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溃疡性结肠炎是消化系统一种常见的顽固性疾病,以病程漫长、反复发作、迁延难愈为特点,不仅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并且会导致部分患者进入焦虑状态,这是因为在溃疡性结肠炎的活动期,肠道细胞因子的变化可能会影响人体脑–肠轴的功能,从而导致脑内5-H-HT的分泌减少,引起或加重焦虑心理[1]。而研究进一步表明,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在导致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或症状加重中有着重要影响[2],持续的焦虑情绪会诱发溃疡性结肠炎的产生或导致病情加重,这可能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受到人体长期处于焦虑情绪的影响而出现障碍,从而造成患者植物神经功能出现紊乱,肠黏膜由于局部痉挛、血液循环受阻而出现糜烂或溃疡[3]。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溃疡性结肠炎的患病率逐年增加,且焦虑伴随状态与发病率呈正相关,因此,对溃疡性结肠炎合并焦虑的治疗已经迫在眉睫。
目前,柳氮磺吡啶因其对肠道菌群的抗菌和免疫抑制作用而被认为是临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药物[4]。对伴随焦虑的患者,再增加抗焦虑的药物。此外,临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常用药物还包括糖皮质激素或生物制剂以及美沙拉嗪等,这些药物的优点是短期疗效显著,但长期服用会产生较大的毒副作用,并且复发率高,长远来看并不经济可行[5]。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需要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这对改善症状和帮助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6]。中医药对提高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疗效和改善症状方面有着明显优势[7],中药穴位贴敷是将调制好的药物贴敷在疾病相对的穴位上,经过透皮吸收,利用药物和刺激穴位双重功效,通过皮肤将药效经经络气血的运行传递至体内脏器组织,通过经络与脏腑内在联系使药效得到充分发挥,实现清热利湿、调节体质的作用[8],达到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症状的目的;耳穴压豆是通过刺激耳部特定穴位来改善患者焦虑的方法,耳朵上分布有较多的神经,刺激耳穴会对大脑神经元产生一定的反应,从而调节神经反射[9]。本文介绍穴位贴敷和耳穴压豆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合并焦虑的示例。
规定:临床研究方案经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研究审批委员会审核通过。
2. 治疗方法
1. 手术前准备
1) 物品准备
① 准备黄连、大枣、生姜、王不留行籽、生理盐水、碘伏棉签、医用胶带、医用纱布、医用胶布、医用胶板、医用弯盘、手消毒剂和医用橡胶手套。
② 大枣去核,使用粉碎机将80 g黄连和20 g大枣提前粉碎,分别装瓶密封备用;将50 g生姜切片捣碎并挤出姜汁,装瓶备用。
③ 选取15毫升黄连粉和5毫升大枣粉,用20毫升姜汁将黄连粉和大枣粉调和成糊状,把糊状物放入医用弯盘;并选取表面光滑近似圆球状的王不留行籽,将医用胶布裁剪成0.6 cm × 0.6 cm的小块胶布,将王不留行籽粘贴于正方形医用胶布中央。
2) 病人准备
对病人做好本次试验的步骤和目的,询问病人是否有药物及敷料过敏史,告知病人开始前半小时内勿进食,并提前排空膀胱,让病人仰卧并屈膝,放松身体,充分暴露腹部。
3) 操作者准备
① 关好门窗,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必要时屏风遮挡,注意保暖。
② 穴位贴敷选择患者的(中脘)神阙和大肠俞[10],观察患者局部皮肤情况,有无皮损、皮疹或疤痕等增生,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中脘穴位于人体前正中线上,肚脐上方4个指尖。神阙穴位于肚脐中央。大肠俞位于第四腰椎棘突下,左右旁开1.5个指尖(指尖指拇指的比例单位,4个指尖约等于13.34)。耳穴压豆选择患者耳部的神门、皮质下、心和交感穴[11]。注意观察患者耳部有无分泌物,评估患者耳部皮肤情况。
2. 操作步骤
1) 备齐物品至病人床前,戴好医用橡胶手套,用棉签蘸取碘伏给穴位贴敷部位消毒,再用干棉签蘸干皮肤上剩余的碘伏。
2) 将医用弯盘中事先调制好的药物分为均匀的三部分,做成直径 × 厚度 = 4 cm × 0.5 cm的环状,分别敷在医用纱布上。
3) 将含有药物的医用纱布敷在患者的中脘穴和神阙穴,用胶布固定,再让患者取坐位,同样的方法贴敷大肠俞;8小时后取下。
