庙会、澳门的醉龙节等设计主题课程。以佛山龙舟为例,龙舟文化在粤港澳大湾区有着深厚的文化根源和历史传统,是大湾区共建人文湾区的重要文化基础之一。2013年佛山市区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推广城市(传统龙舟)”称号。佛山龙舟文化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地域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设置龙舟文化相关情境,让学生学习理解其内涵,增长文化底蕴,也可以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具体的课程环节可以设置如下:首先进行龙舟文化的知识理论讲解,向学生介绍龙舟文化的来源背景和形成历程以及背后的民间故事等。其次让学生欣赏和感受龙舟文化,可以进行文章鉴赏、体验交流等活动。最后让学生自己创作和展示作品,可以让学生用英语写关于龙舟文化的感想或者角色扮演,扮演记者用英文报道龙舟赛等。
5.2. .创新教学方法与评估机制
教授传统节庆文化的过程必须是有趣生动的,否则若只是一味单独介绍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和评估机制。例如利用多媒体资源,如视频、音频等,提高课堂的吸引力和互动性。通过生动的画面和声音,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节庆文化的庆祝方式和氛围。也可以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多方面、多角度了解传统节庆文化。
在教学评估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问题。这有助于教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最后,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关于传统节庆文化的知识竞赛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现自己的机会。在学期末,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关于粤港澳大湾区传统节庆文化的英文总结与展示,这不仅能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还能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英语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5.3. 利用课外活动与地方资源
粤港澳地区因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地理位置,孕育了丰富多样的节庆文化,这些文化不仅是地区身份的象征,也是传承与创新的宝贵资源。其中,佛山龙舟文化底蕴丰厚,延伸出更多元的文化载体。比如顺德龙舟说唱,曲调动人,蕴含丰富的民俗信息,2006年还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还有龙舟雕刻技艺,包括龙头龙尾和龙舟模型制作两大类,2016年,被列入第六批顺德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些地方资源的整合是构建校本课程的关键[13]。因此,学校和教师需要充分利用这些地方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传统节庆文化学习材料和体验机会。比如,利用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来鼓励学生学习传统节庆文化[14]。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粤港澳大湾区的传统节庆活动,如舞狮表演、龙舟赛等。通过实地观察和学习,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节庆文化的内涵和庆祝方式。或者邀请研究粤港澳大湾区传统节庆文化的专家或传承人到学校进行讲座,用英语介绍节庆文化的相关知识。这不仅能拓宽学生的视野,还能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社区的节庆文化庆祝活动,如制作灯笼、包粽子等。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节庆文化的细节和内涵,同时也能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有效整合校内外资源,传统节庆文化课程会变得丰富多彩。
6. 以佛山龙舟文化为例的教学设计
下面以佛山龙舟文化为例,展现一堂英语阅读课。
教学文本如下:
Most thrilling dragon boat race staged in Foshan
The Diejiao Dragon Boat Race in Guicheng garnered even more attention and excitement this year on May 13, with over 150 competitors competing on the river in Diejiao, and over 300 locals experiencing the thrill of dragon boat racing.
The dragon boat race in Diejiao has a history of over 500 years and is held every year around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Diejiao Water Town in Nanhai, Foshan, with its unique water network geography and rich history of dragon boat culture, officially launched the dragon boat race in 2020, showcasing the heritag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Due to the narrow and winding streams and rivers, there are several types of racing tracks, including S-shaped, C-shaped, L-shaped, and straight ones, and the boat’s crew needs to make some sudden turns during the race.
The race route was designed to span multiple locations along DieJiao water network, including Xinyue, Tantou, Dongsheng, Cuntou, Qingyun, and Aobian. The intense and challenging race has tested the competitors’ endurance and on-the-spot responsiveness to the fullest.
At the sound of the starting signal, dragon boat racers sped down the winding waterways, providing a spectacular sight for the locals. Athletes had to maintain balance on their small boats while paddling with one hand and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with their feet at the same time. It was really a display of multitasking skills.
After fierce competition, Zheng Weiheng from the local group and Liang Bo from the out-of-town group claimed the top honors. “I grew up in a rich culture of dragon boat racing, and I want to pass it on by leading my children and more people to learn about and experience it,” said Zheng Weiheng. His goal is to raise awareness and appreciation of the cultural significance of dragon boat racing not just among his family, but also among Foshan, and even the country.
With more local youngsters getting involved in recent years, this traditional sport has been injected with new vigour. “I started training in 2019 and joined the youth training team of Juxiantang.” Lyv Manchao, a 19-year-old Juxiantang Dragon Boat Team member in Dongsheng Village, has participated in the dragon boat drifting race for the second year.
Dr. Neil noted that many foreigners and Foshan residents alike enjoy dragon boat racing, and this event provided an excellent opportunity for everyone to come together, try dragon boat rowing, and gain insights into Foshan’s culture. He added, “In Foshan, we have a wonderful blend of Chinese and foreign traditions, and events like these help us appreciate and celebrate our diversity.”
The Diejiao Dragon Boat Race left an indelible mark as a testament to Foshan’s inclusive and vibrant spirit, where talents from around the world come together to celebrate tradition and embrace innovation.
6.1. 教材分析
【是什么】本文围绕佛山叠滘的龙舟赛展开,首先追溯了龙舟赛的历史文化背景,接着描绘了比赛所在地的地理风貌与参赛队伍的独特风采,最后通过观众的采访展现了佛山深厚的龙舟文化底蕴。
【为什么】选择关于佛山龙舟赛的文章作为教学内容是极佳的教学决策,因为它为学生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绚烂多彩文化的窗口。借助这一话题,学生能够深入了解龙舟赛背后丰富的历史与传统,特别是将其置于佛山独特的岭南文化背景之下。这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探索龙舟赛竞技层面的机会,更让他们有机会去领悟其背后蕴含的文化深层意义与价值。此外,此类内容可以促进跨学科学习,将历史、文学、艺术等学科融会贯通,同时培养学生对传统习俗和社区参与的认同与尊重。
【怎么样】表达手法:平实直接的叙述方式;
文学体裁:新闻报道;
文章架构:遵循新闻报道的常规结构;
语言特点:真实性、准确性、简洁性;
文章结构如图1所示。
Figure 1. Article structure
图1. 文章结构
6.2. 学情分析
【学生背景】七年级学生。
【学生已知】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阅读能力,包括词汇积累和句子理解能力。他们能够阅读并理解简单的文章,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和主旨大意。在写作方面,他们也掌握了一些基本技能,如段落构建和简单句子的组合。
【学生未知】学生在理解复杂文本方面仍需提升,尤其是在把握深层含义和作者意图方面。在阅读过程中,他们可能缺乏批判性思维能力,难以客观地分析和评价文章的内容和观点。
【学生想知】他们想要了解如何进一步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特别是在分析文章深层含义和作者情感方面,以及如何培养批判性思维,更加客观、全面地评价文章内容和观点。他们渴望学习更多的阅读技巧与策略,以提升阅读效率和理解能力。他们希望接触更多种类丰富、趣味盎然的阅读材料,以拓宽知识面和阅读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认知水平的提升,学生们开始关注对文章内容的深入分析与评价,期望能获得更深层次的领悟。
6.3. 教学目标
本节课结束时,学生能够:
① 梳理并总结文章的主旨大意,整合文章内容的发展脉络,形成思维导图以构建知识体系,并理解语言表达的含义。(学习理解)
② 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用语言描述佛山龙舟赛,从而树立对佛山优秀文化的认同以及传承与创新的价值观。(应用实践)
③ 分组完成一份关于佛山功夫文化的报告,展现出传承佛山文化的态度以及积极推广佛山文化的行为。(迁移创新)
6.4.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① 引导学生梳理并概括文章的主旨,整合文章内容的发展脉络。
② 利用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并理解语言表达的含义。
【教学难点】
① 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佛山龙舟赛,以培养他们对佛山优秀文化的认同感以及传承与创新的价值观。
② 学生分组合作,完成一份关于佛山功夫文化的报告,展现出他们继承佛山文化的态度以及积极推广佛山文化的行为。
6.5. 教学步骤
步骤一:热身活动(1分钟):学生观看一段佛山龙舟赛的视频。在播放龙舟赛视频之前,教师提前向学生提问:“What are the people in the picture doing?”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步骤二:导入环节(1分钟):师生交谈,学生和教师围绕龙舟赛进行交流。教师提出相关问题:
① What do people do on Dragon Boat Festival?
② Who is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commemorating?
设计意图:通过这些问题,教师旨在了解学生对于端午节已有的了解程度,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展开话题,加深学生对端午节及其相关习俗的认识。
步骤三:读前环节(5分钟):学生根据文章的标题和图片对文章内容进行预测。教师提出以下问题:
① What kind of article is this?
② What information can you get from the title and pictures?
③ What do you want to learn from the passage?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他们对文章的主题背景有所感知。
步骤四:读中环节(15分钟)
【略读】① 学生简要阅读文本,回答“How is the news report structured?”这一问题。
② 学生通过同伴合作找出每个部分的主旨大意。
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整体感知内容,培养学生准确获取文章结构的能力。
【精读】学生仔细阅读文本,并完成思维导图。教师提供阅读技巧——扫读(根据问题中的关键词在文本中寻找答案)。接着给出阅读指导,并与全班同学一起完成思维导图(图2)。
Figure 2. Mind map
图2. 思维导图
设计意图:旨在培养学生准确梳理和记录关键信息的能力。
【现场报道环节】小组中一名成员扮演记者,对龙舟赛进行报道,其余三名成员则分别扮演文本中的三位受访者。(教师将班级分成四人一个小组。学生们根据思维导图的提示和文本内容,与教师及小组成员合作,共同完成一篇现场报道。教师为学生提供记者现场报道所需的提纲和术语。)
现场报道提纲(图3)。
Figure 3. On site report outline
图3. 现场报道提纲
常用术语:
【Introduction】
Welcome to the exciting world of dragon boat racing! We’re at the beautiful water town of Diejiao in Foshan. This place has a 500-year-old tradition of racing boats during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Main body】
Diejiao is a special place with its winding waterways, perfect for an exciting boat race. The race isn’t just about who’s the fastest but also about working as a team. Let’s listen to some of the people here and what they have to say:
① Can you tell us what it feels like to be in this historic event?