4) 用棉签蘸取碘伏消毒耳廓,再用干棉签蘸干皮肤上剩余的碘伏,将粘有王不留行籽的医用胶布对准神门、皮质下、心和交感穴,固定胶布,按压药豆,使局部稍感疼痛、酸胀;嘱患者留豆期间,反复用手按压压豆部位,每次1~2 min,每日按6~8次,以此刺激穴位,加强疗效,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留置2~3天。
5) 嘱病人在穴位贴敷后穿着舒适宽松的衣物,贴敷部位尽量不要沾水,以免影响药效,告知患者局部贴敷后皮肤微微泛红为正常现象,若皮肤出现瘙痒、水泡等,应立即取下药物,并用生理盐水清洁皮肤,若有不适,及时就医。
3. 具有代表性的结果(疗效评价)
根据2018年发表的《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中对溃疡性结肠炎做出的诊断标准和2022年发表的《广泛性焦虑障碍基层诊疗指南》中对焦虑的诊断标准,选取了8名来自成都中医药大学符合溃疡性结肠炎伴焦虑诊断标准的患者,在征得患者同意后,使用穴位贴敷和耳穴压豆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伴焦虑,告知患者每天早上7~8点接受一次治疗,治疗周期为一周。Mayo量表(见表1)和GAD-7量表评分(见表2)也将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完成。
根据患者完成的Mayo量表和GAD-7量表评分,治疗前和治疗后Mayo量表评分分别为9和2,GAD-7量表评分分别为18和7。结果表明:穴位贴敷联合耳穴疗法能快速有效地缓解溃疡性结肠炎合并焦虑症状。通过对以往研究的分析,发现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治疗溃疡性结肠合并焦虑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降低UC复发率,且副作用较小,操作简便、安全,耳穴压豆不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创伤,而且操作简单、疗效好,在临床的推广应用中有重要价值[12] [13]。总的来说,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治疗溃疡性结肠合并焦虑是安全有效的。
Table 1. The modified Mayo scoring system for assessing the activity of ulcerative colitis
表1. 评估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性的改良Mayo评分系统
项目 |
0分 |
1分 |
2分 |
3分 |
排便次数 |
正常 |
比正常增加1~2次/d |
比正常增加3~4次/d |
比正常增加
5次/d或以上 |
便血 |
未见出血 |
不到一半时间内出现便中混血 |
大部分时间内为便中混血 |
一直存在出血 |
内镜发现 |
正常或无活动性病变 |
轻度病变(红斑、血管纹理减少、轻度易脆) |
中度病变(明显红斑、血管纹理缺乏、易脆、糜烂) |
重度病变(自发性出血,溃疡形成) |
医师总体评价 |
正常 |
轻度病情 |
中度病情 |
重度病情 |
(参考来源:《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8年•北京);评分规则:临床缓解:0~2分;轻度活动:3~5分;中度活动:6~10分;重度活动:11~12分)。
1、患者1:治疗前后Mayo评分分别为9分和3分;
2、患者2:治疗前后Mayo评分分别为8分和4分;
3、患者3:治疗前后Mayo评分分别为10分和4分;
4、患者4:治疗前后Mayo评分分别为11分和5分;
5、患者5:治疗前后Mayo评分分别为8分和2分;
6、患者6:治疗前后Mayo评分分别为8分和3分;
7、患者7:治疗前后Mayo评分分别为11分和3分;
8、患者8:治疗前后Mayo评分分别为9分和3分。
Table 2.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scale (GAD-7 scale score)
表2. 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量表评分)
|
完全不会 |
好几天 |
超过1周 |
几乎每天 |
感觉紧张、焦虑或急切 |
0分 |
1分 |
2分 |
3分 |
不能停止或抑制担忧 |
0分 |
1分 |
2分 |
3分 |
对各种各样的事情担忧过多 |
0分 |
1分 |
2分 |
3分 |
很难放松下来 |
0分 |
1分 |
2分 |
3分 |
由于不安而无法静坐 |
0分 |
1分 |
2分 |
3分 |
变得容易烦恼或急躁 |
0分 |
1分 |
2分 |
3分 |
感到似乎将有可怕的事情发生而害怕 |
0分 |
1分 |
2分 |
3分 |
(评分规则:没有GAD:0~4分;轻度GAD:5~9分;中度GAD:10~14分;重度GAD:15~21)。
1、患者1:治疗前后GAD-7评分分别为17分和6分;
2、患者2:治疗前后GAD-7评分分别为19分和7分;
3、患者3:治疗前后GAD-7评分分别为16分和5分;
4、患者4:治疗前后GAD-7评分分别为18分和7分;
5、患者5:治疗前后GAD-7评分分别为18分和8分;
6、患者6:治疗前后GAD-7评分分别为19分和8分;
7、患者7:治疗前后GAD-7评分分别为18分和7分;