② When did you train for this challenging race?
③ As an participant, could you tell us your opinion about the Diejiao Dragon Boat Race
【Conclusion】
As the last strokes of the paddles sounded across the waters, we saw who won. We witnessed great teamwork and spirit. The stories, the excitement, and the traditions of the Diejiao Dragon Boat Race will continue. That’s all for now, but the memories will last a long time!
设计意图:这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以及语言知识的运用和实践,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技能。
步骤五:读后环节(15分钟)
学校为佛山初中生组织了一次功夫研究活动,并邀请你们小组为学校校报撰写一篇新闻报道来介绍此次活动。(教师为学生提供撰写新闻报道的框架以及关于佛山功夫研究的相关资料)
例如:
Title: Fosha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Engage in Kung Fu Study Activity, Inheriting Martial Arts Culture
Released by: XXX [Publisher’s Name]
XXX [Month Day, Year]
Our school recently organized an engaging Kung Fu study activity for Foshan junior high students, offering them a unique glimpse into the rich tapestry of local martial arts.
(History Origins) Foshan is a birthplace of Southern martial arts with a history of famous masters like Zhu Kezhen, Yao Daning, and legends such as Wong Fei-hung and Wing Chun grandmasters Liang Zan and Ip Man.
(Martial Arts Styles) The students learned about various styles like Choy Lee Fut, Hung Kuen, and Wing Chun, which are influential worldwide.
(Social Status) Recognized by the Chinese Martial Arts Association as the “City of Martial Arts,” Foshan holds a significant place in China’s martial arts heritage.
(Modern Inheritance) Today’s inheritors continue to teach and promote these traditional skills and values to the new generation, ensuring their continued existence.
Through this Kung Fu study activity, our school has opened a gateway for students to connect with the past and empower their future through the enduring legacy of Foshan’s martial arts.
(XXX Editor)
设计意图:通过为学生创造新的情境来学习如何撰写介绍佛山文化的新闻报道,教师可以促进学生语言知识的应用与实践,以及思维的迁移与创新。
步骤六:总结与评价(1分钟)
老师引导学生们总结在这堂课中学到的内容,并发放评价表(表1)。
Table 1. Self-assessment form
表1. 自我评价表
What I have learnt today? |
☆☆☆ |
☆☆ |
☆ |
I can watch the videos carefully and interact with the teachers and answer questions. |
|
|
|
I can predict the gist of the article and identify the genre based on the title and image. |
|
|
|
I can read the text carefully and work with the group members to complete the mind map. |
|
|
|
I can complete a news report on the dragon boat race with the group members based on the mind map. |
|
|
|
I can work with the group members to write a press release for the Foshan Kung Fu research event. |
|
|
|
设计意图:总结有助于学生提高总结能力并巩固所学内容,自我评价有助于学生构建教学、学习与评价相融合的模式。
步骤七:作业(1分钟)
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佛山文化,如粤剧文化、陶艺文化、龙狮文化等,制作一张英语海报,从历史渊源、类型、社会地位以及传承等方面用英语介绍这一特色文化。
设计意图:这有助于学生学会应用本课所学的知识,并学会迁移和创新。
注:在本节课上课期间,学生们都能够投入较大的上课激情,课堂反应活跃,说明他们对传统节庆文化有浓厚的兴趣。本节课结束后,学生们反馈通过本节课可以进一步了解自己家乡的传统文化,同时拓展了传统知识和英语能力。
7. 结语
从文化发展与传承的角度来看,将粤港澳大湾区传统节庆文化融入到初中英语校本课程中,不仅让学生学习了英语语言知识,还让他们了解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这种跨文化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形成多元化的世界观,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同时,通过这种方式,也让更多的人关注和传承佛山龙舟文化乃至中国传统节庆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在英语教学与创新方面,本文尝试了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即将本土节庆文化元素融入到英语教学中。这种教学形式打破了传统的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当地文化背景,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他们具备跨文化的视野和创新能力,能够将本土文化元素巧妙地融入到英语教学中。
总的来说,通过研究发现,将粤港澳大湾区传统节庆文化融入初中英语校本课程中有助于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球的跨文化交流和理解。同时,可以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增进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和尊重;另外,通过将传统节庆文化融入到校园教育中,可以帮助学生从小培养跨文化的意识和能力,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培养跨文化交际人才。
基金项目
2024年佛山大学学生学术基金立项项目(xsjj202413zsb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