8、患者8:治疗前后GAD-7评分分别为19分和8分。
4.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以腹痛、腹泻、粘液脓血样变为临床表现。研究表明:“近年来,全球UC的发病率和流行率不断呈现上升趋势,发病高峰年龄多在30~40岁之间,易反复发作,迁延难愈,已成为严重影响病患生存质量的全球性健康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确定为现代难治病之一”[14]。当症状的迁延不愈使患者产生焦虑情绪时,肥大细胞将机体受到的情绪压力转换为机体释放大量神经递质和促炎细胞因子,引起肠道病理生理改变[15],从而引发或加重溃疡性结肠炎症状。溃疡性结肠炎在中医学上属于“痢疾”、“泄泻”、“腹痛”等范畴,临床以大肠受湿热之邪所困多见,典型症状包括腹痛、腹泻、脓血便[16]。素体脾虚,或外感湿热之邪,壅滞于肠道,与肠道气血搏结,肠道脂膜受损,化为脓血而下泄。焦虑在中医中应归为“郁病”、“脏躁”等范畴,属于情志类疾病,其病机为本虚标实[17]。脾主运化,肝主疏泄以调畅情志,若脾受邪困,运化失常,则肝失所养,肝气郁而化火,肝火上炎,则急躁易怒[18]。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常伴有脾胃功能受损,脾胃受损则运化无力,气血生化不足,而肝主藏血,气血生化不足导致肝藏血失常,肝血不足,不能濡养肝气,肝气疏泄无权,则会导致情志出现异常,所以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常伴有焦虑情绪。
事实证明,西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需长期服药,并且会对患者的身体产生较多的副作用,患者一旦停药,症状将会反复发作[19]。临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主要包括氨基水杨酸类制剂、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对于合并焦虑情绪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用抗焦虑的药物,如三环类抗抑郁药、丁螺环酮及米氮平等常用于缓解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焦虑情绪,但目前临床始终无法避免长期应用上述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20]。如使用氨基水杨酸类药物的需长期服药,副作用多,且易反复,给患者造成沉重的心理和生理压力[21]。实践表明,单纯的药物治疗已经不能满足溃疡性结肠炎合并焦虑患者的治疗需要,而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合并焦虑展示出独特的优势。耳穴是分布于耳廓上的腧穴,与脏腑经络有着密切的关系。药物通过穴位贴敷直接渗透皮肤进入人体,从而不会损害药物的药性[22]。穴位贴敷时中药直接进入人体,不会对人体的肝肾功能造成损害,并且能比口服西药更快地发挥药效,从而使人体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23]。耳穴压豆是传统的中医外治法,对缓解焦虑情绪有较好的疗效,因此在治疗精神类疾病中被广泛应用[24]。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合并焦虑被认为是安全有效的理想疗法。
研究数据显示:“穴位贴敷治疗溃疡性结肠炎选穴中,神阙应用频次最高,是唯一使用频率超过50%的腧穴”[25]。从中医角度来看,神阙穴正对人体脐中,周围富含丰富血管有利于药物的吸收,能快速发挥药效,且本穴紧邻肠道,具有补益中焦的作用[26]。现代医学认为,脐中有丰富的血管网,并且此处皮肤薄,屏障弱,故渗透性强,有利于药物的吸收,药物通过穴位贴敷对脐部皮肤产生持续性的刺激,脐部皮肤上的各种神经末梢会对此做出反应,从而促进人体的神经、体液调节作用和免疫机能,达到改善器官功能、调节体质的作用[27]。大肠之气输注于背部为大肠俞,专为大肠腑外输水湿[25],具有理气降逆,调和肠胃的作用,主治大肠疾患。黄连,《珍珠囊》中记载其能去中焦湿热。耳部的各穴位与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改变密切相关,当各脏腑出现病变时,刺激相应的耳穴对恢复脏腑功能、平衡阴阳有重要的作用,心和神门穴可安神镇静,皮质下、交感能调节人体阴阳平衡,将王不留籽贴压于上述穴位后再持续性地对这些穴位加以刺激,从而达到改善脏腑功能、调节精神的作用[28]。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人体内啡肽和血清素水平会随着耳穴的持续性刺激而增加,这能有效地抑制痛觉传递从而减轻痛感[29],最终达到缓解焦虑情绪的目的。
5. 结语
本研究对穴位贴敷联合耳穴贴压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合并焦虑的论证有一定局限性,今后将纳入更多样本,以证明穴位贴敷联合耳穴贴压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合并焦虑的有效性。
NOTES
*通讯作者。